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尿液嗅出非洲氣候史

2020-11-26 人民網

  古老非洲巖蹄兔尿液暗藏非洲氣候變化史。圖片來源:萊斯特大學

  談到對非洲歷史氣候變遷的關注,在眾多動物中,古老的蹄兔家族可謂首屈一指。

  在研究歷史氣候時,古氣候學家通常會尋找、挖掘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土芯樣本,並通過分析樣本中的花粉成分,找出了解古氣候的線索。但是,非洲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區過於乾旱,無法保存這些歷史證據。而非洲巖蹄兔(Procavia capensis,插圖所示)在填補這些證據缺失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非洲巖蹄兔是一種全身覆有皮毛的哺乳動物,外表看上去像巨型土撥鼠,但實際上這種小動物卻是大象的遠房表兄妹。

  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地理學家Brian Chase注意到,這種動物的尿液也暗含著非洲古氣候線索。數千年前,巖蹄兔在所到之處留下了自己的尿液。一代又一代的巖蹄兔「統治者」使用相同的巖石庇護所,於是巖石中沉積了大量的古老尿液。而這些尿液中包含了花粉、鈣殘留物、木炭微粒、穩定同位素和其他巖屑(大圖左上角所示的黑色汙點)。

  大部分氣候模型都預測了早在12000年前,非洲南部的氣候已經開始變得乾旱。但是,巖蹄兔那時留下的尿液中的花粉含量卻暗示,這種動物以青草為食,這表明當時的環境比預想的要更溼潤。

  近日,Chase研究小組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報告了其研究成果。他認為,自己的研究方法能夠給研究人員提供豐富的數據,以改進他們的非洲歷史研究模型。「你能夠在兩米長的尿液堆積物中截取一個非常好的樣本,並把它帶回實驗室。這些樣本能夠提供非常高解析度的歷史記錄。」他告訴聽眾。

  (唐鳳 譯自www.science.com,2月20日)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可向非洲爪蟾注入尿液
    非洲爪蟾手掌大小呈灰綠色,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池塘與河流裡愉快地度過了數百萬年,這期間沒有人會給它們注射尿液。直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科學家蘭斯洛特·霍格本打破了它們平淡的生活。  1930年,霍格本給非洲爪蟾注射了牛垂體的提取物(牛的垂體是位於大腦底部的一種豌豆狀的激素內分泌腺)。這時,霍格本意外地發現,這種蛙受激素刺激後開始產卵。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2008年01月28日 11:17 來源:光明日報 工程師正在仿照人類的鼻子來開發電子鼻,為不斷尋求微創技術的醫生開拓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利用鼻子了解人體狀況。
  • 《金犀牛:中世紀非洲史》帶你重回人類走出地
    非洲的宗教和文化帶有什麼樣的特徵?非洲的未來又在哪裡?」帶著這些問題,2019年3月24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大眾出版品牌鼓樓新悅聯合鼓樓西·享讀,在先鋒書店舉辦了《金犀牛:中世紀非洲史》新書分享會,活動主題為「重回人類走出地,探秘神奇古非洲」。
  • 港媒:非洲巨鼠受訓可「嗅出」肺癆 曾因嗅地雷聞名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 港媒稱,科學家希望訓練有敏銳嗅覺的非洲巨鼠「嗅出疾病」,以在東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擠擁的監獄裡,以低廉成本方法迅速查找出患肺結核的囚犯,防止散播。香港《明報》網站3月31日援引路透社報導稱,在比利時註冊的非營利組織APOPO過往訓練「非洲巨頰囊鼠」(African Giant Pouched Rat)清掃地雷早已享譽國際,如今更進一步訓練它們查找肺結核技能。APOPO訓練人員待這種老鼠出生後長至4周,利用「答對有獎」方式,教它們識認肺結核患者痰液樣本。
  • 有人想用尿液煉出黃金 沒想到竟發現了……-尿液,黃金,磷,化學...
    不過,作為最早被人類從有機體中取得的元素,磷的發現史卻很「汙」,它居然是在蒸發尿液的過程中發現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回到三百多年前的德國漢堡一探究竟吧。公元1669年的一天,他忽然靈機一動:既然人體排出的尿液是和黃金相同的黃色,是否能通過尿液煉出黃金呢?興奮的布朗特首先跨出了煉尿第一步——搜集尿液。他認為要想得到黃金必須要很多尿液才行,便從各地搜集來了近5500升的尿液!
  • 最新篩檢法:賓州大學訓練八隻狗 可嗅出新冠病毒患者
    賓州大學正在訓練八隻拉不拉多犬,以確定能否靠狗嗅出新冠病毒氣味。有研究人員表示,預計每隻狗一小時最多可篩檢250人。除了毒品、炸藥和違禁食品,狗還能嗅出瘧疾、癌症甚至肆虐佛州柑橘樹的細菌。賓州大學獸醫學院工作犬中心主任、研究負責人奧託(Cynthia M. Otto)說,研究發現病毒具有特定氣味。奧託表示,「我們不知道是病毒本身的味道,還是對病毒的反應,或是兩者皆有。但狗不在乎什麼氣味...他們知道的是,兩個樣本間有何不同」。
  • 黑人為什麼沒有創造高度繁榮的古文明?我們得了解下非洲
    塞繆爾·亨廷頓將目前世界的主要文明分為了西方文明、俄羅斯文明、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等。而這些文明中,只有一部分在古代曾經出現過高度發達的文明,主要集中在東亞、南亞、西亞、歐洲、北非等。而非洲、澳大利亞、美洲雖然出現過一些古文明或者古國,但是總體而言,這些國家的文明程度都很低。本文主要說說為什麼非洲沒有出現高度發達的古文明。
  • 來自非洲的~古夷蘇木
    品名或別名:Ehie,Bubinga,古夷蘇木,卜賓嘉,紅貴寶,巴花,非洲花梨木。常見的古夷蘇木有:愛裡古夷蘇木G.ehie,特氏古夷蘇木G.tessmannii,阿諾古夷蘇木G.arnoldiana,德米古夷蘇木G.demeusei。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徵來劃分出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等。
  • 摩洛哥的北非花園,雖然是非洲國家,一年四季依然氣候宜人!
    首先看摩洛哥,感覺非常美麗,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沿海阿拉伯國家,雖然是非洲國家,而且東南部都是熱帶沙漠氣候,但它的對角阿特拉斯山擋住了撒哈拉沙漠南部熱浪的侵襲,讓這個國家一年四季都有宜人的氣候。Minees是摩洛哥北部一座城市,以精緻的地毯著稱,擁有許多古羅馬文物,中世紀的清真寺,伊斯蘭學院等等,是世界文化遺產, 它擁有25公裡長的古城牆,沿著城牆行走,擁有摩洛哥最長、最完整、最複雜、最豐富的古城牆,不容錯過。
  • 非洲的氣候特徵及成因
    非洲的氣候特點:氣溫高,乾燥地區廣,氣候帶呈明顯對稱分布,有「熱帶大陸」之稱。2. 北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3. 非洲的氣候類型呈明顯的帶狀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對稱。4.
  • 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 或刷新人類進化史(圖)
    圖為科學家此次發現的化石。   中新網3月9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前,一組研究者們在非洲東部有了重大發現。這段在衣索比亞出土的人類石化骨骼只有幾公分長,它是半截下顎骨和四顆牙齒。這塊化石將預示著人類的存在比至今推斷的更加久遠。   據報導,這塊遠古人類的顎骨距今已有約280萬年的歷史,此前出土的最古老人類化石距今大約240萬年。
  • Science:利用古生態、古氣候、古基因記錄保護生物多樣性
    Science:利用古生態、古氣候、古基因記錄保護生物多樣性古生態學、古氣候學、古基因組學、宏觀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的交叉研究為預測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對氣候和其他環境變化的響應及應對策略提供了新的方法。最近Science期刊發表了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Damien A.
  • 世界氣候—非洲和南美洲氣候分析
  • 穿越東非大裂谷(3):非洲古人類活動地點找到確鑿證據(組圖)
    穿越東非大裂谷(3):非洲古人類活動地點找到確鑿證據(組圖)   15天,行程3000多公裡,科考隊員們追尋古人類活動、火山、野生動物和氣候,經歷了諸多艱險……非洲尋寶一大發現  隋建立之手總是不離開他「心愛」的鐵錘。到處敲敲打打採石樣。他來時帶了一隻空背包,回去時已裝滿了各種石頭。
  • 古氣候:氧同位素與降水(三)
    Rayleigh模型通過若干假設,如絕熱冷卻假設、水滴快速凝結並脫離氣團本體等,最終給出了氧同位素、凝結溫度以及初始溫度之間的關係(Goldsmith et al., 2017; Gat, 1996)。
  • Nature綜述:古菌的多樣性、生態功能和進化史
    這些基因組通過多蛋白系統基因組學對多樣性和進化史進行了更有力的比較,並對未分離培養古菌的代謝功能進行了更詳細的解析。從目前已獲得的古菌基因組數量來看,在對大量微生物類群進行系統的採樣研究之前,充分認識古菌的多樣性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圖1)。通過環境基因組技術所拼接出的古菌基因組數量仍遠多於基於純菌株培養所獲得的古菌基因組數量。
  • 智人是如何穿越沙漠、走出非洲的?人類進化史9:走出非洲
    12.5萬年前我們恰巧趕上了一個小冰期,季風為撒哈拉沙漠送來了降雨,在非洲北部的山區打開了一條通道。產生一個通往地中海的走廊。這次氣候更迭為人類走出非洲打開了契機。冰期來臨智人走出非洲的時間與全球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
  • 假如非洲南移10個緯度,非洲氣候會發生什麼變化?
    非洲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大洲,僅次於面積最大的亞洲,非洲幾乎關於赤道對稱,絕大部分陸地都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也就是位於熱帶地區,所以非洲也被稱為「熱帶大陸」。因此,非洲也是世界上熱帶氣候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非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
  • 在全球氣候類型裡,哪種氣候是亞洲、非洲和南極洲都沒有的?
    亞洲、非洲和南極洲由於氣候的區位條件不同,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也不同。、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亞洲氣候類型種類豐富,缺失的氣候類型有兩種,分別是熱帶草原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非洲是一個熱帶大陸,陸地幾乎關於赤道對稱,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高山氣候等5種氣候類型。南極洲位於南半球高緯度地區,基本位於南極圈以南地區,氣候類型主要就是極地氣候這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