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悲涼:人類最大的兩個夢想,我死之前可能無法實現了

2021-01-15 騰訊網

你有沒有思考過,人類最大的夢想是什麼?

我想應該有兩個,一個是永生不死,一個是殖民其它星球。

但思考是一回事,付諸行動又是一回事。世界上目前還沒有一個人把這兩件事付諸行動,我想,除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馬斯克,他創建了Neuralink公司,旨在將人腦和電腦連接起來,最終實現上傳意識,永生不老;他創建了SpaceX公司,正在打造1000艘每艘可載100人去火星的星艦,希望2050年之前能在火星上建造一座100萬人口的城市。

不過上周,馬斯克卻說了一句話,聽起來似乎有些悲涼:除非人類加快創新的步伐,否則他肯定會在人類到達火星之前死去,這是他目前最大的擔憂。

馬斯克是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2020年衛星會議上說這番話的,他被問到了一個問題:你如何將自己的願景傳遞給下一代太空探索者。馬斯克說:「我希望我還沒死。」但他也承認,如果不加快創新速度,他不相信人類能夠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完成火星任務。

看來馬斯克的「神經蕾絲」(Neuralink)可能進展不夠理想,否則就不必提到死亡了,因為腦機接口如果能取得重大突破的話,或許可以將人的意識上載到電腦,從而實現永久保存,當然就不會有死亡之虞了。雖然馬斯克敢想,我們也可以期冀,但人類的這個願望,確實實現起來有相當的難度,似乎目前也看不到什麼希望。

但人類的另一個願望——殖民外星球,在馬斯克看來,卻應該是唾手可及,因為目前最關鍵的設備——猛禽火箭發動機已經定型,現在需要的,就是馬斯克所謂的創新速度。

最近打造星艦的主要變化是,放棄目前打算使用的301不鏽鋼,而選用另一種不鏽鋼材料,但馬斯克還沒透露是何種材料。

正是由於這種創新速度的緊迫性,馬斯克最近甚至無視新冠病毒疫情,在內部電子郵件中告訴SpaceX的員工說,一個最基本的比較是,死於新冠病毒的危險比開車回家遭遇車禍死亡的危險要低得多。他認為病毒的傳播被明顯地高估了。

馬斯克的另一個公司,特斯拉的員工本周則接到通知,如果感到不適,或與病毒攜帶者有過接觸,就必須呆在家裡。獲得管理層批准,可以在家中遠程工作的,可獲得和往常一樣的報酬;無法遠程工作的,可以申請靈活休假;但不能在家中工作的小時工,隔離期間則發給每天12小時的基本工資。

新冠病毒已經遲滯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工作,一些員工已被要求在家中上班;與此同時,歐洲空間局和俄羅斯合作的歐洲火星車項目也確定推遲到明年發射。SpaceX的項目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目前來看還沒有這種跡象,星鏈網的第6批60顆衛星,將在今天晚上發射升空;近期馬斯克更是雄心勃勃地重申,未來的星艦將達到每72小時生產一艘的速度,而且在今年可能就要開始生產;和NASA合作的載人龍飛船,也基本確定將在四五月份首飛。

在死之前將人類帶到火星,這大概就是馬斯克最大的夢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技術狂人伊隆·馬斯克系列:馬斯克的太空火星殖民夢想終將實現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想探索太空,做太空人的夢想。時至今日,你還在為夢想奮鬥嗎? 你是否有想過,或許在不久將來,真的可能實現移民太空的夢想。,仍未放棄兒時的夢想:那就是實現外星殖民,接著創建SpaceX公司,準備在航天與太空領域大展拳腳。
  • 送人類到火星,馬斯克夢想,值得相信
    與那些喜歡幻想的人相比,馬斯克不傲慢,也不放肆,而是專心做事情,用行動證明自己,這一點值得學習。據SpaceX公司規劃,未來每年將會發射至少24枚火箭,到近地太空。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使人類實現長生不死的夢想更進一步
    如果證明人的思維就是完全的腦電波,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做到讀取人的腦電波並進行存儲、分析、解讀,不就可以實現人的思維永生嗎?在這種意義上,如果完整記錄、讀取並保存一個人在物理壽命死亡結束前幾十年的腦電波思維,是不是就實現了長生不死呢?
  • 馬斯克:首批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死在那裡,回不了家
    馬斯克表示:「我想強調的是,這是一件非常艱難和危險的事情首批執行火星任務中的殖民者很有可能死在火星上。這將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但如果最終取得成功,那將是無上的光榮。」馬斯克和其他許多人正在努力制定規劃,並希望將火星殖民者因困難或事故而死亡的風險降至最低。事實上,他們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在漫長的工作和娛樂生活之後舒適地死在火星上,至少讓那裡看起來更像地球上的生活。
  • 馬斯克:首批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死在那裡,回不了家
    在最近參加「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馬斯克分享了SpaceX星際飛船和火箭的進展情況,但也對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表示擔憂。馬斯克認為,建設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將是「非常困難的」,在發展銀河文明的同時,定居者可能會面臨許多危險。馬斯克表示:「我想強調的是,這是一件非常艱難和危險的事情,不適合膽小的人。
  • 埃隆·馬斯克:一個夢想死在火星上的人!
    「我希望死在火星上,」 埃隆·馬斯克對《矽谷鋼鐵俠》的作者萬斯說,「我想去那裡參觀一下,然後回來一陣子,等到我大概70歲的時候再去, 這樣我就能一直住在那兒了。」就在這兩天,馬斯克的「夢想」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 特斯拉CEO馬斯克:徵服太空夢想遇重大挫折
    特斯拉電動汽車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同時也是私人太空發射公司SpaceX的CEO,SpaceX公司日前取消了原定周三發射一枚亞洲衛星的計劃,馬斯克徵服太空的夢想遭遇挫折。 SpaceX的Falcon 9火箭發射可能要推遲2周,或許時間要更久,這主要取決於調查中會發現哪些故障。
  • 我希望死後葬在火星,馬斯克表態,2026年首批人類登陸火星
    昨天晚上,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一場頒獎典禮上,馬斯克獲得了「以非凡的方式進行創新的傑出人物」的Axel Springer獎,馬斯克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在大約6年後,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
  • 馬斯克及其夢想或在2024年終結
    從財務角度看,那個業績平平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的市值被推到了6000億美元關口,約相當於三個全球最大汽車企業豐田,也把馬斯克推向了全球富豪榜第二的高位,超越了多年的全球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僅次於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
  • 馬斯克剛剛又發射了60顆衛星!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兩名美國太空人被成功送至國際空間站,再次證實美國已具備將人類送往太空的能力,曾經僅在美式科幻大片裡出現的電影情節,如今實現了商業化運作。 一、馬斯克: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商業航天領域利好不斷背後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對手可能誕生於中國,將來希望葬在火星
    對於馬斯克而言,最重要的事依然是幫助人類實現火星移民計劃,成為跨星球物種,開創新的人類文明。「生命終將超越太陽系,到達其他恆星系統。」馬斯克計劃兩三年後親自進入太空,生命結束後將埋在火星上。生於地球葬於火星,「將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 從霍金到馬斯克:科技精英們的太空夢想
    當 1961 年加加林飛入太空的時候,他大概不會想到一個半年多之後出生的小傢伙會繼承他的衣缽,走上讓人類能夠遨遊太空的夢想之路。讓火星能長期居住的一個可能的策略是去「將火星地球化」,比如去操控它的環境,讓它的溫度變高;還可以引入植物,將二氧化碳變成氧氣等等…然而這些沒有一個是容易的,為了快速實現這個目標,他甚至考慮過在火星上扔兩個原子彈!當然,我們離讓火星變得像地球還很遠,不過,最近的這次回收成功也算是讓馬斯克邁向火星的路又近了一步,畢竟它能節省不少發射火箭的成本。
  • 為了能「死」在火星,馬斯克拼了
    想要子子孫孫都存活下去,從容面對有可能到來的大災難,我們一定要找到另一個同樣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預計未來四十年到一百年間,人類可以登陸火星並在火星上開始真正地殖民、建造城市、擁有可以自給自足的文明社會。
  • 馬斯克:人類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
    馬斯克堅定地認為:「我們活在虛擬世界裡」。他認為人類文明很可能與遊戲一樣,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人類很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面,就像《西部世界》一樣,都是計算機設定好的。說實話如果說這句話的是別人,我可能認為這個人他是個假想的瘋子,對他嗤之以鼻,但是說這句話的人是馬斯克,一個可以上天的男人。他的腦袋或許本身就與我們不一樣,他的想像力或許與常人的都不同。
  • 馬斯克:第一座火星城市將採用玻璃穹頂
    但馬斯克說,這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夢想,這難度遠遠超出第一個火星基地的落成。 馬斯克隨後還道:「火星的地球化改造將會很慢,我們此生已然無法實現。然而,我們可以在有生之年在火星表面建立一個人類基地。至少未來的太空文明能發現我們的遺蹟,也會對人類邁出的這一步留下深刻印象。」 火星的地球化改造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 馬斯克:死在火星上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提到馬斯克我的一反應大家應該都知道是特斯拉老闆還兼顧SpaceX等,剛開始的時候馬斯克並不是做現在的行業,而是成立了一家PayPay,是一名了不起的企業家,但是從小的時候,馬斯克就開始了解火箭怎麼製造,甚至精通天文地理,也是化學奇才,雖然天賦異稟最初並沒有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是他內心有想法
  • 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  不過馬斯克在會議上表示:「我想強調,建設一個能夠自我維持的城市(基地)將是艱苦、困難和危險的事情。很可能你會死,這將是艱難的,但是如果成功的話,那將是非常光榮的。
  • 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若有關注馬斯克的Space X相關動態的話,估計都知道Space X已研發了新一代的火星運輸船——星艦(Starship,以前稱為BFR)。
  • 伊隆馬斯克認為他會死在火星上
    在墨西哥會議期間,The Verge的Loren Grush 他指出馬斯克還沒有回答一些關於火星旅行會帶來什麼的最大問題。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計劃來保護火星航行者在到達那裡之前不會因輻射而死亡; 我們也不知道在零重力的80天行程中,將典型人體內的所有肌肉保持在萎縮狀態所需要的是什麼。
  • 馬斯克:首批進行火星移民的人,很有可能死在火星,回不了家
    ,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多姿多彩的星空,原來世界是如此美麗,當我們登上其他星球的時候會發出感嘆:「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而現如今在快速發展的航天技術下,我們把目標朝向了地球的姊妹星——火星。在這個日趨科幻的世界,我們的野心不僅僅局限於地球,更有為以後長久生存的考慮,地球不可能永遠的承載著人類發展,我們需要去尋找另一個家園,在茫茫宇宙之中,雖然說依據現有科技發現了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無奈於距離的遙遠,科技的落後而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