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閃」聽證會閃掉了啥?
26日9時,蘭州市物價局召開全市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聽證會。此前,這項涉及蘭州市近360萬居民冬季供暖成本的價格聽證會,引發了市民的極大關注。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重要的一個聽證會居然以一種「快閃」的節奏草草收場。(8月28日《北京晨報》)
何為價格聽證會?價格聽證會是價格聽證的主要形式,它是指在制定、調整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的重要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遵循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以會議形式組織社會有關方面的代表對其必要性、可行性進行的論證,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不難看出,價格聽證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絕不是草草為之就可以的。
然而,蘭州物價局這次萬眾矚目的天然氣價格聽證會,卻玩兒起了「快閃」,從供熱企業開始闡述漲價理由,到消費者、經營者和利益相關方代表依次發言,再到最終蘭州市物價局負責人作總結,一共用時35分鐘,甚至最短的發言為17秒,「造就」了蘭州市「史上最短」的一次物價聽證會。
聽證聽證,就得詳實細緻的聽意見建議,就要科學公開的論證方案,就該全面紮實的聆聽居民心聲。如此「走馬觀花」的「快閃」價格聽證會,無疑閃掉了很多東西。
閃掉了政府的公信力。聽證會是政府部門制定、調整重要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的必要形式,更是了解社會聲音、百姓需求的重要渠道。定價、調價要符合實際,匹配現實,考慮民生,價格遠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政府公信力的體現。正所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蘭州物價局的天然氣價格聽證會顯然給自己的公信力甩了一個狠狠的耳光,讓人感覺聽證會變成了一個形式、一種過場、一份敷衍、一場鬧劇,如此草草收場,何不自己悶頭定價好了,幹嘛耍這種「秀外不慧中」的把戲。
閃掉了專家的權威性。教授、專家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權威的象徵,因為他們學識淵博、見多識廣、高瞻遠矚,也由此構成了各種聽證會的參與者,以便更好的完善制度和政策,被公眾給予厚望和期待。所以,作為專家應該直言不諱、科學全面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但是,在這次「快閃」聽證會上,專家代表、甘肅金城律師所的一位律師發言不足2分鐘,除了表明同意「漲價」、贊同「方案二」外,並沒有更多闡述。不禁讓人發問,緣何不敢多說話?為何不能拿出自己的看法?說好的權威性呢?還不如不參加。
閃掉了公眾的民意度。群眾的力量最可靠,群眾的意見最實際,群眾的需求最直接。天然氣價格與居民生活那是息息相關,廣大居民也是極度重視,所以更需公眾參與。漲價縱然讓公眾不願接受,但是通過聽證會,把原因說明了、把過程縷清了、把目的說透了,公眾想必會欣然接受。然而,蘭州物價局此次的聽證會搞得如此不「堂堂正正」、「一清二白」,消費者代表和4名經營者、利益相關方代表發言時間都不長,最短的發言,連客套話在內用時只有17秒。讓廣大群眾情何以堪?又怎能獲得高的民意度?
總之,「快閃」聽證會值得商榷,更值得糾正,聽證會就得實實在在的、明明白白的、公公正正的,而不是擺個花架子就完事兒,把聽證會當成「聾子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