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的三大巨型群島

2021-01-09 洛曉柒吖

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由大航海家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命名的。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這個後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到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又經過38天的艱苦奮戰,船隊終於到達了麥哲倫海峽的西端,然而此時船隊僅剩下三條船了,隊員也損失了一半。

又經過3個月艱苦航行,船隊從南美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這段航程再也沒有遇到一次風浪,海面十分平靜,原來船隊已經進入赤道無風帶。飽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員高興地說:「這真是個太平洋啊!」從此,人們把美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這片大洋稱為「太平洋」。後來因為這個名字寓意美好,逐漸被世人所接受並普遍推廣開來。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約佔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佔世界海洋面積1/2,總面積相當於10個南美洲,18個中國。

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個,約佔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主要分布於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質分為大陸島和海洋島兩大類。

大陸島一般在地質構造上與大陸有聯繫,如日本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及世界第二大島紐幾內亞島等。

海洋島分為火山島和珊瑚島。太平洋中部偏西廣大海域,自西向東有三大群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利尼西亞。其中美拉尼西亞群島多為大陸島,玻里尼西亞群島的夏威夷群島是著名的火山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幾乎都是珊瑚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三個巨型群島吧~

玻里尼西亞群島

玻里尼西亞群島是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島之一,位於太平洋的中央,從夏威夷島向東南延伸至復活節島,向西南延伸至紐西蘭附近。它包括夏威夷群島、中途島、庫克群島、託克勞群島、紐埃島、土阿莫土群島、馬科薩斯群島、湯加群島、萊恩群島、社會群島等2000多個島嶼,陸地總面積約有2.6萬平方千米。

玻里尼西亞群島主要以珊瑚島和火山島為主,群島區域以熱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各島上多熱帶草原和熱帶森林。

因為島區地域廣闊,所以各群島的氣溫和降水量都有差異。中部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6℃以上,其他地區的氣溫一般在24~25℃。

群島中位於赤道兩側地區的島嶼降水量較少,菲尼克斯群島為1000~1500毫米,而聖誕島只有700毫米,其而他島嶼的降水量一般在2000~3000毫米。玻里尼西亞群島的中部還是颱風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玻里尼西亞群島盛產椰子、甘蔗、香草、可可等。島上重要的礦產資源有磷酸鹽、鎳、鉻等。群島沿海地區盛產珍珠和魚類。

由于波利尼西亞群島位於太平洋航線的中部地區,其中有許多島嶼是世界各大洲海上、空中航線以及海地電纜經過的地方,因此,它的位置十分重要,在國際交通和軍事上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密克羅尼西亞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亞區,由一系列的小島組成,包括馬裡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巴納巴島、諾魯島等,總面積約2700平方千米。

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島群東西延伸達4600多千米,島嶼眾多,約有2000多座,但大多數都是小島,而且珊瑚島眾多。這裡還零星地散布著一些火山島。

密克羅尼西亞島弧可以分為兩列島弧,這兩列島弧中間隔著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地區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一般在26~28℃左右。因為島嶼分布的面積比較廣,再加上各自的地形有所差別,因此,每個島嶼上的年平均降水量都有差異。加羅林群島附近是颱風的發源地。

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盛產椰子、香蕉、甘蔗等熱帶水果。這裡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磷灰石,水產資源以魚類為主。

馬裡亞納群島中的關島是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同時也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重要的軍事基地。密克羅尼西亞群島正位於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紐西蘭的中間,西太平洋航線和海底電纜都從這裡通過,在國際交通和軍事戰略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美拉尼西亞群島

美拉尼西亞亞區,人口最多,膚色最黑,以紐幾內亞為核心;美拉尼西亞群島是太平洋三大群島之一,位於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由俾斯麥群島、索羅門群島、新喀裡多尼亞群島和斐濟群島等組成。

美拉尼西亞群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延伸約4500千米,陸地總面積約155萬多平方千米。美拉尼亞群島的名字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黑人群島」。

美拉尼西亞群島多為大陸島,群島上火山眾多,約有30多座,地震活動特別頻繁。群島中的大多數島嶼都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5℃左右,年降水量在2000~3500毫米。島上到處都覆蓋著熱帶雨林,終年常青。

島上盛產蔗糖、椰子、咖啡、可可、橡膠、白檀等。島上的礦產資源主要以鎳、鉻、金等為主。

紐幾內亞島是美拉尼西亞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同時它還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和世界第二大島。紐幾內亞島東西長約2400千米,中部最寬處為640千米,總面積約為78.5萬平方千米。島上多山,終年高溫多雨。島上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比較豐富。

相關焦點

  • 太平洋巨型章魚:開個罐頭算什麼,玩起隱身那才叫666!
    實際上,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雖然體形巨大,性格卻比較溫和,只要不是人類故意挑釁或者有特殊情況發生,就不會輕易動怒。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體形很大,腕展開長達 4.3 米,頭又大又圓,通常為紅褐色。它們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海域,屬於軟體動物。研究顯示,它們能夠進行短期和長期的記憶,並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觀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太平洋上的古老族群,他們居住在哪裡?
    上次我們聊到,太平洋上有三大巨型群島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在這三大群島上也分別居住著不同的種族人群,這些人群是海島上真正的原住居民,他們分別是美拉尼西亞人、玻里尼西亞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
  • 南美洲的厄瓜多,在一千公裡外的太平洋有個群島
    厄瓜多在南美洲都不算大國,海上力量薄弱,怎麼會在1100公裡外的太平洋上控制一個群島呢?厄瓜多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赤道橫貫國境北部,西班牙語中厄瓜多就是赤道的意思。厄瓜多只有兩個陸地鄰國:北邊是哥倫比亞,東邊和南邊是秘魯領土。
  • 大洋洲的六大地理區域:澳大利亞、巴新、紐西蘭和三大群島
    大洋洲位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由一塊大陸和數萬個分散在浩瀚的太平洋海域中的島嶼組成位的,陸地總面積只有約897萬平方千米,僅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擁有人口4100多萬,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洲和除南極洲外人口最少的洲。
  • 西太平洋上的鎖鏈——美國打造的第一島鏈
    從此,由一串位於歐亞大陸邊緣的群島變成了美國打造的「西太平洋上的鎖鏈」。 這就是所謂的「島鏈」,在後來則成為了美國為打壓社會主義國家海洋權益以及控制太平洋的工具。但是,就實際戰略價值而言,太平洋上的「三大島鏈」對我們有著最大的威脅,尤其是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組成的第一島鏈。其地理位置距離我們最近,第一島鏈主要位於中國海域與太平洋的分界線。 東海區域的島鏈從臺灣島的西側延伸至日本列島。南海區域則包括菲律賓西部和越南東部的大多數島嶼,上述島嶼構成了第一島鏈。實際上造成了中國近70%的南海的航行面積。
  • 上博的大洋洲藝術珍品展,呈現太平洋三大島群的生活圖景
    此次展覽全名為「浮槎於海: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太平洋藝術珍品展」。名稱來自於西晉張華編撰的《博物志》:「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有浮槎去來。」浮槎,意為來往於海上與天河間的小船,點明了太平洋土著人海上泛舟、島間往來的特性。
  • [趣味地理]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世界上最大的島群由印度尼西亞13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稱為馬來群島。    其中主要的島嶼有印度尼西亞的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伊裡安,菲律賓的呂宋、棉蘭老、米鄢群島。該群島還包括東馬來西亞、汶萊、巴布亞紐幾內亞等。
  • 鳳凰群島保護區是地球上「最健康」的珊瑚群島之一
    鳳凰群島保護區是地球上「最健康」的珊瑚群島之一,其島嶼數量眾多,物種豐富多樣。當地海域的豐富魚群也讓這塊珊瑚礁島群成為部分海鳥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棲息地。這個名為「鳳凰群島保護區」(PhoenixIslands Protected Area)的吉里巴斯海域面積達18.47萬平方公裡。「鳳凰群島保護區」位於吉里巴斯共和國,是太平洋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深水海中央的海洋保護區。區內禁止商業捕魚活動,以保護120多種珊瑚和520多種魚類。
  • 衛生類公共基礎知識: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帶
    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帶,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中會涉及,老師把他們整理了一下,以方便大家參考。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帶包括:【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就是環太平洋地震帶。
  •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和世界上最小的群島「託克勞群島」
    在眾多群島中,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和世界上最小的群島「託克勞群島」。馬來群島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印度尼西亞為主要國家所在的區域,島嶼數量超過13000個以上;另一部分是菲律賓所在的區域,島嶼數量超過7000個以上,是世界上島嶼數量最多的群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
  • 太平洋上存在過的一個史前大陸,姆大陸是否真的存在過嗎?
    姆大陸是由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在十九世紀提出的,他聲稱埃及文明、中美洲文明等古文明均是由位於大西洋的姆大陸上的難民創造的。這個概念經由詹姆斯·丘德沃德推廣和擴大,他則認為姆大陸曾位於南太平洋。不過,目前這個說法仍然受到正統學術界的質疑。
  •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它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
    熱帶寶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它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約6000個,素有「千島之國」之稱。這裡土地肥沃,加之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植被豐富、四季常青,整個印度尼西亞群島就像掛在赤道上的一串綠寶石,閃爍著誘人的光彩。●峇里島上呈完整錐形的火山有四五座,其中阿貢火山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的肚臍」。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以「千島之國」聞名於世,全境島群分為4組,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島、馬魯古群島和伊裡安查亞島。
  • 神秘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人類對怪獸的最初印象
    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人們對它的了解很多,因為它一般生活在水深60米左右的海域,所以經常會被漁船捕獲,不像其他深海章魚一樣,只會留給人類一個神秘的背影。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體型非常大,這給了它適應海水壓力變化的能力。它可以到更深的海域生活,但是淺海區域畢竟食物更加豐富。在美味和安全的天平中,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無疑選擇了前者。
  • 視頻-巨型章魚伏擊鯊魚
    >英文名:North Pacific giant octopus學名:Enteroctopus dofleini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體型很大,成體重約15公斤,臂展開可達4.3米。巨型章魚外套膜呈球狀,內藏了其主要器官。皮膚光滑,只要收縮或舒張色素細胞,就可以改變皮膚的顏色,輕易的隱身在環境之中。
  • 法屬玻里尼西亞確診首例新冠肺炎 系太平洋群島首例
    法屬玻里尼西亞主席愛德華·弗裡奇(Edouard FRITCH)稱,法屬玻里尼西亞政治家馬伊納塞奇(Maina Sage)7日從巴黎返回後,被確認患上新冠肺炎,目前正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弗裡奇保證,政府將計劃進行監管、檢測和隔離。同時他也表示,希望人們避免外出旅行。資料顯示,法屬玻里尼西亞位於太平洋東南部。西與庫克群島隔海相望,西北臨萊恩群島。
  • 西雅圖要不要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這道菜?
    迪倫·梅耶手捧他在皮吉特海峽捕獲的太平洋巨型章魚。與此同時,當時在二號小海灣向他發難的人之一——斯科特·倫迪(Scott Lundy),在網上發起了「拯救太平洋巨型章魚」的請願活動,呼籲禁止在海灘上捕獵章魚,並且在全州範圍內清查此類活動。第二天,他就已經收集了1105個籤名。
  • 南太平洋「幸運之島」:索羅門群島以豬為財富,有條繁華的唐人街
    近日,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將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傳聞引起了人們的非常關注。有報導稱,索羅門群島最快本周宣布與大陸建交。該消息在島內投下震撼彈,有人擔心這會引發系統性「斷交潮」。由於索羅門群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南距澳大利亞1600公裡,西距巴布亞紐幾內亞485公裡,這個神秘的國度一直不為人們所熟知。索羅門群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面積2.8萬平方公裡,包括6個大島和900多個小島嶼,其中最大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瓜島)面積6475平方公裡。
  • 在屬於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厄瓜多群島上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白色企鵝
    本周四26日,在加拉帕戈斯群島(Galápagos)的厄瓜多群島上(ecuatoriano)發現了一種企鵝,因其稀有的白色而聞名
  • 北太平洋有史以來最強溫帶氣旋 炸彈氣旋襲阿留申群島
    (圖擷自NWS OPC推特) 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1日遭遇北太平洋有紀錄以來最強的風暴,一股溫帶氣旋氣壓降至921百帕,創自1950年有觀測以來新低,所幸這溫帶氣旋並未行經人口稠密區
  • 瀋陽人自己的「章魚哥」——太平洋巨型章魚「陽洋」
    它就是剛剛落戶瀋陽不久的一隻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人們通常把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稱為「海怪」。實際上,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雖然體形巨大,性格卻比較溫和,只要不是人類故意挑釁或者有特殊情況發生,就不會輕易動怒。大塊頭有大智慧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體形很大,腕展開長達 4.3 米,頭又大又圓,通常為紅褐色。它們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海域,屬於軟體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