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骨幹水網在2019至2020調水年度,已完成調水14.3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8.98億立方米;7月底年度調水結束時,調水量將達到16.8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量將達到11.06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據悉,我省骨幹水網已具備聯調聯配黃河水、長江水、本地水三大水源的能力,這個能力通過引黃濟青口門、黃水東調口門、濟平乾渠口門、平陰田山電灌站口門等設在黃河沿線和南四湖、東平湖、峽山水庫等處的多個引水口門來實現。通過骨幹水網眾多口門對黃河水、長江水、當地水進行引水調度,有計劃的進行引水分水配水。
自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通水以來,截至目前,全省通過水網工程累計調水量已達到126.47億立方米,其中,調引長江水46.24億立方米、調引黃河水66.13億立方米(不含沿黃各市引黃灌溉水量)、當地水(東平湖、峽山水庫、大沽河等水源)14.1億立方米。外調水是受水區各市城市工業、生活的保障水,是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同時也是地下水壓採區的替代水源之一。骨幹水網建成運行以來,效益發揮逐年提升,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膠東半島是我省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青島、煙臺、濰坊、威海四市GDP總量佔全省GDP的40%以上,戰略地位舉足輕重。但該地區水資源量僅佔全省水資源總量的29.8%,是我省缺水最嚴重的地區。
外調客水解決膠東四市用水緊張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下一步,山東將超前謀劃,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有力地保障膠東四市的用水安全。
一是強化調度措施,科學進行調配。充分考慮膠東四市用水需求和工程輸配水能力,研究制定了2019至2020年度調水方案,協調落實長江水、黃河水及本地水引水指標,嚴格執行年度調水計劃,按計劃進行配水。同時,根據各地用水需求和水源變化情況,動態調整水源和配水比例,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強化指令約束。調水指令一經下達,嚴格執行、嚴格落實。
二是強化工程措施,保障運行安全。針對去年主汛期煙臺、威海兩地大中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當地供水形勢緊張的局面,我們緊打細算,搶工趕工,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膠東地區引黃調水工程尾工建設、渠道整修、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等任務,提前一個月具備調水運行條件,2019年8月26日恢復向煙臺、威海供水。利用棘洪灘水庫供水只能維持三個月的空檔期,加快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建設,提前15天完成建設任務,並恢復向青島、濰坊兩地供水。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投資約4.59億元。
三是強化技術措施,提高調水效能。2019年年底我們啟用了自動化調度系統,將平臺聯通、遠程操作、實時監控、自動檢測等技術手段應用到調水運行工作中。不僅加快了調度指令下達、信息反饋,而且保證了數據準確、實時傳輸,實現了快速決策、快速執行、快速處理突發情況的目標,做到了情況全面掌握,口門精準調度。
四是強化管理措施,保障調水安全。修訂完善了《膠東調水工程調度運行管理辦法》和《膠東調水工程調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堅持依規操作、照章運行,風險可控,精準計量。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幹部帶班制度,強化工程巡視巡查,密切關注工情、水情,遇到突發情況,快速高效處置。特別是去冬今春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決貫徹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調水運行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硬,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領導責任體系,制定完善排查、預防、處置、報告等各項制度,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實現了「調水運行不間斷、運行人員零感染」兩大目標。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