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所發現拓撲狄拉克節線量子態誘發表面電聲耦合反常增強現象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材料設計與計算研究部的研究人員及合作者發現了金屬鈹表面的巨大電聲耦合的反常增強是其塊體材料中拓撲狄拉克節線量子態誘發的。因為該節線態會導致鼓膜類拓撲表面態,它們在表面費米能級附近局域,增高了態密度,尤其是通過與低頻區表面聲子的耦合誘發了巨大的電聲耦合效應。研究團隊也在其它拓撲材料中揭示了類似的效應。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123, 136802 (2019))併入選(PRL Editor’s suggestion),作為亮點文章(highlighted article)在PRL網站推薦。

  電聲相互作用在材料和凝聚態物理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固體物理量子機制理論中研究最為普遍的內容之一。它通常反映的是固體材料中原子在平衡位置振動對電子結構的影響,因此電聲相互作用對材料的許多性質有重要影響。比如,它不但影響材料隨溫度變化的電子能帶結構,導致光電子能譜、拉曼和中子實驗中經常觀察到的典型扭結或者Kohn異常現象,而且它還會加強金屬隨溫度變化的電阻,增加半導體材料的載流子遷移速率,更會對傳統BCS超導的產生起到決定性作用等。因電聲相互作用耦合了晶格和自旋自由度或者可調節色心自旋的壽命,在自旋電子學和量子信息領域內也有重要應用。

  金屬的電聲耦合效應通常不會很大,比如塊體金屬鈹的電聲耦合效應只有0.24。但鈹(0001)表面的電聲耦合效應竟然出現反常增強,是其塊體的5倍以上。這種反常增強現象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被多種不同實驗觀測到,迄今為止這一現象的機理未明,並引起了廣泛爭議。

  對於金屬鈹表面電聲耦合機理的研究,最大的困難之一是電聲耦合基本參數——伊利艾伯格函數的精確求算。儘管以前的研究在頻率區間內積分伊利艾伯格函數得出的電聲耦合強度數值與實驗相近,但計算結果並不可靠。主要因為以前理論獲得的相應頻率區間的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存在嚴重偏差,同時也無法給出與微觀機理相關的數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金屬所研究團隊首先發展了高精度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算法,通過巧妙的數學處理拆解伊利艾伯格函數,將其在頻率區間的分布與積分變換到電子及聲子的動量空間,從而率先觀測到了每個電子及聲子動量對電聲耦合的影響。為了驗證算法,他們構建了金屬鈹表面的薄膜模型,計算不但獲得了與實驗結果相符的伊利艾伯格函數分布,嚴格修正了以往與實驗嚴重偏離的結果,而且還為量化每個電子及聲子動量對電聲耦合的貢獻提供了分析工具。

  使用研究團隊改進後的精確算法和工具,計算量化了電子動量空間下的伊利艾伯格函數,發現金屬鈹狄拉克節線量子態引發的鼓膜類拓撲非平庸表面態對其電聲耦合的貢獻佔比超過了80%,這一發現澄清了長期以來廣受爭議的金屬鈹表面電聲耦合反常增強的機理,同時也揭示了其它拓撲材料中存在相似的效應。審稿專家評價該工作的意義認為:「這些研究者正在刷新尋找改進量子計算和模擬並具有量子相干性的材料的科學(包括物理)。」另一位審稿人認為:「我認為這些新結果難以置信的引人入勝,作者提供了清晰的證據表明表面電聲耦合效應的反常增強來源於其體拓撲根源。」

  該工作由金屬所研究員陳星秋、特別研究助理李榮漢(共同一作)和博士生李江旭(共同一作)等共同完成,得到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支持。這個工作也是研究團隊繼兩年前率先報導在鈹、鎂、鈣和鍶金屬中拓撲狄拉克節線量子態後的又一重要進展。

  論文連結

 

  圖1 改進後的算法提高了伊利艾伯格函數的求算精度。比如沿著Be(0001)表面的G-M路徑積分的伊利艾伯格函數在頻率區間內的峰與實驗配備良好。

 

圖2 計算精確闡述了金屬鈹的(0001)表面電聲耦合的各向異性,與實驗測試結果一致。

 

  圖3 計算揭示了金屬鈹的(0001)表面來自狄拉克節線誘導的鼓膜拓撲態電子與低頻區表面聲子耦合導致電聲耦合的反常增強。圖示非平庸表面態電子與低頻區K點表面聲子的耦合顯著貢獻了反常增強現象。

 

圖4 對應於非平庸鼓膜類拓撲表面局域電子態引發的各向異性電聲耦合反常增強局域峰。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狄拉克半金屬中量子...
    狄拉克半金屬在動量空間的三個方向都具有線性的能帶色散關係和受拓撲保護的費米弧狀表面態,呈現出許多新奇的物理性質,在未來電子學器件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狄拉克半金屬的體態電導很高,輸運上很難探測到表面態的性質。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俞大鵬院士領導的「納米結構與低維物理」團隊在該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在這一領域研究工作的科學家,繼續探索和發現令人驚訝的新現象,這些現象為未來的技術進步帶來了希望。這一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涉及拓撲學,即一種描述表面狀態的數學框架,即使材料因拉伸或扭曲而變形,表面狀態也保持穩定。
  • 國科大等提出新的拓撲量子物態——二維外爾半準金屬態
    外爾半金屬具有許多新奇的物理性質,例如表面費米弧,超高遷移率,負磁電阻效應,巨光伏響應,以及可增強催化過程的材料等。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可否把外爾半金屬的概念推廣到二維體系?實際上這種推廣並不平庸。在三維空間中,外爾點在拓撲上是穩定的,即任何擾動都只能移動外爾點的位置,而不能破壞它。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在這一領域研究工作的科學家,繼續探索和發現令人驚訝的新現象,這些現象為未來的技術進步帶來了希望。這一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涉及拓撲學,即一種描述表面狀態的數學框架,即使材料因拉伸或扭曲而變形,表面狀態也保持穩定。
  • 進展 | 磁性外爾半金屬中局域無序誘發的拓撲能帶調製效應
    對整個布裡淵區中所有佔據態電子的貝利曲率積分能夠獲得內稟的反常霍爾電導 (AHC),即反常霍爾效應內稟貢獻。內稟AHC與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由費米能級EF位置決定的電子佔據情況;另一個是EF附近的能帶結構特徵。在磁性拓撲半金屬材料中,外爾點和帶能隙的節線環能夠產生拓撲增強的貝利曲率,有望產生巨大的內稟AHC。
  • 界面超導體系與拓撲半金屬體系的表面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在凝聚態物理中極為重要,不僅與材料的熱力學、載流子動力學等宏觀物理性質密切相關,還在超導電子配對、電荷密度波的形成等微觀物理現象中起到重要作用。這一系列工作對進一步理解FeSe/SrTiO3界面的超導增強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最近,SF06組將此研究方向拓展到了拓撲半金屬體系。研究表明,在拓撲節線型半金屬材料ZrSiS中,存在著由於非同構對稱性被表面破缺而形成的新奇二維表面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金屬體系中較強的電子-聲子相互作用會引起聲子色散在二倍費米波矢位置的軟化,稱為科恩(W. Kohn)反常。
  • 磁性外爾半金屬中局域無序誘發的拓撲能帶調製效應研究獲進展
    對整個布裡淵區中所有佔據態電子的貝利曲率積分能夠獲得內稟的反常霍爾電導 (AHC),即反常霍爾效應內稟貢獻。內稟AHC與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由費米能級EF位置決定的電子佔據情況;另一個是EF附近的能帶結構特徵。在磁性拓撲半金屬材料中,外爾點和帶能隙的節線環能夠產生拓撲增強的貝利曲率,有望產生巨大的內稟AHC。
  • 進展|界面超導體系與拓撲半金屬體系的表面電子-聲子相互作用
    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在凝聚態物理中極為重要,不僅與材料的熱力學、載流子動力學等宏觀物理性質密切相關,還在超導電子配對、電荷密度波的形成等微觀物理現象中起到重要作用。這一系列工作對進一步理解FeSe/SrTiO3界面的超導增強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最近,SF06組將此研究方向拓展到了拓撲半金屬體系。研究表明,在拓撲節線型半金屬材料ZrSiS中,存在著由於非同構對稱性被表面破缺而形成的新奇二維表面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金屬體系中較強的電子-聲子相互作用會引起聲子色散在二倍費米波矢位置的軟化,稱為科恩(W. Kohn)反常。
  • 我國科學家發現狄拉克半金屬自旋密度波態
    狄拉克半金屬具有和石墨烯相似的能帶結構,它展現出高磁阻、高遷移率等優良電學性質。大量理論研究指出,多體相互作用能誘導狄拉克半金屬發生奇特相變,同時使原本無質量的狄拉克電子產生質量,此前尚未有實驗報導驗證這一現象。  研究者發現,ZrTe5具有很好的準二維特性,表現出體態的量子霍爾效應。
  • 科學網—發現狄拉克半金屬手性反常現象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盧曉璐)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修發賢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砷化鎘納米片中成功實現手性反常的能谷非局域輸運
  • 物理所在ZrSiS體電子態中觀測到狄拉克節線和節面
    拓撲半金屬材料的體內電子態在費米能級附近有受到對稱性或拓撲保護的能帶交叉,線性的能帶交叉附近的電子激發是無質量的費米準粒子。這是因為這些ARPES測量的是解理表面晶體對稱性破缺以及懸掛鍵產生的表面態,所以和理論計算的表面態電子結構(圖1C、F)吻合。物理所EX7組博士生付彬彬、研究員錢天、丁洪等發現在空氣中解理ZrSiS樣品可消除表面態,再藉助軟X射線ARPES探測範圍較深的特點,可以觀測到乾淨的體態電子結構(圖1G、K、L),與理論計算(圖1D、H)吻合。
  • 發現狄拉克半金屬自旋密度波態
    本報訊(記者黃辛)復旦大學物理學系修發賢課題組通過研究狄拉克半金屬ZrTe5在強磁場下的輸運性質,首次觀測到一種新奇的磁場誘導的自旋密度波態
  • 進展|磁性半金屬EuB6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進展
    拓撲半金屬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研究之一。根據能帶交叉點的簡併度和形狀,拓撲半金屬材料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四度簡併點的狄拉克半金屬,二度簡併點的外爾半金屬和nodal-line半金屬等。近年來,研究人員已經在非磁性材料中發現了大量的拓撲半金屬材料,例如狄拉克半金屬Na3Bi和Cd3As2, 外爾半金屬TaAs, 和nodal-line半金屬Cu3PdN。通過破缺特定的對稱,由對稱性保護的拓撲半金屬態可以轉化為其他拓撲半金屬態或者有能隙的拓撲態,例如,破缺時間反演對稱,狄拉克半金屬會轉化成外爾半金屬;破缺鏡面對稱,nodal-line半金屬會轉化成外爾半金屬。
  • 進展| ZrSiS體電子態中觀測到狄拉克節線和節面
    拓撲半金屬材料的體內電子態在費米能級附近有受到對稱性或拓撲保護的能帶交叉,線性的能帶交叉附近的電子激發是無質量的費米準粒子。拓撲半金屬中的能帶交叉有很多種類型,如果按照維度來區分,大多數能帶交叉在動量空間中形成零維的節點(nodal point),如Na3Bi和Cd3As2中的狄拉克點、TaAs中的外爾點、MoP和WC中的三重簡併點、CoSi中新型的手性節點等等。在某些情況下,額外的晶體對稱性會保證能帶交叉點在動量空間中延伸,形成一維的節線(nodal line),甚至二維的節面(nodal surface)。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這樣的導電邊緣態是穩定存在的,且不同自旋的導電電子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信息的傳遞可以通過電子的自旋,而不像傳統材料通過電荷,不涉及耗散過程,通俗地說就是不會發熱,這一發現讓人們對製造未來新型電腦晶片等元器件充滿了希望。
  • 進展|時間反演對稱破缺-磁性Weyl半金屬實驗實現
    而拓撲相關的貝利曲率可以產生強烈的內稟反常霍爾效應(及反常能斯特效應),成為拓撲材料中除磁電量子振蕩、拓撲表面態費米弧、手性異常負磁電阻等基本拓撲行為之外的重要物性。而磁有序與拓撲的相互作用,有可能衍生出更為豐富的物理行為。因此,磁性外爾半金屬有望為拓撲自旋電子學、拓撲熱電子學或磁性外爾電子學(Weyltronics)提供理想的物理載體。
  • 北京大學:吳孝松課題組發現狄拉克半金屬在量子極限下的霍爾熱電導...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吳孝松研究員與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傅亮教授、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顧根大教授等合作,在強磁場下使得狄拉克半金屬ZrTe5進入量子極限態,觀測到了巨大的磁熱電效應和不同尋常的霍爾熱電導平臺,並給出了理論解釋。
  • ...發表拓撲和超導領域的重要發現: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中的超導...
    1980年整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諾貝爾物理獎)使得拓撲的概念應用到物理相變中。量子霍爾效應所對應的相變並不伴隨著對稱性的改變,改變了人們對於相變和對稱性破缺的看法。近些年,隨著拓撲絕緣體的發現和進一步研究,人們對基本物質態的劃分有了新的認識:物質材料可以劃分為拓撲非平庸和拓撲平庸這兩類。
  • 物理所提出拓撲Node-Line半金屬的理論預言
    拓撲半金屬是不同於拓撲絕緣體的一類全新拓撲量子態,是當前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之一。和普通金屬相比,拓撲半金屬的費米面有且只有能帶交叉點。這些能帶交叉點構成了晶格動量空間的磁單極子。根據磁單極子在晶格動量空間的分布,拓撲半金屬可以分為拓撲狄拉克半金屬、外爾半金屬和Node-Line半金屬,組成拓撲半金屬「三重奏」。
  • 進展|Z2非平庸節線半金屬和高階拓撲絕緣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拓撲材料的發現對新的拓撲態和新奇物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高階拓撲絕緣體(higher-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s) 在這次搜索中也無處遁形。人們定義: 一階拓撲絕緣體具有絕緣的d維體態,但有(d-1)維拓撲保護的金屬表面態; 二階拓撲絕緣體具有絕緣的d維體態和(d-1)維表面態,但有(d-2)維拓撲保護的金屬稜態;以此類推。所以常規的三維拓撲絕緣體,又可以被稱為三維的一階拓撲絕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