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一詞,從1956年概念誕生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近兩年人工智慧不僅成為全行業炙手可熱的話題,同時也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但時至今日,許多普通消費者仍然無法理解人工智慧為何物,以及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何作用,實際上,隨著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在產品端的廣泛應用,人工智慧正在從概念走向應用。
近年來,百度作為人工智慧技術最領先的踐行企業之一,率先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地圖產品,並基於海量的地圖數據,塑造了一款更聰明、更便民的百度地圖,可以說,如今的百度地圖比任何老司機都更懂城市交通。
變身老司機,「交通大腦」輕鬆上路
目前,國內城市整體呈現擁堵加劇的趨勢。交通擁堵加劇,與城市化與道路建設進程不協調,居民車輛保有量大、密度高,駕車新司機多以及生活節奏提速等有緊密關係。交通堵塞會帶來一系列的惡劣影響,比如影響通勤效率,汙染空氣等。
數據來源:百度慧眼
前不久,百度地圖發布了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以來的第一個全新版本,百度地圖明確了自身在智能出行時代的角色定位是「交通大腦」,憑藉大數據採集處理技術,模擬老司機思維方式,實現智能導航。百度地圖智能導航系統分為行前和行中:行前根據用戶的出行時間安排,規劃好出發時間,並提供個性化路線決策信息;行中根據實時交通信息提供避堵路線推薦,並結合用戶偏好提供個性化導航引導。
百度地圖智能導航實現了「交通信息渠道」和「本地駕駛經驗」的融合,模擬老司機的思維方式,提供高效的出行服務。百度地圖老司機思維有三大體現:
1.路況預測模型。百度地圖結合實時路況,搭建出一套路況預測模型,模型包含日期、時間、天氣、路段路況等變量,結合棋局態勢感知和區域路況態勢感知體系,憑藉卷積層提取基本路況特徵,全連接抽象高級路況表示,到RNN建模路況變化趨勢等技術支撐,能夠實現高效的路線決策。
2.本地經驗路線。百度地圖記憶著數百億次不同用戶的出行旅程,對本地經驗路線有著超越單個司機的熟悉度,能夠實現差異化選擇,極大程度的避開高峰路段。
3.路線Learning to Rank。根據出發地和目的地的決策,百度地圖智能導航會依據老司機經驗,考慮距離、擁堵、收費和道路等級等因素,給出「時間較少」、「常規路線」和「距離較短」等個性化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地圖的「交通大腦」智慧背後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其來源是每一位用戶過往的行為和決策,只是經過人工智慧技術處理後,以更高的智慧形式回饋給每一位用戶。可以說,百度地圖將虛擬的、龐大的出行數據轉變成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實用功能。
打造城市吸引力,智能評估城市交通
數據是百度地圖最核心的資產之一。百度地圖在坐擁海量大數據的資源背景下,努力探索城市吸引力和制定交通解決方案。
百度地圖每天響應450億次定位請求,位置服務超過720億次。百度慧眼基於累計定位數據,通過模型訓練和機器學習技術,運用合理的策略和規則以及優秀的挖掘算法可以計算出每個用戶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然後通過劃分區域位置邊界,測算出某個區域的人口絕對值,準確率可達85%以上。海量人口大數據反映了區域的人口聚集程度,是城市吸引力的一個直接體現。
百度地圖的路況數據來源主要分為公眾數據、行業合作和政府合作,城市覆蓋達到375個,市內道路覆蓋達99%,城際道路覆蓋99.9%。整個路況監測技術包括每日數億KM軌跡的大數據,分鐘級別路況更新,高架、主輔路、分車道路況精準發布等等。依靠科學體系化自動化的評估方式,整體路況數據監測質量優勢友商。路況大數據可以用來評估城市交通運行情況。
以人口吸引力分析和交通運行分析為基礎,百度地圖製作並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吸引力報告》。從城市吸引力方面看,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數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中排名前三位的是深圳市、北京市和廣州市。從城市擁堵方面看,第一季度主要城市擁堵排名前三名的城市分別是哈爾濱、濟南和重慶,北京排在第四位;早晚高峰對比來看,49個城市晚高峰都比早高峰更加擁堵。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
建立基層數據平臺,為全社會各行業賦能,是百度地圖一直積極踐行的事情。從目前百度地圖的大數據應用來看,其大數據來源於社會並回饋於社會,除了幫助交通解決方案外,已有上百行業的產品使用到了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涉及遊戲、上門服務、物流配送、房產行業、智慧交通、商業地理等等。
地圖走向智能,改變生活質量的力量
百度地圖致力於成為下一代智能地圖,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並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核心,引領未來智能地圖的發展。百度地圖在導航體驗和技術變革上,一直是行業的領軍者。
百度地圖AR實景導航功能為業內首推,分AR室內導航和AR導航智能NPC,能夠實現百度地圖導航規劃與現實街景的無縫結合,是百分百的用戶角度導航服務。
全新出行體驗為用戶每一次出行都提供了個性化的選擇方案,選擇駕車出行有多個路線方案,專車出行可以選擇首汽約車、AA租車和易到用車等,步行則具備軌跡記錄功能等。
智能刻畫真實世界服務,打破了地圖導航在室內「一無所知」的尷尬。用戶只要打開百度地圖,在景區、商場、機場等多種場景下,均能順利導航。
憑藉大數據支撐的人工智慧百度地圖,能夠實現場景識別、智能數據採集、智能路線規劃和關聯服務推薦等一系列服務,一切服務的基礎都離不開數據採集處理和下一代引擎能力。
依靠順德數據中心的數據採集處理能力,百度地圖採用室內採集和道路採集的雙重刀鋒採集技術,在業內首創「多棲組合」採集模式,運用全景採集車、採集自行車、全景採集背包、室內圖採集背包、無人機等五大採集利器一網採集全部路網數據,同時配合以多源融合數據製作模式,以及數據質量控制、全流程多工序數據自動化流轉等方面的平臺化創新,數據生產作業整體效率提升10倍。
下一代引擎提升了智能路線決策能力。依據出行距離,決策出行方案,比如1-3KM以內建議步行方案,3-50KM建議公交地鐵方案等。路線引擎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出行方式,能夠給出複合出行組合,適用市內和城際出行等多個場景。百度地圖融合了不同的出行資源,與共享單車、網約車以及城市交通等多方合作,打造了全網通、全國通的立體出行解決方案。
下一代智能地圖已經成為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力量,成為人工智慧時代的「水電煤」等日常應用。百度地圖基於人工智慧打造「交通大腦」,不僅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體驗,提升了出行效率,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城市運轉效率提升,空氣品質改善,城市吸引力提高等更廣泛和深遠的效應,百度地圖已經成為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力量。
百度CEO李彥宏曾說,人工智慧不是網際網路的一部分,不是網際網路的第三階段,而是堪比工業革命的一個新的技術革命。
百度地圖完成了人工智慧轉型,在自我革命的同時也引領著智能出行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