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考上北大的「狀元」 空降地方十年後重回北京

2020-12-08 騰訊網

空降地方10年後,董保同回到了老單位。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官網顯示,雲南省科學技術廳原廳長董保同已履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4歲上北大 讀原子核物理學專業

董保同,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今年53歲,河北深縣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理學學士,高級工程師。

公開資料顯示,董保同14歲上大學,18歲從北大畢業。

1981年9月,14歲的董保同考上了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學專業,1985年7月畢業,先後在核工業部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政策研究室工作。

「1981年,我在河北老家深縣一中參加高考,考到北京上大學,從只有二百來人的小董家莊走出來,從此擁有了廣闊的天地。」董保同曾在《高考雜憶》一文中談到自己參加高考的情況。

他寫道,當時的學制與現在大不相同,「我是最後一屆二年制初中、二年制高中的畢業生。」他還寫道,自己陰差陽錯考了全縣第一名(據說也是衡水地區第一名)。

在董保同看來,高考創造的競爭規則、競爭意識與競爭環境,特別是為平民子弟改變命運提供的機會,為社會流動與進步創造的生機與活力,在當下仍是無可替代的。

當年66名「京官」之一

在空降雲南前,董保同曾長期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工作。

1998年7月至2008年7月,董保同先後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副司長,辦公廳副主任,辦公廳巡視員、副主任等。

2008年7月,他履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司長(正司局級),兩年後(2010年10月)空降雲南,任雲南昆明市委常委、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董保同到雲南工作還有一個大背景。

2010年,中組部發起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幹部交流任職,66名從中央和國家機關選拔出的中青年幹部赴任地方。

當時的要求是,50歲以下的正局級幹部均可報名,部級後備幹部、缺乏地方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部委中有「很多人報名」。

最終選出的66名廳局級幹部來自54個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平均年齡46.5歲,最小的41歲,幾乎都是各部委的「後備幹部」。

當時空降地方的,除了董保同外,還有時任中國證監會基金部主任的吳清(現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時任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司長的舒慶(現任河南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時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的侯淅珉(現任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時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總工程師的吳忠瓊(女,現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等。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董保同在內,也有一些「空降者」已經回京工作,比如現任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他曾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2010年空降陝西。

全程用英文與外國記者交流

說回董保同。

簡歷顯示,到雲南工作後,他先是擔任雲南省昆明市委常委、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4年後(2014年6月)任雲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正廳級)。

2015年5月,董保同接棒範華平(現任山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成為曲靖市市長。

曲靖位於雲南省東部、珠江源頭,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南與文山州、紅河州接壤,西接昆明市,北臨昭通市,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

在2015年7月29日的曲靖市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董保同稱,「我到曲靖一個多月來,馬不停蹄到9個縣(市、區)和開發區調研,從城區到鄉鎮,從企業到田間」「我為自己能夠融入這片熱土,為曲靖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而深感榮幸!」

他表態說,「將振奮精神,沉下心去、埋頭苦幹,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團結帶領政府一班人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心無旁騖抓大事、解難事、辦實事。」

2018年,在《中國日報》推出的雙語兩會欄目《艾瑞克跑兩會》中,時任曲靖市市長的董保同全程用英文與外國記者交流。

在曲靖市工作了3年多後,他履新雲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2019年1月任雲南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黨組書記。

如今,在雲南工作了整10年的董保同重回北京。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她是河南高考狀元,14歲以750分進入清華,留學美國後選擇定居
    2000年7月,年僅14歲的何碧玉參加了河南省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結果以750分的標準分一舉奪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有的人可能會對這個750分感到奇怪,她難道不扣分嗎?其實當時標準分是按照權重計算的,跟實際分數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 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
    我好奇過,於是我請來了高考某省文科狀元,也是我的朋友遊安來講講她的故事。我沒想到的是,狀元過得居然也很難。考上北大後,遊安在大三得了抑鬱症,休學一整年。當然,後面她慢慢好起來了。她是這麼評價這個故事的:「我今天要講的不是什麼光彩的經歷。相反,它充滿了尷尬和痛苦。
  • 她是北京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她,最終還是選擇去姚班
    高考的成績剛出來,清華、北大都表示要來搶她,而且黃子晴很快就相繼接到清華、北大的來電,兩個學校都希望黃子晴能報考他們學校,並承諾只要黃子晴願意報考他們學校,專業隨便挑,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以及記者都不斷跟黃子晴聯繫,這樣的電話讓黃子晴應接不暇。
  • 她是高顏值的高考狀元,讀完清華北大後幹這一行,很多人都不理解
    一個玩網路遊戲的人,有沒有考上清華可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呢?估計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這句話:「絕對不可能!」因為一旦陷入網路遊戲的「泥淖」,那麼別說考上清北,就是考上三本大學都是一個奇蹟!接下去,我們要聊的這個人物名叫石悅,她是一名高顏值的高考狀元,她本科在清華大學就讀,考研考上了北京大學,讀完清華北大之後她幹起了這一行——成為網路遊戲的主播。
  • 15歲天才考上北大,最終卻臥軌自殺,身邊放了一本書?
    查海生從小就十分與眾不同,其他孩子都喜歡玩耍,而他則總是抱著一本書看個不停,他從小就和詩歌結緣了,年僅4歲的時候就參加過詩歌朗誦比賽。査海生從小就是當地有名的神通,成績極其優秀,年僅15歲時就考上了北京大學。放到今天,能考上北大的學生都是翹楚中的翹楚,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考上北大那絕對是天子驕子,況且査海生還是15歲就考上了北大,他是一個的的確確的大天才。
  •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美女學霸男神狀元們是如何學習的?
    核心提示: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自稱上天下地女漢子,工作中這位美女博導戲稱自己是滅絕師太。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 美女學霸男神狀元們是如何學習的?
  • 扒一扒IT大佬高考:馬雲數學1分考北大 李彥宏是狀元
    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蹟,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 科舉狀元中的北京人:父子狀元傳佳話,第一位旗人狀元是他
    後唐清泰三年(936),鎮守太原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在契丹的幫助下,大敗後唐軍隊。後來,石敬瑭將幽州所轄新、武、雲、應、朔州割讓給遼,加之前契丹佔有的其他州,「幽雲十六州」被遼所佔。 遼會同十年(938),遼太宗耶律德光將幽州定為「南京幽都府」,遼開泰十年(1012)對幽都府進行了擴建,改「南京幽都府」為「析津府」。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婉拒了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為何名校不敢破
    首先是理科狀元時鵬揚同學辱罵蘇州大學「垃圾」登上熱搜,而文科狀元白湘菱同學雖然沒有負面消息,卻因有一科被評為 B+,而與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北大無緣。    為什麼江蘇文科狀元不能進入各大高校?  話雖如此,許多外省的同學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首先要解釋一下江蘇的高考模式。
  • 考上北航卻肄業,高考狀元的自尊讓他與家人失聯
    200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高考狀元楊仁榮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後,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突然有了希望,一家人期盼著楊仁榮出人頭地,十五年過去了,楊仁榮並沒有像眾人想像的那樣成為成功人士當把好好學習考大學當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拼盡全力考上了好學校,卻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一點信心,覺得前途沒有希望。這種心理上的落差是很大的打擊。很多人把考個好大學是目標,考上大學了卻迷茫了。
  • 高考神童15歲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死後只留下9字遺言,他就是海子!
    天才自古有之,特別是90年代,很多天才班專門來招收一些年紀不大的學生,往往他們天資聰慧,能夠用一年或兩年的時間學完別人三年到五年的學業,並且在高考中取得驕人成績,如2000年河南高考狀元何碧玉,當時的年齡只有14歲半,而且以900分的標準分被清華大學錄取,轟動一時,如今在高考界也是口口相傳的傳奇。
  • 12年了,654分摘狀元上北大,畢業2年後讀博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
    12年前,浙江女孩申屠李融以654分,摘得省文科狀元。她在電話裡激動地說:「黃老師,我現在太激動了!先讓我掛掉電話大笑幾聲再打回給你。」話音剛落,電話就掛了,過了幾分鐘,她才重新給班主任黃老師打了過來。溫柔嬌小的申屠,似乎毫不費力就獲得了文科狀元,讓人羨慕不已!
  • 80後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20年前考上北大,3年在武大拿到博士
    說到80後其實也不算小了,進入到2020年已經有第一批的人40歲,而80後也正式邁入到了40歲的坎,80後在社會上也成為了人才的主力,可以看到不少行業的80後都有了獨當一面的人物出現,但在學術科研界來講,80後來依然是一個年輕的隊伍,畢竟搞科研和學術往往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履歷才行,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
  • 從北大文科狀元到豬肉佬,成立屠夫學校,培養一萬餘名大學生學員
    從北大文科狀元到豬肉佬,成立屠夫學校,培養一萬餘名大學生學員。陸步軒,曾經的北大文科狀元,畢業後幹起了賣豬肉的營生。之後創立了屠夫學校,負責學校教材編寫、市場營銷和簡單烹飪技術,自創立以來已經培養了一萬多名學員。
  • 北京理科狀元最終選擇香港科技大學 放棄北大
    曾春明 673分郭程寧 688分  本市理科最高分選擇港科大就讀  此前已收到港科大錄取通知書 文科最高分是否到港就讀未定  本報訊(記者 王茗輝)今天上午,北京理科最高分楊蕙心的母校北京八中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1999~2006高考狀元調查出爐 男女狀元平分天下
    2007年5月14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發布《1999~200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這是我國首次針對高考狀元狀況進行的調查報告。  每年高考放榜後,「高考狀元」因其特有的價值與影響贏得社會的強烈關注,「高考狀元」都牽動著考生、高校、中學、老師、家長、商家、媒體乃至全社會的「眼球」,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在我國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2005年香港高校進入內地招生後,兩年間就招收到18名狀元,對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生源格局發起強有力的衝擊,高校生源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 太牛了,廣西一貧困縣7人考上清華,連續33年有人考上清華北大
    在廣西各種建築工地上,你會經常遇到廣西這兩個地方的人,就是北流和都安。為什麼建築工地上這兩個地方的人最多,首先由於傳幫帶的緣故形成家族式外出,其次更重要一點就是他們特別能吃苦耐勞,不管多累多髒的活都幹。
  • 她17歲引清華北大爭搶,以狀元身份進入姚班,從小就是邏輯高手
    高考時她也不負眾望,成為2017年的江蘇無錫理科狀元。因為435分的高分,讓清華北大紛紛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張洗月心中並沒有做好決定。兩個名校都很惜才,於是來了一場搶人大戰。清華、北大的老師都紛紛跟張洗月買了同一班的火車票想要勸說她,最終她選擇了清華姚班。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令人惋惜的是,2000年以來浙大、武大和吉大等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前十強高校,沒能贏得中國最優秀考生的鐘愛,已無高考狀元報考。近十年來,高考狀元追捧熱門專業,經管專業最受高考狀元青睞,已成高考文理科狀元首選,農學等冷門專業至今無狀元問津。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博士畢業歸國,6年後出走美國,留下了3句話
    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青年才俊,曾經是一名北大學霸,同時又是一名數學天才,他在北大畢業之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又回國任教,本想將自己所學的一身本領,用於提升北大的數學研究水平。但是,在北大的舞臺上僅僅任教6年之後,又毅然決然地返回美國任教,給我國的學術界留下了三句發人深省的話。他,就是中國數學天才許晨陽。許晨陽到底是什麼來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