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鈣化磁共振信號的差異具體和哪些因素有關?
(1)部位:發生在基底節區的鈣化 T1WI 皆呈高信號或等信號,而其他部位病灶則較多地表現出等信號和低信號。
(2)體積:T1WI 信號相似, T2WI 信號與鈣化病灶的大小有一定關係 ,小病灶多呈等信號或低信號 ; 而大病灶則顯示為低或極低信號——可能與部分容積效應有關。
(3)狀態:凝膠狀態的 Ca3( PO4) 2 與 Ca( OH) 2 在 MRI T1WI 可以呈現出高信號
(4)表面形態:T1WI 信號的高低與晶體形態和表面結構有關,粗糙的表面使鈣鹽呈高信號 , 而較光滑的表面形態使鈣鹽
呈低信號 。不規則的晶體形態使鈣鹽呈高信號(不規則的晶體形態和粗糙的晶體表面可以結合更多的水分子 , 因而在 T1WI 呈現出高信號) ,而規則的晶體形態使鈣鹽呈低信號。
(5)濃度:當鈣化程度較低時 ,隨鈣化程度的增高鈣化信號逐漸增高 ,鈣化濃度達到 30%時 ,鈣化表現的信號強度最高。 隨著鈣化程度的增加 ,組織內質子密度下降 ,鈣化信號又逐漸降低 ,最後可表現為低信號。鈣化濃度在 30 % 左右時 ,鈣化可在 T1加權像表現為高信號。
(6)病變性質:腫瘤與非腫瘤性鈣化, 兩者的MRI 信號變化相似 。在易發生鈣化的病變中 ,如顱咽管瘤 ,少枝膠質細胞瘤等 ,鈣化程度迅速增高 ,因而不易檢出高信號鈣化。 對鈣化病程較長的病灶 ,如顱內代謝性疾病 ,鈣化程度由低到高增加緩慢 ,鈣化程度在較長的時間內都比較低 ,就有可能發現高信號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