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由元素組成的,劃分到最小結構,難道都是同一種物質?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這可能是大千世界最神奇的地方,我們知道世界上動物的種類多到數不清楚,而植物的種類更難以統計,但這還沒完,因為組成這些生物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還有我們物質世界的各種化合物,幾乎就難以計數,那麼這些物質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呢?

從元素到原子

儘管人類一直在接觸大自然中的各種物質,但人類認識的第一種元素是銅,它也是被利用的第一種金屬,由於銅器氧化後會形成銅綠,因此青銅時代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銅之後第二種被認識的元素是金,最早記錄可以追溯至古埃及女王澤爾時代!此後則是鉛、銀和鐵等等!

商朝劉鼎

但一直到中世紀之前,人類也就認識了12種元素,此後隨著人類16世紀伽利略以及克卜勒於牛頓開啟科學啟蒙後,無論是物理還是化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認識的元素也越來越多。比如1669年,亨尼格·布蘭德在尿液中發現了磷,但他原來是想從尿中提煉出黃金的。

自然狀態下形成的狗頭金

到了1789年,法國的大化學家發現否定了燃素說,發現燃燒其實是一個氧化化合過程,因此提出了化合之前的單體元素一說!到拉瓦錫時代,人類完成了從單體到化合物元素的了解過程,下面就要開始認識組成元素的原子一說。

1803年英國科學家提出現代原子論(古希臘時代那個拍腦袋的原子論我們就不說了),他認為原子是均由很小的原子組成,不同的單質由不同質量的原子構成,不過由於時代局限,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一個堅固的實心小球。

從質子到中子

1897年湯姆遜發現了電子,所以原子出現了葡萄乾布丁模型,但很顯然這是不正確的,到了1909年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而發現了原子核,但這遠未結束,1917年盧瑟福用α粒子撞擊氮原子核,可以提取氫原子核,盧瑟福因此推斷,氫原子核是氮原子核與所有更重的原子核的基礎材料,這也就是質子最早發現的過程。

1932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在劍橋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時發現了中子!到此為止其實組成宏觀的大致材料就備齊了,下面嘰歪下這些物質都是怎麼搭建起來的。

元素之間的差異於元素的誕生

其實1920年時英國物理學家愛丁頓就提出太陽上可能是質子的核聚變產生了巨大的能量,但這個理論一直到十幾年後才被美國科學家漢斯貝特發現了質子鏈反應和碳氮氧循環,因此各種元素是怎麼誕生的道路也鋪好了,下面我們來簡單說說這些元素都是這麼產生的。

所有物質都由原子所構成,所以有多少種元素就有多少種原子,它是化學反應中最小的單位,無論化合物如何化合,原子的特性都不會變,最多就是形成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共價化合物。自然界長期存在的元素大概有92種,此後的元素則因為存在半衰期而無法長期存在。

鐵原子結構

組成原子的則是則是原子核,而原子核則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這三樣東西,所有的物質都是由這三塊磚構成,所不同的是質子數量不一樣就構成了不同元素的物質,比如一個質子是氫,兩個質子是氦,三個質子是鋰,四個質子就是鈹,質子數量的不同直接決定了元素的特性,當然在中子在這些元素中並不改變它們的化學特性,但可以塑造元素的物理特性,比如氫就有三種同位素,分別是氕(1個質子)氘(1質子1中子)氚(1質子2中子),相應的質子數則會有對應的核外電子數。

我們喝的水就是由氫喝氧化合而成,其中則氫元素中99.8%都是氕,有0.02%的氘,氚則幾乎不存在,因為它有一個12年的半衰期,時間久了氚會發射β射線而衰變成氦3!

什麼樣的過程才會讓它們變來變去?

當然只有恆星內部的高溫才可以,它們可以讓質子聚變成各種元素,如果恆星足夠大,它可以一路聚變至鐵,然後在超新星爆炸中通過快中子捕獲生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些元素瀰漫在宇宙中,逐漸形成了新的恆星和行星,的地球就是這麼來的。

最後,必須交代下氫來自哪裡

根據天文學家對已經觀測到的宇宙膨脹以及微博背景輻射,還有原初元素的豐度推測,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大約發生在138億年前,早期宇宙只誕生了氫元素以及少量氦元素還有微量鋰元素,此後宇宙中所有元素都是恆星的不同演化階段所產生。

所以,所有的物質最終組成就是這三塊磚,當然如果是反物質的話,那麼這三塊轉可能也是煩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宇宙中有沒有存在這樣的反物質世界,在大劉的《贍養上帝》中據稱這些反物質大量存在於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外的某個星雲中。

相關焦點

  • 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你了解嗎?
    今天就來給你講一講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在科技的發展下,科學家已經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組成世界最基本的結構:分子結構。而今天,我們就來講上一講!分子分子是由原子連接而成,有不同個數原子的分子結構,就是這樣的:難道除了分子就沒有更小的了?當然有,只不過現在人類觀察到的還有限,世界對人類來說無窮大,探索不會停歇。下期我會給你講。
  • 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性質差異很大,關鍵在於其原子排列不同
    這個「基本單元」就是元素,物質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組成的。這一百零幾種元素經過不同的排列和不同的組合的方式,組成了如此龐大的物質體系。即使同一種元素,也能夠組成不同的物質;比如氧氣和臭氧,這兩種不同的物質,雖然它們的性質絕然不同,但是它們的組成元素是相同的,都是由氧元素組成。再比如紅磷和白磷,它們的性質有很大的差異,屬於兩種不同的物質,但是其組成的元素是相同的,都是由磷元素組成。
  •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火是什麼物質?它的分子式又是什麼?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火也是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現象,那麼我們相信它肯定是由某一種物質構成的。組成世界的物質千千萬,但它們能燃燒的火焰卻都是雷同的,它們都是由同一種物質構成的嗎?組成這個世界的物質種類費曼在他的著作《費曼物理講義》中有一個有趣的假設,假如地球發生某種大災難,所有的科學知識都丟了,只有一句話能傳給下一代,那麼如何用最少的詞彙來表達最多的信息呢?
  • 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專題複習
    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方法指導:(1)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性質不同。例如,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氧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空氣中的氧氣與實驗室製取的氧氣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2)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如:O2、H2O等。
  • 每個人都由恆星物質組成,恆星如何造出各種元素?
    是什麼組成了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神經血液?其實,從物質構成上來講,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神經血液和地球上其它千千萬萬種物質一樣都是由各種元素所構成的。是的,就是我們在元素周期表上 所見到的那些元素。目前人類在宇宙中已知的元素共有118種,其中既有天然元素,也有人造元素,而組成人體的元素數量則達到了60多種。在這些元素中有些是人體所不可或缺的定量元素,其中包括了鈣、鈉、鉀、鎂、碳、氫、氧等11種,其餘的則是微量元素,而在微量元素之中,又有十多種是必不可少的。既然人體的一切都是由元素所構成的,那麼這些元素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那暗物質是否也包含粒子呢?
    導語在宇宙中,我們觀察到的所有事物,從物質到輻射,都可以分解為最小的成分。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核子和電子組成的,而核子又分為夸克和膠子。由於科學家對恆星,星系,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和宇宙的大規模結構進行了許多仔細的測量,那我們就能明白兩者間的關係,並能夠確定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原則上,關於我們的宇宙組成問題,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對宇宙的擴張又存在著不同的影響。
  • 【知識點】物質的組成和分類
    物質的定義由宇宙的定義對時刻的取值範圍加以t≤r/c的限制,並忽略時間增量後給出宇宙的瞬時狀態,下面是2018年高考化學第一輪複習知識點:物質的組成和分類,希望對小夥伴們的複習有幫助哦。(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能獨立存在的微粒,它保持著這種物質的化學性質。
  • 初中化學-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生物細胞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氧(O)、碳(C)、氫(H)、氮(N)、鈣(Ca)。3. 海水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氧(O)、氫(H)、氯(Cl)、鈉(Na)、鎂(Mg)。4. 太陽上最豐富的元素是氫(H)、其次是氦(He)。
  •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首先,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物質組成的,這裡的「物質」並不僅僅代表我們平時看到的東西,是一種「客觀存在性」,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那麼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世界最小的組成單位是什麼?-原子學說的古往今來
    費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關於世界的組成的科學探討,以及科學家如何一步步證明了原子的存在和再分的。最早的原子學說古希臘有各種各樣的學派,都提出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中最早的比較出名的是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泰勒斯告訴我們,萬物都是由水做的,我們的世界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
  •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26個英文字母組成了十多萬個英語單詞,上百種元素組成了上億種化學物質。為了認識和研究的方便,人們常根據需要對物質進行分類。
  • 高一化學總結: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二)弄清元素與同位素之間的關係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同位素是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類元素。  什麼是同素異形體?由同一種元素構成,結構與性質不同的單質互稱同素異形體。與同位素不同。
  • 當深入到地球內部,不同地層都是由什麼組成的?
    大約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得出結論,地球的內部一定是由一種緻密的物質構成的。 地殼的厚度從1.6公裡到70公裡不等,取決於所處的位置。 例如,山脈下的地殼往往比海洋下的地殼厚。地殼通常由覆蓋花崗巖的沉積巖層組成,而海洋地殼則由玄武巖構成,玄武巖頂部有沉積物。
  • 九上隨堂測試題庫——物質組成與結構
    ##井號開頭的行不讀取#主要考察物質組成與結構題目:水由________
  • 【化學】「物質的組成、性質、分類 」知識點歸納
    如:所有核電荷數為1的原子都稱作氫原子,總稱為氫元素。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110餘種元素。(2)同位素:具有相同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同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位」是指在周期表中處於同一位置。同位素的特徵是原子序數相同而質量數不同。大多數元素都有幾種甚至十幾種的同位素。
  • 科學家是怎樣知道恆星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
    是不是覺得這個說法有點荒謬,請看以下的證據:不同的元素有自己的特徵譜線(發射線和吸收線)我們都知道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個元素都有一個特徵譜線。當原子被加熱後,原子會處於激發態,在電子躍遷回低能態時,會產生特定的發射譜線。當光照射到原子時,原子也會吸收於發射譜線相同波長的吸收線。
  • 從根本上說,生物是由物質組成的
    從根本上說,生物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佔據空間並具有質量。所有物質都是由元素,不能分解或化學轉化為其他物質的物質組成的。每個元素都是由原子組成的,每個原子都有恆定數量的質子和獨特的屬性。總共定義了118個元素。然而,自然界中只有92種自然存在,而活細胞中少於30種。
  • 哪些元素組成了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有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元素,組成了約三千多萬種物質。有意思的是,除了一些揮發性的元素比如氫和氦等,太陽光球的化學成分和一種含有球粒結構的隕石非常一致。在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數量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118種。但是,在自然界中出現的元素只有94種。憑藉這些方法,我們現在知道地球最主要的元素有鐵、氧、矽、鎂,佔地球的90%以上,主要以矽酸鹽礦物和金屬的形式存在於地核、地幔和地殼中。
  • 高三化學教案:《物質的組成》教學設計
    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因為微粒的含義要比原子廣泛。  2.分子、原子、離子、「基」、 「根」、「碳正離子」——微觀概念,說明物質的微觀構成。  ★原子  (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確切地說,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變,只有核外電子發生變化。  (2)原子是組成某些物質(如金剛石、晶體矽等)和分子的基本粒子。
  • 暗物質由什麼組成?它們分布在哪裡?
    暗物質在宇宙中的質量佔比大概是25%,而我們熟悉的普通物質只有5%左右,剩下的70%是充斥在宇宙間的暗能量,它引起的排斥力加速著整個宇宙的膨脹。至於暗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物理學家們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暗物質並不是由普通物質中最常見的質子和中子組成的。這是為什麼呢?答案跟宇宙大爆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