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後續工程如何安排?

2021-01-10 界面新聞

據央視新聞,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五年來,南水北調工程已經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今年年底必須完成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引江補漢工程以及中線幹線調蓄水庫的布局方案。明年年底之前,要完成這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2年,國家批覆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這個規劃明確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在規劃中明確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分期實施,東線分三期,中線分兩期,西線分三期。後續工作將聚焦實現總體規劃確定的水資源格局。

對於東線,將強力推進東線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東線工程主要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同時還要進一步擴大向山東和安徽供水。初步規劃把抽江水的規模,由一期工程的500個流量擴大到870個流量,抽江的水量從一期87.7億方提高到165億方。

對於中線,將實施引江補漢工程,這也是總體規劃當中明確的中線二期的後續水源。現在通過從長江向漢江調水,經比選,近期規劃實施從湖北的香溪河取水,自流引水到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大壩下面,初步規劃大概200個流量,正在根據調水的需求進行論證,年調水量大概是40億左右。

此外,為了提高保證率,為了工程能夠及時檢修,水利部在謀劃一些中線沿線的調蓄水庫。平常水多的時候把水灌進去,需要時再放出來,以此提高幹線工程的保證率。

對於西線,主要加緊推進前期工作。

相關焦點

  •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向山東調水 年度調水量6.74億立方米
    根據水利部下達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年度向省外調水的工作部署,在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江蘇南水北調工程於12月23日9時起,按照南水北調新建工程和江水北調工程「統一調度、聯合運行」的原則,開始向山東省調水。
  • 計劃調水量6.74億立方!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啟動2020~2021年度省界...
    12月23日10時,伴隨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臺兒莊泵站的開機運行,標誌著2020~2021年度蘇魯省界調水工作正式開始。根據水利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及山東省水利廳工作安排部署、東線總公司調度指令要求,山東幹線正式啟動省界調水,計劃從省界抽江水量為6.74億立方米,向山東省棗莊、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青島、煙臺、威海12城市淨供水量4.00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水質如何?夠不夠用?
    390億立方米!從11月1日開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又開啟新的輸水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
  •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今起向山東調水,年調水量將達6.74億方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今起向山東調水,年調水量將達6.74億方 2020-12-23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高層官員罕見批評調水工程 披露成本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至少有15項地方性調水工程,耗資逾1300億元,年累計調水約208億立方米,鋪設調水管線總長近4000公裡,比北京到拉薩鐵路全長還多300餘公裡。這還不包括耗資達5000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
  • 北京市南水北調三項配套工程開工
    原標題:南水北調三項配套工程開工包括大興支線、亦莊調節池擴建、河西支線 到2020年 本市可利用外調水15億立方米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 實習生 楊雪)大興支線、亦莊調節池擴建、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進京以來,北京累計收水已達20.7億立方米。據市南水北調辦投資計劃處處長王建賓表示,大興支線工程、亦莊調節池擴建工程、河西支線工程同時破土動工,這意味著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第三階段建設正式啟動。記者了解到,這三項工程都是第三階段建設的重點工程。
  • 新央企南水北調集團正式成立 透露出三個信號!
    設計抽江總規模擬由東線一期工程的5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800多立方米每秒,抽江水量由87.7億立方米提高到164億立方米。幹線工程長度約2000公裡,新建泵站24座。 線路方案主要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擴建,並新建輸水線路向北延伸到河北、天津、北京,充分利用現有河湖輸水,最大限度地減少佔地和生態環境影響。
  • 英語熱詞: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將南方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水資源缺乏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
  • 水量夠嗎?--南水北調熱點三問
    中線幹線總長度1432公裡,其中明渠段約1196公裡,如何確保這80%以上的「露天水路」乾淨清澈?對此,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範治暉告訴記者,工程打造輸水總乾渠兩側生態走廊,在幹線周圍設有鐵絲網、綠化帶、隔離帶、緩衝帶和保護帶,最大限度降低對總乾渠水質的汙染風險。「另外沿線每段都有退水設施,通過關閉閘門方式可及時截斷汙染水。」範治暉說。
  • 1.2億多人用上「南水」(深度觀察)
    390億立方米!從11月1日開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又開啟新的輸水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南水北調工程的管理者、權威專家、受益群眾等,帶您走進這條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調水線。
  • 實力乾貨|聽原南水北調總工程師汪易森講述南水北調的前世今生
    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南水北調工程?汪易森:顧名思義,南水北調就是把南方的水調到北方去,南方的水比較豐富,北方乾旱的地方較多。從南方來看,珠江離我們較遠,長江較近,那麼長江能否調水到北方呢?我們長江的幹流是6300多公裡,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裡,多年平均水量是9600億立方米。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推動北方水資源危機有效緩解
    北方水資源水生態危機有效緩解  南水北調東線推動一江清水向北流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6年累計向山東供水近40億方,覆蓋13市61縣(市、區)、受益人口超過3000萬人,北方水資源短缺得到緩解;  先後生態補水2.95億方,改善南四湖、東平湖湖區生態環境
  • 水量夠嗎?
    中線幹線總長度1432公裡,其中明渠段約1196公裡,如何確保這80%以上的「露天水路」乾淨清澈?對此,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範治暉告訴記者:「工程打造輸水總乾渠兩側生態走廊,在幹線周圍設有鐵絲網、綠化帶、隔離帶、緩衝帶和保護帶,最大限度降低對總乾渠水質的汙染風險。」  「另外沿線每段都有退水設施,通過關閉閘門方式可及時截斷汙染水。」範治暉說。
  • 南水北調支段,引漢濟渭工程有多龐大?秦嶺山脈都被打穿了
    眾所周知,南水北調作為利國利民巨型工程,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的高度關注。然而,在南水北調工程段中,有一個工程段建造十分複雜,不僅需要高額的經費投入,而且施工人員的安全還存在極大的風險,這個支段項目就是「引漢濟渭」l工程。
  • 調水將達16.8億方 山東2019至2020年度調水量創新高
    2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骨幹水網在2019至2020調水年度,已完成調水14.3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8.98億立方米;7月底年度調水結束時,調水量將達到16.8億立方米,向各受水市供水量將達到11.06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
  • 一個頁巖氣田累計產氣300億立方米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記者陶冶)近日,我國首個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累計生產頁巖氣突破300億立方米,引起各方普遍關注。一個頁巖氣田累計產氣300億立方米意味著什麼?對老百姓生活和我國能源結構又有哪些深遠影響?記者採訪了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相關責任人和有關業內人士。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地下水位的穩定和恢復有什麼積極作用?
    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卻是極度缺水的城市,每年人均水資源量小於10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的十二分之一,全球平均的八十分之一,遠低於人均1700立方米水資源量的國際警戒線水平。為有效緩解我國北方的用水短缺問題,我國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線從長江向北方計劃每年調水448億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期規劃每年向華北調水95億立方米,自2014年12月開始向華北和北京輸水,至2019年12月的5年間已向北京輸水52億立方米,北京地下水位從2014年底的25.7米回升至2019年底的22.7米(見下圖),平均每年恢復0.6米。
  • 華北地下水超採1200億立方米 成世界最大漏鬥區(組圖)
    官方通報顯示,華北地下水超採達1200億立方米,相當於200個白洋澱的水量。「事實上,真實的情況可能更嚴重。」據不願透露姓名的一位專家介紹說,華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計已近2000億立方米。  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一個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鬥區已在華北形成。  作為中國的重心,華北的命門在於水。
  • 南水北調浮想·調水工程幾時休
    公元2004年11月15日,一系列喜訊從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傳出——其一,在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超過千億元的總投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