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科技工作,培養了一大批科學家,他們以堅定的愛國主義,頑強的探索精神,踏實的勤奮工作,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建設,為民族的科技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展現他們的輝煌業績和偉大精神,郵政從1988年開始有計劃的發行《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
1988年發行的第一組分別是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物理學家吳有訓、數學家華羅庚。其設計都是以自己的成就為背景圖,半身照為主題設計的,前五組都是這樣設計的。
1990年發行了第二組四名人物為醫學家林巧稚、天文學家張鈺哲、化工學家侯德榜、農學家丁穎、在國內外聞名遐邇,功績卓著,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上均佔有一定地位。
第三組1992年發行的四名人物為數學家熊慶來、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內科專家張孝騫、建築學家梁思成。如果細分的話可以把這三組分為一個系列,設計風格前五組都是一樣的,只是說色彩方面前三組比較鮮豔一些。
《中國現代科學家(四)》紀念郵票2006年發行一套四枚。四枚郵票圖名分別是林學家梁希;橋梁學家茅以升;物理學家嚴濟慈;物理學家周培源。
《中國現代科學家(五)》紀念郵票2011年發行一套四枚,分別是生物學家貝時璋;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化學工程學家侯祥麟;物理學家錢三強。
《中國現代科學家(六)》紀念郵票2014年發行的一套六枚,這組是這個系列裡邊唯一一個發行一套六枚的,分別是物理學家王淦昌;物理學家趙九章;力學家郭永懷;物理學家鄧稼先;物理學家朱光亞;計算機學家王選。這組郵票的科學家都是「兩彈一星」的功臣。這套郵票的設計和之前的五套設計已經有很大的區別了,之前五套是半身照而後邊二組都是全身照並且背景圖也不是自己的成就了,導致這六套放在一起非常不協調,感覺破壞了《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郵票的整體格局。
《中國現代科學家(七)》紀念郵票2061年發行一套四枚,分別是地質學家丁文江;農學家金善寶;物理學家葉企孫
;氣象學家葉篤正。這套郵票的設計其實和第六套是一個設計的風格,已經和之前五套有很大的區別了,感覺第六組和第七組單獨成了一個系列,讓人感覺很不好,一個系列應該用一個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