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11月24日上午,在「青年與數字未來」大會論壇上,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圍繞「數位化時代的青年問題」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統計,到今年6月,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4億,其中,20到39歲的網民合計比例超過四成,佔比要高於其他年齡群體。當代青年作為「數字原住民」,生於網絡、長於網絡,現在他們已經成為數位化時代的中流砥柱。
在這些數字原住民成長的過程中,網際網路是其進入數字世界的主要入口,它為年輕人提供了連接一切、改造未來的可能性。數位化時代的加速到來,郭凱天說,騰訊也在思考,如何讓網際網路在新環境下更好地成為青年建設數位化未來的連接器。
圖片來源:騰訊供圖
郭凱天認為,網際網路在新環境下要更好地成為青年建設數位化未來的連接器,做青年採摘科技果實的「梯子」、擁抱傳統文化的「磁鐵」以及開拓廣闊眼界的「窗口」。
隨著科技樹上「低垂的果實」逐漸被採摘,信息技術、網際網路領域自身的發展進入「窄道」,為社會進步所能提供的動能也在減少。郭凱天認為,要緩解這種焦慮,為社會發展找到新動能,應該繼續向科技要方法。要「向上升級」,關注「高懸的果實」,看到新科技變革醫療、教育等傳統領域的遠景,看到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未來,創造紮根社會肌理、惠及更多人的數字紅利。
網際網路還應做青年擁抱傳統文化的「磁鐵」。「去年,我們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青年對傳統文化感興趣,有八成年輕人將網絡作為認識傳統文化的渠道。」郭凱天認為,網際網路有能力像「磁鐵」一樣在青年與傳統文化之間提供引力。比如騰訊在全力參與打造「網際網路+中華文明」的新模式,用數位化讓傳統文化年輕化。騰訊與敦煌研究院啟動了「數字絲路」計劃,通過青少年喜歡的動畫劇等形式,尋找傳統與青年的「最大公約數」,增強彼此「引力」。
最後是做青年開拓廣闊眼界的「窗口」。郭凱天認為,面向未來的青年,需要更開闊的視野。這些年來,經濟全球化波折叢生,疫情令這一點顯得格外突出。但縱觀世界,依舊看到不少力量在推動著全球化新周期的到來。因此,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下,以全球視野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是青年成長並把握未來的重要素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