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說起這個詞彙,想必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成就斐然,被廣泛認可,讓人心服口服的人。確實,光看聖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是人上一口一耳,我們對此的認為是:能夠經得起人們的口耳相傳,敢坦然面對公眾的評價。也不難看出,聖人確實是一個大眾認可度非常高的人。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也出現了非常多的聖人,像詩聖杜甫,武聖關羽,茶聖陸羽等等,但從古代到現代,真正稱得上聖人的,只有五個人。
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各家學派如百花齊放。對於墨家來說,他們的聖人就是大禹,大禹治水,相信只要是中國人就一定知道這個故事。用了十三年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將天下分九州,是多麼堅定,多麼胸懷黎明蒼生,才可以做到這樣。再有儒家的孔子,《論語》就算是不熟悉的人,肯定也能說出其中的一兩句,可見孔子的精神還有思想對我們起到了多麼重要的影響,還有他在教育事業上的成就,有時說起聖人,甚至會單指孔子。
那麼說到道家的聖人,大家應該都會想到老子。沒錯,老子的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的,孔子都還曾經向他請教。連魯迅都說過要想讀懂中國文化,就要看《老子》。再有就是周公,他一生可謂是豐功偉績,為周王朝的統治奠定了基礎,他的禮樂制度對後世也是影響深遠。可以說是集天下大成與一身。
最後一個聖人就是王陽明。可能相比前四個,他確實不夠那麼廣為人知。但是他心學思想影響力遠及海外,《王陽明全集》也是被很多學者捧讀。他本人文武雙全,可謂才絕無雙。而還有一個人,他算是半個聖人。關於他的爭論也一直不斷,他就是曾國藩。有崇拜他的,也有批判他的。他創立湘軍,識人善用,《曾國藩家書》也廣為流傳。但他又鎮壓太平天國,功過是非不是以一言可以斷之的。那麼你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