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廣東提供野味消費供給的,是湖南、湖北、江西、陝西、四川等地。這些相對貧困的省份有改善單一養殖結構的強烈需要,對他們而言,消費野生動物養殖成為無比具體的經濟生產力。與致富的衝動相比,病毒可能在不同種族間交叉傳染的潛在危險顯得遙遠而抽象
給廣東提供野味消費供給的,是湖南、湖北、江西、陝西、四川等地。這些相對貧困的省份有改善單一養殖結構的強烈需要,對他們而言,消費野生動物養殖成為無比具體的經濟生產力。與致富的衝動相比,病毒可能在不同種族間交叉傳染的潛在危險顯得遙遠而抽象
「養狸致富」
陳奎家的年貨還沒置辦,屋簷前掛著兩串曬乾的紅辣椒,他蹲在中間的地上,一籌莫展。離大屋不遠的豬圈旁是他經營了6年的果子狸養殖場,柵欄圍起的門口立著「謝絕參觀」的牌子。這種形狀像狸貓的動物從出生就在圈裡,安靜得沒有半點動靜。陳奎說是餓的,因為「有好幾天沒餵食了」。以前,他從來不讓人接近這裡。一是怕果子狸被盜,這種小東西每一個都花了他2000塊錢;二是不想讓別人學會他的飼養方法。陳奎苦笑著對記者說,當初以為這是獨此一家的生財之道,沒多久就聽說河對面的陳寶南家也開始養了,「不過,現在即使你不立牌子,也沒人敢上前,聽說這東西傳病」。
幾天前,村委會的幹部大清早拿著一份「蓋紅戳」的文件跑來告訴陳奎「上面不讓養了」,以後經營和販賣果子狸是「非法行為」。村幹部走的時候,陳奎拽住他塞了兩包「白沙」,問「還有沒有迴旋餘地」。對方搖了搖頭。陳奎說他剛開始還總覺得事情會有轉機,「5月禁過一次,但後來也就沒有管了。」這是1月12日。11日,陳奎所在的望城縣有關部門再一次接到了長沙林業局「全面封禁果子狸」的命令。
「上個禮拜,城裡的一個獸醫提醒我,不要讓果子狸生病,要把糞便分別處理,他建議我修兩個水泥化糞池,並加蓋板,輪流使用。本來我想過年前取些錢把池子蓋好,這一來,我也沒氣力去弄它了。」陳奎悻悻地說。
陳奎家挨著望城縣裡京珠方向的國道。他回憶說,6年前一到農閒時候總有一些蓋著帆布的運輸車路過,他當時打聽了一下,說這是從廣東運出去的野味。一個做運輸生意的親戚伸出一個手指頭誇張地向他炫耀行情「一隻能掙上千塊」。陳奎說他當時算了筆帳,和養豬比,一隻肉豬要飼養300天左右,賣不到500塊錢,購買仔豬和精粗飼料的錢就得花去300多,一年一頭豬不過掙了不到100元,「這兩年,飼料價還在猛漲,相比之下,一隻果子狸食物要更簡單,怎麼算養豬都不划算。」「當然肯定也比種糧強」。
因為消費需求帶來的利潤需求,靠近廣東一帶果子狸的養殖地逐漸增多。江西省獸醫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劉維東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因為果子狸在粵菜中備受鍾愛,被稱為野味王,市場價格一路飆升,在周邊地區很快形成了一條集研究、繁育、養殖、銷售的產業鏈,市場上以野生果子狸為主的銷售局面到1999年發生轉變,依靠偷捕、走私所能供應的果子狸遠不及需求。養殖狸的價格由850元一隻漲成2000元一隻,最高時候到過2500元。」截至1月18日,湖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局初步調查統計:湖南全省現有12家果子狸養殖場,目前登記在冊的果子狸養殖數為1789隻,其中省果子狸良種繁殖基地數目最多,達到800多隻。「這些野味在本地消費微乎其微,九成以上運往廣東和香港等地。」
陳奎當年就是以每隻1200元的價格引進50隻種狸。這筆錢一部分是兄弟湊的,一部分是向信用社貸的款。他粗粗地估算了一下,50隻存欄狸有20多隻懷了小狸,兩個月的產期後,就可增加40多隻。或者將果子狸作為良種出售,或者作為肉狸賣給廣東客商,這中間是幾倍的利潤。陳奎當年就狠狠地賺了筆,他把42隻繼續繁殖不再需要的公果子狸賣到廣州,成交價是每公斤220元,除去運費、路費,一次淨收了5萬多元。為了給不斷壯大的狸群騰地方,陳奎賣掉了兩頭種豬,接著把旁邊的豬圈改小了。
果子狸經濟鏈
陳奎的50隻仔狸都是從長沙市的湖南省果子狸良種繁殖基地買回的。這個全國最大的果子狸養殖基地之一在1994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隸屬於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殖中心,成為周邊養殖戶的批發地。1月11日,這裡同樣被林業部門就地封存,「就是不許挪窩,保持原狀,但對於要封存多久,將來如何處理,也沒有人給個明確的說法」。基地的主任朱前以濃濃的湖南口音告訴記者。他說,基地到目前為止,前後投資了200多萬元,現在馴養繁殖的果子狸有878隻,最多的時候有將近1500隻,「農戶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客戶群」。
朱前介紹,以湖南果子狸良種繁殖基地為中心的供求鏈條之前已初步形成,基地通過向農民培訓、使農民掌握養殖技術,再和他們籤訂供貨合同。
在批發「仔狸」之外,繁殖基地的另一筆收入來自於毛皮生意。差不多每個月都有一些毛皮商到他們這裡來收貨,朱前說:「我國50年代從國外引進毛皮獸開始人工飼養,現在,全國擁有毛皮動物達100萬隻以上。起初種狐幾十元1隻,種貂幾元錢1隻,也無人問津,一旦世界裘皮市場復甦,毛皮暢銷,毛皮獸飼養者越來越多,排隊爭購種獸,價格再高也要買。狸皮雖然質地比不上尺碼大、毛皮色毛均優的水貂皮、狐皮,但將它加工成社會需求大、款式新穎的毛皮產品,還是有商機的。」
在這條步步增值的經濟鏈上,未名病毒的危險的確無處不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專家王應祥擔心,皮毛貿易和進食野味一樣,使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地理距離縮小到能互相傳播疾病,他說:「病毒的傳遞在利用其皮毛等活動中最為明顯,由接觸者或動物源性加工品直接傳染到一般人。」「炭疽就是如此。」
據劉維東介紹,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飼養的或捕獲的野生動物應該向當地檢疫部門申報檢疫,然後才能運輸及上市,但目前為止,這些動物流入市場絕大部分都沒有經地報檢。同時,大部分野生動物都是從產地進入餐館,中間沒有正規的流通環節,「檢疫環節事實上在貿易和利潤面前失效」。■
還有哪些因素影響著食物鏈安全
飼料非生物性汙染
多種化學物質如有毒重金屬和非金屬,某些有機或無機化合物均可以汙染飼料,嚴重影響飼料的安全性。過度使用含氯化物的農藥可產生二惡英,二惡英粒子會汙染農作物進而累積於飼料中。在工業廢水汙染嚴重的水域生產的魚粉,汞含量是非汙染區的5倍。用高氟地區動物副產品生產的骨粉、肉粉和利用高氟磷礦石並不經過脫氟工藝生產磷酸鹽添加劑,都會造成飼料含氟量過高。石油酵母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往往去除不全,強致癌物質三、四苯並吡就是其中之一。動物皮革蛋白粉生產過程中須有嚴格的去鉻工藝,否則殘留鉻將嚴重汙染飼料,對動物和人的毒性很強。阿散酸可使肉豬皮膚發紅,有其特殊的商業效益。阿散酸易於在體內蓄積,它對動物和人的發育毒性和致癌性已是眾所周知。有人推測若豬飼料中使用90ppm阿散酸(有機砷允許劑量),約20年後人將難以在養殖場周圍生存。
飼料金屬元素的超量使用
高銅製劑在畜類飼料中廣泛使用,不僅對畜生長有促進作用,還可使糞便發黑,增加豬飼料的商業性狀。有的廠家不僅在仔豬、生長豬飼料中添加高銅、而且在肥育豬、肉雞等飼料中使用高銅製劑,並不能明顯提高生產性能。通常情況下育肥豬飼料中含有4ppm銅就能滿足需要。銅含量過高時,還必須注意鐵和鋅的補充。美國不希望飼料中使用高銅製劑,英國將銅限制在160ppm以內。我國雖未禁止,但明文規定仔豬飼料中銅的最大添加量應小於200ppm,其它畜禽應小於150ppm。
使用違禁藥物
鹽酸克倫特羅(HCL-clenbuterol)商品名稱有克喘素、安喘素、瘦肉精等,它是一種β-腎上腺素能激動劑或營養重分配劑,作用是增加瘦肉,減少脂肪。我國雖已禁止使用,但是鹽酸克倫特羅中毒事件時有報導。鹽酸克倫特羅易於在畜產品中殘留,尤其東方人喜愛的肝、肺、腎。該類藥物進入人體並積累,達到一定量時會使人出現血壓增高、心跳加快、氣喘、多汗、手足顫抖、搖頭等症狀。不少廠家在肉豬飼料中使用「睡夢美」等鎮定類藥物,受傳統影響。給甲魚吃避孕藥。在牛飼料中添加激素作為促生長劑已有多年歷史,這類牛肉中含有雌烯二醇、黃體酮、睪酮、黴烯酮等多種激素,可擾亂人體內分泌,引起致癌、致畸。■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