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免疫細胞有備無患,是真的嗎?專家來給您捋一捋

2020-12-05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謝峻 記者 石小宏)面對新冠肺炎,很多人都在尋找可以「一擊斃病」的特效藥,事實上目前對於新冠肺炎最有用的「特效藥」還是自身的免疫力。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可能會造成人體多個功能臟器的衰竭,醫生做的工作就是幫助病人將最難過的兩個星期「熬過去」,讓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新冠病毒。那麼什麼是免疫細胞,免疫細胞又有什麼用呢?四川省免疫細胞庫特別聯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病理研究室研究員,博士,博士生導師石毓君,一起來給大家捋一捋。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關鍵還是看免疫力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已經是第七版了,目前仍為對症下藥,」據石毓君介紹,新冠肺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俗地講,就是感染病毒並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的疾病。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自限性疾病症狀較重,疾病就可能傷及人體其他機能,或者引發併發症,從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比如感冒引發的體溫過高(一般把38.5℃作為標準)症狀,可能造成其他身體損傷,因為需要喝水、冷敷、洗澡、吃退燒藥等降溫處理。這些措施雖然並不能清除感冒病毒,但可以讓身體不受到其他損傷的情況下,繼續支持免疫系統與病毒做鬥爭。

除了聽指揮,該隔離的要隔離,該戴口罩要戴口罩,有問題的早點上醫院,面對病毒,普通老百姓還能做什麼呢?「這時候,免疫力才是人生最核心的競爭力,這句話顯得特別鏗鏘有力!」

據石毓君介紹,免疫力就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形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免疫總是默默無聞,卻時刻保護著你,可是除了打疫苗,你有沒有主動地為你的免疫系統做過一件事兒呢?」

免疫細胞治療已有成功案例

未來更可期

「免疫細胞是未來最可期待的治療方式之一,」據石毓君介紹,比如癌症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癌細胞能千變萬化,逃避各种放療化療,到目前為止沒有哪種藥能殺死所有癌細胞,也不可能所有藥都吃。而細胞免疫治療,是採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後再回輸到人體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突變的細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兼顧治療和保健的雙重功效。目前,針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癌症免疫療法一直被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不乏成功案例。

1984年11月,美國海軍女軍人琳達·泰勒因晚期轉移性黑色素瘤參加了一項由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史蒂夫·羅森博格博士主持的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堅持完成一個月的治療後出院,病情逐漸穩定直至腫瘤完全消失,成為第一個由免疫細胞治癒的腫瘤病人。

美國小女孩艾米麗五歲時,幫助身體抵禦外界感染的免疫細胞發生了癌變,被診斷患上了急性淋巴白血病,且對現有的化療藥物並不敏感。在經歷了兩次復發之後,醫生已斷言她無法治癒,後來在費城兒童醫院接受了一種創新性的免疫細胞療法。醫生從她體內分離免疫細胞,通過基因工程對免疫細胞進行編輯,製備成具有特定腫瘤靶向性的CAR-T細胞,並在體外擴增後再回輸到小艾米麗的體內。目前,小艾米麗已無腫瘤生存超過5年,臨床已認定她的癌症已被治癒。

據石毓君介紹,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各種免疫細胞都有「被改造」用於抗腫瘤的可能,「而這一天,我認為不會遙遠。」疫情期間,過年那幾天家裡有口罩,心裡一定感到安穩。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把自己年輕時候的免疫細胞儲存起來,是一種明智的『未雨綢繆』行為。」

這3種情況可以考慮儲存免疫細胞

免疫力是人體抵抗各種病原體的能力,而免疫系統中免疫細胞的種類、數量及活性決定了人體免疫力的高低。要打好自己的「健康攻堅戰」,擁有健康的免疫細胞,就成了重中之重。

據四川省免疫細胞庫工作人員李林莉介紹,建議有癌症家族史、腫瘤體質或患有癌前病變(如: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等)的人群,一定要儲存免疫細胞。

儲存免疫細胞需要做血常規、病毒檢測(B肝、C肝、梅毒和愛滋)、病原菌檢測、免疫細胞活性、數量和亞群比例檢測,必須符合各項檢測標準才可以進行免疫細胞凍存。

相關焦點

  • 什麼人需要儲存免疫細胞?
    ,即需要建設者來建設和維護,也需要防衛軍的防護來抵禦外敵 那在細胞王國中充當抵禦外敵的角色就是免疫細胞,當有外敵入侵時,例如細菌和病毒,免疫細胞就是細胞王國中的國防部隊,快速作出反應,將其消滅 如果細胞王國中出現了叛變分子,如正常的細胞突變成癌細胞,那麼免疫細胞就會啟動安保系統,將其識別並且清除但當外地入侵過多時或內部叛軍太多,
  • 深圳近20萬人儲存幹細胞和免疫細胞 費用從2萬到20萬不等
    原標題:已有近20萬人儲存幹細胞和免疫細胞,花錢買健康成為一種時尚 深圳人流行「儲存細胞「存細胞」在深圳火了!「存細胞」有何用?在北科「深圳綜合細胞儲存庫」,記者參觀發現,整個儲存庫看起來十分科幻,裡面整齊擺放2排約20個比人高的「大罐子」。每個罐體都有編號、並標註臍帶、胎盤、免疫等種類。這只是北科生物全國7個細胞庫之一。細胞最高能儲存多少年?現場北科專家給出答案,理論上細胞儲存「無上限」。
  • 專家:胎盤幹細胞即使可儲存也無處可用
    原標題:專家:胎盤幹細胞即使可儲存也無處可用 「胎盤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 「我快要生孩子了,這篇報導把我看暈了,這個幹細胞還要不要存啦?」 這兩天,本報熱線連續接到讀者關於「幹細胞」的諮詢電話。
  • 儲存牙髓幹細胞有什麼用處?
    近年來幹細胞研究發展迅速,牙齒裡的牙髓幹細胞能治病抗衰被大眾所接受,於是很多人開始了解牙髓幹細胞的作用,也仍有人心存疑惑,儲存牙髓幹細胞就一定有用嗎?一、為什麼要儲存牙髓幹細胞?有什麼用?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是牙體組織中唯一的軟組織。
  • 細胞免疫療法:2021快到了,你以為癌症還是你想像的那樣嗎?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起來,鍛鍊身體提高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防微杜漸,做到這些,癌症才可能離我們遠一點。  二、得癌症就完了,遲早要去報到  如今我們依然是談癌色變,得知自己是癌症,會讓人多麼絕望,家裡老人得了癌症,隱瞞病情成了主流,但得了癌症就真的沒救了嗎?
  • 正界生命之免疫細胞存儲的意義和必要性
    我們總是低估了風險發生的可能,但當它降臨的時候,真的能夠拖垮一個個家庭。支撐著一個家庭的,是你,但讓它風雨無憂的,是那一張張保單。未雨綢繆總是好的。如果大家都能夠知道現在有一種技術叫做細胞存儲技術,情況可能會出現逆轉!
  • 溫州市民家門口可享黑科技 用自己的免疫細胞對抗腫瘤細胞
    而第二軍醫大學腫瘤生物治療診治中心、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錢其軍教授帶著他的細胞免疫療法研究,為癌症治療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只需要知道癌症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異,並能夠促使免疫細胞對此種差異發起攻擊,就有望治癒癌症。  事實上,細胞免疫療法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腫瘤細胞,是目前抗癌領域最火爆的概念。
  • 幹細胞存儲到底有什麼用呢!儲存流程複雜嗎?
    幹細胞離我們很遙遠嗎?並不。或許你未曾了解,幹細胞與人類的羈絆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在1950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將細胞移植到遭受致死劑量輻射的動物,能夠挽救生命!幹細胞從哪來?存的到底是什麼?幹細胞來源於人體的很多部位,以間充質幹細胞為例,它可以來源於骨髓、臍帶、胎盤,也可以來源於脂肪。我們現在最熟悉的儲存方式,就是儲存新生兒臍帶、胎盤中的間充質幹細胞。
  • 招募丨齊魯細胞「脂肪幹細胞儲存」招募志願者啦!
    山東省齊魯細胞治療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魯細胞」)是一家集細胞存儲、細胞製備、細胞科學技術研究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成功獲批「濟南細胞組織庫」,未來將打造成為細胞存儲容量達到千萬份級的生命銀行。現對已開展的「脂肪幹細胞儲存」項目招募志願者,如果您或您的親友符合以下條件,有此意向加入項目,請報名參與入組篩選。
  • 細胞免疫治療的春天來了?-虎嗅網
    今年以來國內細胞免疫治療行業融資金額高達近22億元,已超去年全年,是2016年的5倍多,更是2017年的近17倍。細胞免疫治療的春天來了?此外,這個月初,擁有中國首款IND批件且為目前唯一獲準進入實體瘤治療Ⅱ期臨床試驗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永泰生物擬赴港上市,更是讓身在其中的企業和投資機構看到了希望。投資人士認為,隨著國外兩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和國內政策監管逐步規範化,細胞免疫治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寒冬過後,細胞免疫治療就會迎來春天嗎?
  • 2020年父母都會問的問題:「儲存孩子胎盤有用嗎」?
    在醫院體檢時,準媽媽也總會看到有工作人員介紹新生兒胎盤幹細胞儲存服務,在分娩時把本會遺棄的胎盤儲存起來,可以在日後寶寶成長過程中出現重大疾病時,用幹細胞技術來治療。 很多媽媽此時也會有很多疑問:「儲存孩子胎盤有用嗎?我只聽說過臍帶儲存。」所以今天,知因君就要和大家來聊一聊『胎盤儲存』這個話題。
  • 探訪「生命銀行」:儲存人體細胞以備不時之需
    昨日記者走進被稱為「生命銀行」的湖北省人體細胞保存庫了解到,我省已有人開始像存錢一樣,把自己或寶寶的健康細胞通過冷凍存儲起來,以備將來治病之需。目前,已有患者成功用上了自己儲存的細胞。  儲存臍帶血 給兩個孩子備份生命  34歲的楊豔是襄陽棗陽市人,9歲的女兒去年被查出患淋巴癌。為了救治女兒,一家人傾盡所有。
  • 臍帶血儲存著人體早期「生命密碼」它有留存價值嗎?
    臍帶血都有哪些作用,有留存價值嗎據了解,臍帶血是胎兒分娩並斷臍後,從臍靜脈採集獲得的血液,含有造血幹細胞,可運用於血液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治療。在其它疾病領域,臍帶血也在不斷擴大應用。「臍帶血作為人體早期的細胞成分,儲存著人體早期的『生命密碼』和『遺傳信息』」。
  • 《科學》:細胞裡的油滴竟是免疫關鍵!科學家發現,細胞內的脂質滴是...
    不過油脂本身沒有罪過,它的高熱量特性能夠為機體儲存大量的能量,是細胞關鍵的營養來源;同時,油脂也身扛免疫大旗,能夠成為先天免疫的核心。不不不,這回說的不是勇猛可愛的脂肪細胞,而是我們細胞內的那些脂質滴(LDs)。近期,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成果為我們揭示了細胞內脂質滴的關鍵免疫功能。
  • 儲存寶寶乳牙能救命?專家說放冰箱冷凍沒用的
    錢報小記的很多朋友就來問了,我們孩子的乳牙掉了,是不是就該真空放進冰箱裡保存起來?為此,錢報記者找到了口腔、血液領域的多位專家諮詢,針對這篇文章,總結出了一句話:科技發展的速度很迅猛,未來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乳牙中幹細胞的應用,就目前而言非常前沿,還在實驗階段。
  • 漢中男子花19800元為兒子儲存幹細胞 卻因業務員失誤而失效
    『幹細胞失效,再怎麼賠償都不可再生,不能只是賠錢了事,必須要公開道歉』  『臍帶血一個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去儲存,出生的時候不保存,也就再沒機會保存了』  華商報訊(記者 王娜 實習生 武佳樂)晏先生想儲存幹細胞的願望終究沒有達成。
  • 三分鐘帶你「通關」幹細胞儲存
    今天,就帶大家用3分鐘時間,解答大家最關心的那些有關幹細胞儲存的問題吧!幹細胞離我們很遙遠嗎?並不。或許你未曾了解,幹細胞與人類的羈絆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1956年,美國實施了全球第一例骨髓移植。之後,科學家們才逐漸發現骨髓移植能重建造血系統是因為植入的骨髓中存在一群造血幹細胞。
  • 幹細胞存儲有什麼用?儲存流程複雜嗎?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聽說過儲存卵子或精子,譬如一些女明星提前儲存卵子留至將來使用。其實,儲存不限於卵子和精子,我們身體內其他類型的細胞也是可以儲存的。隨著社會科技發展的進步與健康風險意識的提高,人類可以儲存的東西越來越多。幹細胞存儲已經成為健康管理的新潮方式,從陌生到熟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項科技,有關心自然有疑惑。
  • 南方日報:選擇幹細胞儲存須謹慎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發現,一項名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儲存」的業務也火了起來。這項儲存業務在一些醫院內開展多時,付費2萬元左右即可儲存20年,大有與臍帶血儲存一爭高下之勢。不過,記者調查後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目前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市民儲存之後,或面臨「能存不能用」的尷尬。而一些企業推廣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業務時宣稱可以製備「抗衰老」細胞讓市民自行找醫生注射,被專家連稱「太可怕了」。
  • 身懷「絕技」的NK細胞 先天性免疫細胞不可替代
    在我們身體內,有一支精銳的部隊保護著我們身體的健康,這支部隊就是免疫系統。 在經歷手術、放化療甚至靶向治療等多項治療手段後,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仍沒有分出勝負。這時,人們將目光從癌細胞身上轉移到了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利用免疫細胞消除癌症,這就是癌症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