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行星已有10倍木星大,還在長

2020-12-05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木星是我們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最近科學家觀察到離地球僅330光年處一顆行星的體積是木星的10倍大,而且分析顯示它還是嬰兒期的行星,體積還在增大。

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通過克卜勒(Kepler)望遠鏡發現了這顆名為2MASS 1155–7919 b暗淡的行星。它在距離一顆年輕的恆星很遠的軌道上繞行。那顆恆星的年齡只有大約500萬年,相比之下,太陽已有46億年的歷史。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迪克森-範德維爾德(Annie Dickson-Vandervelde)在發布研究的公文中說:「我們發現的這顆暗淡低溫的天體有木星的10倍大,而且還處於嬰兒期,還在成長階段。」

「雖然我們發現過很多其他大型行星,但它們幾乎都是『老』行星。而且,這次發現的這顆僅是至今發現的第四或第五顆離其主星如此之遠的行星,科學家都在想辦法解釋這些行星怎麼會在距離恆星那麼遠的地方誕生,或者誕生後怎麼會移動到那麼遠的地方。」

這項發現為科學家探索還在成長階段的大型氣態行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比木星還大3倍的行星,它是「行星之王」嗎?差遠了
    不過行星其實是宇宙中的一種常見星球,銀河系中這種星體也非常多,天文學家這認為銀河系中有了1000~4000億顆恆星,但是行星的數量恐怕還要多上幾倍,在如此龐大的基數面前,比木星大的行星當然是存在的。在這個行星系統中還有克卜勒-88c,它的質量幾乎和木星一樣,而克卜勒88b的質量和天王星質量差不多,相當於10多個地球的質量。相比於地球來說,它的這倆「兄弟」也是很大的啦。
  • 天文學家發現比木星還大3倍的行星,它是「行星之王」嗎?差遠了
    不過行星其實是宇宙中的一種常見星球,銀河系中這種星體也非常多,天文學家這認為銀河系中有了1000~4000億顆恆星,但是行星的數量恐怕還要多上幾倍,在如此龐大的基數面前,比木星大的行星當然是存在的。在這個行星系統中還有克卜勒-88c,它的質量幾乎和木星一樣,而克卜勒88b的質量和天王星質量差不多,相當於10多個地球的質量。相比於地球來說,它的這倆「兄弟」也是很大的啦。克卜勒88d比木星的質量還大3倍,那它就是最大的行星,堪稱「行星之王」了吧?實際上不是的,可以說它還差得遠!
  • 行星的上限設定為木星質量的4至10倍,行星將被新定義?
    最大行星的新定義?現在,科學家們知道大行星停在哪裡,小棕矮星開始在哪裡-這一發現重新定義了「行星」一詞。現在,科學家們知道大行星停在哪裡,小棕矮星開始在哪裡-這一發現重新定義了「行星」一詞。很少有天文學術語比「行星」一詞更具分裂性。儘管冥王星在2006年的降職長期以來一直是持續不斷的科學辯論的焦點,但還有其他更大的世界處於危險之中。確實,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想,在不再被視為行星之前,行星有多大。在最近將行星的上限設定為木星質量的4至10倍。更大的物體根本不是行星,而是褐矮星,所謂的「失敗之星」。
  • 天文學家提議最大行星上限:10倍木星質量
    不過,現在是時候可以清晰界定了——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行星質量的上限,可以限定在木星質量的4~10倍。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說,宇宙最大行星——氣態巨行星(類木行星)的最大質量上限是10倍於木星質量。我們知道,木星是我們太陽系最大一顆行星,質量1.8986×1027 kg,相當於317個地球質量,或者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但只有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
  • 太陽系最大行星將回歸,補缺冥王星位置,直徑是木星的10倍
    科學家意外發現,在原始太陽系曾經還存在過一個大行星,它的直徑是木星的10倍,是眾行星的當然老大。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直徑是地球的11.25倍
    而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1.25倍。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可以花5年繞地球一圈,那麼,繞木星一圈就得花上56年。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90多萬倍,連木星都要黯然失色
    每天我們都在學習和進步,但是我們生活中存在無窮的知識量,這些知識其實在我們身邊已經很久,只是我們沒有去關注所以經常不知道,一天知道一些很快我們的積累就會很多,關注我認識不一樣的知識,今天和大家說說宇宙中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90多萬倍,連木星都要黯然失色 地球是人類的棲息地,地球之所以能夠繁衍出生命乃至人類這種高智慧生物
  • 這種恆星,大小只有太陽的10%,但它的行星,卻是木星的10倍!
    中央蘭開夏大學的最新天文學研究表明:圍繞小恆星形成巨型行星的速度,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快得多。正如現在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研究那樣,安東尼·默瑟博士和迪米特裡斯·斯塔馬特洛斯博士新行星形成的研究,挑戰了我們對行星形成的理解。紅矮星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類型,它們是小恆星,大小是太陽的10%到50%。
  • 行星最高溫度有多高?這顆行星大木星三倍,數千度高溫熱到能發光
    宇宙中也有很多熱木星,它們都是距離主恆星很近的大質量行星,受到主恆星的能量輻射很強,因此其大氣層溫度很高,有的甚至高達數千攝氏度,這樣的大質量行星通常都有磁場,由於他們距離主恆星比較近,所以接收到的恆星風比較強,因此在它們的兩極地區,會有著強烈的極光現象出現,其亮度是地球上極光亮度的成千上萬倍。
  • 天文新發現: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新生行星 至少比太陽年輕千倍
    以往天文學家新發現的行星通常都是「老行星」,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2月10日在美國天文學會發表論文指出,他們發現了一顆新生的「巨嬰」系外行星「2MASS 1155-7919 b」,離地球只有330光年,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年輕行星。
  • 九大行星:木星(二)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這類結構能持續那麼長的一段時間。 木星向外輻射能量,比起從太陽處收到的來說要多。木星內部很熱:內核處可能高達20,000開。該熱量的產量是由開爾文-赫爾姆霍茲原理生成的(行星的慢速重力壓縮)。(木星並不是像太陽那樣由核反應產生能量,它太小因而內部溫度不夠引起核反應的條件。)這些內部產生的熱量可能很大地引發了木星液體層的對流,並引起了我們所見到的雲頂的複雜移動過程。
  • 木星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這樣形容木星是很貼切的,木星的直徑為142984千米。木星的質量與太陽相比,是太陽的0.1%,但是其他行星相比,卻是其他七大行星的2.5倍,足見木星的巨大。木星與地球、火星等類地行星不同,木星是屬於氣體行星。
  • 九大行星:木星
    ,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在1973年被先鋒10號首次拜訪,後來又陸續被先鋒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和Ulysses號考查。目前,伽利略號飛行器正在環繞木星運行,並將在以後的兩年中不斷發回它的有關數據。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只是由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我們從它們表面相當於1個大氣壓處開始算它們的半徑和直徑)。我們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
  • 科學家或發現太陽系最大行星 約有木星四倍大
    科學家相信在遙遠的奧爾特雲(Oort Cloud)範圍內存在一個巨大的氣太巨行星奧爾特雲(Oort Cloud)是一個半徑為一光年的球體如果該行星的存在被得到證實,並且經過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的同意後,該行星將會成為第九大行星
  • 宇宙已知最大行星有45萬個地球大,可是科學家發現它還在變大
    它的直徑差不多是木星直徑的7倍,地球直徑的77倍多。因此根據它們的直徑相差的倍數,我們可以簡單地推算出,HD 100546b的體積是木星的343倍,是地球體積的45萬倍多。也就是說目前宇宙中已知最大的行星可以裝得下340多個木星和45萬多個地球!這顆行星的大小即使和太陽比較一下也毫不遜色。
  • 39倍大的地球長什麼樣?天文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恰是地球的39倍大
    倍的行星核根據《新華社》7月3日的報導,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們竟然找到了一個巨大的行星核,這個行星核足足有39個地球那麼大,它也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的一顆巖石行星。一開始,天文學家們認為它只是一顆行星,它距離母星非常近,公轉的周期僅有10多個小時,表面的溫度更是超過了1500攝氏度。不過,後來伴隨著觀測,卻發現它實際上密度很低,要知道,對於巖石行星來說,密度和質量是成正比的,質量越大,密度也越大。不過,它的質量很大,密度卻很小。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木星為第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它的亮度僅次於金星,在通常情況下比火星和天狼星還亮。在我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 木星是太陽系內除太陽之外,體積最大、質量最大、引力最強的龐大天體。如果。拿木星的質量與地球的質量相比,木星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317.90倍。如果,把地球跟木星的體積作比較,木星的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316倍。
  • 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一顆由氣體構成的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在太陽系中排列第五。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這顆行星是顆扁球體,它的赤道直徑比兩極之間的直徑大9275km。迄今為止已發現木星有79顆衛星之多。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木星是太陽系內第5大行星,並不在太陽系的宜居帶,距離太陽的距離大概是日地距離的5倍,因此接收來自太陽的能量也並不多,即便作為氣態行星的木星內部也會源源不斷的產生能量,但表面的平均溫度依然遠遠低於地球,只有零下148度,這麼低的溫度之下,人類如果想在此落腳需要配備獨特的裝備,不然連1分鐘都支撐不下去。
  • 木星為什麼是一顆氣態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超過地球的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