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葉斑病
由尾孢菌或柱孢菌等(Cylindrocarpon)侵染引起,該病主要是葉片受害。症狀有黑斑、灰斑和褐斑。發病初期水漬狀灰褐色病斑,後病斑變成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潮溼時病斑正反面有灰色或灰白色黴層,葉背更多;後期病斑成黑褐色,中心灰白色,病斑上覆蓋白色黴層,為病菌的子實體,有的病斑成潰瘍狀孔洞,病斑邊緣的深褐色帶明顯.
雲南寶田農業 優質滇重樓(圖)
發病特點 :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表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病部產生的孢子又借氣流及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再侵染。降雨早且多的年份,發病早面重。低洼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容易發病。溼度是該病發生擴展的決定性因素,雨水頻繁的年份發病重。一般7~10月均可發生,8~9月發病高峰。
雲南寶田農業優質滇重樓小苗(圖)
2.褐斑病
中間交鏈孢菌(Alernaria tenuis Nees)引起。該病主要感染葉片,一般從時緣葉尖開始發病,發病初期,病部呈水潰狀,接著失綠變黃,以後變淺褐色,慢慢病斑擴大成隨病情發展,病斑相融合,葉片邊緣枯卷。病斑不規則,淺褐色或深。我揭色相間,具輪紋,連續多天陰雨或高溼下,病斑兩側中部可出現少量灰綠至黑色小黴點,為病菌子實體.
雲南寶田農業優質滇重樓(圖)
發病特點 病原菌在土壤中寄主植物病殘體上越冬及存活。借雨、風及澆水傳播,多從生長弱的葉尖侵染為害,高溼時植株鬱閉、通風不暢條件下發病重。一般7~8月發病高峰期。
如果有任何關於種植滇重樓問題的朋友,可以隨時留言。
來源:雲南寶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