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北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普裡皮亞季市拍攝的廢棄超市。普裡皮亞季市建於1970年,目前已是一座「鬼城」。
人民網4月26日訊 綜合報導,2016年4月26日是前蘇聯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紀念日。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統治下的烏克蘭境內普裡皮亞季市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核反應堆事故。
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對包括45萬少年兒童在內的車諾比地區民眾形成了威脅,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30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因核事故而廢棄的城市,還是受波及的百萬民眾,車諾比的影響遠未結束。
80萬清理人90%健康受損
或壯年逝世或疾病纏身
根據烏克蘭衛生部的統計,有2397863人因車諾比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兒童。據悉,核輻射對兒童特別危險,因為他們還在長身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兒童沒有一個出生在核事故發生期間,當時,他們的父母都還是孩子。
這些兒童罹患各種各樣的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骨骼問題、眼科疾病、血液疾病、癌症、先天畸形、基因缺陷……
為了撲滅大火和「封堆」,對事發地周邊無數高放射性的廢墟和物質進行清理,對周邊城市的民眾進行疏散,前前後後有50萬工作人員奔赴車諾比事故現場。
據車諾比基金會統計,「清理人」中的20%於2005年前在三四十歲的壯年逝世。「清理人」中到底還有多少人活下來,沒有一個統一的數字,但超過90%的「清理人」都有輻射引發的健康問題——甲狀腺癌、心臟病、呼吸問題和消化道問題等等。
65歲的謝爾蓋·克拉西尼科夫就是「清理人」中的一員。他當時接到的任務是幫助疏散普裡皮亞季的居民。核電站事故一年後,克拉西尼科夫接到命令返回普裡皮亞季,後來,他又返回車諾比。1994年,克拉西尼科夫中風,左半邊身體癱瘓,從此要依靠輪椅行動。醫療報告上寫著,他的中風和癱瘓是擔任「清理人」的直接結果。但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拿到傷殘補助。後來,克拉西尼科夫拿到了養老金。他如今每個月能拿5000格裡夫納(烏克蘭貨幣,約合人民幣1300元),但光醫藥費就得花掉3500格裡夫納。
(責編:李警銳、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