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金海湖新區:做大做強鋰電池產業

2021-01-15 貴州新聞網

  中新網貴州新聞1月12日電(吉梅)冬日的烏蒙山腹地,氣溫漸降,但青龍山下的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工業園區內卻是熱火朝天。

貴州丕丕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在貴州丕丕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著,一箱箱鋰電池正極材料即將運往全國各地。「除了供應園區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外,我們的產品遠銷國內外,合作的公司有近200家。」公司董事長劉丕錄說,公司主要經營錳酸鋰、鎳鈷錳三元材料及鈷酸鋰材料,現產品已基本覆蓋國內鋰電池領域。

  近年來,金海湖新區緊緊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發展契機,圍繞打造百億級鋰電池產業集群目標,搶抓產業轉移新機遇,積極探索「定產業鏈條、定精準政策、定廠區廠房、定目標企業、定招商專班,建發展平臺」的「五定一建」產業鏈招商方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完善鋰電池產業鏈,助力新區鋰電池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打造中國鋰谷、西部鋰都。

  作為金海湖新區鋰電池產業龍頭,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貴航電子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的一家鋰二次電池開發、設計、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與新區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中國西南先進電池研究中心。

  「實驗室主要做鋰電池新型號的研發工作,現在主要進行高電壓鋰電池研發,以及電池在高溫狀態下保持較高安全性的研究。」研究中心技術部經理謝秋景說,新型號鋰電池研發成功後,將會提高現有鋰電池安全性能,同時鋰電池循環利用功能也會得到提升。

  為了保障企業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在鋰電池產業發展過程中,新區專門出臺了《黃金十四條》等優惠政策,探索建立「四個一」服務保障工作機制和「五個一」服務宗旨,全力為企業提供最優發展環境。2018年11月,由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主辦的「2018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評選」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新區工業園區喜獲「2018年優秀鋰電池產業園區」稱號。

金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貴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數碼領域。2019年下半年,企業在金海湖新區支持下,投資4200萬元,升級生產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提升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滿足企業發展需要。

  「通過技改,我們所有的產品品質得到很大提升,客戶群體也在不斷增加;之前我們產品走的是中端路線,現在我們走的是中高端路線。」貴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宏說。  

  2020年,新區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園區不少鋰電池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科技創新、開拓市場等方式,實現跨越發展。「平時遇到困難,一個電話,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就會及時幫忙協調處理。」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張力中告訴記者,得知企業計劃擴充,新區領導多次到企業走訪,相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廠房不夠、融資難等問題。

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序復工復產。

  據了解,目前新區已引進鋰電池產業鏈企業27家,吸納就業1450餘人,鋰電池產業集群初具雛形,基本形成了(除隔膜外)鋰電池上遊材料生產、中遊電池生產、下遊鋰電池消耗的產業鏈格局。新區鋰電池產業2017年完成產值4.17億元,2018年完成產值11.35億元,2019年完成產值12.35億元,2020年截至11月完成產值15.48億元。(完)

相關焦點

  • 貴州畢節的「鋰想」:做大做強鋰電池產業
    金海湖新區招商辦主任王平宮表示,丕丕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只是金海湖新區引進的鋰電池產業項目之一。目前,共籤約鋰電池項目30餘個,實現投產18個。金海湖新區貴航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生產車間。 畢節市投資促進局供圖「我們公司去年9月底入駐畢節,在金海湖新區的扶持下,僅耗時3個月便開始投產。」貴州金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廠長張宏表示,產品可用於數碼、手機、無人機等多個領域,國內主要銷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國外遠銷北美、巴西、南非、歐洲、印度、日韓等國家。
  • 崔英魁到金海湖新區調研同城化建設工作
    4月1日,畢節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市委分管金海湖新區領導崔英魁到金海湖新區調研七星關區—金海湖新區同城化建設工作。金海湖新區黨工委書記趙偉,七星關區、金海湖新區領導張萬澤、陳亮歡、程朝文、蒲晟陪同調研。
  • 兩江新區要做大做強,有哪些重點任務?
    據了解,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兩江新區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部署,專門出臺了《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兩大定位: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建設重慶智慧之城;兩大目標: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
  • ...把農學論文寫在大地上丨金海湖新區雙山鎮松樹社區駐村幹部吉興
    我叫吉興,是貴州省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程系的一名教師,同時也是畢節市金海湖新區雙山鎮松樹社區的一名駐村幹部,如今駐村工作已達四年有餘。  2018年,雙山鎮黨委、政府安排萬名農民技能大培訓任務,進一步拓寬貧困戶的就業渠道,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助推脫貧攻堅。
  • 金海湖新區打通脫貧攻堅路網「最後一公裡」
    海拔村通村路「十三五」期間,金海湖新區按照「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建成公路裡程1223.16公裡,其中,境內高速公路24.88公裡,國道20.48公裡,省道29.4公裡,縣道177.72公裡,鄉道208.29公裡,村道438.96公裡,組組通硬化路
  • 解讀《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五大關鍵詞
    1月15日,在兩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朝永對《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用「抓創新、添智慧、推改革、拓開放、提品質」五個關鍵詞進行了概括。
  • 做大做強「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5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在西海岸新區...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劉笑笑5月27日,總投資41億元的5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涵蓋新型電子元器件、石油化工、低碳智能汽車、人工智慧等領域,將推進區域產業提檔升級和提質增效,做大做強「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 班加羅爾颳起「貴州大數據旋風」,貴州大數據市場紅利攪動印度企業神經
    中國駐孟買總領事鄭曦原表示,很驚訝貴州在大數據領域發展得又好又快,他將會繼續為貴州與印度在新興領域的合作牽線搭橋,做好服務。其實,這次推介活動從今年3月就開始籌備,周密的策劃和周到的實施,保證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據主辦方現場收集到的信息,推介活動後,有近十家企業將赴貴州做具體的合作對接。
  • 運鴻集團:做大做強朝陽產業的大健康「蛋糕」
    隨著國民健康被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工作,作為朝陽產業的大健康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多項大健康產業政策出臺,為我國健康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當前,隨著全球健康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營銷模式的創新,大健康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電池廠商top100:鋰電池業做大做強
    【榜單】中國電池行業100強出爐  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是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電池行業國際例會,每二年在中國舉辦一屆。 2014年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展覽會(CIBF)即將開。
  • ...隊丨畢節市第一中學派駐金海湖新區雙山鎮平原社區第一書記張黎
    和村幹部看望留守兒童我叫張黎,是畢節市第一中學派駐金海湖新區雙山鎮平原社區的第一書記。  我趕緊強作鎮定地安慰著大家。於是,我將平原村師資短缺的問題向學校領導進行了匯報,立即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我們迅速組建起一支4個人的支教隊趕到平原,與平原小學的老師一起,投入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支教隊伍的老師們平原社區現有戶籍870戶,3537人。人口多,平均受教育程度很低,很多年輕人讀完初中就外出打工。
  • 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湖南省最新發布重磅文件!
    要進一步提升湖南省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水平加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該如何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的若干意見》對此提出了要求
  • 新加坡海工裝備與船舶產業做大做強的三大經驗
    半個多世紀以來,新加坡海工產業經歷了從承接產業轉移到做大做強的整個過程,其「創新設計+工程服務」的發展經驗值得中國海工裝備及船舶建造企業關注和借鑑。一是不斷延伸業務領域,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要在海工裝備及船舶領域大有作為就必須有自己的設計,並緊跟世界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需求進行創新設計。
  • 江門三步走將綠色光源產業做大做強
    記者近日從市信息產業局獲悉,江門市也於近期制定了《江門綠色照明產業化發展規劃》,根據此規劃,江門市今後將致力發展綠色光源產業,扶持該產業做大做強,通過三個發展階段的努力,到2022年,力爭江門市綠色照明產業規模超過600億元,打造國內和國際綠色照明產業核心集聚區。
  • 馬鞍山雨山區加快做大做強磁性材料產業集群
    「龍頭企業」做大產業格局 緣何發展磁性材料產業,雨山區是經過一番考量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磁性材料產業曾是馬鞍山工業的一大驕傲,在技術、質量、規模等方面引領全國行業水平,但隨著國企改革,磁材發展一度陷入困境。近年來,雨山區接過馬鞍山磁性材料產業發展的大旗,集聚了中鋼天源等5家優質規上企業,初步形成了磁性材料產業集群。
  • 滁州開展二季度招商引資 推進項目進一步做大做強
    7月7日至7月8日,市委副書記(主持市委工作)、市長張祥安率隊,深入蘇滁現代產業園、明光市、鳳陽縣開展二季度招商引資「三看三比」巡迴檢查。  中佳智能裝備製造項目是由長期從事家電及汽車產業非標裝備研發生產的團隊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億元,從事非標智能成套裝備設計及生產,為西門子、康佳、海爾、海信、美的、格力、東風、奇瑞等家電和汽車企業配套,同時公司業務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迅速擴展,目前項目已建成投產。在認真聽取企業存在的困難問題介紹後,張祥安叮囑相關部門要及時幫辦幫扶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 吳金城:做大做強上海市機器人產業 大力發展智能製造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對項目開工表示祝賀,他指出,上海市持續著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要緊抓發展關鍵機遇,做大做強上海市機器人(300024,股吧)產業;二是要推動新型技術賦能,大力發展智能製造,三年內建設100+智能工廠;三是要深化戰略合作,促進關鍵技術研發和市場化應用等互利共贏,加強項目保障服務,全力推動項目早日竣工。
  • 滿幫集團:做大做強 助力貴陽高質量發展
    不斷創新,加大投入,成為西部最大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滿幫集團:做大做強 助力貴陽高質量發展滿幫集團工作人員在分析平臺數據信息 記者 鄭雄增 攝「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大力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非常符合貴陽的產業發展現狀和環境,我感到很振奮。」
  • 「金點子」釋放大活力創新創業正當時——花溪大學城「貴州創谷...
    這些項目從人才層次看,不乏花溪大學城「留下」的人才專家、海歸博士碩士、名企高管等「高大上」人才;從項目內容看,涵蓋大數據技術、智慧教育、AI智能、先進位造及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等高科技產業,不僅科技含量較高,傳播性、複製性也比較強,充分展現了貴安新區雙創的新生力量。
  • 《南風窗》:千年封閉,今朝大開放,貴州做對了哪些事情
    受益於大交通格局的形成,貴州東西南北向均可進退自如,過去的地理劣勢正在轉化為地緣優勢。一個最新的例證是,7月12日,IT巨頭美國蘋果公司宣布在貴安新區建設iCloud數據中心,中國蘋果用戶的數據將逐步存儲在境內的數據中心。蘋果為什麼落戶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