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你認得幾個?

2020-12-11 國藏紫砂

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在紫砂界地位極高,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紀念紫砂歷史上的前輩高手,更是紫砂技藝的傳承,是衡量紫砂藝人制壺技藝的標準之一。

2013年5月5日,「第七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在宜興開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宜興「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稱號。開幕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首次宣布了「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評選結果。

此次的「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評選活動,是由宜興市廣播電視臺、江蘇省陶協、宜興市陶協共同主辦的,石瓢壺、仿古壺、供春壺、掇球壺、提璧壺、魚化龍壺、龍頭八卦一捆竹壺、井欄壺、報春壺、風卷葵壺10個壺型榜上有名……

石瓢壺

【誕生年代】清朝嘉慶年間

【創製名家】陳曼生

【成型典故】有一次,陳曼生在街上遇到一個拿著石器行乞的乞丐,在攀談之中,陳曼生發現乞丐手中的石器雖汙濁破舊,卻形制獨特,似瓜非瓜,細看底端,依稀可見「元人邵氏定製瓢器」字樣,知是古物,遂掏出紋銀買了下來。

石瓢壺

將石器帶回家中的陳曼生如獲至寶,他在石器原有形狀的基礎上加以修整、改進,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最終做成了一把初代石瓢壺,並鐫刻「不肥而堅 是以永年」的壺茗,流傳至今。

陳曼生制石瓢壺

【壺型簡介】石瓢壺的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整體造型渾厚樸拙。壺底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壺嘴簡潔見力度、壺把多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平壓蓋及橋鈕乾淨利索、比例恰當,充分體現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

掇球壺

【誕生年代】清代嘉慶、道光年間

【創製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生長在江蘇宜興的邵大亨,對煮蓮子粥所用的蓮子罐印象深刻,在對蓮子罐細細改良之後,創製了以清秀俏麗著稱的蓮子壺。

邵大亨制蓮子壺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蓮子壺都是無數愛壺者追捧的對象。但是邵大亨的創作腳步並沒有停留於此,蓮子壺雖美,但離他心中的預期還有些距離,於是邵大亨開始著手蓮子壺的改良與再創造,設計圖稿畫了無數張,實地製作失敗了無數次,終於創製出了震動紫砂界的掇球壺。

邵大亨制掇球壺

【壺型簡介】掇球壺的壺身,是一個滾圓的球,該球的球心端正的位於壺腹的位置上。

壺肩到壺口有一個圓潤流暢的過渡與銜接,壺口與壺蓋相接處有較為硬朗的線條承接,整個壺蓋的基礎也在於此。

壺流必須採用一彎流,壺把的安置在與壺流對稱的同時,從壺肩開始延伸,逐漸由粗變細,延伸至壺下腹回歸壺身,整體行雲流水、通暢練達。

提璧壺

【誕生年代】20世紀50年代

【創製名家】顧景舟

【成型典故】1956年秋天,在顧景舟與時任中央美院教授高莊展開了一場關於提梁壺的交談,使顧景舟萌生了做一把紫砂提梁壺的想法。於是,顧景舟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了一份集旭茂提梁壺和天香閣壺所有優點的提梁壺圖紙,徵求高莊的意見。

顧景舟制提璧壺

高莊眼看顧景舟所繪製的圖紙,喜歡的不行,可是時間短促,在改完圖稿之後,便匆匆回了北京。於是,顧景舟就按照圖稿的比例,用紫砂制出壺樣,然後裝上壺流、壺把,琢磨思考,不斷修正,直到滿意為止。1956年冬,這把紫砂提梁壺的雛形便製成了。之後的20年裡,顧景舟通過4次修改,終於製成了提璧壺。

顧景舟制提璧壺

【壺型簡介】提璧壺的壺身是直行的,壺腹的弧線與壺蓋的弧線平行,壺口頸部有一條肩與口的分割線,稍厚於壺蓋面,潤澤飽滿。壺身、壺蓋、壺鈕呈現出線與線,線與面,線與角之間的流暢大方,詮釋的恰到好處。

顧景舟制提璧組壺

提梁從壺流根部延伸出的提梁凌空而起,扁平的設計集整體的美感與實用性與一體,虛實相間,曲直剛柔,極具匠心。同時,提梁營造出的空間感將方圓結合,符合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傳統審美。

報春壺

【誕生年代】20世紀70年代

【創製名家】朱可心

【成型典故】1971年的某一天,紫砂廠突然宣布召開緊急會議。會議要求所有技術骨幹們必須在馬上召開的廣交會上,拿出創新作品來爭取訂單。

朱可心創作時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作品。於是他將自己1955年製作的竹節咖啡壺與1964年製作的祝壽壺的精髓巧妙融合。

朱可心制竹節咖啡壺

設計出簡約大氣的雞心形壺身配以梅枝延伸的壺嘴和壺把,一根嫩枝由壺嘴伸展至壺身,朵朵嬌梅或含苞,或怒放,正、背、側、偏,千嬌百媚。

朱可心制報春壺

經過圖紙的反覆修改和無數次成品實驗,報春壺終於誕生,一時間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大批訂單源源不斷的湧來。

【壺型簡介】報春壺誕生後,朱可心將梅、竹、松、桃等形象融入壺型設計,衍生出了報春系列壺型。

朱可心制梅報春壺

報春壺的衍生並不是簡單的自然形象照搬,而是經過朱老精心設計提煉取捨,將梅花疏影橫斜、竹葉瀟灑靈動,青松蒼勁有力、枝美葉秀恰如其分的刻畫塑造,自然形象與紫砂完美結合,所有的壺型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藝術感染。

井欄壺

【誕生年代】清朝嘉慶年間

【創製名家】陳曼生

【成型典故】某年初夏的一天,楊彭年應邀到陳曼生家小聚,二人把酒言歡。

正巧有個丫環在院子裡的井邊打水,由於水井的井欄很高,丫環取水的時候必須使勁的彎下身子,這個樣子有點像一隻蝦。

陳曼生制井欄壺

陳曼生繼續緊盯井邊打水的丫環,漸漸的,眼前丫環的身軀化為一隻彎曲的壺把,打水的井欄化作壺身。陳曼生當即鋪紙作畫,初始草圖畫出來後,楊彭年大呼精妙,於是二人徹夜商討,經歷無數遍修改,終於將制壺圖紙定了下來。

陳曼生制井欄壺

【壺型簡介】井欄壺圓筒狀的壺身由舒展飄逸的弧線圍成,線條圓潤有力,透露著些許方正的意味。

壺腹微微隆起,與井欄的腹部如出一轍,而底圈弧線較大的設置,使壺身整體豐挺飽滿。

陳曼生制井欄壺

嵌蓋設置使之與壺身融為一體。自壺肩到壺鈕,呈逐漸遞進上升狀。壺鈕似縮小的壺身倒置,上大下小的設計與壺身下豐上斂的形態完美呼應,在使用中也不易脫手滑落。

魚化龍壺

【誕生年代】清代道、鹹時期

【創製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據說邵大亨紫砂技藝精湛,能夠將萬物融於紫砂製作中,在結合了陳仲美龍戲海濤壺和民間傳說之後,將魚化龍壺展現在世人面前。

邵大亨制魚化龍壺

魚化龍壺從誕生之日就備受推崇。普通民眾喜愛是因為它寄託著大眾最樸素也是最美好的願望,王公貴族喜愛是因為龍自古以來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於是一時間,魚化龍壺火爆,不少紫砂匠人也爭先仿製。

【壺型簡介】六瓣雲水紋組成魚化龍壺的圓形壺身,配以筋紋有序相連,展現出一幅看似簡單卻大氣美觀的連貫圖案。

邵大亨制魚化龍壺

壺身裝飾著精美的浮雕,一側浮雕鯉魚在海浪中吐珠,另一側海浪中伸出一龍首,張口睜目,聳耳伸須,龍口吐出一顆寶珠,神韻生動。壺蓋由波浪紋組織而成,運勢而上,如海面掀起的滔天巨浪,浪尖探出立體雕刻的龍頭,可以靈活伸縮。

魚化龍壺龍頭

倒茶時,龍頭伸出同時一根細龍舌也會隨之吐出;壺持平,龍頭則會縮回,龍舌也會縮進龍頭。

供春壺

【誕生年代】明朝正德時期

【創製名家】龔春

【成型典故】明朝正德時期,有一位讀書人在宜興的金沙寺複習迎考,隨行的只有書童龔春(也作「供春」),每天主人在房間看書,龔春便在寺裡偷看老和尚制陶壺。

供春像

某晚,龔春偶然間看到月光照在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上,忽然心裡一亮:這不正是一把從未見過的茶壺麼?於是龔春細細觀察,並將看到的形態一一繪製下來。經過無數次嘗試,一把從未見過的茶壺終於製成了。

供春制樹癭壺

大銀杏樹的樹癭,蒼老遒勁,壺嘴和壺把都有小枝相配。壺身兩側堆以樹枝和樹葉,惟妙惟肖。由於仿樹癭而制,所以龔春給它起名「樹癭壺」。

【壺型簡介】供春壺的外形,是自然的仿真寫實,又承載著久遠年代的深邃奧秘。通體紋飾虯蜷蜿蜒、拙巧成塊,仿佛歲月的絲絲紋飾。

樹癭壺

壺身線條粗細曲紋運用自然,陰陽凹凸變化精妙,實乃巧工之天造拙趣。紫砂泥料的敦厚與壺型融合交織,盡顯其敦厚自然的風採。壺流與壺把自然延伸,沿壺身對稱,給人以自然飄逸之感。

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誕生年代】道光六年(即公元1826年)

【創製名家】邵大亨

典故】那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張格爾叛亂。為了紀念自己的這次偉績,道光皇帝命內務府置辦相關禮器,同時附加了一個難題,禮器需要滿足:「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

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邵大亨將傳說中的龍、竹子等形象,《易經》中的卦象與紫砂技藝巧妙融合在一起,創製出了龍頭八卦一捆竹壺,由當地官員獻給皇上。沒想到,各地呈上的數百種禮器都未能滿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這把龍頭八卦一捆竹壺深得道光皇帝喜愛,也使得這把紫砂壺在眾多光彩奪目的宮廷陶釉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帝的御用壺。

邵大亨制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壺型簡介】龍頭八卦一捆竹壺,高85毫米,口徑96毫米,整體工整光潔,意境天然。

制技精美壺身呈圓柱形,由64根粗細相同的細竹圍成。這正對應了《易經》中的64卦象,正可謂「天下乾坤,一壺盛載」。

壺底有4個底足,每個底足又有壺腹延伸出的8跟竹子組成,平頂寶珠紐作為壺鈕,紐頂部飾有太極圖式,壺嘴為三彎式飛龍,龍頭逼真;壺把為龍形端把,簡潔大方。

仿古壺

【誕生年代】清朝鹹豐、道光年間

【創製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邵大亨生活的時代,正值戰亂紛飛。看慣了戰爭的他,反而變得釋然,能將戰爭中的一些元素融合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戰鼓就是其中一個。

邵大亨制仿古壺

邵大亨將戰鼓的元素融入紫砂技藝中,創製出仿鼓壺。後人之所以稱之為仿古,是沿用了紫砂泰鬥顧景舟的叫法,他為致敬邵大亨的經典,謙稱自己仿製的這把壺為仿古壺,這個新的稱謂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顧景舟制仿古壺

【壺型簡介】作為光器中的經典造型,扁身,鼓腹,聳肩,高頸,包底,壓蓋,珠鈕,彎流,圈把,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圈把下可有垂已成為仿古壺的標準。不少紫砂巨匠在此基礎上略微變動,制出了許多精美的衍生器型……

風卷葵壺

【誕生年代】清朝嘉慶年間

【創製名家】楊鳳年

【成型典故】重男輕女的舊社會,紫砂制壺技藝向來「傳男不傳女」。

錦葵花

楊鳳年便開始自己鑽研製壺技藝。一天夜裡,颳了很大的風,第二天一早楊鳳年推開窗,發現院中的花草被一夜的狂風吹得東倒西歪,就在這樣的花叢中,楊鳳年恍惚間看到花枝上頂著一把壺,定睛一看,原來是院中的錦葵花,在經過狂風的洗禮後又挺立起來,花瓣被吹得聚在一起,在四周花草歪歪斜斜中格外亮眼。

楊鳳年制風卷葵壺

於是她將眼前的景象繪在紙上,將制壺的方法融入其中,經過反覆修改嘗試,終於製成風卷葵壺。

【壺型簡介】狂風是無形的,而展現在壺上的「風」卻是有形的,壺身的線條翻滾、流動,似乎能聽到陣陣呼嘯的風聲,錦葵枝葉在大風中捲曲,包住壺嘴,花枝自然彎曲成壺把。

楊鳳年制風卷葵壺

壺蓋與壺身渾然一體,花朵在風中搖曳的姿態極盡展現,壺雖無語,可生命的活力、藝術的魅力躍然眼前。

一壺一乾坤,細數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你中意哪一款?

相關焦點

  • 紫砂壺按壺型可分為哪些?紫砂壺三大器型介紹
    但無論它的造型如何千變萬化,卻離不開壺身,壺蓋,壺鈕、壺嘴、壺把、壺底這些個元素。紫砂泥料有大類的劃分,紫砂壺的器型有嗎? 當然有,接下來砂軒就來向大家介紹介紹紫砂壺的三大器型。 紫砂壺業內有一套約定成俗的分類方法,按壺型可分為三大器型,光器、花器和筋紋器,也可以叫做是光貨、花貨和筋紋貨。
  • 紫砂壺非常流行的器型,你手裡有幾款
    紫砂壺造型之美,器型不知凡幾極為豐富。今天小編跟大家聊一下那些紫砂壺是歷史上非常流行的。石瓢壺石瓢壺,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後經多人改良,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紅華石瓢,漢棠石瓢等,但最終萬海歸宗,同出一源,此款應為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
  • 紫砂壺器型|形態迷人,賞心悅目的美人肩壺
    美人肩紫砂壺 被譽為「紫砂壺三大美」之一,可以想見美人肩紫砂壺形態有多迷人。美人肩紫砂壺直至今日仍然符合大眾的審美,這種紫砂壺值得每一位壺友與工藝師細細欣賞與品鑑。
  • 一分鐘教你學會怎麼挑選紫砂壺的器型、容量
    對於用紫砂壺泡茶這件事,我們一直在追求如何讓茶的口感更好。所以很多壺友都會諮詢小花,這個泥料的壺適合泡什麼茶?這款泥料的壺又適合泡什麼茶?之前對於泥料和茶的對應關係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了。今天總結了一下我們中國的六大茶類應該選擇什麼款式的紫砂壺!
  • 榮寶齋在線推出「名家手刻紫砂壺專場」(高清組圖)
    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2013年5月5日,「第七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在宜興開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宜興「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稱號,並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首次宣布了「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評選結果。
  • 良心說壺|紫砂壺經典器型推薦之全手工降坡泥南瓜壺
    在這所因陶而興的高等學府中,戴晨接受了專業的紫砂壺訓練,對紫砂藝術有較深的認識,特別是對紫砂器型的創作理念的理解和把握。由於深受學院造型影響,戴晨的作品以全手工花器為主,做工精細挺拔,線條流暢自然,每件作品都熔鑄了作者的心和意,每件作品都散發著濃鬱的東方藝術特色。
  • 從2019年紫砂壺的消費趨勢,看2020年紫砂壺的價格走向
    隨著紫砂壺市場的成熟,壺友對紫砂壺的了解,實用紫砂茶器成為主流。(這裡的紫砂壺是指傳統工藝成型的紫砂壺) 收藏的熱度在不斷的下降,壺友知道1000個藝人可能也出不了一個大師級別的藝人。不在被升值潛力的所謂說法忽悠,對高價紫砂壺不再盲目出手。
  • 壺友須知:三種主要的紫砂壺器型
    紫砂壺形千變萬化,若是按照造型來區分,一般大致上可以分為光貨及花貨和筋瓢貨這三大市場上最常見的壺型。叄筋囊貨作者:楊國平 編號:33735筋囊貨也叫筋紋器。筋紋器是從生活中所見的瓜稜、花瓣、雲水紋等創作出來的造型樣式,它的線條有凹凸形成曲線形。筋紋器皿具有整齊感、節奏感和生動感。
  • 行話常說一方抵三圓,紫砂壺方器型大全,你認識的有幾把?
    從早期的六方大彬壺到歷史悠久的僧帽壺,再到經典器型的雪華壺,無不一展示了方器「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正確、勻挺、富於變化」的器型特點。10、磚方壺磚方是方器造型中較為經典的器型之一,據考證磚方壺最早出現於明朝晚期,由當時的制壺能手許龍文所制,其所制磚方曾流傳於日本。但磚方的原創作者暫無從考證,磚方壺是方貨中較為成熟的作品之一。
  • 紫砂壺有「五看」兩「不看」,你玩對了嗎?
    細節處理:從做工角度主要體現在,壺把、壺蓋與壺鈕、壺嘴這幾個維度的處理上,壺嘴銜接處過渡是否自然,壺整體重量拿起是否屬實等。扁型壺:則適合沏泡一些大葉茶。如綠茶類在焙制加工時未經發酵,葉綠素沒有被破壞,沏泡時不宜深悶。
  • 如何挑選紫砂壺的容量
    許多人在挑選紫砂壺的時候,往往只注意制壺人和壺型,而對紫砂壺的容量沒有概念。紫砂壺容量的大小,決定著你一壺茶能衝幾杯,也被泥料和壺型所決定著。280cc的甌葉淨友壺多少容量衝幾杯茶?如果不算特製的極端作品,紫砂壺的容量,可以分為以下五檔。
  • 八、紫砂壺藝術與現代製造技術是什麼關係?
    重霄大哥說紫砂壺:鑑別、鑑賞紫砂壺真假好壞所必備的基礎知識。紫砂壺是傳統手工藝術,說的是在紫砂壺生產過程中,要把兩類元素揉合在一起,一是藝:藝承載的是道,即文化價值。二是術,術就是生產技術,承載的是使用價值,所以,紫砂壺具有實用性與文化性的雙重特性。
  • 收藏老紫砂壺是收藏歷史 初學者不能怕丟面子
    你有權創造歷史,但沒有權改變歷史。」這是他堅持的收藏理念。  沒有名家作品不能算收藏家  「紫砂壺一般認為起源於宋代,但真正走上藝術化生產是在明代正德年間以後。宋元以前多煮茶,明清改為泡茶,紫砂壺與茶文化息息相關。我喜歡老紫砂壺,就因為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紫先生—紫砂壺:紫砂壺需不需要創新?
    相信很多壺友在與紫砂壺的接觸中,會發現刨去那些經典器型以外,不斷地會有充滿新意的紫砂作品出現在大家面前。 而對於這些新穎的紫砂作品,我們沒有一個特定的審美把握以及前人的借鑑來進行判斷,那麼紫砂壺到底需不需要創新呢?
  • 紫砂壺行話:「花貨」、「光貨」,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有這麼一句話:「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贊的就是茶具裡的宜興紫砂壺。紫砂壺誕生於明朝,從誕生之日起,便被世人追捧,既是茶具,又是收藏品。紫砂壺的造型,是由其特殊的製作方式決定的。它完全由工匠手工拍打身筒和泥片鑲接成型。
  • 紫砂壺經典器型推薦之全手工原礦四方坦然
    作品名:《坦然四方》;器型:方器;得到坦然四方,方中有圓,圓中寓方;出水體驗:彎流壺嘴,出水舒暢而無泛花;泡茶:混方壺身,能容大葉茶葉,易於其舒展,並充分發揮茶性細節描述:壺嘴:彎流壺嘴、似直略彎
  • 3分鐘幫你了解紫砂壺的目數
    目數對於紫砂壺的影響主要是內在的實用性以及外形上的美感度,花幾分鐘了解一下紫砂壺的目數知識相信對你了解紫砂壺是非常有幫助的。>小編在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紫砂壺的雙層透氣孔對於紫砂壺的實用功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漲知識:紫砂圓器壺型圖譜大全
    紫砂壺總體來說分為五大類:圓器、方器、筋囊器、花塑器、提梁器。據不完全統計,紫砂壺的器型數量,從明代供春時期的幾十款到現代紫砂壺器型超過2000餘款。面對如此多的的紫砂壺器型,很多壺友已經感到眼花繚亂。
  • 紫砂壺最常見的21問解答,玩壺必看!
    答:紫砂壺具有很強的吸茶味功能,如果你用不同茶味的茶葉泡,它吸的茶味就很雜了,將來這個壺泡什麼茶,其茶水的茶味就會不純正了。,後天用它泡綠茶… 不過,這就好像你炒菜不洗鍋,炒的菜又是你自己吃,這是你的權利和自由。
  •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時大彬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為小」,「改俗為雅」,奠定了紫砂壺基本的審美傾向,使紫砂壺能進入文人生活,成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壺的文化內涵。這也讓時大彬成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讓無數後人仰止。 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較大且豐滿的扁球形,上部圓環狀提梁粗大,六方三彎嘴,六瓣平扣鈕,壓蓋,圈底,溜肩,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