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植物原是「生態系統工程師」,隱藏多年爆發,成了「生態殺手」

2020-09-05 鋤禾園

你可知道,現在夏季街頭巷尾津津樂道,並且吃的香噴噴的小龍蝦,竟然是外來物種入侵的結果?小龍蝦原產美國,來到中國之後因為沒有天敵,繁衍生息的超級快速。不過,再看現在,小龍蝦卻變成了若非人工飼養,就會絕種的境地,這也多虧了中國吃貨們的幫忙了。

只有動物泛濫的情況嗎?其實在植物的入侵問題上,也絕對不輸於動物。1979年,幾位教授赴美考察,將互花米草帶回國內。用於對沿海灘涂溼地的改造,尤其是互花米草的防風固堤功能,很受重視,被譽為「生態系統工程師」。可只有短短幾年,人們就發現有點不對勁了,這引進的互花米草有點超出人們的可控範圍了。隱匿多年之後的它們瘋狂的生長,甚至用爆發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互花米草甚至被人稱之為「生態殺手」,在它們生長過的地方,原本屬於這片區域應該有的植被無法繼續生長。加之互花米草的根系發達,很快就連成了片,給當地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打擊。互花米草從備受吹捧,走到了萬人唾棄的地步,讓國人想想都頭疼。

在寧波市象山縣,這裡就可以看到連片的互花米草在灘涂上肆意生長,互花米草的生長破壞了近海的棲息環境,影響了灘涂的其他生物養殖。更糟糕的是,互花米草還能攔截河流入海大的泥沙,使得河床被抬高,讓灘涂喪失其原有功能,讓原本的海灘,變成了「綠色沙漠」。根據數據,當地的西護港擁有灘涂4.9萬畝,互花米草的侵佔面積已經達到1.8萬畝。如何根治互花米草,目前還是個難題。甚至當地已經開著挖掘機來「剷除」,但拔掉一批,又長一批。

在上海東灘,原本長者蘆葦以及海三稜藨草的地方,被互花米草無情侵佔,以蘆葦為天然依靠的泥螺和沙蠶從此「無家可歸」。

在福州閩江口,這裡是調節當地氣候的一塊溼地,當地農民卻備受困擾,因為在當地的灘涂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長滿了一種奇怪的草,這草正是互花米草。自從這個草出現之後,連魚都快活不下去了。高達1米的互花米草在這裡密集生長,讓原本的溼地變成了一片「草海」。從此,繁密的互花米草剝奪了魚兒透氣的空間,甚至連蘆葦等水草都不見蹤跡,再不生長了。隨之變化的,就是鷺鳥的消失,讓福州人引以為傲的「鳥的天堂」,再也不存。

在廣西的湄洲島自然保護區,也爆出了發現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和無瓣海桑的蹤跡。根據初步推測,這次的互花米草入侵,應該是自然擴散的結果。被發現的互花米草有10個區塊,最大的直徑約3到4米,最小的約直徑0.5米,總面積25平方米左右。

相對於一個自然保護區來說,區區25平方米麵積實在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但就是這25平米,卻引來了科學家的重視,這是為啥呢?

不得不說互花米草對原生的生態系統的巨大負面影響了,特別是入侵之後,會對當地紅樹林有很大威脅,增加了海岸帶受侵襲的威脅。所幸,目前發現的互花米草還未成氣候,入侵初期,面積較小,尚未對湄洲島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影響。

那除了開著挖掘機「鏟掉」外,還有啥辦法徹底解決外來物種入侵的難題嗎?很難!

一方面,入侵者沒有天敵,數量也會呈現倍數的增長,治理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它蔓延的速度。另一方面,外來物種的入侵不講「套路」,說不準是從哪個途徑來的,有的是人為引進,有的是自然遷徙,有的則是混在貨輪或者旅客的行李中。

相關焦點

  • 生態殺手「水葫蘆」遇到寒潮也得蔫 合肥經開區已打撈4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綠意盎然但是危害水域,生機勃勃卻為生態殺手,它就是鼎鼎大名的「水葫蘆」。然而,在寒潮面前,原產於南美洲的它蔫了。1月7日,記者從合肥經開區了解到,該區水域管理單位抓住寒潮天氣有利時機,全面打撈水葫蘆等有害植物,以保護水環境和生態平衡。
  • 水生植物中的「美麗殺手」
    入侵植物是指對生態構成危害或對農、林、牧等造成經濟損失的外來植物。這些翻山越嶺,遠涉重洋的「入侵者」來到異域,失去了天敵的制約,種群數量迅速增加,喧賓奪主,成為生態環境中的優勢種群,就像具備了「魔力」,直接威脅到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雖然入侵植物種類所佔比例較小,但是帶來的經濟損失卻不可忽視。
  • 高處不勝寒的凍原生態系統
    在一些寒冷的地區,如北極,生存著長有厚重皮毛的動物和不畏嚴寒的植物。而說到在冰冷的環境中孕育生命,這就不得不提到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什麼是凍原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是由極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環境所組合成的綜合體。凍原生態系統的形成根據植物化石資料記載,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在新生代第三紀之前屬於喜暖性森林。但是由於第三紀末氣候變冷、變幹,這種森林逐漸被亞寒帶針葉林取代。進入第四紀之後,氣候持續變冷,這就為凍原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 產自日本的野葛,在美國泛濫被稱為生態殺手,中國卻將其變廢為寶
    01入侵美國的「惡草」,在當地被稱為「生態殺手」那麼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就是原產自日本的一種植物,中國人都把它稱呼為野葛,野葛在我們國家還算是一種寶貝了,但是這種植物到了美國卻苦惱了當地人,現在美國人都對野葛深惡痛絕,甚至嚴重到將其稱呼為「生態殺手」。
  • 「生態殺手」巴西龜當寵物養 法律還沒有明令禁
    、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正成為不少上海人的寵物,而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舉動。    在主張遏制巴西龜蔓延的專家眼中,巴西龜如同水葫蘆、一枝黃花一樣,是外來入侵生物,是「生態殺手」。甚至有專家擔心,再過十幾二十年,我國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們見到的烏龜只會剩下一種——色彩豔麗、頭側有紅色條紋的巴西龜,而模樣老土的本地龜則將徹底滅絕。
  • 經多年水生態修復,北京原生物種回來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池淨水得來不易。「俗話說,『流水不腐』。但北京是一座水資源緊缺的城市,圓明園的水只進不出,缺乏流動性,極易爆發水華。」市水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水科院近日完成了圓明園水生態修復的效果調研,揭開了它的淨水奧秘。圓明園西長河。
  • 守護糖分快樂的蟾蜍,什麼時候成了生態殺手?
    這本專著首次對海蟾蜍進行了詳細的形態描述,並提及它們既可生活於陸地上,又可生活於海水裡。艾爾伯特·瑟巴的著作對林奈的生物分類學體系建立影響非常大。隨後,林奈在他最著名的著作《Systema Naturae》中,引用了艾爾伯特的描述,正式命名了「海蟾蜍」這一物種,其學名「marina」意思就是「與海洋有關的」。艾爾伯特·瑟巴的專著中海蟾蜍(左)的手繪插圖。
  • 瘋狂的生態殺手兵團──入侵紅火蟻
    它們就是生態殺手兵團──入侵紅火蟻。它們所到之處,不但使棲息地內的生物多樣性銳減,甚至連同屬一族的本地螞蟻也會丟城失地,被逼而遠走他鄉,整個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紅火蟻的檔案紅火蟻是螞蟻家族的一員,與一般的螞蟻一樣,紅火蟻有著嚴密的社會性組織、等級制度、共同育幼以及世代重疊的特性,巢內的個體分工井然有序。
  • 「生態殺手」紫莖澤蘭入侵嘉州綠心公園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嘉州綠心公園發現外來入侵植物紫莖澤蘭,這對其他植物的生長構成了威脅和危害,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處理。那麼,紫莖澤蘭真的在嘉州綠心公園出現了嗎?它到底是何種植物?有什麼危害?如何除治?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專家和有關部門。
  • 「生態殺手」絕非浪得虛名
    80年代引入中國大陸後,三十多年來擴散到我國海南、江蘇、湖南、上海、北京等地。但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巴西龜因其自身特性以及「寵物棄養」、「養殖逃逸」、「宗教放生」等原因,在我國生態環境中肆意增長,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從寺廟、放生池及公園裡的人工池,到野外的小溪、河流、水庫,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近日,記者向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葉欣了解了巴西龜的入侵情況和防治建議。
  • 2020年度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系統生態環境專業工程師評審結果公示
    根據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浙江省生態環境專業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的通知》(浙環發〔2019〕15號)和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做好2020年度生態環境工程專業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浙環函〔2020〕160號)精神
  • 女孩養上億條蚯蚓每天消耗百噸垃圾,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網友:很有...
    這群小蚯蚓正在鄂西山區的土壤裡一點一滴地織就他的土壤修復之夢。2017年5月,李立忠在湖北宜昌市長陽縣掛職扶貧辦副主任,他在調查走訪中發現,當地家家戶戶有種植香菇的傳統,然而一旦到了多雨季節大棚內的菌棒容易長毛髮黴,丟在路邊又酸又臭,造成汙染。如何有效處理這些有礙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業廢棄物,改善因多年種植而日益酸化的土壤,長期困擾著當地百姓。
  • 海淘珍稀植物捎來美麗殺手 成外來入侵新通道
    原標題:海淘珍稀植物捎來「美麗殺手」    在物流業日益發達的今天,你只要坐在家中輕點滑鼠,就可以買到來自韓國的多肉植物、泰國的水果、荷蘭的鮮花。    進口果蔬植物成海淘熱點    「進口的泰國水果,滿98元包郵』、「德國進口多肉植物,再不搶就漲價了」、「進口冰草,貴族蔬菜」……記者打開電商平臺的海淘頁面,除了各式各樣的服裝外,進口的果蔬、植物成了商家們推銷的熱點。
  • 生態雲南 | 金平引來蝴舞蹁躚
    後來,隨著保護生態環境力度的加大,村民對蝴蝶有了全新的認識,楊鎮文也變成了研究蝴蝶、保護蝴蝶的人,這一幹就是22年,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蝴蝶守護者。蝴蝶的生命脆弱,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指示物種,對生態環境要求十分嚴格。
  • 【提醒】這種恩平隨處可見的植物竟是「植物殺手」!遇到它請這樣做…
    時下正是防治「植物殺手」薇甘菊的最佳時節,今天(10日)上午,恩平市林業局在君堂鎮舉行2018年薇甘菊防治培訓演練活動,動員各鎮街行動起來,打一場全市範圍內清除薇甘菊的「大會戰」,保護林業生態安全。據了解,薇甘菊在我市廣泛分布,是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有害生物之一,原產南美洲和中美洲,為多年生草本或藤本植物,匍匐或攀援。它們像幽靈般潛伏在主幹道兩側、溪河兩岸、荒地、果園,菜田、水塘、樹林。
  • 植物生態畫框-空氣鳳梨
  • 我科學家摸準植物殺手薇甘菊「行兇」機制
    我科學家摸準植物殺手薇甘菊「行兇」機制 2020-01-20 10:21:22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薇甘菊又叫「一分鐘一英裡雜草」,屬蔓藤植物,繁殖能力強,既可有性繁殖,又能無性繁殖。生長速度快,可攀爬、抑制或殺死其他植物,被稱為「植物殺手」、「生物多樣性終極殺手」。薇甘菊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隨後入侵到東南亞、南太平洋的多個國家,已被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是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 生態圍網種植水生植物的施工方法
    一、前言生態圍網種植,也稱生態浮毯、生態綠毯。是人工浮島的一種演變形式,以水生植物為主體,運用無土栽培技術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為載體和基質,應用物種間共生關係,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從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態系統,用以削減水體中的汙染負荷。
  • 從生態教育到素質培育 看這所中學的「生態德育」進行時-楷體,生態...
    生態文明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青浦一中的生態素養培育,讓每一位師生能更主動、積極、持續踐行生態文明建設  關心身邊大小事構建校園生態系統  走進青浦一中的校園,就被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包圍。鬱鬱蔥蔥的樹木,各類花草隨處可見。在生態研究角,中學生們更是大膽創新,進行了「魚菜共生生態系統」及「自吸水花盆」等多種生態新嘗試。
  • 薇甘菊:「瘋狂」的植物殺手—新聞—科學網
    殊不知,它卻是外來入侵的「瘋狂」植物殺手,以「死亡纏繞」為殺手鐧,可匍匐變身「地毯」,也可順藤蔓形成覆蓋,給其他植物和生態造成危害。 認清薇甘菊的入侵路徑和生長機制,開發抑制薇甘菊繁殖蔓延的技術,已成為當前受災地區的重大需求和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