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要說現在老人與年輕人的代溝,真是越來越大了,90後的寶媽實在是無法理解來自奶奶爺爺輩兒的想法。
比如最近群裡的一位寶媽就吐槽,老家的奶奶來幫忙帶娃,非要給寶寶睡扁頭,說好看。她幾次反對仍沒防住,孩子的頭還是扁了些,她都快愁死了。
她真的不明白,老人怎麼會覺得扁頭好看?明明圓圓的腦袋才可愛。
01扁頭審美已不合時宜,老人要轉變思維
這令我想起曾在論壇中看到的一個貼子,某95後小夥兒就被髮型愁壞了,他曬了張側面照,說頭型太扁留什麼髮型都不好看,不知大家是否有好的建議。
吃瓜網友們紛紛回復支招,其中不少還抱怨自己也有類似遭遇,至今都意難平。
正如網上有個段子說的那樣:扁頭綁馬尾,就像牆上有個水龍頭;扁頭扎丸子頭,就像案板上擱一小塊紅燒獅子頭,連帽子都戴不穩。
神仙顏值的劉亦菲,最突出的就是完美頭骨,與劉詩詩的對比很鮮明。(當然,劉詩詩也很美,純粹對比,別無他意)
既然大家都認為圓頭好看,為什麼還會有老人非給寶寶睡扁頭呢?頭型扁既影響五官縱深度也不利健康啊?
往深層次探究,這樣的審美大概是從清朝滿族的習俗流傳開來的。
那時的人們都梳長辮子、髮髻,扁平的頭型更易梳理,看著順眼,後來人們就認為扁頭才是有福氣的象徵。
如今隨著社會發展,審美變了,很多老人卻還停留在傳統年代,才會格格不入。
02把寶寶睡成扁頭有哪些影響?
該說不說,扁頭真的太影響顏值了,但這還是小事,更可怕的是還會影響健康。
醫學上把扁頭稱為「扁頭症症候群」,認為這是一種頭骨發育畸形。
新生兒的頭骨是有間隙的,被人為睡成扁扁的形狀,會對正在發育的腦神經及視網膜神經造成壓迫,影響視覺、語言、運動發育。
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以及未來的顏值,千萬不要強行把他幹預成扁頭。
可能有的家長會問,那已經有扁扁的趨勢了怎麼辦?別擔心,寶寶4個月內還能糾正,再晚些就要多花心思了。
034個月內如何矯正?
此時的寶寶還小,頭骨間隙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們只需要注意臥姿問題,不要每次都長時間維持一種姿勢就好。
寶寶睡覺時不要打擾,以免影響睡眠質量。等寶寶每次睡醒、再次入睡時,再幫他換另一種姿勢睡覺。
比如剛給寶寶喝完奶後,為免他嗆奶,可以先讓寶寶側臥著睡覺。
等寶寶睡醒後,先讓他起來以俯臥的姿勢玩一會兒,再次犯困時試著仰臥。
只要每天都能兼顧側臥、仰臥、俯臥三種姿勢,就不必擔心寶寶的頭會睡扁。
俯臥玩耍時家長要注意時刻關注寶寶,別光顧著做其它事情忽略了,萬一寶寶不慎睡著,捂住口鼻導致窒息就糟了。
還有一點需注意,當寶寶的頭部可以自由轉動後,如果小床上掛有玩具,要經常給玩具變換方位,讓寶寶多轉動頭部,防止偏頭或斜視。
簡單來說就是少躺多臥,小嬰兒未學會抬前幾乎都是躺著的,因此頭型不會很圓潤。
學會抬頭後就可以多讓他俯臥著玩耍,比如用小玩具、小搖鈴等逗寶寶趴著多玩,開始只是一兩分鐘,隨寶寶長大慢慢延長。
這樣有利於頭骨的自然生長,還能鍛鍊寶寶的頸部力量和對身體的掌控力。
PS:
不滿周歲的寶寶不要用枕頭,平時在頭下墊個軟軟的棉巾就可以了。
因為嬰兒的頸曲還沒有構成,平躺可以讓背與頭保持在一條線上,有利於呼吸以及骨骼發育,還能避免長時間睡枕頭形成扁頭。
國外很多嬰兒因為睡枕頭導致呼吸困難而發生意外的,還有很多長大後脖子彎曲、駝背。
為此,美國兒科學會特別強調了,不要讓一歲以內的嬰兒睡枕頭。
若寶寶吐奶,可以用一張厚的枕巾墊在身下,抬高上半身;寶寶八個月後,可以嘗試用3-4釐米的枕頭墊在身下。
044個月後如何矯正?
若家長沒注意到,還是讓寶寶睡出了扁頭,而且已經滿四個月以上了,那麼就不能再單純的靠姿勢改變了。
因為此時的寶寶顱骨已經不如新生時期那麼軟了,需要帶去醫院進行頭顱掃描,根據頭型問題由醫生製作專業的顱骨矯形固定器,來幫寶寶矯正。
當然,用固定器矯正的嬰兒會很遭罪,哭鬧起來也讓家長頭疼,還需要定期進行複查,及時根據矯形情況調整。
因此,建議寶媽們儘量還是在寶寶四個月內幫助調整,真等到四個多月後再矯正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