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億億年後!太陽以外第一顆恆星將迎來第一艘人類飛船

2020-11-24 騰訊網

迄今為止,人類已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到太空,其中一些已飛出太陽系,或正在飛出太陽系,那麼這些飛船究竟什麼時候能到達下一顆恆星系,甚至被它們捕獲,成為其它恆星系的一員,傳達我們地球的友好問候呢?

來自瑞士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科林·拜勒-瓊斯和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達維德·法諾基亞兩位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計算。結果表明,人類已經發射的探測器,要到100000000000000000000年,即1萬億億年後才可能撞擊或被另一個恆星系捕獲,成為太陽以外其它恆星系的一員,漫長得讓人徹底無語了。

目前人類發射的正衝出太陽系的探測器一共有4艘,都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分別是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由於功率較小,先驅者10號和11號已失去聯繫,但仍在太陽系徜徉,尚未衝出太陽系。

而比它們後發射的旅行者1號、2號,由於速度更快,目前已衝出日球層頂,被認為已離開太陽繫到達了星際空間,目前仍在向地球發回信號,要到2030年代才會耗盡電池,徹底失去聯繫。

兩位科學家利用歐洲蓋亞衛星巡天獲得的星圖數據,結合四艘飛船的飛行軌跡,繪製了一條時間線,計算了它們到達下一個恆星系的時間。結果表明,這4艘飛船將在未來100萬年內接近約60顆恆星,其中10顆的距離將達到6.5光年的範圍內。哎,這算哪門子的到達啊,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也才4.2光年呢。

最先抵達遙遠恆星系的,不是現在已衝出太陽系的旅行者1號、2號,而是最早發射的先驅者10號,大約9萬年後,它將掠過仙后座的HIP 117795恆星系,距離為0.75光年。

看來太空確實是太空曠了,飛了幾萬年,也只能到達離恆星近一光年的地方,恐怕連恆星系裡面的行星、小行星都無緣遇到,更不用說撞到什麼天體,和它友好交流或互繞纏綿了。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太空空曠的極致,那就準備被下面這個事實嚇傻吧:這4艘飛船中的一艘,最早可能撞擊另一個恆星系,或被其捕獲成為永久居民的時間,大約是在1萬億億年之後,太陽系早已灰飛煙滅了!

不經意間已成永恆,這4艘小船船似乎非常幸運,但1萬億億年的孤獨,恐怕也夠它們受的了。

這項研究發表在12月7日arXiv預印伺服器上: arxiv.org/abs/1912.03503

徐德文科學生活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

相關焦點

  • 可以將太陽的壽命延長到10000億年嗎?答案是肯定的
    50億年後毀滅地球,到那個時候,人類該怎麼辦呢?可以想像的是,假如人類的實力足夠強大的話,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去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而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想辦法大大地延長太陽的壽命。宇宙中的恆星數不勝數,它們的壽命也各不相同,其中短的可能只有數百萬年,而長的卻可以達到10000億年以上。那麼未來的人類可以將太陽的壽命延長到10000億年嗎?答案是肯定的。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但人類只有9億年,9億年後人類將何去何從
    50億年,但人類只有9億年時間,9億年後會發生什麼?人類將何去何從?根據科學家估計,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5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完全失去能量。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地球也還有50億年的時間呢?其實地球的壽命比我們想像中的要短很多。
  • 50億年後太陽將毀滅世界,地球命運將會怎樣,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那一天肯定會到來,不過在座的每一位是看不到了,因為沒有人可以活幾十億年。地球的命運有兩個,有可能會幸運地躲掉被太陽吞噬的命運,但已經是一顆火熱的星球了,另一個就是被太陽吃掉了。人類的命運又會怎樣呢,幾十億年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可是我們卻不能忽略地球與太陽的一個重要關係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它並不是一顆永恆不變的天體,而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根據科學家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如今太陽大約45.7億歲,而對於一顆黃矮星來說,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說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太陽會怎麼變?
  • 50億年後,太陽將迎來終點,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根據科學家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如今太陽大約45.7億歲,而對於一顆黃矮星來說,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所以說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全部消耗殆盡,而氫元素是太陽的核心物質,一旦它全部消耗完,太陽的核心就會發生坍縮,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這個時候太陽的外殼也會不斷膨脹,向紅巨星演變。當太陽將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之後,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這個時候就會發一場超新星爆炸,演化為一顆白矮星。太陽在50億年後,走出終點的命運很難改變,而地球的命運跟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生命。
  • 太陽壽命大約只剩50億年,一旦消失後,人類還能撐多久呢?
    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按照太陽的能量釋放來看,到了未來,太陽也會變得更熱更大,而太陽的能量也影響著地球上的環境,地球的氣溫也會隨著太陽而繼續升高,如果到達某個臨界值後,地球的環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那麼或許我們的文明也會走向終結,也變成一顆渺小的宇宙塵埃。太陽消失後,地球會怎樣?到了50億年後,太陽的生命也會迎來終點,太陽系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 太陽壽命或只剩50億年,如果太陽消失,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就在某一時刻,核心區域開始釋放能量,一顆能夠散發光和熱的星球由此誕生,這便是太陽。按照太陽的能量釋放來看,到了未來,太陽也會變得更熱更大,而太陽的能量也影響著地球上的環境,地球的氣溫也會隨著太陽而繼續升高,如果到達某個臨界值後,地球的環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那麼或許我們的文明也會走向終結,也變成一顆渺小的宇宙塵埃。
  • 50億年後,太陽將「死去」,人類將何去何從?
    太陽對於我們地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們所有的一切,包括陽光,能量,以及我們每天都要呼吸的空氣,無不是太陽所賜,沒有了太陽,就沒有了地球上的一切。然而,萬物皆有壽數,太陽也是如此。它已經燃燒了大約45.7億年,在大約50億到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而太陽也將走向自己生命的終點。
  • 70億年後的太陽,能源將燃燒殆盡,到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70億年後的太陽,能源將燃燒殆盡,到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每一顆恆星就註定會消亡,它的燃料終將全部耗盡,引力將會戰勝核聚變,由此引發一系列足以摧毀恆星的連鎖反應
  • 50億年後太陽或毀滅,太陽系不復存在,人類如何繼續生存下去?
    在太陽系中,人類是唯一的生命體,儘管科學家們花費長時間的心思希望能夠找到與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可這幾十年的研究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人類在太陽系中的確是唯一的!不過,許多科學家們也並沒有因此洩氣,而是將目光放到了太陽系以外的其他星球。
  • 一顆139億歲的恆星,比宇宙還古老1億年,它是從哪裡來的?
    「年齡悖論」,在隨後的研究中,一位叫做霍華德·邦德的科學家在2003年~2010年針對這顆恆星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對比了眾多數據後得出,這顆恆星的準確年齡應該是139億年,因為距離和技術限制存在8億年的時間誤差,因此139億這個年齡還算可以接受。
  • 太陽50億年後氦閃,為何科學家是帶著地球逃離,而不是用飛船?
    其中的背景是太陽將發生氦閃,而前往比鄰星的路途遙遠,需要地球龐大且完整的生態系統,人類才能長期生存下去。並且在抵達目的地時,進入宜居地帶就可以了。 在此之前,我們也看到過不少科幻片是利用太空飛船來拯救人類火種,像「搬走」整個地球的還是比較少見,或許也正因如此
  • 旅行者和先驅號的銀河之旅,3.26光年後它們將碰見第一顆恆星
    2012年和2018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飛行器將人類探索的範圍變得更進一步,它們穿過了太陽系,進入了星際空間。這些探測器可能到達另一個恆星系統,在那裡,它們的攜帶的白金唱片可能進入人類以外另一個的文明之中。這樣就有了一個問題,這些太空飛行器最終會飛往哪裡?
  • 10億光年外,一顆超新星大爆炸,這不是太陽的未來
    科學家監測到不尋常的爆發信號,還以為是設備故障在宇宙中,除了含有各種類似太陽的恆星、類似地球的行星以外,還存在很多物質,中心物質對我們來說,也是很神秘,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很少。除此之外,我們時常會監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信號,這些神秘的信號很短暫,想要追蹤它們的來源,比較困難。在近期,有新聞稱,科學家監測到宇宙深處一顆超新星爆炸規模超大。
  • 10億年後,太陽或將把地球烤乾,生物都將毀滅,人類該怎麼辦?
    然而科學家經過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在1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摧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因為太陽是靠核聚變發光發熱,而氫聚變為氦,隨著時間的推移,氦的含量會增加,之對於還沒有經歷3氦過程(3個氦原子核(α粒子)轉換成碳原子核的過程,通常發生在恆星的老年)的太陽來說,氦是惰性物質,是雜質,對氫的聚變反應是有害的,氦會稀釋了核燃料氫,導致燃料質量的下降,並進而引起核聚變功率密度
  • 10億年後,太陽或將把地球烤乾,生物都將毀滅,人類該怎麼辦?
    然而科學家經過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在10億年之後,太陽就會摧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因為太陽是靠核聚變發光發熱,而氫聚變為氦,隨著時間的推移,氦的含量會增加,之對於還沒有經歷3氦過程(3個氦原子核(α粒子)轉換成碳原子核的過程,通常發生在恆星的老年)的太陽來說,氦是惰性物質,是雜質,對氫的聚變反應是有害的,氦會稀釋了核燃料氫,導致燃料質量的下降,並進而引起核聚變功率密度的降低,單位體積產熱減少
  • 50億年後,太陽將會消亡,我們人類能找到下一個家園嗎?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它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也就是說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走向終結。屆時我們人類將走上非常艱難,但又或許充滿希望的尋找新家園之旅。
  • 50億年後太陽將滅亡,在太陽滅亡之前,人類能發展到七級文明嗎?
    ,更不可能出現人類這種高智慧生物和人類文明,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明、溫暖、光合作用、能源、四季變化等,失去太陽的後果人類無法承受,不僅地球生命無法承受,整個太陽系的正常運轉都依靠太陽,沒有了太陽,太陽系也不復存在,地球生命也將成為歷史。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多久第一顆恆星出現,他被命名為「瑪土撒拉」,他困擾了天文學家很久,他們認為這顆恆星可能比宇宙本身還要古老。在人類出現之前,不到10億年第一組星系團出現了,JKCS 041它是一隻最遠的星系團相同時間。銀河系裡面出現了巴納德恆星,這是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距離太陽只有六光年,隨著宇宙繼續膨脹銀河系也不斷的成長呈現出我們所熟悉的形狀。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多久第一顆恆星出現,他被命名為「瑪土撒拉」,他困擾了天文學家很久,他們認為這顆恆星可能比宇宙本身還要古老。在人類出現之前,不到10億年第一組星系團出現了,JKCS 041它是一隻最遠的星系團相同時間。銀河系裡面出現了巴納德恆星,這是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距離太陽只有六光年,隨著宇宙繼續膨脹銀河系也不斷的成長呈現出我們所熟悉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