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新聞1月12日電(吉梅)冬日的烏蒙山腹地,氣溫漸降,但青龍山下的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工業園區內卻是熱火朝天。
貴州丕丕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在貴州丕丕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著,一箱箱鋰電池正極材料即將運往全國各地。「除了供應園區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外,我們的產品遠銷國內外,合作的公司有近200家。」公司董事長劉丕錄說,公司主要經營錳酸鋰、鎳鈷錳三元材料及鈷酸鋰材料,現產品已基本覆蓋國內鋰電池領域。
近年來,金海湖新區緊緊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發展契機,圍繞打造百億級鋰電池產業集群目標,搶抓產業轉移新機遇,積極探索「定產業鏈條、定精準政策、定廠區廠房、定目標企業、定招商專班,建發展平臺」的「五定一建」產業鏈招商方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完善鋰電池產業鏈,助力新區鋰電池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打造中國鋰谷、西部鋰都。
作為金海湖新區鋰電池產業龍頭,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貴航電子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的一家鋰二次電池開發、設計、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與新區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中國西南先進電池研究中心。
「實驗室主要做鋰電池新型號的研發工作,現在主要進行高電壓鋰電池研發,以及電池在高溫狀態下保持較高安全性的研究。」研究中心技術部經理謝秋景說,新型號鋰電池研發成功後,將會提高現有鋰電池安全性能,同時鋰電池循環利用功能也會得到提升。
為了保障企業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在鋰電池產業發展過程中,新區專門出臺了《黃金十四條》等優惠政策,探索建立「四個一」服務保障工作機制和「五個一」服務宗旨,全力為企業提供最優發展環境。2018年11月,由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主辦的「2018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評選」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新區工業園區喜獲「2018年優秀鋰電池產業園區」稱號。
金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貴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數碼領域。2019年下半年,企業在金海湖新區支持下,投資4200萬元,升級生產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提升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滿足企業發展需要。
「通過技改,我們所有的產品品質得到很大提升,客戶群體也在不斷增加;之前我們產品走的是中端路線,現在我們走的是中高端路線。」貴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宏說。
2020年,新區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園區不少鋰電池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科技創新、開拓市場等方式,實現跨越發展。「平時遇到困難,一個電話,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就會及時幫忙協調處理。」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張力中告訴記者,得知企業計劃擴充,新區領導多次到企業走訪,相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廠房不夠、融資難等問題。
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序復工復產。
據了解,目前新區已引進鋰電池產業鏈企業27家,吸納就業1450餘人,鋰電池產業集群初具雛形,基本形成了(除隔膜外)鋰電池上遊材料生產、中遊電池生產、下遊鋰電池消耗的產業鏈格局。新區鋰電池產業2017年完成產值4.17億元,2018年完成產值11.35億元,2019年完成產值12.35億元,2020年截至11月完成產值15.48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