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承接沿海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推動嶽陽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二、充分認識承接沿海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重大意義 實踐證明,加工貿易在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十三五」:為實現梯度轉移破除阻礙
但是,當前在東部與中西部之間推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阻礙。在2015年11月9日召開的深改組會議上通過了《關於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內陸沿邊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十三五」時期,有必要破除阻礙加以實現。 實現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必要性 全球價值鏈結構發生深度變化。
-
加大產業帶動扶貧工作力度 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
要加大產業帶動扶貧工作力度,著力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要把握好供需關係,讓市場說話。這段話出自2016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凸顯了產業協作扶貧的重要性,為東西部完善結對,深化幫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指引了方向。
-
湖北自貿區規劃發布,承接新興產業梯度轉移
主要任務是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在《總體方案》的基礎上,《規劃》提出,湖北自貿區要立足湖北實際、凸顯湖北特色,積極開展以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的創新驅動探索,以高端產業和高端生產要素集聚為目的的產業轉型升級探索。
-
「產業西移」不僅是空間轉移 更是優化升級
(圖片來源:楊崢/東方IC)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產業轉移和重點產業布局調整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引導東部部分產業向中西部有序轉移,對於促進區域梯度、聯動、協調發展,帶動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和貧困地區致富,拓展就業和發展新空間,推動經濟向中高端水平躍升,具有重大意義。
-
順應產業梯度轉移趨勢 加大僑務引資引智力度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河南外僑網消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僑辦《關於在僑辦系統深入開展「僑資企業西部行」活動的通知》精神,發揮僑務資源優勢服務於「中部地區崛起」發展戰略,引導東部沿海地區投資成功的僑商積極參與河南省經濟建設,加快河南省「兩大跨越」,推進「兩大建設」,實現河南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順應僑資企業產業轉移趨勢,滿足廣大僑商中部發展的需求,河南外僑辦邀請溫州市僑資企業考察團於
-
梯度向量的意義與運用
梯度向量是數學或自然科學中常用的一個數學工具,它的推導和講解前面的文章已經提到過很多次了,本篇主要介紹下梯度向量的運用和主要意義向量微積分在向量演算中,一個主要的課題是引入向量和三維空間,這通常作為在笛卡爾坐標系中研究的二維空間的擴展。
-
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 產業節節拔高
11月22日,在此前已有多項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成都高新區召開產業培育大會,發布《關於深化產業培育實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簡稱產業培育政策),該政策共18條,提出加快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等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這裡,民營企業眾多,他們是「雙創」的主力軍。
-
「每日一習話」加大產業帶動扶貧工作力度 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
要加大產業帶動扶貧工作力度,著力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要把握好供需關係,讓市場說話。這段話出自2016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凸顯了產業協作扶貧的重要性,為東西部完善結對,深化幫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指引了方向。
-
首屆合肥先進光源科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6月23日,合肥先進光源產業座談會——合肥先進光源科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召開。本次會議由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承辦。來自40家企業的代表齊聚論壇。我校副校長羅喜勝、安徽省發改委科學中心處處長朱的娥、安徽省財政廳教科文衛處副處長項立安,以及合肥、馬鞍山、銅陵、蕪湖等市發改委,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發展規劃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辦公室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地王熱向次中心梯度轉移 地價高的反而風險低?
地王熱向次中心梯度轉移 地價高的反而風險低?這表明開發商其實對高單價的土地,有天然的恐懼心理。反倒是對那些價格沒那麼高的土地,開發商往往更願意爭奪。然而,在每一次的市場調整中,城市次中心的土地由於缺乏經濟、產業支撐,更容易出現項目滯銷而讓「地王」套牢,但市中心的「地王」解套卻相對容易。這一規律對於當下的「地王」是否還適用?一線城市次中心、二線三線城市的「地王」是否存在著更大的風險?
-
【合肥晚報】共建合肥微電子研究院,服務集成電路產業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劉明認為當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維持高速發展,全年銷售達到5411.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的4335.5億元增長了24.8%。此外,中國在微電子領域的學術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
中國寶武安徽(產業)總部項目在合肥東部新中心啟動
12月20日上午,中國寶武安徽(產業)總部項目在合肥東部新中心舉行啟動儀式。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市長凌雲,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等參加開工儀式。該項目落戶素有「合肥工業搖籃」之稱的瑤海區,不僅是合肥市在產業發展和合肥東部新中心開發建設上的重大進展、重要成果,也是合肥新一輪城市更新的標誌性項目。
-
合肥新站高新區: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張強 攝中新網合肥5月20日電 (記者 張強)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新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路軍20日介紹,「近年來,我們聚焦『芯屏器合』的產業發展方向,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教基地,建設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創建一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合肥新材料產業再添新軍 先導ITO靶材及薄膜材料基地
原標題:合肥新材料產業再添新軍 先導ITO靶材及薄膜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開工好消息,合肥新材料產業再添新軍,8月15日,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ITO靶材及薄膜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在新站高新區開工,助力合肥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
-
沿海產業轉移大潮勢頭洶湧
2019年初,江西省提出「東南西北」對接產業轉移:積極「南下」「東進」,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將南昌、吉安、贛州打造成產業梯度轉移承接示範地;主動「北上」「西出」,搶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機遇,重點承接京津冀地區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商貿物流和服務外包產業轉移。 「廣東是全國工業實力最強的省份,擁有一大批國際知名的工業領軍企業。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生命延續"有何意義?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13日,一場小型而又特殊的紀念活動,在位於濟南的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舉行--紀念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志願者展文蓮。
-
合肥搶佔創新高點 加快「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
將「科技之花」加快轉化為「產業之果」,培育壯大發展動能 整個「五一」小長假,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隊伍仍在緊張攻關。 「本源量子在量子計算軟硬體以及應用領域分別研發多項核心技術,先後推出量子虛擬機、量子測控一體機等核心產品,並在2019年取得國際量子計算行業發明專利總量第12名的成績,是國內唯一進入排行榜的公司。
-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項目開工奠基
10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項目在合肥市高新區舉辦開工奠基儀式。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安徽省衛計委主任於德志、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匡光力共同為項目啟動水晶球。儀式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長江海河主持。
-
多地激活新動能 產業梯度躍遷
通過淘汰轉移、改造提升,企業數從300多家減少到不足70家,產值卻翻了一番。 在重慶,通過有針對性地「補鏈」「強鏈」,電子信息和汽車兩大支柱產業形成全產業鏈集群競爭優勢,並加快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對接、互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產值達到1660億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多,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