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醫學影像學領域前沿 助力學術論著發表

2021-01-21 生物谷

2012年10月13日上午,第二屆醫學影像放射領域高質量學術論著發表策略研討會在北京開幕,會議期間六位嘉賓做了精彩報告,就醫學影像學領域的的前沿與熱點、臨床科研立題方法和技巧、學術論著發表策略,以及醫學影像領域基金申請技巧進行了闡述,下面請看MedSci通訊員第一時間發自會議現場的報導。

Radiology主編Dr. M. Schweitzer做報告        照日格圖總編輯做報告

醫學影像學已成為與外科、內科並列的第三大治療手段,但是發表一篇高水平SCI論文並不簡單,來自國際知名學術雜誌Radiology主編Dr.M.Schweitzer為參會者帶來了三場精彩的報告。在《Writing strategy to get your paper published》報告中從論文的不同部分的寫法,以及作者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和注意事項,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成功發表醫學影像放射領域高質量學術論文提供了實用策略;在《Innovation inspiration and creativity》的報告中Schweitzer博士探討了如何在臨床研究中尋找創新點,如何克服思考方法中的偏見等問題,為廣大參會者提供了新思路;在《Key points in the writing of research paper》的報告中,Schweitzer博士詳細地從論文的標題、關鍵詞、摘要、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各個部分分析了一篇高質量論文應具備的關鍵要素,最後他提出了幾點建議:1.摘要部分要簡潔地概述研究;2.要花一定時間去構思文章邏輯與框架;3.動筆之前要整理好數據統計;4.方法儘可能完整;5.結果部分要使得外行讀得懂;6.圖表要規範一致,形象地說是圖表質量要保證期刊可以賣出去;7.討論不要寫新的結果,但也要完整。

論文投給期刊後,審稿人的意見是作者發表論文必須面對的問題,它對作者改進和提高稿件質量和科研水平至關重要。那麼如何看待審稿人意見以及如何與編輯部聯絡呢?《新英格醫學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雜誌(CMJ)第六屆編委會總編輯照日格圖結合醫學影像放射領域論文的具體實例就此問題進行了講解,作者對於審稿人的意見或提出的問題要及時、嚴肅、認真、逐條進行回答;收到退稿通知後也不要失去信心,要仔細考慮退稿的可能原因。一般不應認為退稿是對自己工作的否定、不認可等,很多情況下是因篇幅所限,有些期刊可能建議修改或補充後再投;對於退稿意見無法接受,或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爭辯,可以進行申訴。此外,照日格圖總編輯就作者如何與編輯部聯絡業提出了應當注意的問題。

張發寶博士報告                                                    朱大淼博士報告

MedSci資深學術顧問張博士結合多年經驗,重點講解了高質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寫作技巧。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標書的主體結構、優秀基金申請書關鍵要素、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方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標書的撰寫技巧等多方面進行了報告。在談到基金標書的撰寫技巧時,張博士以放射學領域中標的標書為例,從標題、中文摘要、關鍵詞與英文摘要、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等各個部分分別闡述了高質量的標書寫作方法,以及注意的關鍵細節。同時,報告也分析了影像學領域自然科學基金的熱點,特點以及趨勢。此外,MedSci資深學術編輯朱大淼博士結合MedSci處理過的數萬篇論文的寶貴經驗,詳細解讀了醫學影像領域作者如何選擇合適期刊進行投稿的問題,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實用技巧。

於紅教授報告                                                           李坤成教授報告

上海長徵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於紅教授就醫學影像領域的前沿與進展,特別是呼吸系統影像學最新研究進展做了精彩報告。近年來醫學影像設備各方面發展速度驚人,小到病床旁的B超,大到3.0T 人體MRI系統,醫學影像技術在醫院診療系統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並成為推動醫院診療水平與科研發展的重要手段與技術平臺。許多重大疾病,如癌症尤其是肺癌,通過高端的醫學影像設備,可以在其病變早期發現,並提供有效的放療手段,不僅可以提高治癒機會並且能控制醫療費用。於紅教授的報告基於影像放射領域國際研究進展,通過具體案例介紹了CT/MR/DSA/PET等技術在胸部疾病診斷與治療中的新應用與發展,並展望了未來的研究熱點,比如CT技術要加強低劑量、定量影像和肺功能研究;MR技術要加強肺功能成像研究;核醫學要加強肺癌的療效評價研究,同時注重多種影像方法的結合與對照 。

本次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系主任李坤成教授對各位嘉賓演講內容的點評直擊亮點和重點,很好地引導了參會者理解嘉賓演講的精華,此外李坤成教授還分享了影像放射領域臨床資料整理與科研成果發表的經驗,特別是開展科學研究和發表SCI論文的心得體會,從現實角度出發激發了參會者的共鳴,現場掌聲與笑聲不斷,並引導大家基於現狀展望未來,參與國際競爭,眾多參會者表示受益匪淺。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國際影像放射領域學術論著發表策略研討會將於十月召開
    為促進國內醫學影像和放射學領域開展高質量臨床研究與發表高質量學術論著,特組織2012年第二屆國際醫學影像和放射學新進展暨學術論著發表策略研討會。研討會將於2012年10月12-14日在北京大成路九號酒店召開。
  •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前沿論壇 來源:壹點網 • 2020-12-02 13:32:09 (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Springer 海外發行的英文學術期刊。涉及領域包括機構與機器科學、齒輪與傳動、機械系統振動及動力學、機械結構與強度分析、機械設計理論及方法、摩擦學與表面技術、機械仿生學、零件成形製造、快速成型技術、加工過程與技術、製造自動化、精密工程、儀器與測試、機電一體化與嵌入式系統、機器人技術、傳感及自動化技術、微機電製造和綠色製造等。本刊已被SCI、INSPEC、SCOPUS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等收錄。
  • 中國學者都喜歡在哪些SCI期刊上發表文章?名單(帶if值))
    2020年(2019年度) SCI影響因子即將發布,梅斯小編根據中國學者投稿數及梅斯指數整理了熱門學科國人更愛發表的SCI期刊同大家分享,帶大家看看2019年各個領域哪些期刊國人發文更多。一、論著類  醫學類SCI文章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論著original article )或稱為原著,醫學論著又包括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報告、現場調查研究等,均屬於一次性文獻,是報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學術性文章。這些論著類文章構成了各種醫學學術性期刊的核心。
  • 從重獎論文發表到處罰獎勵論文發表,中國生物醫學領域的20年
    中國的生物醫學領域也正在進行著類似的脫胎換骨。而生物醫學領域,則是論文造假重災區。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論文是創新知識的載體,學術交流的手段。發表科研論文是科學研究的結果,而不能以攫取金錢為目的。有破有立。科技部處罰「獎勵論文發表」的背後,扶持的是什麼呢?在該答覆函中說得非常清楚「鼓勵發表高質量論文。」
  • 【學術會訊】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12月20日-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在廣東大廈順利召開,受邀來自兩岸三地的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以及全國各地400餘位代表共同參與了本屆學術盛會。
  • 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NEJM醫學前沿》結盟發新書 助力診療防控...
    《意見》明確指出要深化院校醫學教育改革,加強醫學領域的具有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立完善畢業後醫學教育制度,落實並加快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該思路與布勞恩瓦爾德心目中的複合型醫教研人才培養路徑不謀而合,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與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推出的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達成戰略合作,並就臨床與科研教育培訓方面開展多形式合作項目。
  • 臨床檢驗雜誌(電子版)創刊暨檢驗醫學論著發布
    人民軍醫出版社副社長李勇、人民軍醫電子出版社社長齊學進、人民軍醫出版社副主編姚磊、解放軍總醫院醫技部主任周丹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全國檢驗醫學領域的數十位權威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叢玉隆教授介紹說,目前,《臨床檢驗雜誌(電子版)》設有評述、論著、繼續教育、形態學專欄、檢驗與臨床、實驗室管理與認可、體外診斷與行業標準、學術動態等多個欄目,「紙質版」、「光碟版」為季刊,網絡版根據作者互動程度隨時增加、滾動刊登內容。雜誌將發揮網絡版空間大、更新快、易交流的特點,並會隨著雜誌的不斷發展,設計更多模塊。
  • 2021全國醫學美容學術大會!醫美界最前沿的技術、最強的專家都在...
    ——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醫學美容學術大會籌備會議在廣州美萊召開1月9日,2021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醫學美容學術大會籌備會議在廣州美萊勝利召開。
  • 中國楊希醫生發表AUDT文章引發國際學術熱議!
    ,給全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超聲醫生提供參考經驗,武漢科技大學附屬漢陽醫院超聲科楊希醫生冒著巨大被感染的風險,攜帶超聲診斷儀進入隔離病區,成為全國首批開展新冠肺炎肺部超聲影像醫學診治及研究的醫生。這段時間,楊希醫生在新冠肺炎超聲影像成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編寫《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超聲診斷實用手冊》認為通過新冠肺炎患者肺周病變超聲影像學表現分析,能為臨床的診斷及療效評估提供參考依據。
  • 全國高校招生專業介紹:醫學影像學
    學科:醫學   門類: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   專業名稱:醫學影像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 論著的一般定義
    醫技無憂學術部;山東濟南;250000通用定義1:論著是論文體裁中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是醫學論文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體。目前國內尚無關於"論著"的認定標準和方法,一般論著是指科研論文中符合國際通用的Vancouver(溫哥華)論文格式,全文由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及參考文獻組成。其中的摘要為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符合上述條件的論文,一般均認定為"論著"。通用定義2:論著是醫學論文體裁中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
  •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分會開始籌建,引領分子影像學發展
    2020年9月11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式批准成立「分子影像分會」,同時啟動了委員召募活動,吹響了匯聚分子影像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團隊的集結號。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成了精準醫學領域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病理、分子影像這三大平臺的構建,凝聚起更多的跨領域、多學科資源,將為促進精準醫學研究、應用起到更為強大的、全方位的支撐作用。分子影像分會要做什麼?
  • 相比其他領域,醫學領域的學術造假現象更多見嗎?
    近年來,經常能看到學術不端行為的新聞報導,包括研究人員偽造數據和發表欺詐性研究結果的行為。 針對學術不端也有很多相關調查在開展,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發表了一份報告,評估了不同領域研究的再現性和復現性[1]。
  • 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丨CMAI 2018
    來自全球的20多位專家學者、醫生和產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醫療、醫學圖像分析、機器學習等熱點領域開展了歷時兩天的深入交流與探討。作為大會上午醫學人工智慧前沿環節的重量級嘉賓,龔啟勇教授向與會觀眾分享了題為「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的精彩專題報告。
  • BMC精選 | 醫學領域:期刊·論文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wqL6kDlnb11EMSU3Ygdx9w BMC 精心挑選旗下醫學領域的優秀論文及特色期刊內容供您閱覽
  • 首屆全國基礎醫學前沿創新研究生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近日,首屆全國基礎醫學前沿創新研究生論壇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舉辦。
  • 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的「放大鏡」
    (之一)  為進一步提高影像診斷的學術專業性,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自2018年1月起實行按解剖部位劃分診斷專業學組,分別為心胸乳腺學組、神經頭頸骨肌學組、腹盆兒科學組。
  • 熱烈祝賀我院許茂盛教授當選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委會候...
    會議還同時舉行了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專業委員會第二十五次學術會議、第三屆江浙滬皖中西醫影像學術交流會。會議期間進行了第八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分會委員換屆選舉,經過全體委員的無記名投票,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影像中心主任、我院醫學影像科主任許茂盛教授被推選為第八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分會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 邁向精準醫學,服務惠州百姓!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精準...
    希望惠州三院能夠繼續保持與先進科研單位的密切合作,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儘快推動中心實驗室的各項工作落實落細,使之成為我們惠州地區科技創新與臨床轉化、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努力為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集聚新的科技動能。同時,惠州市科技局也會持續關注實驗室的發展,不斷在各個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助推我市醫學領域的科技工作邁上更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