2020年5月28日,一輛輛滿載散裝純鹼的灌裝運輸車快捷有序通過智能地磅計量,經過車牌視頻自動識別後平穩駛出廠大門。
「經過3個多月的上線優化,散裝純鹼發運在山東海化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實現穩定運行,達到了預期目標。」山東海化集團信息部ERP應用主管陳家勇說,「此舉解決了20多年以來散鹼發運線下管控、信息滯後難題,標誌著山東海化純鹼發運在全國同行業率先步入『一站式』移動物流智能時代。」
山東海化何以在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中逆勢而為,打造「一站式」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實現貨暢其流?記者走訪純鹼裝運現場,一探究竟。
距廠門口20公裡就能提前排隊客戶提貨申請及司機車輛人工排隊擁擠、效率低下,一直是純鹼銷售過程的一大痛點。
針對這一痛點,中國海油集團公司信息技術中心通過創新基金快速啟動了山東海化銷售物流移動應用項目。選取海化的客戶提貨、裝車調度等業務進行移動化集成,將移動應用拓展到業務需求中,加快搭建對外提供服務的移動式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
「這個項目通過微信客戶端和ERP系統的銜接,解決了從客戶日計劃需求的提報、提貨單的創建、車輛進出廠的監管到貨臺發貨管理線上運行與管控,既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又更方便了客戶。」陳家勇說。
移動物流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時空限制。「原來,我們每天必須到開票室現場排隊開具提貨單,每次都要攜帶相關證件核對身份,開完提貨單後再回去交給司機,司機再憑提貨單到門衛排隊進廠裝車,每次浪費一個多小時。」青島錦海誠達物流公司客戶徐龍萌說。
「現在,我們不用到現場,直接使用銷售物流移動端提交提貨申請,不管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只要帶著手機,就能提交提貨單,提貨單審批通過後,司機馬上就能通過手機收到提貨任務,幾乎不浪費時間。」徐龍萌高興地說。
高興的不只客戶,還有門衛和運輸司機。每天提貨車輛300多輛,高峰期達400輛,人工調度車輛排隊是一大難題。原來門衛要根據紙質提貨單和行駛證,登記司機及車輛信息。門衛登記每輛車最快也要一分鐘,每天近5小時都在快速登記信息。現在掃碼識別後,PC端顯示信息確認即可排隊進廠。
「現在,我們再也不用來回奔跑排隊,不用擔心擁擠加塞司機之間吵架了,可直接通過手機加入運輸排隊,等待叫號進廠,通過掃碼驗證或是車牌自動識別鑑別身份,省去了繁瑣的登記確認,幾秒鐘即可完成進廠驗證。」濰坊永安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司機聶玉勇說,「現在,遠途運輸的司機距離廠門口20公裡,就可根據預計到達時間用移動端提前加入排隊。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插隊和廠門口擁堵。」
攻克散鹼裝運上線「中梗阻」難題如何改變散裝純鹼人工計量,實現地磅系統與ERP系統實時對接,是全面打通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中梗阻」的堵點。
由於散裝純鹼運輸不易計量,無法當場確定裝車數量,必須通過地磅計量才能得到準確的數量,而地磅系統與ERP系統一時難以對接,致使散裝純鹼發運信息管理沒能在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上線運行。散裝純鹼的計劃、發運及應收帳款管控等在線下操作,銷售風險依然存在,亟需進一步提升。
擴大純鹼散裝運輸,節約包裝物成本,是純鹼行業鼓勵倡導的發展方向,也是海化降本增效立竿見影的舉措。目前,每擴大一噸散裝純鹼比用袋裝銷售節約成本30元,按每年裝運散裝純鹼56萬噸計算,直接降本增效1680萬元。
時間就是效益。一場集中火力攻堅戰隨即打響!項目組召集純鹼廠調度人員、銷售公司業務人員、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實施人員、智能地磅和門禁系統實施人員,認真分析散鹼銷售業務流程和多系統獨立運行的現狀,借鑑袋裝純鹼實時過帳成功經驗,通過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集成易ERP系統、智能地磅和門禁系統,徹底打通了散鹼銷售過磅實時過帳的「堵點」。
在智能地磅現場,山東海化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分公司銷售一部ERP銷售主管張學農介紹,「現在,散裝純鹼平均每天發貨量1560噸,每輛罐車大約裝33噸,平均每天發貨47車。以前,我們需要每車每班人工核對運輸量,生產車間與計量班組核對,計量班組再與銷售公司核對,多方核對準確後再由人工錄入SAP系統,不僅耗費大量人力,時間也大大延長,幾乎一周後業務數據才能上傳到財務系統中,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新系統上線後,實現了與地磅計量系統、門禁自動車牌識別系統、自助驗配製卡系統等對接,打通了業務數據上傳通道。不僅實現了運輸司機進出廠不下車,地磅現場車輛流轉更加有序快捷,而且每一車的運輸品種、數量等計量數據,由地磅系統準確實時傳輸到SAP系統,並自動過帳確認成本,實現了業務數據財務數據一體化。」張學農說。
開啟「一站式」移動物流智能時代移動物流技術高滲透、高帶動的特性,催生海化銷售物流業務方式根本性轉變。
「我們的客戶、運輸商、司機的操作均通過系統微信端開展業務,整個提貨過程不用紙質提貨單流轉,實現全流程線上無紙化操作。」張學農說,「客戶及司機通過銷售物流移動應用平臺手機端可以實時了解產品發運動態。」
在銷售公司開票室,貨運管理員於建強說,「以前的業務模式,為保證提供不間斷的開票服務,需要24小時值班,工作強度大。新的系統上線後,提貨單據完全實現了線上審批,目前只要白天正常上班,就可以滿足業務需求,不僅大大減少了值班人員,而且還降低了工作強度。系統還具備遠程審批功能,應急情況下還可以實現遠程審批。」
隨著業務流程創新和移動物流技術的深化應用,運輸車輛可以實現全程無人化管理。「車輛到停車場門口車牌識別自動加入排隊序列,司機自助驗配製卡或是後臺數據自動匹配製卡,車牌識別自動入廠,司機自助計量皮重,掃碼識別或車牌識別後自動指定裝車位,裝車完成後司機自助計量,車牌識別自動出廠,不僅提高貨物吞吐效率,還節省大量人工成本。」陳家勇充滿信心。
目前,通過多系統建設和系統間的有效集成,創新系統應用模式,以移動物流系統為橋梁,實現了從客戶準入、計劃審批、產品定價、信用控制、發貨申請、車輛排隊、計量發貨、車輛出廠、月結暫存、信息跟蹤等全業務節點無斷點系統間信息自動集成,全流程線上操作,搭建起了以SAP為核心,與易ERP、移動物流(微信平臺)、地磅系統、門禁、MES、金稅系統緊密集成、數據互聯的信息化整體架構,實現了銷售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支持,使整個銷售過程規範、貫通、流暢,管控精度和業務效率實現質的提升。(通訊員:張芸超 張勤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