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高水平材料?這12條講透了!

2020-12-06 騰訊網

經常有筆友詢問如何才能寫好材料。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回答起來卻頗為犯難。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篇經典之作,出自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王夢奎先生之手。被譽為「國務院第一筆」的王夢奎,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幾乎年年主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他的作品以言之有物、分析細緻、邏輯嚴密、說理透徹而著稱,在這篇《文章寫作十二題》一文中,他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寫作中常見的一些問題,使人讀後獲益匪淺。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文章寫作十二題

怎樣寫文章,這個題目很難講。文章之道,有許多是可體會而難以言傳的。何況,寫文章的人各有各的偏好和路數,「文章是自家的好」。因為是同行同業,同甘共苦,我講些個人的零星體會,共十二個題目,長短不一,有些意見,是感想式的,只能叫做漫談。

1、文章怎樣才算好

文章怎樣才算好,也是見仁見智,不容易一兩句話說清楚。甲認為好,乙可能不以為然;乙認為好,甲可能不以為然。這和個人欣賞偏好有關。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把會議通知或者工作報告寫成抒情散文和學術論文。

古人講義理、考據、辭章。義理就是講道理,有見解;考據就是材料要準確;辭章就是要有好的表現形式,這涉及文章的語言、章法和風格等許多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筆要好。

可以說,好文章的要求,是正確的健康的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表現形式的統一,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文章不僅要有內容方面的追求,也應該有形式方面的追求。

2、寫作是技巧也是藝術

文章首先內容要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形式也很重要,好的內容需要有好的表現形式。文章寫作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有相對獨立的意義。能夠長久流傳的,都是好的內容和完美的表現形式相統一的文章。

不僅文學作品要重視寫作技巧,理論文章、調查研究報告、會議文件和講話,各種體裁的文章也都要講究寫作技巧。講究不講究,技巧的高下,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我舉個新的大變化的例子。電腦和網絡是20世紀的偉大發明,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單就寫作來說,在採集信息、整理資料、提高效率方面提供了過去難以想像的便利,可以給人們騰出更多的時間去調查研究,對寫文章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給一些偷懶的人提供了方便,例如不分析情況和研究問題,整段下載材料,東拼西湊,敷衍成文,很容易造成重複和雷同。

3、小題大做

小題大做是說文章選題。選題很重要,選好題目,文章成功一半。初學寫作者寫大題目往往不容易成功,因為大題目涉及內容廣泛,不大容易把握。比較好的辦法是小題大做。小題大做不是抓住雞毛蒜皮無限誇大上綱,而是把題目範圍定得小一些。這樣做,分析容易細緻深入。

大題小做也有成功的,這要求具備很廣博的知識和很高的概括能力,一般人很難做到。文章寫作者知道的,應該比寫進文章的東西更多,這樣寫起來會輕鬆自如,綽有餘裕。如果自己不懂得那麼多,硬著頭皮寫大題目,會感到吃力,甚至給人以聲嘶力竭的印象。

我一向主張初學寫作者,特別是從事研究工作的青年人,要小題大做。這樣有助於找準聚焦點,對某個具體問題作深入研究,把道理說透徹。沒有對於所討論問題的深刻認識,沒有對於全局的把握,寫大的題目容易陷入空泛,大而無當,你說的別人都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你沒有說。

4、粗枝大葉

粗枝大葉,當然絕不是說,寫文章可以粗心大意,文章可以有疏忽和漏洞;而是說,要注重大的輪廓和脈絡。要先把文章大的結構和布局搞清楚,把文章大的框架立住。文章有不同的風格,不論是清峻還是通脫,是豪放還是婉約,框架都要立得穩,才能站得住。當然,這種框架構思,不一定形諸文字,也可以只是個腹稿。框架定好了,才能夠提綱挈領,觀點和材料的組織才會有中心,寫起來才不致「節外生枝」。框架立不住,觀點和材料的取捨就會無所依據,就不會有邏輯和條理,甚至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文章框架設計的過程,也是初步分析歸納和理順思路的過程。文章主題從幾個方面展開分析,每個方面有哪些內容,按照內在的邏輯關係,粗線條地擺布停當,文章大的輪廓和脈絡也就有了;什麼地方是需要彌補和加強的薄弱環節,也就大體清楚了。最初確定的框架,只能是粗線條的,寫作過程中修改補充和局部改變是難免的,但事先的縝密思慮可以防止中途全盤推倒重來。粗枝大葉,注重大的輪廓和脈絡,不是不注意細節和交代事實。該說明的事實還是要交代清楚,不要省那幾個字。

5、標新立異

文貴創新。創新就是標新立異。隨人腳後,人云亦云,不可能創新。搞研究,寫文章,要存同而求異,研究性的文章尤其如此。如果講一樣的話,複印散發就可以了,何必再寫。網絡上有各類文章的標準版本,滿足官樣文章的需要,一個程式,八股腔調,套話,不可能有新鮮創造。

標新立異是文章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要有新鮮的見解,也要追求不同於別人的更好的表達方式,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即使同樣的主題,同樣的題材和體裁,在表現形式和語言上也要追求「新」和「異」。

標新立異的根據,是基於現實生活的生動活潑的創造,是對中外優秀思想文化遺產的繼承,而不是無根據地說些驚世駭俗的大話,用片面性、絕對化的言詞譁眾取寵。

6、深入淺出

文章有四種境界:深入淺出,深入深出,淺入淺出,淺入深出。深入淺出是最高境界,也最難。沒有對所論事物的深刻認識做不到「深入」,沒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不可能「淺出」。賣弄博學,故作高深,用人人都難懂的語言講述人人都知道的意思,變成小圈子人的「自產自銷」甚至是自言自語,對社會沒有多大用處,是文章大忌。

高手們的文章寫得好,不僅是因為有獨到的見解,也因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寫作技巧,能夠用明白曉暢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所謂平白如話。古往今來,能夠流傳的好文章,都是深入淺出的,沒有哪一篇是裝腔作勢、佶屈聱牙的。

7、簡單明了

文章要簡明清爽,不能拖泥帶水。簡單,才能明了。簡單明了,才能眉清目秀。

要言不煩。過去有「惜墨如金」的說法,有的評論甚至把「簡」稱為文章「盡境」,也就是最高標準。簡約是文章之道,不能「瘠義肥辭」,內容稀薄而空話連篇。

寫文章的本領,在於把複雜的事情說得簡單明了,不在於把簡單的問題說得複雜。

寫文章的經歷,往往是「短——長——短」:開初沒有東西可寫,文章長不了,小學生的作文都很短;學問有了長進,知識多了,文章也越寫越長;能再由長到短,就成熟了。文章之道可以說是「由簡入繁易,由繁入簡難」。簡,不是簡陋和寒磣,不是只有平鋪直敘而沒有曲折多姿,也不是只要直白而不要含蓄,更不是要把文章寫得乾癟枯槁;而是用簡約的語言,準確表達思想,這是要高水平才能做到的。實現由長到短,比由短到長要難得多。可以說,由短到長,是多數人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再實現由長到短,只有少數悟得文章之道的人才能做到。

文章寫得太長,有的是因為不得要領,不知道什麼是重點。這是認識深度的問題。現在的套話,也是一種黨八股。

林語堂說,演講要像迷你裙,越短越好。文章也是這樣。不是長文章都不好,不少世界名著是鴻篇巨製。還是要根據內容需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可以換個說法:同樣的內容,要用最簡約的文字表達;同樣數量的文字,要表達更豐富的內容。

8、剪裁得體

動起筆來有許多話要說,但只能圍繞主題,講最必要的話,援引最必須的事例和數據。什麼話說,什麼話不說;什麼話多說,什麼話少說,要認真剪裁,有所取捨。初學寫作者,往往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想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寫到一篇文章裡去,鬍子眉毛一把抓,結果枝蔓橫生,雜亂無章。

文章要勻稱,正像人體肥瘦勻稱才好看。要有骨有肉。只有骨頭沒有肉,那只是文章提綱。肉太多就臃腫了,也不好看。頭重腳輕,頭輕腳重,大肚子,幹骨頭架子,都是要避免的。文章重點要突出,突出重點也要勻稱,重點和非重點的擺布要恰當。

要善於藏拙。比如一個問題包括同樣層次的三個方面,你對其中兩個方面了解得多些,另外一方面了解得很少,不能深一腳淺一腳,知道的講得很詳盡,不大清楚的就一筆帶過,這很容易暴露弱點。與其如此,不如都講得簡略些,把同樣層次的問題放在大體相同的位置上講,講到大體相同的詳略程度。也可以採取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把題目改得小一些,只寫自己知道得比較多、理解得比較深的問題。

9、掐頭去尾

文章開頭和結尾很重要。開頭要開門見山,引人入勝,不要彎彎繞。結尾要戛然而止,留有餘響,不要畫蛇添足。

「開拳便打」,直入主題,是文章簡短和避免套話的重要方法。讀者不喜歡文章「穿靴戴帽」,因為這是累贅,沒有實際內容。掐頭去尾,就是「脫帽去靴」,剪除累贅。有的作者喜歡在文章頭尾講兩段套話,可能是為了配合某種形勢。但中央文件已經講清楚了,讀者都明白,不用你再費口舌,掐頭去尾剩下的「乾貨」才是你需要說的。有時候生硬地去配合形勢,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引起讀者對文章意圖的誤解。

在不少情況下,確實需要在文件或文章中,特別是在正式會議的文件和報告中,申明某些重要的政治原則,那就要在最顯眼的地方,用最準確簡明的文字加以表達。在文章或者文件寫成後,還要認真檢查一遍,仔細想想,看在大的原則問題上有沒有重要的疏忽和遺漏。這種周到和細心是必須的。話不在多,要說得正是地方,說得準確,說得恰到好處,不必嘮嘮叨叨地反覆說些不痛不癢的話。

10、勤標點,多分段

短句子,短段落,文章會顯得乾淨利落。

多分段有助於條理。段落太長,不同的內容放在一段裡糾纏不清,文章會顯得沉悶,邏輯也不容易清楚。

標點有助於閱讀。句子太長,兩行一個逗號,好幾行一個句號,讀起來很吃力。魯迅文章沒有頓號,都是以逗號代之,顯得乾淨緊湊,讀起來有節奏感。

凡是能用短句子的,不要用長句子;凡是能分段的,不要合成一段。各就各位,疏密有致,不要擠成一團。這樣讀起來清爽。

如果文章所論內容太多,不容易用分段的辦法加以歸納條理,可以採用分幾大部分,並貫穿以一、二、三、四、五……寫若干條的辦法。這樣做有助於把複雜的問題條理化,減少起承轉合,節約篇幅。

11、反覆修改

文章是改出來的。即使做不到千錘百鍊,反覆琢磨修改總是不可少的。

文章寫成後,要多看幾遍,把多餘的字、詞和段落刪去,把引文和資料核實,把必須補充的內容補充進來。要特別留心有沒有硬傷。高手的文章老到天成,看似沒有雕琢,實際上往往是雕琢得不留痕跡,即所謂無斧鑿痕。

文章修改,包括內容的補充完善和字句的斟酌推敲。用字、用詞,最要緊的是恰當,恰如其分,不是話說得越滿,評價拔得越高越好。適度、有分寸,才能準確表達思想,也才能有說服力。

文章修改要聽聽別人的意見,旁觀者清。別人徵求對文稿的意見,我通常是提一些具體的建議,哪一段可以刪去,哪個觀點可以再斟酌,或者加一點什麼意思,加一句什麼話,一般是寫在稿子上。我提的意見不一定對,但大多比較具體,可供作者參考。

12、文無定法

文章寫作既然是一種技巧或藝術,不是告訴一種方法就可以如法炮製的。這是科學和技巧或藝術的不同。

寫文章,功夫也多在文字技巧之外,就是研究的深入,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和對世事的洞察。

單就提高文章寫作技巧而言,唯有多讀和多寫。要多讀名家的文章,不是一家而是各家,不是一種體裁而是各類體裁,不僅從內容品味而且從文章形式品味。讀多了,就可能逐漸悟其奧妙。

讀書對於寫作的好處是用不著多說的。對於讀書,我有兩點體會:一是閱讀面要廣,不要僅限於專業領域;二是要會讀書,獨立思考,不存成見。有的要精讀,大量的是瀏覽。對於名著,不限於體會其觀點,也要細心揣摩其思路和方法。

要多寫,寫各類體裁的文章,熟能生巧,會越寫越順手。駕馭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夠得心應手,比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會發生想得清說不明、說得好寫不出的問題。

文章來源:新聞與寫作

相關焦點

  • 換上「透水磚」蕭山這6條道路再也不怕「水老鼠」了
    下雨天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走在人行道上,突然踩到有鬆動、破損的地磚,「啪嗒」一聲水花四濺,鞋子、褲腳都溼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水老鼠」。一不小心踩到「水老鼠」,就會濺到水近期,杭州市蕭山區城管局市政綠化養護保障中心對城區6條道路進行了人行道翻修改造,將老式的小方塊磚替換成吸水耐用的荷蘭磚。
  • 科研方法 | 七步寫出高水平SCI論文
    這裡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講述一下寫出高水平論文的一些建議,相信對正苦於如何發表SCI論文的博士們是有借鑑價值的。1.研究方向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選擇,或者有擅長該方向的人指導選擇研究方向是個很頭疼的事情,這對研究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你研究什麼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能發表怎樣水平的文章、有沒有人看、有沒有人引用,所以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 如何寫出高分作文
    語文試卷作文的分值佔比是很大的,然而很多同學對於寫作文感到頭疼,看著題目不知該如何下筆,腦袋空空沒有寫作素材,那麼我們該如何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助正在為寫作而發愁的你。
  • 匯報稿如何寫出單位成績,牛人都用這些方法!
    匯報稿如何寫出單位成績,牛人都用這些方法!(作者:書香四溢)在各類文字材料中,估計筆桿子們寫的最多就是匯報稿,一方面與上級檢查調研比較多有關,另一方面,及時主動匯報成績也是工作所需。那麼,寫匯報稿如何寫出成績,掐準問題呢?這裡有幾個小妙招供大家參考。1. 講成績用歸納寫單位成績這一塊,要善於運用歸納法,就是將單位幾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所做的大事情,都一一列舉出來,分主題進行歸類。比如說,單位領導慰問困難職工、節假日代職工值班等,這一類事件都統一歸類到「關心職工」這一主題裡去。
  • 把握好這10個細節,寫出高水平學位論文
    如何能夠在幾年的論文研究過程中多一點激動與興奮,少一點枯燥與煩惱?在此,結合別人的觀點,談一下自己的體會。1.「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做科研就世界範圍的科研來看,全新的研究少之又少。我們實驗室的多數課題研究是應用型的,僅僅在某一些方面是「新的」,相關的、類似的或者基礎理論的研究成果可能已有報導。
  • 仲景「三分鐘講透經典」執行小組:守正篤實·貫徹執行
    如何設計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項目,幫助員工輕鬆掌握「三分鐘講透經典」的精髓,是人力資源部需要深思深研的;做到「人人能講人人會講」,點燃星星之火,統一發聲,形成合力,繼而形成燎原之勢,是我們堅持不懈需要去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 新型透水鋪裝材料是什麼?
    近日,有客戶朋友找到光大生態的小編諮詢,新型透水鋪裝材料是什麼?透水性地面鋪裝由於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已廣泛應用在景觀鋪裝設計中。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新型透水鋪裝材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鋪裝景觀作為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通過景觀鋪裝設計的程序,結合透水混凝土鋪裝設計的承載、容水、透水、排水(集水)、裝飾等一系列內容的要求,營造出既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又符合大眾需求的路面環境。
  • 如何一眼洞悉事物本質?這篇文章講透了!
    你會更清晰地看到:我該做些什麼,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達成我的目標,起到最好的效果。這也是不斷拓展思維寬度,提高腦容量的練習方式。第一條很好理解,第二條是什麼意思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買一件沙發,除了考慮它的材質、舒適度、耐用性、價格之外,還要考慮什麼?它跟家裡的風格是否搭配,對吧。如果你整個房子是現代簡約風格,卻放了一個實木紅木沙發,那顯然非常奇怪。
  • 如何高水平的讚美別人
    拍馬屁拍到馬蹄上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高水平的不動聲色的有質量的去讚美別人!我知道有不少人不習慣讚美別人,覺得太假或者像誇人,但是說不出口,不知道怎麼說,首先我們要重視讚美別人這件事,因為不管在任何時候會讚美別人,可以得到很多意外的驚喜,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 仲景「三分鐘講透經典」執行小組:守正篤實·貫徹執行 - 復禾健康
    為推進落實「三分鐘講透經典」項目,企業成立了以董事長總經理為組長的項目工作組,對於已經執行的全國十場一線員工端培訓活動,項目執行小組成員各有認知。「三分鐘講透經典」執行小組副秘書長、仲景宛西製藥營銷人力資源部經理週遊賦能市場,提升員工三分鐘講透經典,對員工的價值就在於賦能。
  • 12條狼道生存法則!真正悟透的人,不愁混不出頭,你悟透了幾條?
    以下分享行走社會,你不可不知的12條狼道生存法則,勝讀10年書!真正悟透的人,不愁混不出頭,你悟透了幾條? 二、狼的生存環境是極其殘酷且險惡的,這導致狼的多疑和狡詐,不會輕易掉入獵人的陷阱。行走社會,當然不能多疑和狡詐,但起碼的防人之心一定要有。 三、狼的戰鬥力遠遠稱不上無敵,但狼的智慧在動物中卻是首屈一指的。智慧才是狼的最大武器,而人作為萬物之靈長,更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凡事鬥智不鬥力!
  • 透水性路面材料強度影響因素分析
    3.吸收路面熱量較大的孔隙率使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能夠較好地吸收熱量,不僅調節了道路溼度也調節了道路溫度,能夠有效避免熱島現象的出現。4.綠色環保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為一種綠色建築材料,應用廣泛且綠色環保,符合我國建設 「海綿城市」的要求。
  • 海綿城市建設材料——透水混凝土
    今天,透水混凝土廠家和大家聊一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材料——透水混凝土。隨著我國海綿城市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透水混凝土在基礎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的用途:1.透水混凝土道路及裝飾 以透水混凝土作為材料修建道路時,因其可配比的色彩優化,設計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依據不同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創造出極具特色的裝飾風格,這將有助於增加城市的市貌特徵
  • 杭州國際化標誌性商業街區12月30日開街!江幹區要「高水平建設最...
    這個杭州老城區,可能是杭州城市化推進最徹底的一個城區,打造國際化城區這件事,江幹的雄心,寫在臉上,也刻在邁出的一個個堅實的腳印上。現在,再形容江幹區,已經多了許多國際範兒的名字:國際會展目的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區、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示範區……江幹區如何為杭州打造「重要窗口」和「數智杭州·宜居天堂」作出新的貢獻,為「十四五」時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 靖江透水地面材料銳天建築
    銳天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銳天地坪),是一家集技術研發、原料生產、客戶營銷、項目施工、諮詢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企業,從事各類專業地坪工程及材料加工、銷售的服務。主要承包彩色混凝土,藝術壓模地坪、彩色透水地坪、陶瓷顆粒防滑路面靖江透水地面材料銳天建築透水混凝土它具有透氣性和透氣性,它具有降低噪音,吸收車輛產生的噪音,營造安靜舒適的生活和交通環境的重要特點,同時也使滲透性混凝土運行良好。在市中心周邊地區,幼兒園和校園要求人們擁有安靜的環境。滲透性混凝土系統具有一系列顏色配方,設計靈活,專為不同環境和個性化需求的裝飾風格而設計。
  • 中山生態透水混凝土_上海石跨新材料
    中山生態透水混凝土,上海石跨新材料,上海石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壓模地坪、透水地坪在國內率先引進國外科學配方及先進生產施工工藝,擁有全套生產設備和50多款紋理壓印模具和10餘款地坪專用紙模,並且在國內眾多工程項目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 人類最偉大的科學與科學家,兩部趣味又權威的書為你講透
    這兩部傑出的大書,必須結合起來向讀者們推薦。因為,二者具有強烈的內在關聯,且呈現出深度的互補特性,共同努力之下,趣味而又權威地講透了那些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與科學家。其一,《現代科學史》。作者是曾任英國科學史學會主席的彼得·J.鮑勒,國際科學史大家,影響深遠的科普作家。
  • 高水平研究成果又來啦!這一次,是太陽能電池
    近兩年,化學學院沈平教授課題組在新型小分子受體材料的構築,及其在高效二元/三元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器件製備方面,連續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後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材料化學A/C》(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和美國化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材料類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 高水平研究成果又來啦!這一次,是太陽能電池!
    近兩年,化學學院沈平教授課題組在新型小分子受體材料的構築,及其在高效二元/三元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器件製備方面,連續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後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材料化學A/C》(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和美國化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材料類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 景觀材料詳解——鋪地磚系列篇一(透水磚)
    用作地面材料的地磚的歷史悠久。甘肅永靖的馬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住宅表面鋪有一層硬質表面,上面混有草泥和一種紅粘土。質地堅硬,表面平坦,經過烘烤後,一些房屋的地面呈紅棕色,這應該是最早的用火烘烤地面的實例。《詩經·國風·陳風·防有鵲巢》雲」中唐有甓」,「中唐」是朝殿的正道,「甓」是指鋪地磚。它表明,早在西周至春秋時期,就用燒結磚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