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T雜誌於2020年4月推出了全球刊發的「新冠肺炎」特刊!特刊收錄了楊希醫生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Applications at COVID-19 Pandemic。特刊文章刊發後,各國各方反映熱烈。學者們和雜誌社也進行了積極的互動。其中沙特學者Dr. Rajendram專門寫信給楊希醫生。
尊敬的楊希教授好!
讀了您發表的兩篇文章,題目分別為: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applications at COVID-19 pandemic」和「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2019」,收穫很大!
但是,我們知道COVID-19患者靜脈血栓、卒中和系統性動脈栓塞的發病風險升高,一些血栓栓塞可能由通過未閉的卵圓孔引起的。房水平的右向左分流(RTLIAS)引起缺氧情況加重,COVID-19肺炎病情惡化。對RTLIAS的最佳掃查方法推薦為床旁心臟超聲造影。
建議在下述情況下進行床旁右心超聲造影(RHCE):
1. PaO2/FiO2比值明顯下降;
2. 缺氧程度高於可見肺損傷的預期情況;
3. 補充給氧後低氧血症糾正不明顯;
4. 診斷為直立性低氧血症。
本文精要導讀:
作為武漢市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為了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同時採集首批新冠肺炎超聲影像學資料,給全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超聲醫生提供參考經驗,武漢科技大學附屬漢陽醫院超聲科楊希醫生冒著巨大被感染的風險,攜帶超聲診斷儀進入隔離病區,成為全國首批開展新冠肺炎肺部超聲影像醫學診治及研究的醫生。這段時間,楊希醫生在新冠肺炎超聲影像成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編寫《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超聲診斷實用手冊》認為通過新冠肺炎患者肺周病變超聲影像學表現分析,能為臨床的診斷及療效評估提供參考依據。
楊希醫生論文《Assessment of COVID-19》被國際頂級放射學雜誌European Radiology收錄並發表。European Radiology是歐洲放射學會的會刊,創刊於1991年,在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和不可或缺的學術地位,是放射學領域專家學者們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代表了最前沿的放射學科學,在世界綜合類影像期刊中居第2位。
在中美醫療抗疫講座討論群裡美國專家們向楊希醫生提出了他們的問題,問題涉及新型冠狀病毒的肺超聲的表現、超聲的檢查方法、武漢市漢陽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超聲影像資料的共享、超聲檢查人員的防護措施等。楊希醫生細心解答了各個專家的疑問,並分享了中方經驗。各國專家表示楊希醫生提前分享的一些新冠肺炎救治經驗,能夠幫助他們提前做好準備,通過早幹預、早治療,避免更多輕症患者轉為重症。他們在交流後感謝楊醫生的耐心解答。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面前,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病毒無國界,我們願意同世界同行毫無保留方分享疫情防控信息和經驗。」楊希醫生希望同行專家少走彎路,讓國際友人得到更好的救治,儘早戰勝疫情。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