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靖江市恆義村公興圩,村民們的房屋大部分已經出現了嚴重開裂,傾斜,雨天漏水嚴重,被鑑定為D級危房,村民們提出異地安置或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當地政府一直不同意,村民們每天生活在危房裡提心弔膽。
村民房屋均為D級危房
公興圩上的房屋普遍帶有年代的滄桑感,一條東西向的小河流經村莊,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通過一座橫跨河流的橋與對面的路連接,每戶村民家門口都種滿了香櫞。村民趙先生告訴記者,公興圩上原有54戶人家,房子大都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基本為磚瓦結構。2012年開始,他們的房屋陸續出現了開裂、傾倒現象,雨天漏水嚴重。
隨後,江陰-靖江工業園區辦事處(以下簡稱園區辦事處)組織安排相關有資質機構給公興圩上的房屋做鑑定,每戶2000元,鑑定報告結果均為D級危房,即: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體危房。建議該房屋立即停止使用。
由於房屋存在危險,村民多次向村委會和園區辦事處要求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或者異地安置,可是村委會和園區辦事處的回覆始終是要麼出去租房住,要麼維修加固,不允許翻建。村民們認為,房屋的牆體、樓板很多都已經開裂,維修加固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能拆了重建。
「沒有一個根本的處理方案,我們在外面住到何時呢?」村民趙先生說。
「下大雨了,村裡面打個電話下來,讓我們帶被子住到村裡面去,住一個晚上或者幾個晚上,等這個風頭過了之後再搬回來。因為我們鑑定過是D級危房,不能住人,假如出了事他們是不是要承擔責任的?」村民馬先生說。
村民王先生家中住宅樓牆面、二樓樓板出現了很大的裂縫,漏雨嚴重,西側房屋已經脫離樓體,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房屋甚至已經下沉,整體向西出現傾斜。雖然房屋已經被鑑定為D級危房,可是包括王先生在內的大部分村民仍選擇居住在裡面。
「沒有地方搬,我家這麼多人我搬到什麼地方去啊。」王先生很無奈。
村民們介紹,公興圩上54戶人家目前大概搬走了20戶,29戶村民家都有危房鑑定報告,90%的人家都住在房子裡面,「因為大家沒地方去。有的人家孩子都二三十歲了,到了適婚的年齡,搬出去也沒有錢買商品房供孩子結婚,這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啊。」
村委會:多次反映無結果
根據《農村危險房屋鑑定技術導則(試行)》,房屋危險性等級可分為A、B、C、D四個等級, D級為最嚴重程度,構成整幢危房。泰州市住建局局長許向前也明確表示,D級危房風險較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幾年時間過去了,居民仍舊居住在D級危房當中,不斷反映,得到的回覆始終是出去租房住,不允許翻建。此事,村委會如何解釋呢?11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園區辦事處恆義村委會。
恆義村書記欒志傑表示,為此事他每年都會向園區辦事處反映,「你們不說我們都反映,假如起大風了老百姓房子一倒,沒有命了,你找哪個負責?」
不過,讓欒志傑無奈的是,園區辦事處給的回覆都是:由於規劃的原因,這些房屋只允許加固,不允許翻建,沒有拆遷指標。
園區辦事處:不能翻建 只能加固
隨後,記者來到江陰-靖江工業園區辦事處物管中心了解情況。辦事處物管中心建設科科長蘇愛平給記者報了一個準確數字,目前園區內檢測出是D級危房的總共是496戶,「如果你正式的問我的話我就正式的答覆你,你檢測報告鑑定是D級,那麼你到城裡辦手續,享受400塊錢一個月租房補助,你要搬出去住。」 蘇愛平的說法遭到了恆義村書記欒志傑的反駁,「現在連400塊錢都沒有了。」至於取消400塊錢租房補助的原因,欒志傑則表示,「沒有為什麼,你問我我怎麼回答你。」
針對「村民可不可以翻建」「危房有沒有規劃」等問題,蘇愛平均表示沒有辦法答覆記者。
村民住危房多年,既不允許村民自行翻建,又不給村民明確回復,住在D級危房中的這496戶村民將何去何從?
靖江市長:儘快妥善處理
11月23日,在《政風熱線·市長上線》全媒體直播走進泰州節目中,靖江市市長陳鋒劍表示,工業園區內D級危房的問題確實比較突出,就園區辦事處前期核實,園區範圍內共有D級危房400多戶,有一部分住戶已經搬出,還有343戶亟待解決。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歷史因素。2003年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成立的時候,就把它劃分為控制建設區,不能翻建。
第二是財力承受能力問題。因為長期得不到新建翻建,出現了許多的危房,如果全部進行安置,園區辦事處財力承受不了。
第三是機制原因。因為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是兩地合作開發的地區,目前,靖江市政府準備和江陰市進行溝通,儘快地妥善處理。針對此事,記者會繼續關注。
新華日報·政風熱線記者 蔣浩 張旭
來源: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