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經典電影《偷心》觀後感
影片《偷心》展現的是兩對男女的感情糾葛,偷心與被偷的遊戲。不連貫的敘述,是四個人記憶碎片的胡亂拼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欺騙,猜疑,極度放縱,欲罷不能……感情的爆發、轉移、冷卻只在一念之間。愛得恨不能互為血肉的兩個人,在一句謊言之後驚覺原來從不了解彼此;越是接近越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害怕面對自己,所以只愛陌生人。除了性,我們的愛還剩下什麼;除了謊言,我們的言語還剩下什麼。一見鍾情是愛情童話的完美開頭,卻不知何時開始,這種機會不再生只有一次,於是背叛始於生命中另次一見鍾情,於是編造善意的謊言周旋於新歡舊愛之間,卻發現越是努力越是徒勞,愛情往往比謊言來得更脆弱。
愛情經常來敲門,在毫無準備之時;只是坐坐就走,從不打招呼,也不給理由。熱鬧的街頭,落寞的人,誰還記得唇舌間的纏綿,面頰上的餘香。我們都是怕寂寞的人,寧可忍受被偷心的空虛,在無人之處輕舐傷口,也不願一人在繁華的大街上痛飲孤獨。看影片的《偷心》最初動機來自於對 Jude law的迷戀。那是一種令人窒息的帥氣:沒有喬什·哈奈特濃黑的眉眼,沒有基努·李維斯塑像般挺拔的身軀,不同於奧蘭多·布魯姆的精緻清秀,也不同於科林·法瑞爾的落拓不羈。他的帥是一種風情,一種味道,可以當做風景來欣賞,也可以當作咖啡來慢慢品嘗。溫和的,典雅的,深刻的,謙遜的,尊貴而不蠻橫,大氣而不霸道。
曾經在雜誌上看過一篇悼念派克的文章,題目是《最後一位紳士優雅謝幕》,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有Law在:他骨子裡融合了英倫紳士的溫文爾雅和風流倜儻,讓你在讚嘆他的俊美時,不可救藥地被他的紳士風度折服。If you believe in love at first sight, you should never stop looking「倫心」一這個詞總會讓人想入非非、蠢蠢欲動—曖味,邪異,不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只能在黑夜中細細體味。致命的一刻,像被吸血鬼的利牙刺進身體的感覺—但這次失去的不只是血液,而是心臟,是靈魂,喪心病狂,心被偷走的人們,只能行屍走肉一樣地生活。這世上太多的偷心高手,享受偷心瞬間的歡愉,無暇考慮怎樣處理「贓物」,也從沒想過自己也有「被偷」的一天。
也許那過程太過美妙,引致無數痴男怨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們只剩一隻眼,只看得到愛人的臉,無法內省,只有迷失自我。兜兜轉轉,愛恨糾纏之中的心靈軌跡早已無處尋覓,當天空不再迷幻,陽光刺痛雙眼,夢想如樹影斑駁得無法辨認時,你聽見那個曾被你偷心的人對你說不再愛你,她寧願讓心兒漂泊也不願它停靠在你那兒,偷來的心沒有了,像被抽空了一樣,你終於明白,做賊的同時自己亦是被愚弄的對象,賞玩別人的心時,自己的心也早已不知去向。淚水只不過是攜帶鹹味的液體,口中的苦澀是因為左胸腔內剎那的抽空。愛之殘酷即在於此,被偷的心兒不被珍惜,忘了回家的路,又找不到他鄉的歸宿,尷尬兩難,只有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