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2020-05-01 天文在線

美國宇航局主管吉姆·布林斯汀本周在一段視頻中再次宣布冥王星為行星。我認為他這句話是半開玩笑性質的,因為有人在後臺笑,他的臉上也帶著笑。但現在是時候來討論冥王星行星性的問題了。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這是我認為的冥王星,圖片來源:NASA和我

冥王星是行星嗎?是,也不是。「行星」一詞實際上是一個過時的概念,無法適應宇宙的複雜性。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行星最初指的是在天空中遊蕩的任何星體,包括彗星、太陽和月球。當科學家們仔細觀察天空中的星體時,他們意識到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可以進一步分類。如果你可以看到,那它就可以被稱為行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相當明顯的行星。月亮不是行星,因為它是月亮。我們從那時起就重視這些命名的行星,並對它們有強烈的認同。當克萊德·湯博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時,他看到一顆星體在天空中出現。根據定義來看,這是一顆行星。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但一般來說,你區分的類別越多,類別就越不明確。1992年,科學家大衛·傑維特和簡·盧在當時被理論化的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中發現了一顆星體,命名阿爾比恩。後來,馬可馬科、哈默和研究人員很快意識到太陽系外圍有很多類似冥王星的星體,比如厄裡斯。厄裡斯比冥王星大,那也應歸類為行星嗎?於是,問題就變成了:我們是把這些大的柯伊伯帶天體變成行星,還是把冥王星降級?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選擇了第二種方法,為行星制定了一套不令人滿意的標準:由於重力使然,行星必須是圓的,必須繞太陽軌道運行,必須「清除它們的鄰居」,這是一個相當不科學的短語,基本上意味著行星是自身軌道上的主要引力體。冥王星和厄裡斯贏得了「矮行星」的稱號,因為他們沒有「清理他們的鄰居」。這有點道理。雖然冥王星和柯伊伯帶星體卡戎在一起,但卡戎並不圍繞冥王星軌道運行,兩者軌道之間有還有一顆星體。

從那時起,人們很難接受冥王星行星地位的喪失,這是合理的,因為我們愛我們的行星。此外,美國宇航局非常昂貴的新地平線任務於2006年剛剛啟動,當你認為你正在探索一顆行星卻拜訪了一顆矮行星,這就像科學家宣布其他的山穿過了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部分。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兩年前,包括新地平線的主要調查員和冥王星研究者阿蘭·斯特恩在內的科學家們建議,基本上使每一個圓形物體都比恆星小一顆行星。順便說一句,這個定義也不起作用,因為有很多星體跨越了恆星和行星之間的界限。

這場辯論不夠客觀。今天,行星這個詞對佔星者、懷舊者以大學及像美國宇航局這樣的機構來說是重要的,他們的資金依賴於對這個詞的定義。無論是冥王星,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還是物理學定律,都沒有聽說過吉姆·布林斯汀、美國宇航局、艾倫·斯特恩或任何人類。

冥王星並不是行星——難以拒絕的事實

毫無疑問,冥王星符合行星的古老定義。但是,隨著我們對行星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已經意識到,它根本不屬於我們稱之為「行星」的範疇。問題不在於冥王星。問題是,我們給過時的術語分配了太多的權重,而語言的進化速度還沒有我們對宇宙的理解那麼快。你將繼續看到科學家、電視劇和新聞文章辯論冥王星是否是行星。但實際上,它是海王星以外許多大型、圓形和有趣的冰團之一,僅此而已。現實不能令人滿意地融入我們語義上的劃分。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Ryan F. Mandelbaum-董美慧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冥王星又重新被視為行星了?
    什麼是行星?標準是什麼?我不確定,但我希望冥王星可以重新被歸類為行星,就像地球一樣,就像水星和其他小天體一樣。也許這源於兒時的童話:冥王星還在太陽系,一切都很好。以下是支持冥王星為行星的流行論點和事實:1.大小。冥王星和地球一樣很小,至少和木星這樣的龐然大物相比是這樣。如果你注意下地球的質量和木星的質量,冥王星的質量和地球的質量,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地球與木星的大小之比和冥王星與地球的大小之差相差不多。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利用這一點呢?誰規定了必須達到多大才能算是一顆行星?聽起來一點都不公平!
  • 冥王星為什麼不是行星?
    我擔任格林威治這裡的公眾天文學家,一直有人問我冥王星Why was it reclassified?為什麼把它重新歸類?And if it's not a planet anymore, then what on earth can it be?如果它不再是行星,又會是什麼?
  • 為什麼冥王星不是行星!它是X行星嗎?
    這些遠空行星最具爭議的是它們不再屬於行星。為何冥王星不再屬於行星了呢?SLZE就是這個人在行星之列中抹去了冥王星!隨我們一起來探索外行星!九大行星中冥王星是唯一的一顆「冰球體」,所以它身份與其他很不一樣。它會出列,一定會退出行星之列。在我們的行星之間冥王星一直都比較特別,比其他的行星小很多,按自身大小比例算來,它卻已有最大的衛星。它的公轉軌道也是最傾斜和最橢圓,它的軌道形狀有點像「雞蛋」,它的軌道有的地方靠太陽很近,有的地方離太陽又很遠。
  • 為什麼冥王星值得被愛——儘管它仍舊不是行星
    這個男孩,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會用多餘的汽車配件、老舊的農場用具和自製的鏡頭造望遠鏡,並用他繪製的木星和火星在帕西瓦爾·羅威爾的天文臺找了份工作(事實上,一開始他們拒絕了湯博,不過禁不住湯博很堅持)。帕西瓦爾·羅威爾那時候堅信在海王星的軌道之上還有一顆行星,就讓湯博在百萬星體之中尋找那一點明光。1930年2月18日,湯博找到了冥王星。
  • 科學家:不僅冥王星不是行星,目前也懷疑木星有可能不是行星
    原因在於冥王星被移出九大行星,而我們從小認知中的行星系列就這樣變成了八大行星。然而隨著冥王星被移出行星系列的舉動後更有傳言說:別說冥王星,木星都未必是行星。這一系列的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木星作為氣體巨星,與我們地球之內的其他類地行星存在本質的不同。根據科學家探測到木星的大氣表層組成元素為氫、氦兩種氣體,並且在木星的內部也是有氫氣組成,其內部因為極大的壓強而以離子態的形式存在。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但是對於行星大小的評判標準是相對隨意的,無論是質量還是體積,比冥王星大或者小都是有著個人傾向的。例如,如果最小的行星直徑假定是2000km,那麼2001km直徑的星體就可以認為是行星,而1999km直徑的就是矮行星。更糟糕的是,一直到太空飛船對於星體進行直接的探測之前,行星的直徑都是未解之謎,而太空飛船並不是現階段可以實現的。
  • 冥王星為什麼不算九大行星之一了?因為個子小,離得遠?並不是的
    當然,這個模型圖不準確,因為不是等比模型。行星的大小和間距都差不多,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實際上,如果這是地球,那麼木星應該這麼大。如果按照實際大小比例調整的話,差不多應該是這樣,如果你不是全屏高清模式的話,你怕是看不清冥王星在哪兒。行星們的大小相差很大,冥王星是最小的。
  • 科學家:我們不僅認為冥王星不是行星,現在也懷疑木星不是行星
    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讓很多人都震驚不已,從小學的九大行星,就這樣變成了八大行星。
  • 面對「降級」冥王星發現者遺孀接受事實
    冥王星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的遺孀帕特麗卡24日表示,如果湯博仍在世,他將會接受冥王星在太陽系中降級的事實,因為他是一個好科學家。骨灰將飛近冥王星  各國科學家24日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大會上通過太陽系行星的新定義,將冥王星「逐出家門」,太陽系只剩下8顆行星。
  • 科普: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
    大家上學的時候都學過地理,可能仍然記得九大行星的口訣,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最後是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如今這句口訣可能不再適用了。大家知道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處在太陽系邊緣位置,它的排列順序雖然沒有被修改過,不過這並不能改變被降級的事實。冥王星到底是不是個行星呢?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行星,但行星的定義也隨著時間而改變。從伽利略時代到19世紀時期,行星是指環繞太陽運行的任何天體。
  • 科學家: 我們不僅認為冥王星不是行星, 現在也懷疑木星不是行星
    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讓很多人都震驚不已。從小學的九大行星,就這樣變成了八大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
    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那樣,冥王星位於太陽系的最外環,與被定義為行星的其他天體相比,它的軌道最不規則。美國宇航局(NASA)供圖自從1930年被發現以來,冥王星就自帶神秘光環。 它比任何已知行星都要小,甚至比地球這顆行星的衛星月球還要小。 冥王星如其他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一樣,密度大且由巖石構成。然而,離它最近的鄰居們都是氣態的類木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基於此因,許多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可能來自於太空他處,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才來到了太陽系。
  • 行星的「審判」,冥王星被踢出局,剩下的還有誰?
    自從人類發現行星時,行星的定義也在不斷被科學界更新,終在2006年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隊伍,行星之辨風起雲湧,接下來還會有哪顆行星將被踢出局?從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許多人實際上難以接受這個說法,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了?10多年前,天文學家投票改變了冥王星的分類。但問題還是出現了。
  • 冥王星竟然不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誤解十:太陽是一個燃燒的火球太陽正在發光但不是像火一樣燃燒,太陽發光是因為它的(表面)溫度,大概在5500攝氏度,熱量不是由燃燒(一種化學反應)產生的,而是通過核聚變(一種原子能反應)產生的誤解九: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遠 排在最後的行星冥王星位於被稱作「柯伊伯帶」的多冰物質區域,柯伊伯帶從海王星軌道向外延伸,冥王星軌道之外是另一片多冰物質區域帶,稱作「奧爾特雲」 它和柯伊伯帶一樣,是冰凍彗星的所在地,就我們目前所知,還有四顆矮行星在更遠的地方,有的甚至比冥王星還大,它們分別是哈烏美亞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冥王星取消了行星,為什麼現在又將它劃為十大行星
    2006年冥王星的名字被人們移除了行星的名單。時隔10年之後,也就是2016年1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發現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證據。人們再次針對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進行了討論,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重新定義了行星,冥王星被取消了行星資格將為矮行星,全世界的教科書都為之改寫了。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如果您將冥王星稱為行星,那麼在掌握當前知識的情況下,您將無法理解其所有含義。圖解:來自新視野號的球面馬賽克圖像 (2015年9月10日發布)冥王星應該被歸類為柯伊伯帶天體。在我看來,稱冥王星為行星,甚至稱它為「小行星」,都是一種誤解。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太陽系行星排行榜?科學解讀
    在我們很多人的記憶裡,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沒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的,我上學時學習的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然而近幾年卻廣泛流行著太陽系八大行星,冥王星莫名其妙地被踢出了太陽系這個大家族,那麼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了太陽系的行星爭雲榜
  • 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組圖)
    「擴編」草案  最初,由7位專家組成的行星定義委員會經過兩年多的爭論、醞釀,於今年7月份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提交了一份草案供與會全體成員在24日集體表決。  該行星定義主要包括兩點:一是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本身既不是一顆恆星也不是一個行星的一個衛星;二是行星的質量必須足夠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須和構成行星物質的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狀呈圓球。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多可怕?
    九大行星的誤會19世紀,七大行星板上釘釘,而海王星在太陽系內處於核心位置,但人類尚未觀察到它。因為它並非恆星,不會主動發光,向我們發出示好的信號,人類難以察覺。此時,愛因斯坦尚未出生,《廣義相對論》描繪引力還需等待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