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月是故鄉明,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月亮決定著人類命運!

2020-12-05 談天說地論科技

又是一年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外面漂泊的人想念家裡的親人,而在家裡的人也在想念外面奔波的親人!今天是中秋節,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也是關於月亮的節日,如果在今天不寫點關於月亮的文章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有說是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有說是起源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有說是起源於農業生產、有說是起源於隋唐末年、也有說是起源於元末明初的戰爭,反正是種種說法都有道理,但也不能確定到底是起源於何時。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月球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其實是反射太陽的光,而我們永遠看到的只有月球的一面。

小編親自拍攝的月球照片

雖然地球在太陽系中不算大,但按比例來說在太陽系的這些行星裡面月球算是最大的了衛星了,( 以前比不過冥王星的「衛星」卡戎,但現在冥王星和卡戎已經被重新認定為雙矮行星系統 )甚至大的有點不合情理,所以經常被扯到外星人上面,說是月球是外星人用來監視地球的,裡面都是中空的,還住著外星人,出口就在月球的背面等等。

電影《變形金剛》中的月球外星飛船

記得以前初中語文課本有一篇課文《月球是地球的妻子、妹妹、還是女兒》的課文,討論的是月球的起源問題,好像當時的那篇文章並沒有得出結論。現在經過科學家研究,很多證據都表明,月球是在地球形成後不久由於一次不同尋常的撞擊而產生的。在太陽系的早期這種碰撞事件是經常發生的。大約距今45億年前有一顆大小類似於火星的外來星球(被命名為忒伊亞的太陽系早期矮行星)撞擊了年輕的地球,此次撞擊撞碎了地球,融化的地球碎片從地幔上飛濺出去,大部分碎片重新落會地球,但也有一部分留在了空間軌道中,後來這些物質,其中包括地球物質和外來星球的物質就聚集形成了月球。大家可能注意到,現在公認的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所以這次撞擊發生在地球剛形成不久的時候,當時地球上的鐵元素剛剛沉入地核之後約1000萬到2000萬年,所以那篇課文的三個結論都被推翻了,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哪?

從月球看地球
永遠不被人看到的月球背面

證據一:月球的平均密度遠小於地球的平均密度,它實際上與地球地幔的密度幾乎相同。這說明月球不像地球以及其他類地行星那樣擁有鐵元素構成的核心,而是幾乎完全由與地幔類似的物質構成的。

證據二:除了缺少那些不穩定元素外,月球巖石的總體構成與地幔物質也十分相似。由於高溫可以使不穩定的易揮發元素蒸發並逃逸到太空去,可以推測月球是由與地幔物質類似的材料構成的,但這些材料在形成月球之前曾經被極度加熱過。

忒伊亞和地球相撞想像圖

這次撞擊也被認為是地球之所以會誕生生命的關鍵因素之一。

太陽系行星形成時間相差不大,大約都是在40多億年前。金星的年齡跟地球應該大致相同,現在金星是一顆非常炎熱的星球,地表溫度大約500攝氏度,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地球比金星的體積稍大一些,二者均為巖石行星,體質也很相似。從這個角度講,地球的內部熱能地球至少不應比金星低,然而事實情況是地球的內火遠不及金星的旺盛,為何會這樣呢?正是因為這次撞擊!

地球在45億年前被那顆矮行星撞個滿懷,把地球撞得開膛破肚,致使地球五臟六腑完全暴露,大量熱量散失到宇宙空間中。結果造成此後地球內部熱能大減,地質活動強度大跌,由內部化學活動而產生的氣體也大幅減少,使得地球大氣層密度遠低於未遭撞擊的金星!結果由於地球的保暖衣比金星薄了許多,這樣就造成了兩顆本來天生相似的行星迥然不同的命運。

金星和地球比較

除了這次撞擊本身,由此次撞擊而生成的月球對地球生命的誕生也至關重要。月球的重要作用有兩方面:

潮汐:正是由於月亮的存在,地球的大海才有潮漲潮落。月球對地球影響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海洋潮汐,特別是太陽和月亮的引力相結合時產生的大潮時期。海平面規律的漲落創造了太陽系中最獨特的環境。因此,由於月球存在而產生的潮汐可能大大激勵了生命體從海洋向陸地的擴展。

月球還會引起地球固態本體的潮汐,在過去,當月球軌道比現在近得多的時候,估計這種潮汐造成了地球固體表面多達1000米的移動。這會在地球內部產生強烈的應力和變形,再加上吸積的衰變熱量和放射性元素(鈾、釷和鉀)成分的增加,會極大地促進早期地球的熔融。這種熔融可能在地球早期的分異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演化出了最早的地殼,而後才可能通過初期的板塊構造過程實現循環。

地球潮汐

穩定地球傾角:有可能就是因為這次撞擊造成了地球地軸傾斜,也正是因為有了地球傾角並在地球公轉的作用下造就了地球的四季。而後來形成的月球穩定了地軸傾角,使得地球的自傳總是維持在一定的角度下運行。目前已知地軸的傾斜約以四萬年的周期變動,變動幅度在22——24.5度間,現在的地球傾角大約23.5°。這對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傾角重大或頻繁的改變會引起兩極和赤道日照值的變化,從而導致地球氣候明顯和迅速的變化。這對於地球生命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

地球公轉和傾角形成了四季

人類技術的重要基礎——金屬的來源:

金屬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類的歷史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資訊時代。從這可以看出金屬對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地球表面之所以會有可開採的金屬礦床也和這次造成月球形成的撞擊有關。這次撞擊使大量地球和忒伊亞的地幔物質被拋射到地球軌道,並結合形成了月球。但是,撞擊體的金屬核卻沒有被拋射到軌道上,而是沉入了地球的主體內這個撞擊體核心的材料在撞擊後如同金屬的「婚戒」般沉入地球的地幔內,然後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隨著板塊構造過程再循環成為可開採的礦藏。沒有這些天賦的金屬,技術文明很可能無法在地球上發展起來。

金屬製成的銅車馬
金屬製成的蒸汽機車
未來的月球基地想像圖

月球對於地球和生命來說是如此重要,但月球正在以每年3.9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是什麼樣的世界?也許未來就只能過沒有月亮的中秋節了!不過月球要真正擺脫地球的束縛,至少要幾十億年以後!呵呵!時間有點長!所以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安安心心的過中秋節吧。最後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

相關焦點

  • 中秋節作文欣賞:月是故鄉明
    月餅飄香、月光柔和——中秋節又來了!每逢中秋佳節,故鄉的明月又歷歷在目:圓月懸在晴朗的夜空中,像一塊純淨無瑕的玉盤。柔和的月光灑在湖中,給湖水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輕紗。月是故鄉明,這幅美麗的畫卷一直珍藏在我腦海裡!今天,故鄉的明月又浮現在眼前。
  • 每逢造句和解釋_每逢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2、手指) 6、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 中秋節祝福語簡短:2018年最新中秋祝福簡訊微信簡單句子
    2018年中秋節是9月24日,有哪些中秋節祝福語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祝福語」,歡迎大家閱讀,祝朋友和親人合家安康美滿,僅供大家參考。  1.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祝你節日愉快,身體安康  2.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中秋節快樂!
  • 外國的月亮會比較圓?
    月有陰晴圓缺,所以從初一到三十,月亮就能有千種風情。即便缺陷美也很美,但總是不及圓滿的美。首先,無論是外國還是中國,中秋節的月亮在哪都是一樣的圓。但如果要說哪個地方的圓更多,小陶毫不猶豫的會說,當然我們中國人圓更多。
  • 中秋節英語祝福怎麼說 中秋節祝福送給你的朋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英語祝福怎麼說 中秋節祝福送給你的朋友 1.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快樂! 2.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a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祝你和你的家人中秋快樂! 3.
  • 2020年中秋節,我想公布古代中秋佳節的兩大秘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今年的你是否有跟家人團圓,一起賞月吃月餅呢?中秋節作為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歷經上千年,經久不衰。那麼,古人們是如何過中秋的呢?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叫法從何而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古代中秋佳節的兩大秘密。
  • 皎皎天上月,圓圓中秋節|雲和數據給全體員工送中秋福利啦!
    皎皎天上月,圓圓中秋節。脈脈星河稀,款款逢佳期。中秋佳節將至,為讓雲和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感受到家的溫暖和企業的人文關懷,9月23日,雲和數據為全體員工發放了中秋福利品。這些禮品承載著雲和數據對每位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的祝福。
  • 中秋節,品詩詞,觀賞月亮和桂花
    中秋節日益臨近,月亮又慢慢地圓起來。秋高氣爽,碧空如洗,它的光線到了一年中最明亮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節,籌劃旅遊度假,觀燈賞月,吃月餅,慶團圓,賞桂花,忙得不亦樂乎。中秋節歷史悠久。在古人目光所能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兩個特殊的天體,又大又圓,而且每天東起西落。最為特別的是它們光芒四射,給地球萬物帶來了光明。
  • 月是故鄉明 雁城又見「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9月25日,在雁城上空現「超級大月亮」。一輪明月微笑俯視遼闊的大地,好似籠著輕紗。「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明月帶給人淡淡的喜悅,寄託了濃濃的鄉愁。紅網時刻9月26日訊(攝影 喜砣 記者 石珊)「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9月24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25日晚,在雁城的上空又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入夜,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圓圓的笑臉。仰望雁城天空,一輪明月微笑俯視遼闊的大地,大地上一片潔白,好似籠著輕紗。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月是故鄉明
    壹 徐志摩西湖度中秋 1925年9月25日是中秋,當晚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與堂弟徐繹義一同去遊西湖,當時月亮只是若隱若現地浮在湖面上,他們在湖上玩得很開心。晚上9點左右,月亮終於從雲陣裡奮戰了出來,滿身掛著勝利的霞彩。 徐志摩站在白堤上看月望湖,月有三大圈的彩暈,應是月華。月亮出不久就被烏雲吞沒了。
  • 月亮對中國人來說傳達了什麼情感?
    中秋節 , 是流行於我國眾多民族中的、 影響最為深遠的傳統節 日之一 。 它寄託著世代國人盼望團 圓的願望 , 承載著厚重的思 鄉思親的真情 。 十二度圓 皆好看 , 其中圓極是中秋 。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 , 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 . 中秋節的別 稱眾多。 因節期在八 月十五 , 正是八月的二分之一 , 所以俗稱八月節 、 八 月半、 八月會 .
  • 中秋「賞月航班」線路出爐,和月亮來一場近距離的邂逅吧!
    關於中秋的經典古詩詞數不勝數,勾起無數中華兒女的思鄉之情~當中秋節遇上國慶節,除了賞月、吃月餅、玩花燈、品桂花酒,想不想度過一個別樣的中秋節?想不想離月亮更近一些?春秋航空賞月航班即將起航啦~賞月航班作為國內最早開創中秋節高空賞月的航空公司之一,今年春秋航空的賞月航班將在9月29
  •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似乎註定不一樣的蘊意啊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020年的中秋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今年的中秋節,你準備怎麼過?小時候最期待中秋節放假,不用讀書的時光,總是最快樂的。玩累了,就靠在谷堆旁,抬頭數著天上的星星,望著天上月亮,都在好奇那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約定著來年,老地方不見不散。也幻想著長大了,能掙很多錢。每個人對未來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出去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中秋節的月亮今日中午最圓???
    今年的月亮最圓依舊在十六天文專家表示由於今年農曆八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曆十六因此同去年一樣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攝/彭玉才今年的中秋節是自2014年以來最早的一次「中秋節」2014年的中秋節是在9月8日比今年提早了5天攝/王小玲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的中秋月亮也是如此但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嗎?
  • 抬頭望月,古人的星空情懷,或許正是低頭思故鄉
    對於西方人而言,當他們抬頭看到星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宇宙,而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抬頭看星空,第一時間想到的則是故鄉。千年之前,被譽為「詩仙」的李白曾揮筆寫下這麼一首五言絕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如今時隔千年,依然被人傳頌,將其視為思鄉詩歌中的典範。
  •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第三課《月是故鄉明》練習題
    《月是故鄉明》的作者是( )山東省聊城人,( ),精通12國語言的翻譯家,他所精精通的語言包括:古印度語、梵文、巴利文等尤其精通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辭( )( )( )等稱號。二、給下列字注音。
  • 讓良宵佳節回歸「中秋望月」的詩意
    象徵美好、寄託相思、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被賦予豐富內涵的月亮,讓多少文人墨客為之歌頌吟詠,又有多少詩詞歌賦千古傳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中秋節快樂圖片 2020中秋節賀詞簡短中秋祝福唯美句子寄語
    5、每逢佳節,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感相識之緣,常憶朋友之情!真正的情義,貴時不重,貧時不輕;真正的快樂,節日不濃,平日不淡;真正的祝福,情真意切,韻味悠久!     6、天邊月兒圓圓,水中蓮葉接天。心中夢想實現,未來成功不遠。生活快樂不變,真誠祝福永遠。中秋情誼無限,合家幸福又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