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澳大利亞,有「動物王國」的美譽和「世界化石博物館」的美名,這是因為澳大利亞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推測,這裡有1萬2000種植物、650種鳥類,加上全世界的有袋類動物,形成了澳大利亞獨特的生態自然。實際上,這裡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是因為遠離其他大陸和人口眾多。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3.2人,比中國的每平方公裡140人少很多。正因為有足夠的空間,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才變得豐富。
遙遠的大陸的影響也容易淺見,這幾百年來,澳大利亞不能因為外來物種的入侵而惶惶不可終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免災。這個歐洲人帶來的可愛動物,在澳大利亞掀起了「百年風雲」,讓當地人使用直升機、病毒、軍隊等武器進行管理。但是,還沒有完全成功。根據1991年的文獻記載,當時還殘留著3億隻野兔。
但是,學術界提出了對澳大利亞的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合理的生態連鎖,澳大利亞形成完整的生態循環,首次有效地野生兔子可以阻止對人類的影響。但是,該物種應該是澳大利亞的本土物種,因此給當地人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有袋類也曾經繁榮過,在3萬年前是最高的捕食者,但已經滅絕了。原本是袋狼存在的物種,但因為人類問題而滅絕。也有獾,但瀕臨滅絕,現在只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壯大的有袋類王朝,現在只有袋鼠了。幸運的是,雖然不是有袋類,但也有堪稱頂級捕食者的動物。
澳大利亞野狗是令中國遊客感到可疑的物種,因為有著像寵物狗「大王」一樣的外表,所以給中國遊客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他們的子孫後代的顏色不同,姜的色、金色、紅色、棕色、乳白色和純黑和純白的個體,我們的中華田園犬有點類似太多了嗎?據我所知,這個物種也澳大利亞的中國網民親切稱為「蠻嘴大黃」。
說起來這個物種是澳大利亞的本土物種也不為過。因為5000年前澳大利亞原居民登陸島嶼帶來了種子。雖然有說法稱,這是東南亞野狗的後代,是和其他狗混種誕生的。,這成為了袋狼滅絕後,繼任的頂級的獵物發起挑戰的推進,什麼都吃,合作可以捕食袋鼠,羊,牛,袋熊等大型獵物捕食的比較主要的小型動物,兔子在內,老鼠和鳥類,鯊魚的部分困難將他們逮捕。對控制野兔數量有積極作用,是澳大利亞脆弱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
但是,目前這種情況不太好。因為沿著袋狼的足跡瀕臨滅絕,所以被當地人指定為保護動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澳大利亞野生犬泛濫的新聞。但是,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澳大利亞無刺魚的數量處於瀕臨滅絕的警戒線上,被認為是正在滅絕的物種之一。因為人類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因為人類帶來的獵狗現在已經被列入瀕危物種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你怎麼評價這件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