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用數學創造電影

2021-01-15 中國科普網

電影從1895年誕生到如今僅僅經歷了125年的短暫發展歷史,但電影已向人類留下了豐富的藝術瑰寶。電影自身的發展也由膠片電影時代逐漸走向數字電影時代。125年來,電影不斷向觀眾呈現出巧妙的構圖、極佳的劇本、虛幻的視覺效果。是誰在創造電影?是誰為電影人提供思路?數學。

電影發展的百餘年歷史中,構圖技巧、新奇的布景、絕妙的劇作一直在創新,而這些都與數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無論是膠片時代還是數字時代,數學對於電影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膠片電影時代中的數學

膠片電影時代的電影美學表達的方式大多在劇本創作、布景和構圖方面。在劇本創作方面,數學在電影中最為廣泛的呈現方式是傳記類電影以及科幻電影,如《美麗心靈》中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發現博弈論的過程。但是像《美麗心靈》此類傳記類型電影的表達核心並非數學而是聚焦於人物的個人魅力。數學在科幻電影的劇本中大多是充當電影的理論支持者,讓科幻電影更加合理,數學在科幻電影中的主要應用集中於視覺效果的創作中。但數學對劇本創作的影響,並沒有局限於這兩類電影方式,數學理論存在巨大的解讀空間,為其他類型的電影創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美麗心靈》

其次在布景和構圖方面,這兩者主要利用的是數學中的幾何學知識。幾何學將導演所要表達的思想視覺化,正如斯坦利·庫布裡克所說:「人們不會對抽象有所回應,他們只對直接經驗有感覺,你可以使用無生命的物體,如一顆星星或球體或銀河,然後通過某種方式,使其變成沉重的事物,好像它們活著一樣。」在布景中,幾何體因其和諧美,為電影美學創作提供了太多的思路,如立體影像主義的代表作《機械芭蕾》中的幾何圖形,前衛而極具美感。又因幾何體內涵豐富,導演可以將個人思想藉助幾何體表達出來,如《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矩形代表著壓抑的舊社會和規矩,《2001太空漫遊》中的圓形代表著生命的循環。

《2001太空漫遊》

在構圖方面,大眾所熟知的構圖方式如黃金分割構圖、對稱構圖、奇數構圖、三角構圖都是基於幾何學創作出來的。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不同幾何體的特殊性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服務於劇情,展現人物情緒,使畫面更加生動。

數字電影時代中的數學

《雙子殺手》第一個火車進站的鏡頭與1895年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相呼應,李安導演明顯在告訴世界新時代的電影已經來臨,未來屬於數字電影。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數字電影逐漸取代膠片電影成為主流電影形式。依託算法設計出電影人物和虛擬視覺效果給電影工業帶來全新的創作方式。算法的根基在於數學,沒有數學原理的支撐,代碼無異於一堆毫無邏輯的字符。

1978年,洛倫·卡彭特與其研究小組利用誕生於1975年的分形幾何理論開發出Reyes渲染系統。分形理論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用分維的數學工具來描述研究客觀事物,它跳出了一維的線、二維的面、三維的立體乃至於四維時空的限制,更加趨近於複雜系統的真實屬性和狀態描述,符合客觀事物的真實性。研究小組通過這一基本理論,利用計算機編程,將一系列幾何圖形(三角形為主)進行迭代後生成了一個個幾何結構,利用Reyes渲染系統渲染出真實的現實環境。自此也開啟了CG(計算機動畫) 技術在電影製作中的狂潮。

數字電影誕生出一種異於膠片電影的美學形式。李安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們一直都在模仿膠片,但數碼電影和膠片電影是不同的,我想發展新美學、新的美感,這是屬於3D、數碼的藝術。」《雙子殺手》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取了4K、120幀的電影形式,打破了24幀的傳統形式,使得動作戲更加流暢,畫面中人物的毛髮、眼球的血絲的極度清晰。讓觀眾看到日常中也許很難觀察到的事物,從而產生出一種另類的美學形式。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數字電影的發展仍舊存在太多問題需要解決。以《愛爾蘭人》為例,首先是成本方面,作為一部非商業類型電影,在拍攝過程中一度因為預算超支險些「胎死腹中」,最後官方宣布後期製作高達1.59億美元,其中原因就是採取了一種新的CGI(通用網關接口)技術。其次是技術的缺陷,《愛爾蘭人》中採取全新的CGI技術,將所有減齡工作全部轉向後期,意味著演員不需要做任何改變,只需要表演,這是一種異於《雙子殺手》所採取的減齡技術的技術。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中雖然演員面部皺紋已經褪去,但動作依舊老態十足,對觀眾的觀影感受帶來一定的影響。

《雙子殺手》

數學發展歷史遠遠長於電影,未來的電影人為什麼不能從中挖掘出並創造出更多新的東西呢?跳出已有技巧的束縛去創造更多新的東西,數學就是靈感的源泉。數學與電影總是緊密聯繫的,相信在未來不僅是在美學層面,還有在技術層面都會有著數學與電影合作的身影。期待電影與數學開啟新一輪的革命。

作者單位為華中農業大學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徐夢溪

編輯:吳桐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十周年:將用AR+VR打造更炫酷的百科
    中新網4月28日電4月28日,百度百科上線10周年發布會在京舉行。會上百度百科全面展示了其作為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知識平臺的十年成就:累計創建詞條1300多萬,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580萬,每32秒誕生一個新詞條。同時,百度百科發布了全新產品功能「秒懂百科」。
  • 我的世界MC百科怎麼用 一鍵生成命令了解下
    我的世界MC百科怎麼用 一鍵生成命令了解下時間:2018-08-22 21:08   來源:18183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的世界MC百科怎麼用 一鍵生成命令了解下 我的世界目前已經正式接入MC百科,然而很多玩家卻不懂MC百科怎麼用,為此18183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MC百科使用指南。
  • 百度用14年建成全球最大中文百科,1600多萬詞條數是英文維基百科近...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
  • 不用3D建模軟體,如何用數學公式創造一個女孩?會眨眼,有光影的那種
    木易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這是一個完全用數學公式
  • 數學是人類思維的創造,卻與自然如此吻合
    數學是人類思維的創造。它就像物理世界和理論世界之間缺失的一環。物質世界是我們所看到、觀察和感覺到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感受它來理解它的細節。而理論世界則是科學及其邏輯的世界,它證實了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為了證明它們,我們需要更多的東西,那就是數學。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領域是「自然」。數學一直在我們身邊,它一直是上帝各種創造之美的秘密。
  • 電影《數字獵兇者》:看天才用數學破案
    半島記者 劉禮智1月12日,由大宋如歌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山東傑百旺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東陽好視佳影業有限公司、上弦月影業(佛山)有限公司、北京嘉恆時代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李克龍監製並主演,廖蔚蔚、齊志、郭金傑、陳嘉男、侯鈞博聯袂主演的電影《數字獵兇者》在青島電影博物館舉行了內部看片。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突破100家 成文明傳承主陣地
    近日,隨著周公館數字博物館在百度百科的上線,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上線已達100家,共收錄1532家博物館,是目前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大最全的數字博物館平臺。截至目前,在開通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的百家線下博物館中,8家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包括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在內的5家都已經入駐;包括雲岡石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三星堆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在內的4家數字全景博物館已經入駐;另有包括電影博物館、數學名人館等幾十家特色博物館。內容應有盡有,充分滿足了不同興趣用戶的需求,讓網友一站式了解更多文化內容。
  • 百度百科參展全國科普日:用技術與平臺助力中國科普事業
    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於9月17日至9月23日舉行,百度百科作為百度今年參展的主力軍,重點展示了與中國科協合作推出的「科普百科詞條編撰與傳播」項目,以及近年來百科在VR、AR等領域的最新成果。9月18日,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徐延豪等領導出席了全國科普日活動,重點參觀了百度百科展臺的諸多科技創新展品,並對百度百科在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方面的努力給予好評和認可。
  • 拉瑪努揚和電影《知無涯者》背後的數學知識
    最近,一部名叫《知無涯者》的電影即將上映的消息吸引了蝌蚪君:  明天就要上映的這部電影,蝌蚪君想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電影是怎麼回事。  這個電影,目測要火,可能會類似於以前講Nash的那個電影《美麗心靈》。《美麗心靈》講的是數學家Nash的故事,而且Nash後來得了精神病——這也許說明Nash真的非常天才。
  • 百度百科發布「秒懂百科」 涉足短視頻、AR、VR業務
    4月28日,百度百科在上線10周年發布會上,發布全新產品「秒懂百科」,將在百度百科原有的文字、圖片基礎上,支持用短視頻呈現詞條內容,迎合網民快速閱讀的習慣。據悉,秒懂百科將在2016年6月前優先覆蓋3萬個高熱度詞條,並完成視頻上傳工具的開發和視頻展示機制的建立,年內短視頻覆蓋超過10萬個詞條,日均播放量達到800萬。
  • 百度陸復斌:技術創新是百度百科的生命力
    中新網4月28日電4月28日,百度百科10周年發布會上,百度副總裁、移動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陸復斌表示:「技術創新是百度百科的發展原力。未來,百科還將通過AR、VR等前沿技術,改變網際網路知識傳播方式,讓知識更好的服務於人。」
  • 百度百科藝術百科打造網際網路「文藝伊甸園」
    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一鍵觸達世界,藝術卻仍在舊軌道上蹣跚前行,當今更多人變身庸眾,並非藝術曲高和寡,也非人性貪婪虛偽,只不過是亞當還未找到夏娃——好在,百度百科藝術百科的上線,如同在荒蠻的網際網路世界中建起伊甸園,在創世之初豎起巴別塔。
  • 暑期影單:十四部數學電影,十四個數學人生
    暑假快到了,今天給大家介紹十四部有關於數學的電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滴,說不準孩子看了這些電影,能開動腦筋,被激發出一些數學靈感呢!才華蓋世的數學家馬斯在過去十年來,發現股票市場在混亂波動背後原來由一套數學模式操控,於是致力研究尋出該數學模式。 沒想到,主宰金融市場的一家華爾街財團,以及不擇手段要釋破聖經密碼的一個卡巴拉宗教組織均同時派員追緝他,馬斯既要保護一己安全,同時亦要儘快找出這些影響世界金融市場的密碼。
  • 三分鐘揭秘,電影中的怪物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最近幾年來,探險類電影可謂風生水起。在這類電影中,那些長相怪異、兇猛異常的怪獸可以說是推動電影劇情發展的大功臣,不僅讓電影中的男女主角的感情飛速發展,也把電影院中的觀眾嚇得嗷嗷大叫。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電影中的怪物是不存在的,那麼在電影中,編劇是用什麼樣的理由創造出了哪些怪物呢?
  • 從承載到開放,百度百科打造知識生態圈
    與一些知識平臺過於沉溺於某個單項內容來源不同,百度百科一直在努力保持內容來源的多樣化,從而讓平臺始終保持在客觀、平衡的狀態之中。早在2006年網際網路還是以「網站編輯」主導的時候,百度百科就建立起了完善的UGC模式,藉助於民間智慧實現了知識內容的極大豐富。為了保證內容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百度百科在嚴格的審核制度之外,還與權威機構加強合作。
  • 電影《弗蘭肯斯坦》:創造怪物的人就是怪物
    臺灣將這部片名翻譯為《怪物》讓不少人覺得困惑,因為從英文片名中很容猜出電影的內容其實就是「科學怪人」,像香港翻譯為《科學怪人:創生之父》,大陸翻譯為《維克多.弗蘭肯斯坦》,都相當符合本片故事內容及當地的翻譯風格,但是臺灣卻翻譯為《怪物》,第一時間聽起來好像不是很切中主題的名字,為什麼呢?
  • 13部不得不看的數學電影——給所有學生的最好禮物
    為人師表(Stand and Deliver)在所有「鼓舞人心的教師」電影中,這是最古老也是最好的一部。你不需要懂微積分就能看懂。有史以來最好的數學電影。《為人師表》是一部很棒的電影,是一部必看的電影。這部電影給了我整個中學和高中的靈感。一位中學老師,他成功地激發了輟學傾向的學生學習微積分的知識。劇本很好。
  • 11部關於數學的紀錄片和電影,啟發孩子數學思維和創造力!
    研究表明,數學學得好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具有較強的探究動力、邏輯性強、思維靈活、專注度高、執著等特點。那麼,對於孩子正在小學、初中階段的父母來說,怎麼可以讓孩子學好數學?以下這幾部關於數學紀錄片和電影推薦給你們!
  • 頂級數學紀錄片《維度:數學漫步》
    《維度;數學漫步(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是兩小時長的
  • 可以用數學來證明的中文
    這裡面隱藏的數學模型是:做一個決策,有兩種方案,問哪種的成功的概率大。1、由一個一流的人才來決定,他正確的概率是75%。或許說明室友經常不在寢室了,或許又可以說明之前室友在寢室經常看電影所以導致網速不快,看什麼電影?或許又可以說明是經常在看泥轟國動作片。總之,不確定性太多,所以信息量好大。-log(p(不在寢室))-log(p(看電影))-log(p(電影是泥轟國動作片))。-log(p)都是正數。相比之下,第二句話也是相同的字數,但信息量就小得多。-log(p(不在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