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萊夫塞納(Eleftherna)地區位於克裡特島(Crete)的雷斯蒙州(Rethymno),該地區擁有大量考古資源,並於近日落成一座新博物館,當地政府希望利用這些資源,使得該地區成為島上最重要的旅遊勝地。
埃萊夫塞納曾被稱為「阿波羅尼亞」,曾是古希臘城邦,位於克裡特島雷斯蒙州東南方向25公裡處。遺址位於克裡特島最高峰伊達山的狹窄北部支線上,考古學家對其進行了精心的發掘。
尼科斯·斯坦珀利迪(Nikos Stampolidis)教授在對古埃萊夫塞納的一系列考古活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促進了新博物館的落成,在最近一次公開講話中,他著重探討了將文化與旅遊業聯繫起來的必要性。
在古埃萊夫塞納發掘出更多新奇有趣的發現之後,斯坦珀利迪和一些考古學家開始將這一地區視為克裡特島的「心臟」。
根據斯坦珀利迪在格雷科泰爾(Grecotel)集團和Nikos Daskalantonakis基金會組織的活動中的講話,埃萊夫塞納現在是古代克裡特島文明的第二大支柱,僅次於克諾索斯(Knossos)和斐斯託斯(Phaistos)。
克裡特島埃萊夫塞納的「雅典衛城塔」和採石場
他強調說,這講述了米諾斯後時代希臘文明的曙光,其重要性可以與克諾索斯相媲美,同時還展現了克裡特島米諾斯歷史的一面。
繼斯坦珀利迪近日在雷斯蒙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上取得發現之後,埃萊夫塞納又出土了兩個基督教大教堂,為該地區的文化特徵增添了新的面貌。此前,該地區的考古文化都被荷馬時代所壟斷。
古城附近的希臘古橋
斯坦珀利迪表示,現在考古學家們正在研究這兩座教堂,其原址留有古希臘遺存。考古學家們想了解,這些基督教徒是拆毀了原址上的建築物和遺蹟,還是對廢棄的建築進行了再利用。
「這些基督徒是在進行聖戰活動,還是簡單地用和平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故事?」教授發出了疑問。
埃萊夫塞納博物館每天接待600多名遊客。其中最創新的特點應該是其所有展品都會定期進行更新,展出最新出土的文物。
博物館方面認為,既然考古現場正在進行新的考古工作,其展品就能不斷更新,這樣也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參觀。
來源:AMNA
譯者:IICC-X肖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