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哲學的其他分支學科不同的是,倫理學具有極為強烈的實踐性

2021-01-10 小蝶說悅讀

第一節倫理學研究對實證學科的範式借鑑

從本章的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建立作為整體人生滿足的幸福的測量方案與指標體系。從具體內容來說,是一個將倫理學理論應用於具體實踐的指導性論述,在研究性質上來看,本章屬於應用倫理學的範圍,因而在論述中必然引人相應應用學科的研究範式。而倫理學研究,尤其應用倫理學的研究,引人和借鑑相關應用學科的研究範式,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倫理學的實踐性

與哲學的其他分支學科不同的是,倫理學具有極為強烈的實踐性,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個關注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生活實踐而出現的學科。倫理學的實踐性在於,它雖然有形上學的部分,如康德所謂「道德形上學」或「實踐理性批判」,但倫理學不應當僅僅是道德形上學,作為道德形上學的倫理學,其學科體系是不完整的。倫理學不僅是道德形上學,而且是實踐哲學、人生哲學。道德形上學應當再返回到生活世界,關注人們的現實的道德生活、道德實踐以至於人生實踐,這都是倫理學所應當收之於視野之內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政治倫理學的學科身份與研究方法
    對政治倫理學的學科身份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大致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政治倫理學並非一個獨立的學科,而是從屬於政治學。在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認為政治學和倫理學都屬於實踐科學,他並沒有明確地區分政治和道德、政治學和倫理學的學科界限。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指出,政治學追求人類共同體的最高善,因而在知識體系中居於最高的主導地位,其他一切知識都從屬於政治學並為之服務。
  • 從生命哲學到生命倫理學
    所謂社會性,是指人的生命不只是自然的產物,人作為知情意的結合體,具有很強的社會化特徵,人活在社會中,即受到社會的限制,同時也會影響其他人;所謂歷史性,是指人生活在歷史中,得到歷史的教化,歷史教會人如何在現在生存,歷史也影響到人類的未來。生命哲學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德國學者齊美爾則強調,生命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創造過程,同時生命還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不斷創造出其他東西。
  • 倫理學的繁榮發展與歷史使命
    學科意義上的倫理學研究,上世紀初才開始在我國出現。新中國的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為倫理學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倫理學出現持續繁榮的局面,目前已成為哲學大家庭中的一門顯學。同時,倫理學也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 關於生命倫理學四原則的對話
    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在一定限度內,不同的國家可以制定「不同的生命倫理學政策,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具體道德」。但我們仍然認為,道德原則和人權等方面提供了實質性的限制,人們有理由對基於具體道德的國家政策(無論是美國的,還是其他國家的國家政策)提出批評意見。
  • 教育倫理學,教育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倫理(Educational Ethics)已成為教育科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分支,成為道德科學的應用學科之一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關於教育倫理學及其研究對象,目前國內外主要有以下六種觀點。第一種觀點一教育倫理學是探討道德教育的理論。在20世紀上半葉,B.諾曼妮(B.Normann)和G.科蒙爾(G.Colmore)合著《教育倫理學》一書。
  • 哲學門類學科綜述——走馬觀花看專業之二
    哲學門類包括哲學學科一個大類,下設哲學(010101)、邏輯學(010102)、宗教學(010103T)三個基本專業和倫理學(010104T)一個特設專業,共四個專業。其中倫理學專業為特設專業,前幾年僅有中國人民大學招生且不定期招生。
  • 倫理學也應該講究倫理
    即倫理學是否有能力或在何種程度上有能力對科學及其他學科進行「規範」。第二個是交互性問題。即是否只有倫理學對其他學科的「規範」,而沒有科學及其他學科對倫理學的「規範」;倫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規範」關係是單向的還是雙向交流的。僅僅從目前流行的「商談(交流)倫理學」的角度來看,單向規範的思考也是片面的。
  • 2019考研:哲學的專業分類及就業分析
    哲學學科門類,包含哲學1個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專業介紹】   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是哲學的二級學科,主要研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 亞里斯多德寫了《尼各馬可倫理學》和《歐德謨倫理學》倫理學!
    亞里斯多德寫了兩部倫理學:《尼各馬可倫理學》和《歐德謨倫理學》。「倫理學」這一標題容易引起誤解,亞里斯多德實踐哲學中兩個關鍵術語被翻譯成標準英語時也容易讓人產生誤解「aretê」通常被翻譯成「美德」,「eudaimonia」則常被翻譯成「幸福」。有必要對這些詞簡單地說一說。
  • 環境倫理學在中國(圖)
    前不久,以「一個公正和健康的社會」為主題的第八屆世界生命倫理學大會在北京落下帷幕。雖然人們更多地關注生命科學,但環境倫理學還是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強烈關注。環境倫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學科,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興起後很快成為一種世界潮流。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學科,連續3年排名中國高校第1!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和宗教學教學科研重鎮,新中國哲學教育的「工作母機」,是目前國內教授最多、規模最大、學科配備最齊全、人才培養體系最完善、具國際聲譽的哲學院系,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QS世界大學哲學學科排名32位(2020),連續三年大陸高校排名第一。
  • 比較哲學,說白了比較就是一種方法,算不上哲學的一個分支
    比較哲學是將哲學和其他學科進行比較,尋找出其中的聯繫,也可以說通過不同體系哲學之間的比較從而尋求正確的認知,因此被看作是哲學的一個分支。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 環境倫理學的過程哲學根源:懷特海、利奧波德與大地倫理
    與懷特海派學者有時候努力尋求與之發生關聯的許多哲學思想領域不同,過程哲學家是環境倫理學誕生的見證人和參與者。確實,懷特海的著作可能是利奧波德的一個主要靈感來源,J.貝爾德·卡利科特(J.Passmore)和其他已經得到公認的人要深厚得多。他認為,其中一些根源可以回溯到懷特海。       在懷特海的《科學與近代世界》中,有一種甚至比[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更為強烈和富有生機的環保主義者風格的立場。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一、對大腦「性別差異」的研究長期以來,西方哲學一直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 理性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屬性,而大腦無 疑是體現人類理性、意識、潛意識、道德、宗教與藝術 等精神創造物的生物載體,這些精神創造物支配著 人的所有行為。
  • 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的倫理學論域
    弄清楚這幾個問題對於理解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基本範式以及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的價值主題    倫理學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古老的學科,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流派和學說,儘管在關於倫理、道德等概念的理解詮釋上也並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觀點,但是倫理學總是關涉人的發展完善和自我實現,這應是倫理思想史上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也始終貫穿這一價值主題。
  • 哲學倫理學:「醫治」空洞而虛無的現代「自我」
    就像古代人通過哲學倫理學來回答這個問題,現代哲學倫理學也試圖給出自己的回答。但現代哲學倫理學思考和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十分特別,它把全部的解題希望放到確立一個普遍有效的「義務」觀念上。在深受啟蒙精神鼓舞的現代道德哲學看來,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困難。
  • 坤鵬論:哲學研究的是什麼?有哪些分類?
    而中國的哲學思想就比較複雜了。從儒家思想來看,它打一開始便強烈地關注第二個問題,關注人的實際行為和人的社會生活問題,也就是倫理學。所以,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哲學,考慮最多的是人與人的關係,而中國在人事方面的學問就特別複雜。同時,中國哲學總體來說,更注重今生,不相信來世,講究的是今生今世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這也造成中國的歷史學很重要。
  • 作為科目、學科和科學的教育學
    教育學作為「科目」、「學科」和「科學」的發展邏輯還是比較清晰的,儘管其具體的歷史過程是複雜而多維的。由於師資培養的需要,教育學在歐洲師範學校的教學實踐中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目」,經過康德、赫爾巴特等一系列學者的努力,教育學由「科目」發展成具有自身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學科」(discipline),即成為(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學術領域裡成為)知識的一個分支。
  • 向世界一流邁進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以傳承創建一流學科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成立;1986年,教育部批准哲學系設置倫理學本科專業,1999年設置宗教學本科專業;2005年,哲學院正式組建;2019年,人大哲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倫理學專業入選北京市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