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教育到素質培育 看這所中學的「生態德育」進行時-楷體,生態...

2020-11-25 東方網

圖片說明:青浦一中校園

  東方網記者汪偉秋9月27日報導:在當下,生態,即是綠色,也是富有生機與活力、成長與發展的寫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是客觀必然,也是主觀使然。今天下午,「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學校展示活動」在以「生態素養的培育」為特色的青浦一中舉行。

  據悉,青浦一中將特色聚焦於生態素養,將培育學生生態素養作為核心目標,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創造美好生活」的現代生態人。學校於2016年通過評審成功進入「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第二批項目學校」。生態文明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青浦一中的生態素養培育,讓每一位師生能更主動、積極、持續踐行生態文明建設

  關心身邊大小事構建校園生態系統

  走進青浦一中的校園,就被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包圍。鬱鬱蔥蔥的樹木,各類花草隨處可見。在生態研究角,中學生們更是大膽創新,進行了「魚菜共生生態系統」及「自吸水花盆」等多種生態新嘗試。

圖片說明:中學生們在進行手工創作

  以「自吸水花盆」為例,同學們提出了將水倒入花盆內,花盆內自帶的一根棉線通過滲透吸水為土壤提供足夠多的水分的構想,並在實踐中驗證「自動吸水」會不會導致植物吸水過多「爛根」,提出此類花盆適合哪些種類的植物等等研究方向。

圖片說明:中學生們將校園內的植物做成精美的工藝品

  學生們「坐擁」優美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在不斷對其進行維護。興趣課上,同學們將學校內的花朵製作成乾花,並以藝術的形式將其做成工藝品,點綴校園。在親身的參與中,生態知識儲備更是潛移默化,為提高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養學生生態文明行為打下了紮實基礎。

  積極調研找原因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在高三年級「垃圾分類一小步,生態文明一大步」的主題班會上,同學們紛紛出謀劃策,總結垃圾分類在推進過程中所表露出的問題,並分析解決方案。同學們發現,垃圾分類在學校開展得好,而在家中卻難以推行。

圖片說明:「垃圾分類一小步,生態文明一大步」主題班會上,一位同學正在發言

  對此,同學們以分組調研的方式,通過採訪受訪者的方式,對問題展開了分析。垃圾分類設施的缺乏、垃圾分類制度的不夠完善以及垃圾分類知識的缺乏成為了垃圾分類在家中推進緩慢的主要原因。

圖片說明:同學們就垃圾分類問題展開積極討論

  同學們結合垃圾分類在學校內推廣的成功經驗,總結出從被迫分類到養成習慣再到積極分類的生態構建過程。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步推進,同學們也越發認識到垃圾分類在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方面的顯著優勢。

圖片說明:校園內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

  青浦一中從「生態德育」目標出發,開發了「生態德育」系列課程,又發動全體師生編制了《校園生態行為準則》,在校園內營造了良好的弘揚生態道德、倡導生態行為的氛圍。在此基礎上,學生走到鄉村,走上街頭,走進社區,走向社會,開展垃圾分類、環保稅開徵、節能減排等公益宣傳活動,近三年來,參與人次達21000多。從校內到校外,由知識到實踐,從學習者轉為傳授者,學生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推廣者。

相關焦點

  • 重構利於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習生態
    聚焦創新人才培養,人稱「創客校長」的前海港灣學校校長羅朝宣提出,要以「紮根前海,對話國際,傳承和創新,打造一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學校,力求給普通老百姓辦最好的教育」為願景和使命,以「培養有根的特區現代小公民」為培養目標,堅持創客文化底色。 如今,港灣學校正從課程體系、學習方式、學習空間、評價體系、生命成長共同體等要素出發,重構利於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習生態。
  • 資興市生態教育「綠少」基地:打造綠色香花小學,把愛鳥融入教育|...
    香花學校德育副校長龐翰榮於近期申請建設中國綠髮會綠少基地:資興市生態教育綠少基地,和中國綠髮會綠少工作組一起努力,共同開展「野生鳥類科普——保護動物 珍愛生命」等系列主題活動。香花學校一直以來就將愛鳥、護鳥、觀鳥文化融入教育體系當中,極力推動學校的科普和科技創新教育發展,追求將香花學校打造成綠色特色校園。
  • 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分享集錦|非洲青年與環保組織...
    「通過在盧安達開展環境教育提升科學素質:以青年領導的生態環保倡議為例」伊曼紐爾·辛迪庫巴博 綠色行動(WE DO GREEN)執行主任盧安達,基加利親愛的環保工作者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加由中國綠髮會組織的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今天很榮幸能夠代表非洲青年和我們盧安達國家在此發言。
  • 志願者招募 | 「大地之舟」生態建築輪胎牆打造
    工作說明:每天早上9:00到景陽中學,項目講解工作安排,10:00-12:00打造輪胎牆12:00-14:00午餐休息,講解生態知識。14:00-18:00打造輪胎牆。18:00結束工作。從所在地往返景陽中學的交通費用自理,中午提供學校食堂午餐。
  • 帶領青少年做公益 | 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綠髮會承辦的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於11月18日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起並主辦的國際大會。大會致力於搭建科學傳播領域全球性、綜合性、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世界公眾科學素質提升,更好應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全球共性問題。
  • 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從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到明確生態環境損害黨政同責、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一道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鐵索構築起生態文明的制度屏障。
  • 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教育的生態危機該如何化解
    生態危機亦即人類存在方式的危機或人類文明的危機。它主要表現為:人口膨脹、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生態危機具有全球特徵和人為特徵。馬爾庫塞對生態危機的產生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認為人類社會對自然界懷有輕視和徵服的態度,「大氣汙染和水汙染,噪聲,工業和商業強佔了迄今公眾還能涉足的自然區,這一切較之奴役和監禁好不了多少。」
  • [浦東]進才實驗中學:講好時代故事 立德鑄魂育人-德育實踐活動課程...
    [浦東]進才實驗中學:講好時代故事 立德鑄魂育人-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展示時間:2020/12/4 13:53:36 來源:上海市進才實驗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陳士琪 2020年12月2
  • 積極探索生態發展區生態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
    生態發展區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的實踐抓手。生態產品是指生態系統在其穩定性和完整性不受損害的前提下,為人類福祉所提供的物質和服務,包括產品供給、生態調節、生態文化服務等。
  • 啟動生態振興「綠色引擎」繪製青山綠水畫卷 高質量打造生態小鎮...
    我們是民意代表,應該和百姓零隔閡,了解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讓百姓服務更有溫度。」曾文革如此理解自己的新身份。  加強黨的建設,只有始終把服務民生、提升百姓獲得感作為核心工作,才能體現黨的初心。曾文革身上所體現的,正是近年來紫帽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打造「深度」黨建、「溫度」黨建的一個縮影。
  • 文魁:對當前中國高等教育與學術生態的理論思考
    所謂高等教育生態系統,是把高等教育的各個因子,看作是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從一個課堂、一個專業、一個院系、一所大學,到區域學科專業布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都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生態系統,它們組成了高等教育大系統中的子系統或亞系統。當然,高等教育生態系統又是中國教育生態系統和更大的社會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
  • 生態保護教育走進課堂「從娃娃抓起」,錫林郭勒在行動
    ……在孩子們的一陣陣歡笑聲、嘆息聲中,來自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的康耘老師讓孩子們通過模擬遊戲,認識到鳥類在遷徙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研究中心、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北京觀鳥會、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的老師為孩子們講解候鳥種類、遷徙線路分布、溼地介紹與保護以及生態恢復可以為鳥類帶來的新希望。
  • 銀河麒麟生態點亮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
    大會特邀到了9位中國院士帶來了他們對計算機教育的前沿觀點。來自全國計算機學術界、教育界和產業界的100多名領導和專家,3000餘名高校師生及企業高層齊聚一趟,共話計算機教育的「新變局、新技術、新機遇」。圖靈獎得主:計算機人才建設,本科教育和校企協同很重要
  • 新餘一中開展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圖)
    學生和教師在植物園裡不僅體會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更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據該班班主任郭琴芳介紹,班上每學期都要組織學生開展類似的社會實踐,如參觀羅坊會議紀念館,了解羅坊會議的重要作用和歷史意義;與英雄模範人物對話等。這些只是該校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縮影。
  • 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公眾科學素質與...
    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分論壇第六場!「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線上分論壇第六場「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Building Glob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Community for All Life on Earth and the Future for Mankind)」將於12月4日(周五)正式開啟。
  • 葫蘆島治理海洋生態培育壯大海洋經濟
    葫蘆島治理海洋生態培育壯大海洋經濟 作者:王笑梅 2020-08-24 06:40   來源:遼寧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我省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讓遼寧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初秋時節,本報全媒體記者深入遼瀋大地,聆聽綠色發展的鏗鏘足音,感受綠色發展的美好生活,推出「碧海藍天看遼寧」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現在大家看到的山南浴場是覺華島上最好的浴場,水好,沙灘更好。」
  • 觀察日記裡的小小「生態夢」
    觀察日記裡的小小「生態夢」2015-06-16 09:38:31來源:嘉興日報作者:鍾淑婷  「小朋友們,排好隊,我們一起出發去看看我們種的植物都長什麼樣了。」昨天一早,茅盾實驗幼兒園大(1)班的孩子便在老師指引下,拿上「觀察日記」,興衝衝地跑到幼兒園的生態基地——茅毛家。
  • 生態第一戰略引領阿爾泰山發展
    全面落實森林管護責任制,推進管護所、站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將全局劃分為6個工程區、42個森林管護所、142個森林管護站,並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規劃,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點」的較為科學合理的森林管護網絡體系,實現了森林的全面覆蓋和有效管護。
  •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與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農業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生態系統演變而來,並在人類的活動影響下形成的,它是人類馴化了的自然生態系統。因此,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一樣,也由生物與環境兩大部分組成,但亦有所不同。2.農業生態系統中的農業生物具有較高的淨生產力、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較低的抗說性由於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是人工培育與選擇的結果,經濟價值較高,但抗逆性差,往往造成生物物種單一、結構簡化、系統穩定性差,容易遭受自然災害,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農業管理技術的調控來維持和加強其穩定性。
  • ​經濟學院舉辦「生態經濟學與生態文明」國際會議
    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多國高校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多所高校院所的20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了此次大會。大會旨在邀請國內外學者共同商討生態經濟學理論創新和學科建設要義,共同分享國內外生態文明的制度創新與實踐碩果,共同探索生態文明的理論與實踐方向,進一步推進生態經濟學學科發展,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