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聖經被禁」是謠言,西媒又來攪是非

2020-12-05 環球智匯

網際網路上的書刊銷售近日受到整頓和規範,沒有出版刊號的《聖經》隨其他違規出版物在各大網店同時下架。經西方媒體報導並歪曲解讀,國內也有一些人投來了關注。

據環球時報了解的信息,第一,這不是一項專門針對宗教書籍的治理行動,正規出版的各種聖經故事和研究書籍繼續有售。第二,國家一直規定《聖經》的銷售要通過教會進行,不在社會書店流通,但是一些網店沒有遵守此規。第三,網上一些人散布的國家要將《聖經》「列為禁書」,要「重新編撰中國式《聖經》」、「打壓基督教」等說法都是謠言,毫無根據。第四,《聖經》的印刷和在教會內部的流轉得到充分保障,數量充足,所有信眾都能得到《聖經》毫無問題。

這本是普通的市場治理行動,卻因為涉及了《聖經》,就被上綱上線,扣上了「違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帽子,實在不應該。《聖經》對基督教來說很神聖,但它作為在社會上流轉的書籍,又具有同類世俗物品的相關屬性,與社會的種種規則發生關係。作為書籍,《聖經》在社會治理體系中不該被聖化。

中國有多種宗教,每個宗教的具體情況不同,但是在接受管理方面,它們應該是平等的。現在的情況是,國家治理涉及其他宗教時,事情往往比較簡單,即使出現了具體爭議,通常也是就事論事,很少會出現「國家打擊某某宗教信仰」的誇張解讀。

但是現在一些管理措施涉及基督教時,更容易被一些人搞複雜化。比如前兩年有的地方違規建教堂,實際建築面積大大超過申報面積,或者違規放置十字架,被要求整改,就被炒作成是「打壓基督教」。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一些力量和媒體熱衷於插手中國的基督教事務,挑起對中國各級政府正常宗教治理的歪曲解讀,煽動對抗性思維。那些力量似在推動這樣一種觀念,即基督教的活動應當與西方世界的做法接軌,而不是與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國家治理對接。

宣揚這樣的特權主義不僅不利於中國社會的和諧,而且也不利於基督教在中國的健康發展。基督教總是要融入中國社會的,它的發展需與國家的發展相協調,而不是被外部世界拽著,由它們操控部分信眾的注意力。中國的政策方針凡是能引起其他宗教正反饋的,面對基督教時也應該是一樣的。我們相信,中國的廣大基督教信眾決不會幫助西方的各種偏見進入中國提供方便,朝那個方向使勁的力量不可能在中國社會得到響應。

黨和政府對宗教工作的領導以及依法依規管理宗教事務都是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題中之義,這與宗教信仰自由完全不是矛盾的。試圖製造這種矛盾,將社會具體治理事項引申成這種矛盾的標誌,往往「水挺深的」,決非是一般信眾的興趣。對這樣的動向我們有必要始終保持警惕。

像這次的事情,《聖經》隨同其他不具有公開銷售資格的出版物同時在網上下架,《聖經》的流轉重新回到了一些網站違規銷售它們之前的狀態,這樣的治理立刻被一些力量編出那麼離奇的寓意。後者真是不肯放棄任何機會,隨時做好了將中國的事情荒誕化的準備。

不過事實是最有力量的。圍繞這件事,最大事實就是中國老百姓的宗教信仰的確很自由,不被打擾。具體到基督教的《聖經》來說,今後信眾們得到它會繼續很容易。所以當下的這個謠言很快又將不攻自破,中國的社會治理將會與宗教的健康發展相得益彰。

相關焦點

  • 中國基督教兩會回應「聖經下架」風波
    昨天,中國基督教兩會對「聖經網絡銷售下架」事件引起的少數惡意歪曲、造謠的現象進行了回應,在轉載環球時報社評《「聖經被禁」是謠言,西媒又來攪是非》一文中添加的編者按中指出,教會內部聖經供應是正常的。即使目前《聖經》因為沒有公開出版刊號而未能在網絡上發行,但線下的發行渠道還是暢通的。
  • 怎麼看網絡下架聖經一事?
    修改聖經的謠言引起的恐慌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事,這樣容易陷入一葉障目的局限中。我們也需要注意,某些網絡平臺極力渲染此事,甚至出現了一些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的謠言。對此,不要偏聽偏信,而要有一雙分辨的慧眼。搜索下各大網絡書城,不難發現很多公開出版的優秀基督宗教書籍還在銷售,並未出現謠言所說的全部下架。至於重新翻譯修改《聖經》之事,大家也需要追問下信息來源,看看是否靠譜?而不是一看到就盲目相信,瘋狂轉發。
  • 「聖經」中提到的以西結的輪子,是不是一個古老的宇宙飛船?
    以西結的故事可能是在聖經中發現的最迷人的故事之一,尤其是如果你從現代,科技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當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待和解釋古代的文字、傳說和故事時,我們就會開始明白,地球的古代過去遠比我們想像的更令人興奮和神秘。當一個人的個人觀點不受現代學者嚴格信仰的約束時,你就會意識到我們的祖先試圖告訴我們一些事情。
  • 西媒:最終或脫離太陽系
    西媒:最終或脫離太陽系 西媒稱,地球是球形的,但人們對於一個平坦地球的想像卻從未停止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一個博客解釋了如果地球是平坦的,將會發生什麼。如果地球真是平的會怎樣?西媒:最終或脫離太陽系。
  • 西媒:人類僅有幾年時間來避免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 西媒稱,聯合國關於生物多樣性發布的第5份報告指出,人類僅有幾年的時間來避免地球出現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此次大滅絕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 三峽大壩位移變形再次引發質疑 西媒:沒它洪水更嚴重
    2020年7月7日,安徽安慶,由於連日強降雨,安慶長江站接近警戒水位,江灘公園被淹。法媒在報導中提及,當初建造三峽大壩時,淹沒了無數古蹟,遷居了百多萬人民,人文損失無以估量,然而這一被稱作」千年大計「能抵禦「萬年一遇」洪災的劃時代工程,自完工以來,每次遇到大洪水,其蓄洪防洪能力都會引起嚴重質疑。
  • 謠言是怎麼來的?
    謠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傳播比正確信息要快,範圍要廣?為什麼人們會相信謠言?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1、恐懼。從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就給人們來了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下馬威。謠言通常比正確的結論更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人們更願意去相信謠言,因為他們希望真相就是那樣。3、心理的刺激感。人們在轉發消息時,可能並不是因為這些消息有多重要,而是因為這些消息給人帶來多大的震撼感,給人帶來多大的刺激感。轉發者也會因為看到閱讀者的驚訝表情而獲得一種「爽」感。在過年期間曾見人瘋狂在微信群轉發一個視頻,講述的是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有多慘,物資有多缺乏,跟政府宣傳的不服之類的。
  • 聖經中的幾大謎團
    《聖經》是世界上發行最多,流傳最廣的書籍之一。它是基督教的宗教經典著作,也是古代中東地區特別是猶太民族的一部詳細的編年史。《聖經》這個名詞是公元四世紀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約翰·克裡索斯通取的,他把猶太人所有的聖書統稱為《聖經》。在《聖經》中保留了眾多的猶太民族遠古時代的歷史傳說,這些傳說往往帶有某些神話色彩,人們曾經以為那是古代人想像力的產物。
  • 西媒:非洲正逐漸形成新的海洋
    西媒稱,一條巨大的裂痕正在割開東非。這條裂痕從衣索比亞的阿法爾地區向莫三比克綿延數千公裡,日復一日且變得越來越大。專家們認為,非洲大陸將從這裡被分割開,而未來這一裂谷將變成一片新的海洋。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8月26日報導,這是一個活躍的大陸性斷裂,自數百萬年前形成以來一直沒有停止擴大,並且以每年7毫米的速度擴大。
  • 澳媒:華裔數學天才咋被西媒與日式數學神童扯上關係
    中新網電 據澳洲《星島日報》報導,正在阿德雷德的澳洲華裔數學天才陶哲軒(Terry Tao)被當地西媒與日式數學補習公文式當地神童扯在一起。南澳的《廣告人報》報導,阿德雷德已出生世界其中一名最佳得獎的陶哲軒,他現時正回家協助南澳推動數學復興。
  • 西媒:海豚根據共同興趣建立「社會關係」
    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導 西媒稱,研究發現,海豚也會根據共同的興趣建立社會關係。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6月17日報導稱,足球、外出跑步、看電影……在交友時,我們總是會選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西媒稱西班牙器官移植稱冠全球
    參考消息網1月19日報導 西媒稱,西班牙已經連續28年成為全球器官捐獻和移植的領頭羊,2019年再次創下新紀錄:2301名捐獻者和5449例移植,其中24%的移植得益於各自治區之間的協作。
  • 西思丨人為什麼容易相信謠言?
    輕信謠言是烙在我們骨子和基因裡的。因為我們的祖先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閉塞的環境裡,一有風吹草動就逃命的祖先才有可能存活下來。疫情當前,人們出不了門,很多消息傳到眼前,很多都是謠言。有人信謠言是因為謠言有以下特徵
  • 西媒:科學家發現「不朽粒子」證據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沒有什麼是不朽的。我們周圍的所有東西,從生物到山巒,再到行星、恆星、星系,甚至是宇宙本身都具有壽命。但是在亞原子粒子的奇特領域,一切皆有可能。
  • 西媒:人類僅有幾年時間來避免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西媒稱,聯合國關於生物多樣性發布的第5份報告指出,人類僅有幾年的時間來避免地球出現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此次大滅絕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顯然,由於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我們僅剩下為數不多的時間來採取必要措施,而這些措施很多也適用於氣候變化。」(編譯/廖思維)來源:參考消息網
  • 基督教刊|聖經六十六卷是誰把它編在一起?誰定它是聖經或偽經?
    聖經六十六卷,前後約經過一千五百年才完成,這樣聖經的各卷被編成冊,當然也不是在同一時期了。以舊約來說,最早寫成的是摩西五經,稱為律法書。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應將律法書放在約櫃旁(申11:24~26),君王登位時應為自己抄錄一本(申17:18~19)。
  • 怕什麼來什麼?西媒說出川普最不想聽的話,美國逐漸讓位於中國
    但怕什麼來什麼,西媒說出川普最不想聽的話,美國逐漸讓位於中國,川普政府孤立中國並將中國從全球價值鏈中分離的戰略宣告失敗。據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24日發表題為《代表「亞洲世紀」曙光的全球最大協議RCEP這樣運行》的文章。
  • 瘟疫與謠言,就像一對雙胞胎兄弟,清代民眾傳播謠言僅僅是愚昧?
    恐慌之下社會謠言四起、風聲鶴唳,儼然王朝滅亡前夕。從中我們看到謠言不僅反映了民眾的愚昧,更是恐懼下民眾舒緩壓力的需要。,相傳有人能通過&34;這種妖術操縱別人,這股謠言瞬間席捲大清帝國大半山河,自京師至江南的人民全部恐懼於謠言誇大中的妖術&34;。
  • 西媒:研究發現禽類也有複雜的「社交圈」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發現,不僅大腦發達的哺乳動物有「社交圈」,有些禽類也有複雜的「社交圈」。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4日報導,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有很多好處。社交動物懂得合作狩獵、互相保衛,在社會群體中還更容易找到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