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急調伊犁河水7月4日入哈國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2014-07-08 09:47:37    華夏經緯網

  4日9時,伊犁河幹流三道河子水文站(中哈交界處我方水文站)流量達到290立方米每秒,比應急調水前增加了215立方米每秒,這標誌著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請求,中方緊急實施的伊犁河應急調水的水頭通過中哈邊界流入哈薩克斯坦,水流將有效緩解哈方伊犁河下遊的旱情。記者4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今春以來,伊犁河流域降雨和河道來水較常年明顯偏少,乾旱嚴重。4月下旬以來,伊犁河流域降雨顯著偏少,5至6月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偏少60%。受此影響,伊犁河流域5月以來河道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0%,伊犁河幹流三道河子水文站流量比多年同期偏少63%,為該站有實測資料以來同期最小值。

  處於伊犁河流域的伊犁河谷旱情嚴重,處於伊犁河流域我方一側的卡甫其海水庫、吉林臺水庫蓄水不足,逼近死水位。目前,伊犁河流域作物受旱面積432萬畝,較多年同期偏多6成,嚴重乾旱草場面積達3200萬畝,致使395萬頭大牲畜無法正常放牧。同處伊犁河流域的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也發生嚴重旱情。經研究,中方決定,動用水庫僅有的少量蓄水,自6月30日10時起,加大我方境內伊犁河流域吉林臺水庫、卡甫其海水庫的下洩流量,保證三道河子水文站流量在原來流量基礎上增大約200立方米每秒,持續10天,支持哈方用水需求,緩解哈方旱情。為做好這次應急調水工作,中方有關單位和地區密切配合,精心調度吉林臺水庫、卡甫其海水庫及其下遊其他水庫、水電站;各水庫、水電站嚴格執行調度指令;沿河地區克服自身困難,在保障基本生產生活用水的情況下,嚴格控制用水;有關部門派出多個督察組,沿途督察各地控水和水庫調度情況,確保應急調度的水量順利到達伊犁河中哈邊界。(稿源:伊犁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水利部:新疆伊犁河應急調水水頭順利通過中哈邊界
    水利部:新疆伊犁河應急調水水頭順利通過中哈邊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4 16:02 來源: 水利部網站    7月4日9時,新疆伊犁河幹流三道河子水文站(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處我方水文站)流量達到290立方米每秒,比應急調水前增加了215立方米每秒,這標誌著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請求,我方緊急實施的新疆伊犁河應急調水的水頭通過中哈邊界流入哈薩克斯坦,清澈的水流將有效地緩解哈方伊犁河下遊的旱情。
  • 新疆伊犁盆地蘊藏油氣7.6億噸
    6月10日,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迎來了歷史性時刻,中石化河南油田伊寧1井在這裡正式開鑽,大型機械運行起來,工人們忙碌起來,這也意味著初步探明的伊犁盆地7.6億噸遠景油氣資源或被人類利用。幾天來,機器不分晝夜地高速轉動著,村上的男女老少也對它興趣不減,每天都有村民前來觀看。「這對大家來說是好事,出石油了,你賺錢,我也賺錢。」
  • 塞外有江南――新疆伊犁中哈邊境見聞
    專題:改革開放30年系列調研報告  新華網新疆伊犁11月28日電(記者 黎雲)伊犁的獨特,莫過於它的「溼」。在新疆大陸性荒漠乾旱區中,伊犁是一個「溼島」。   因為溼潤,千百年來,伊犁一直是上天給草原民族的天賜寶地。
  • 新疆伊犁突發5.0級地震,多人夢中被震醒,救援大隊緊急出動
    今天(7月13日)早上,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13日09時28分在新疆伊犁州霍城縣(北緯44.42度,東經80.82度)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地震周邊20公裡內的鄉鎮有大西溝鄉和蘆草溝鎮。
  • 新疆媳婦跟老公回伊犁,高山草原,賽裡木湖|135天環遊中國記錄
    數不勝數的大片草原喀拉峻草原、庫德寧草原、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唐布拉草原……伊犁的知名草原,數不勝數。而其最大的特色,往往是集雪山、雲杉、草原,三位一體,形成一種錯落疊置的特殊美學結構之美。因此伊犁草原整體,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草原之一。
  • 李維東 伊犁鼠兔拯救者
    他發現並關注伊犁鼠兔35年,持續研究和保護,不僅取得多項科研成果,還使伊犁鼠兔這一瀕危動物得到全世界的關注。他就是李維東,新疆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總負責人。談及發現伊犁鼠兔的過程,李維東至今印象深刻。1983年7月,他和同事在野外工作中救助了一位牧民的孫女。為表達謝意,那位牧民邀請李維東他們去家裡做客。
  • 誰說伊犁只有夏天最美,邂逅伊犁秋色,見證金秋的天堂之色!
    六七八月是很多人眼中是伊犁最美的時候因為,夏季的伊犁有大片大片的薰衣草還有昭蘇小城美輪美奐的油菜花錯過了六月七月八月,伊犁就不美了嗎?一定不是的!這的美都是不分季節的8月、9月、10月為伊犁金秋的戀歌,吟唱著屬於這個時節的天堂之色。01那拉提大草原攝影/天賜草又是一年秋來到,那拉提草原金黃的草甸與蔚藍的天是畫卷的底色,朵朵白雲與馬群,羊群是浮動的畫筆,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 中國地調局伊犁盆地重磁電項目通過野外驗收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伊犁盆地高精度重磁電勘探工程項目在新疆伊犁巴依託海鄉項目處駐地通過專家組野外驗收。這標誌著該中心首個自行承擔的野外油氣基礎調查項目進展順利,取得成功。  當天,來自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江蘇華東814物探公司、安徽省勘查技術院、中油監理公司的7名專家對該項目相關技術報告進行了現場審定,並對作業人員就相關情況進行了全方位了解。  專家組認為,項目前期踏勘、數據採集及後期的資料整理工作符合項目技術標準,工作流程規範,完成工作量及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項目最終以優秀級獲得野外驗收。
  • 中國新疆周邊國家媒體負責人研修班赴伊犁考察學習
    天山網伊犁訊(實習記者賀臻攝影報導)6月24日,中國新疆周邊國家媒體負責人研修班赴伊犁開始為期4天的考察學習。當日,研修班成員先後來到霍爾果斯口岸和霍城縣參觀學習,期間各位新聞官對伊犁整潔綠色的城市環境和有「聚寶盆」之稱的伊犁未來發展前景溢滿美譽之詞。
  • 只因一眼牽絆半生:伊犁鼠兔的保護者李維東
    作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兔形目專家組成員,他表示:「伊犁鼠兔目前的種群數量還不到1000隻,比大熊貓還要少,亟待保護」。從「獵殺者」變成「守護者」一個多月前,李維東帶隊前往新疆精河和尼勒克,進行新一輪伊犁鼠兔生存狀況調查。他63歲了,身形結實,一張圓臉曬得黝黑。
  • 伊犁師範學院2014年普通本專科
    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定名伊犁師範學院,坐落在享有"塞外江南"美譽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寧市。目前,學院有人文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生物科學學院、中國語言學院、外語系、法政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技術學院、教育科學系、藝術學院、體育學院11個院(系)。
  • 新物種伊犁鼠兔:以草藥為食的天山萌物
    1985 年 8 月 12 日,我們調整思路,沿著山脈向東擴大調查範圍,終於在吉裡馬拉勒山東端的切柳賽溝口,成功採集到另外兩個伊犁鼠兔標本。然而返回時,卻被困在雲霧籠罩的平頂山上,四周都是懸崖絕壁,走了 4 個多小時都找不到高山營地,最後我們用石塊壘了一個小窩躲在裡面,頭頂雨衣在風雪地裡凍了一夜。回到山下營地已是 8月 15 日,正逢我 30 歲生日。
  • 普光分公司協助地方政府成功處置河水汙染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白國強 李長慶) 2021年1月9日上午11時許,宣漢縣環保局向普光分公司求助,請求對210國道柴油罐車洩露造成的河水汙染進行處置。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HSE監督管理部、應急救援中心第一時間前往配合處置,並攜帶3車油氈、攔油索等物資。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
    天山上伊犁鼠兔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3月底,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中,通過採集放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圖片與視頻,驚喜地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身影。圖片來自網絡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是世界瀕危物種——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983年,李維東在北天山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首次發現伊犁鼠兔。1988年,他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時,在這一區域也首次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蹤跡。隨後多年,儘管他多次赴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科學考察,但鮮見伊犁鼠兔的蹤影。
  • 調水將達16.8億方 山東2019至2020年度調水量創新高
    2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骨幹水網在2019至2020調水年度,已完成調水14.3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8.98億立方米;7月底年度調水結束時,調水量將達到16.8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量將達到11.06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 2015年7月新疆戶外探險俱樂部穿越精河死亡谷紀實
    這中間有一條極快到達彼此的山路,其中一段十多公裡兩岸陡峭絕壁、谷底河水急湍,亦常有狼群頻繁出現。夏季多洪水泥石流,氣候變化多端,冬季大雪封山,極少人從此通行,被當地人稱之為死亡谷。 2015年7月20日由新疆戶外探索俱樂部紫青藤專業戶外領隊帶領7名戶外愛好者木拉提(紫青藤)、艾爾肯(自由的狼)、艾克熱木(道士)、阿不都熱合曼(卡通)、熱甫開提(開提)、麥爾丹、努爾加罕、帕爾哈提前往這條線探險,自精河縣至尼勒克三天圓滿完成探線。活動影集
  • 伊犁鼠兔,孤陋寡聞,第一次聽說,求科普?_澎湃新聞-ThePaper
    伊犁鼠兔僅存於中國新疆,是高山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群體。伊犁鼠兔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成年伊犁鼠兔體重240克,體長約160-200毫米,額頭和頸側有3塊棕色斑點,是中國特有物種,伊犁鼠兔具有泰迪熊一般可愛的面容,這可能都要歸功於它的一對大耳朵。
  •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014年7月採用紅外線觸發相機在天山精河段拍攝到伊犁鼠兔,這是時隔30年後第二次在天山拍到伊犁鼠兔。
  • 伊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學校建設項目研究可行性報告申請案例
    而到1998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不僅發布了《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也更加明確地提出了教育國際化的思想和發展戰略,在更大範圍推動了教育國際合作的發展。面對這一切,中國的教育要發展,必將無可選擇地要匯入世界教育國際化的潮流之中。
  • 伊犁州地震監測中心積極推進恰普其海水庫地震監測臺網恢復運行
    恰甫其海水庫是伊犁州的重要生命線工程,屬自治區安全防範重點單位,該水庫地震監測臺網於200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自2015年以來,因地震監測設備老化、網絡通訊不暢及管理維護不足等問題,未能正常運行,導致水庫存在重大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