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面積約25.64萬平方公裡,比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稍大一點。厄瓜多在南美洲都不算大國,海上力量薄弱,怎麼會在1100公裡外的太平洋上控制一個群島呢?
厄瓜多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赤道橫貫國境北部,西班牙語中厄瓜多就是赤道的意思。厄瓜多只有兩個陸地鄰國:北邊是哥倫比亞,東邊和南邊是秘魯領土。
厄瓜多在太平洋上有一個科隆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距厄瓜多約1100公裡。科隆群島東西約300公裡,南北同樣跨度300公裡,面積約7880平方公裡。
科隆群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裡火山堆、盾狀火山星羅棋布,火山口形成的天然湖泊猶如鑲嵌在火山頂峰的碧玉,晶瑩閃亮。
科隆群島面積最大的島是伊莎貝拉島,最高點沃爾夫火山海拔1707米,是一座活火山,第二高峰阿蘇爾山海拔1689米,是死火山。島上怪石嶙峋,草木茂盛,奇花異草與珍禽怪獸層出不窮。
科隆群島是三大洋流交匯地:來自南方的秘魯寒流,來自北方的加利福尼亞寒流,東西橫向的赤道暖流。秘魯寒流是地球上最強的寒流,將南極冰冷的海水推向赤道。秘魯寒流所經之處,海水要大幅度低於同緯度地區。
三大洋流交匯於科隆群島,這裡海洋生物異常豐富,喜寒、喜暖動植物都有,由於遠離陸地,動植物自行進化,形成了一個獨特而完整的生態系統。
1535 年,西班牙人發現科隆群島,當時島上無人居住,但發現了一些古人類的遺蹟。科隆群島奇特的貌和奇怪的生物嚇到了西班牙船員,這裡光是史前海蜥蜴就有幾萬頭,地球上其他地方並沒有這種生物,再加上海龜、海豹,以及南極來的企鵝,西班牙人稱為魔鬼島。
隨後幾百年,西方殖民者並沒有在這裡建立大型據點,主要是生態環境太惡劣,隨時被吃掉的風險。不過科隆群島並不是無人區,不少海盜就將老巢建在這裡,殖民者的船只有時候也在這裡停靠修整。
1832年,厄瓜多獨立僅兩年,就宣布佔領科隆群島。
1835年,年僅26歲的達爾文來到科隆群島,被這裡獨特的生態驚豔到,停留了1個月。科隆群島在赤道兩側,按理說應該炎熱多雨,但卻受到秘魯寒流影響,氣候涼爽並極乾旱。他對比科隆群島動植物與南美大陸動植物的差異,對物種起源重新考察研究,為進化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二十多年後發表《物種起源》得益於此。
南美洲島嶼不多,太平洋這一側沒有像樣的島嶼,科隆群島雖然距離南美大陸比較遠,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在科隆群島建一個軍港,能夠震懾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等國,特別是巴拿馬運河開通後,這個群島關乎巴拿馬運河西側航道安全。
20世紀初,厄瓜多曾一度想賣掉或出租科隆群島,以緩解資金短缺的問題。美國、日本、德國、智利等國,都表示出興趣。二戰時期,美國出手在科隆群島巴爾特拉島建立海軍基地,並在其他島嶼建立雷達站。雖然德國與日本也想建立基地,但美洲地區是美國家門口,美國當然不可能讓敵人得逞。
現在美國主要的對手都不會威脅這裡,美軍也已經撤走。科隆群島如今人口雖然只有2.5萬左右,卻是個旅遊勝地,能為厄瓜多掙不少外幣。
本文地形圖出自下面這本書《世界各國地形圖》,含148個國家的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