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蘭州3月29日電(高翔、牟健、王文嘉)耕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近年來,甘肅省景泰縣灌區的農民卻因為土地鹽鹼化嚴重而失地。作為黃河中上遊重要的高揚程灌溉農業區,由於地下水位不斷抬升,治理資金嚴重匱乏,景泰縣鹽鹼正在無情吞噬灌區的大片良田沃土。
據記者了解,目前景泰縣土地鹽鹼化最嚴重的草窩灘鎮鹽鹼地總面積已經達到1.4萬畝,因鹼撂荒地達到了2770畝,全縣因鹽鹼化而被迫棄耕荒蕪的耕地達2萬多畝,並逐年擴大。
排水不暢 萬畝良田鹽鹼化成荒地
「你看看,前些年還有收成的枸杞地,這些年因為排鹼渠無法清淤造成地下水位上漲,枸杞全部死光了,原來種枸杞一畝地的純收入可以達到5000元,現在許多村民卻無地可種。」景泰縣草窩灘鎮紅躍村支書張明學望著眼前1500餘畝原本肥沃的土地,無奈地說道。
在張明學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發生鹽鹼化的1500餘畝土地周圍,原本應該抽出綠芽的枸杞已經在地裡枯萎,由於地下水位的上漲,土地幾乎全部被鹽鹼水淹沒。在部分乾燥的土地上,覆蓋著一些類似於鹽的白色硬顆粒物質,捻起一小撮放人手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這些顆粒物質已經把土地給「粉碎」了。
據張明學介紹,景電一期工程上水以後,農民陸續遷來這裡開始種地,當時每畝地的小麥產量能達到800到1000斤。到了1980年左右,土地陸續開始鹽鹼化,當時採取開挖排鹼渠的方式恢復了耕種,過了幾年土地又開始鹽鹼,到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種程度。
「我們鎮上當初土地肥沃,糧食豐產的時候,這裡家家戶戶的糧油都是用水缸來裝的,可以想像當時這裡的土地是多麼的富饒。」草窩灘鎮副鎮長包仁豫說道,「而現在,全鎮已經有95戶農戶完全失地,土地鹽鹼化已經成為制約全鎮發展的主要因素。」
據記者了解,草窩灘鎮土地鹽鹼化嚴重的有4個村,1萬多戶,景電二期工程開工後,草窩灘鎮幾個村子地勢比較低洼,所有地下水匯聚,排水不流暢,導致土地鹽鹼化嚴重。
房屋倒塌 村民被迫搬遷高坪地區
土地鹽鹼化危害的不僅僅是土地,還顯現在了農民的房屋上面,已經危機到了當地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就在被嚴重鹽鹼化的1500餘畝連片土地周圍不足1公裡,有一處紅躍村村民的生活區,這裡和紅躍村的耕地沒有多大的區別,村道上滿是因為地下水位上漲而浸溼的淤泥。剛一進村的地方鹽鹼程度低一些,可以看到完整的房舍,但是這戶農戶的院裡已經裂開了數條長度達7、8米,寬度近1指的裂口,地基也因為地下水的侵蝕而變得凹凸不平。走出農家院,可以清晰地看見數條寬約1指,長約2到3米的縫隙在外牆上綻開。
「這家的房子早已經成了危房,他們家的新房子已經蓋好了,今年就可以搬過去。」張明學介紹到。
再往村子裡面走,一些已經搬離的人家院牆已經倒塌,院中荒草叢生,救災帳篷就搭在院中,裡面還留下了些許人們生活過的痕跡。有的院牆即將倒塌,用幾根木樁頂著,由於鹽鹼水的長期浸泡,一些低處人家房屋的磚頭都已經被腐蝕成粉末,在一戶已經搬遷的農戶家中有一口井,原本深四五米的井口現在地下水就在眼前不足半米處。
「為了確保農民的住宅安全,近幾年我們專門整合資金在紅躍村的高坪地區開闢出一塊地方,將房屋受到土地鹽鹼化影響成為危房的23戶農戶集中安置到新建房屋內,還給予每戶3萬元的建房補助。」包仁豫說。
2015年剛剛搬離原居住地的紅躍村村民黃玉忠因為土地鹽鹼化家裡的8畝土地全部撂荒,他在新修建的家中告訴記者:「現在我有了安全的房子住,我還希望土地鹽鹼化能夠被治理好,讓我重新有地可種。」
新修水渠 鹽鹼地有望變回豐產區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土地鹽鹼化就開始侵蝕景泰縣的耕地,地處景泰縣低洼地區的草窩灘鎮土地鹽鹼化最為嚴重,這裡的人民也有著長期與鹽鹼化作鬥爭的經驗。
據包仁豫介紹,早在1990年草窩灘鎮就已經動工開挖了一條長12.8公裡排水通道,經過近10年的運轉,排鹼渠出現了坍塌和淤積;2002年進行了進一步修繕基本解決了排水渠淤積嚴重、排水不暢的問題,部分鹽鹼地得以復耕。但是由於排鹼渠的再次破損下陷,造成了排水不暢,鹽鹼化程度變得再次嚴重。
除了工程治鹼,上世紀90年代草窩灘鎮還開始引種耐鹼植物--枸杞,走出了一條種植枸杞、生物治鹼、促農增收的路子。據統計,截至2014年,全鎮枸杞種植面積1.6萬畝,枸杞畝均純收入可達7000元。此外,草窩灘鎮還通過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翻壓綠肥牧草、使用腐殖酸類肥料等改良鹽鹼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排鹼渠排水不暢導致地下水位連年上升,土地鹽鹼化日益嚴重起來。
「從2005年開始,原本已經復耕的部分低洼地區的土地鹽鹼化再次嚴重起來,到2012年左右大部分耕地已經鹽鹼化,許多耕地已經撂荒。」張明學回憶道。
終於,2016年初景泰縣草窩灘鎮治鹼排水工程破土動工,該工程是在紅躍村的「雙聯」單位甘肅省委辦公廳努力下引進的,共耗資1639萬元。該工程將原來2.8公裡的涵洞開挖成成明渠,將剩餘的近7公裡排鹼渠進行重新襯砌。此外,還將在紅躍村周邊的三道梁、黑嘴子、龔家灣等村開挖排鹼渠,進一步健全排鹼渠系統,工程完工後將使得紅躍村及周邊2.38萬畝鹽鹼化土地得以復耕。
景泰縣還將建設萬畝鹽鹼地治理示範區,以草窩灘鎮為連片鹽鹼地治理重點,對目前的排鹼渠進行清淤、維護,以保證排鹼基本通暢,進一步加強鹽鹼區的管護和鹽鹼地的治理,遏制鹽鹼化加劇的勢頭。
「等到治鹼排水工程修好了,今年我們就能把鹽鹼水排出去,再過兩三年,土地鹽鹼化程度緩解了,村民們就有地種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就有盼頭了!」說起治鹼排水,張明學滿是期望地說道。
相關新聞:
甘肅景泰:萬畝良田鹽鹼化 村民30年修渠排鹼
(責編:呂守奎、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