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陰晴圓缺的月亮,卻可以帶動「潮漲潮落」,專家告訴你真相!
提到月亮,你是否想起那些文人墨客筆下的綺麗詩句?你是否聯想到客居他鄉的遊子?你是否感嘆悲歡離合的世事?先輩們將那個時代的思想文化寄托在月亮身上,月亮也見證了朝代更替,歲月變遷,現在的我們,仍然懷著滿腹狐疑去思考,月亮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曾被譽為孤篇壓全唐,其中一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磅礴大氣,文採上佳。這不由使人想起來,月亮是否與潮汐有著某種聯繫呢?
眾所周知,月亮是地球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每當傍晚,一輪明月照九州,格外美麗。古時的文人墨客喜歡月亮,喜歡借月亮託物言志,他們也喜歡氣勢磅礴的潮水,就如孟浩然描述的,「驚濤來似雪,一座凌生寒」。也許,先輩們揣測到了月亮與潮汐有著微妙的關係。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萬有引力的發現,伴隨著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的發現,科學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物理學的春天像蝴蝶效應一樣爆發,這使得人們開始更加賣力地去研究離地球最近的這顆天然衛星了。
謎題就這樣被解開:當廣義相對論提出後,人們了解到了微觀的相互作用力,其實地球月亮和太陽之間是存在引力的。月亮的引力影響著江河湖海的流動,河流表面起起落落,白天稱之為潮,即為海平面上升,夜晚稱為汐,即海平面下降。當春分與秋分時,太陽離月亮最近,由於萬有引力,而引發了潮漲潮落,氣勢磅礴,堪稱風景一絕。
提到潮漲潮落,聰明的人們從中發覺了潮汐能,即利用潮水的落差,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來發電,潮汐主要分布在海峽,河口區域,我國就有著名的三峽大壩,葛洲壩等想像夜晚,人類的萬家燈火,不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饋贈,也是我國大國崛起的標誌啊。
潮汐還能幫助人們出海作業,判斷天氣和風向,以免造成經濟損失,潮汐影響著水的流動,進而會影響魚的遷徙,從而使漁業得到發展,總之潮汐的點滴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蘇軾曾說過「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對於大自然,人類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就是大自然的饋贈,所謂投之以李,報之以桃,人類更好好好珍惜家園,好好愛護大自然。神奇的大自然依舊散發著那種神秘的力量,期待著人們去點亮夜空中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