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山東煙臺,一名三歲的小萌娃為了得到全勤獎狀,成為「全勤小明星」,堅持讓媽媽在風雪過後送他去幼兒園堅持上學。當天天氣非常不好,能見度大約20米,媽媽為了完成孩子的心願,為了孩子強烈的榮譽感,專門買了滑雪板拖著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媽媽自己成為了一個「雪人」,但為了孩子,媽媽認為當一個「雪人」也值了。
01榮譽在不同年齡所體現出的不同
孩子的世界裡,榮譽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只要我表現好,我就可以得到老師和家人的表揚。在孩子看來,表揚就是一個榮譽。孩童世界裡的榮譽是單向評價標準,非黑即白,非左即右。
成人的世界裡,榮譽是一個複雜的多向評價標準。就像上文提到的「全勤獎狀」,在成人的世界裡,全勤獎是有的,獎狀是很少同時頒發的。因此,成人會理所當然認為,全勤並不是一個「榮譽」。成人的生活中,要獲得榮譽,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評價體系也多方面多角度。以教師為例,要獲得「優秀」的榮譽,涵蓋了思想道德、教學水平、科研能力,或許還會附加行政領導才能等。以公司職員為例,「榮譽」包括了職業素養、對公司的忠誠度、團隊合作、工作業績等。所以,成人世界,「榮譽」是一個更難得到的鏡中花。所以,成人會不太在乎「榮譽感」了。
02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成人的榮譽感
作為管理心理學五大理論支柱之一的「馬斯洛需求理論」提出,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先要滿足低級需要,才能完成高級需要,高級需要必須具備良好的外部條件(經濟條件、政治條件、社會條件等)才能實現。在這些需要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指:人們追求實現自己的能力或者潛能,並使之完善化。
榮譽感在成人世界裡,就是高級需要。成人要想滿足獲取「榮譽感」的需要,首先要完成各類低層需要。但作為脫離父母幫助的「打工人」們,大家更多考慮的是這個月的房租交完,自己還剩多少;哪個平臺的打折商品更合自己的心意;到底哪種通勤更能省時省力……「榮譽感」變成了成人世界裡的錦上添花,有更好,沒有也得努力生活下去,而沒有變成麵包和水,這些必須存在的東西。因此,成人對「榮譽感」的追求會逐漸降低。
03對於「榮譽感」父母要做的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都會給他們讀童話。童話結局裡「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是「勇敢的少年屠龍之後救出了全城百姓」。我們之所以給孩子讀這些「幸福」的故事,是因為我們知道,成人之後的世界更加殘酷,更加無奈,更加難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為了讓孩子們以後在辛苦的日子裡,偶爾能想到一絲絲甜,我們用童話給孩子們奠定了基石。雖然日後,孩子們會慢慢發現,公主和王子一起生活後,可能會因為性格不合而分開;勇敢的少年救出全城百姓後,百姓可能會責怪少年為什麼不順便把他們送到更宜居住的地方。哪怕孩子長大後會對未來有一些擔心,但此時此刻,在孩子的幼年時期,請真真切切愛你的孩子,維護他微不足道的小小「榮譽感」,即便成為「雪人」,在孩子眼中,父母也是維護自己爭得榮譽的最偉大的「雪人」。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