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水將達16.8億方 山東2019至2020年度調水量創新高

2021-01-10 齊魯壹點

2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骨幹水網在2019至2020調水年度,已完成調水14.3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8.98億立方米;7月底年度調水結束時,調水量將達到16.8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量將達到11.06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據悉,我省骨幹水網已具備聯調聯配黃河水、長江水、本地水三大水源的能力,這個能力通過引黃濟青口門、黃水東調口門、濟平乾渠口門、平陰田山電灌站口門等設在黃河沿線和南四湖、東平湖、峽山水庫等處的多個引水口門來實現。通過骨幹水網眾多口門對黃河水、長江水、當地水進行引水調度,有計劃的進行引水分水配水。

自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通水以來,截至目前,全省通過水網工程累計調水量已達到126.47億立方米,其中,調引長江水46.24億立方米、調引黃河水66.13億立方米(不含沿黃各市引黃灌溉水量)、當地水(東平湖、峽山水庫、大沽河等水源)14.1億立方米。外調水是受水區各市城市工業、生活的保障水,是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同時也是地下水壓採區的替代水源之一。骨幹水網建成運行以來,效益發揮逐年提升,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膠東半島是我省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青島、煙臺、濰坊、威海四市GDP總量佔全省GDP的40%以上,戰略地位舉足輕重。但該地區水資源量僅佔全省水資源總量的29.8%,是我省缺水最嚴重的地區。

外調客水解決膠東四市用水緊張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下一步,山東將超前謀劃,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有力地保障膠東四市的用水安全。

一是強化調度措施,科學進行調配。充分考慮膠東四市用水需求和工程輸配水能力,研究制定了2019至2020年度調水方案,協調落實長江水、黃河水及本地水引水指標,嚴格執行年度調水計劃,按計劃進行配水。同時,根據各地用水需求和水源變化情況,動態調整水源和配水比例,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強化指令約束。調水指令一經下達,嚴格執行、嚴格落實。

二是強化工程措施,保障運行安全。針對去年主汛期煙臺、威海兩地大中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當地供水形勢緊張的局面,我們緊打細算,搶工趕工,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膠東地區引黃調水工程尾工建設、渠道整修、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等任務,提前一個月具備調水運行條件,2019年8月26日恢復向煙臺、威海供水。利用棘洪灘水庫供水只能維持三個月的空檔期,加快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建設,提前15天完成建設任務,並恢復向青島、濰坊兩地供水。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投資約4.59億元。

三是強化技術措施,提高調水效能。2019年年底我們啟用了自動化調度系統,將平臺聯通、遠程操作、實時監控、自動檢測等技術手段應用到調水運行工作中。不僅加快了調度指令下達、信息反饋,而且保證了數據準確、實時傳輸,實現了快速決策、快速執行、快速處理突發情況的目標,做到了情況全面掌握,口門精準調度。

四是強化管理措施,保障調水安全。修訂完善了《膠東調水工程調度運行管理辦法》和《膠東調水工程調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堅持依規操作、照章運行,風險可控,精準計量。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幹部帶班制度,強化工程巡視巡查,密切關注工情、水情,遇到突發情況,快速高效處置。特別是去冬今春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決貫徹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調水運行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硬,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領導責任體系,制定完善排查、預防、處置、報告等各項制度,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實現了「調水運行不間斷、運行人員零感染」兩大目標。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

相關焦點

  •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今起向山東調水,年調水量將達6.74億方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今起向山東調水,年調水量將達6.74億方 2020-12-23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向山東調水 年度調水量6.74億立方米
    根據水利部下達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年度向省外調水的工作部署,在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江蘇南水北調工程於12月23日9時起,按照南水北調新建工程和江水北調工程「統一調度、聯合運行」的原則,開始向山東省調水。
  • 計劃調水量6.74億立方!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啟動2020~2021年度省界...
    12月23日10時,伴隨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臺兒莊泵站的開機運行,標誌著2020~2021年度蘇魯省界調水工作正式開始。根據水利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及山東省水利廳工作安排部署、東線總公司調度指令要求,山東幹線正式啟動省界調水,計劃從省界抽江水量為6.74億立方米,向山東省棗莊、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青島、煙臺、威海12城市淨供水量4.00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後續工程如何安排?
    據央視新聞,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五年來,南水北調工程已經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今年年底必須完成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引江補漢工程以及中線幹線調蓄水庫的布局方案。
  • 中國高層官員罕見批評調水工程 披露成本
    為緩解缺水危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耗資巨大的調水工程開始在國內廣泛實施。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至少有15項地方性調水工程,耗資逾1300億元,年累計調水約208億立方米,鋪設調水管線總長近4000公裡,比北京到拉薩鐵路全長還多300餘公裡。這還不包括耗資達5000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
  • 水量夠嗎?--南水北調熱點三問
    「以北京為例,如果是在北京境外發生突發性汙染,就採取措施通過洩水閘、退水閘把汙水洩到河道裡,然後再進行緊急處置;如果進了市區,則安排預案阻止汙水進入四環、五環水網;如果進了四環、五環再度汙染,還會有預案阻止汙水進入水廠;最後還有一套水質水量聯合調度預案,我們將儘可能把汙染的副作用減到最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說。
  • 頻繁遠程調水的憂思 千裡調水誰來買單?
    49歲的養鴨專業戶曹國會一邊對記者說,一邊用手划動澱子裡的水。  目前正是華北地區最大溼地白洋澱旅遊旺季,眾多遊客不會想到澱水是從近400公裡以外調來的。「這水比大多數遊客來自更遠的地方。」曹國會說。  實施遠距離跨流域調水,將是中國21世紀水利的一大特點,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遠程跨流域調水最頻繁的國家。「但最後的結果還很難說。」一位參加過多次調水規劃論證的專家說。
  • 秦嶺正「洞穿」調水漢江將「握手」渭河
    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每年可將15億立方米的漢江水調入關中,實現長江和黃河在秦嶺「握手」。  陝西省引漢濟渭公司總經理杜小洲說,「引漢濟渭」工程將盤活陝西全省的水資源,從水資源豐富的陝南調水,不僅能解決水資源嚴重不足的關中平原用水,還能增加7億立方米以上的渭河幹流水量,通過水權置換爭取更多的黃河用水指標,推動陝北黃河引水工程建設,為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 山東發布2019年水資源公報 綜合反映年度內水資源情勢
    原標題:山東發布2019年水資源公報 綜合反映年度內水資源情勢近日,省水利廳發布《2019年山東省水資源公報》,綜合性反映年度內水資源情勢,主要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蓄水動態、供用水量、耗水量等。
  • 豪邁科技:再次調增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
    豪邁科技:再次調增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 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7:46:33&nbsp中財網 原標題:豪邁科技:關於再次調增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的公告證券代碼:002595 證券簡稱:豪邁科技 公告編號:2020-043 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再次調增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
  • 【「十三五」山東蝶變】人和水美「潤」齊魯
    當地地下水具有較高的含氟量,80%區域的地下水達不到國家飲水安全標準,長期引用會導致骨質疏鬆,用於灌溉田地會導致莊稼死亡、田地貧瘠。自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啟動調水以來,這「南來北往」的水讓德州市居民張金雲格外興奮,「幾十年來都幻想喝上乾淨的水」「最大的困擾解決了,想想就覺得樂開了花」。
  • 往塔裡木盆地調水可改變我國乾旱氣候,需要多少水?可對比青海湖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都能被注滿水的話,那麼將可以形成一個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的湖泊,那湖泊的面積僅次於世界第一大湖泊裏海的面積,如果塔裡木盆地都被注滿水的話,那麼這個湖泊的面積將達40多萬平方公裡,超過裏海的面積,成為世界第一的巨湖。
  • 中科院稱青藏高原降水增加,我國多條大河水量將變多,調水更可行!
    2020年12月21日,我國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通過對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估算後,初步認為其水資源總量超過了9萬億立方米,其中高原上的冰川約8萬億立方米,河流徑流量為6560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數據),湖泊常年蓄水量為8150億立方米,這些數據相加說明「亞洲水塔」的水資源總量接近9.5萬億立方米,不過該數字並未計算青藏高原上積雪的水資源量
  • 十問「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
    一問:「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真的能做到全程自流嗎?「紅旗河」主體線路包括一條主線和三條支線(紅延河、春風河、漠北河),在此首先對主線的設計進行說明。「紅旗河」主線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將青藏高原東南部的水自流調往廣大的西北地區。中國的地形總體上為三級階梯,其中青藏高原為第一階梯。
  • 調引客水4.72億立方米 佔青島市總用水量50.6%
    為讓公眾全面了解我市去年水資源基本情況,日前,市水利局發布《青島市2016年度水資源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涉及本年度全市降雨量、水資源量、水庫蓄水量、地下水變化量、全市供用水量、用水消耗量、用水效率以及重要水事等內容。
  • 1.2億多人用上「南水」(深度觀察)
    390億立方米!從11月1日開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又開啟新的輸水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南水北調工程的管理者、權威專家、受益群眾等,帶您走進這條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調水線。
  • 為啥不從貝加爾湖調水來用?從科學角度來講現實嗎?
    ,人口近4000萬,還有省會等一級城市,人口總數達3億左右,對水的消耗是越來越大,目前地下水開採超量,每年需補水70~80億噸,因為缺水已嚴重影響了這裡的工農業生產,河北省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影響,同時生態環境也在進一步惡化。
  • 闢謠:「契稅稅率調高了?」假的!
    契稅稅率調高了?海小妹的好朋友--海蛙馬上來給大家闢謠啦!點擊播放 GIF 0.0M第四十四期海蛙說來啦~這下小夥伴們都清楚了吧契稅稅率調高系誤讀該欄目自2019年1月18日節目開播以來,它通過「海蛙」的動漫形象,聚焦當下熱傳的網絡謠言和生活中被誤讀的常識、知識,發聲闢謠。《海蛙說》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吸引了眾多鐵桿粉絲,網友紛紛稱讚這種闢謠形式接地氣,更深入人心。目前,《海蛙說》已推出43期原創節目,總計曝光量達1450萬+人次。
  • 白鶴灘水電站6號尾水調壓室混凝土澆築完成
    白鶴灘水電站6號尾水調壓室混凝土澆築完成 發布時間: 2020-11-06 11:53:33   來源:  作者:劉號成
  • 引岷濟沱看變 四川枯水期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啟動
    作為全省河流取水量分配試點內容之一,去年11月1日,四川省啟動首次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行動——引岷江流域的水源補充沱江流域。今年11月1日,四川省啟動第二次枯水期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預計至明年5月入汛前,岷江將至少向沱江流域補水7.9億立方米。相較於上一次,本次引岷濟沱有哪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