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投資人|後疫情時期,生物醫藥投資怎麼做?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陸家嘴雜誌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整個世界的節奏,但作為一名生物醫藥行業的投資人,王海蛟對自己的選擇更加堅定了。

這位80後的投資人如今已經是高特佳執行合伙人,王海蛟擁有近十年的醫療行業的企業管理和投資經驗,累計投資超過60億元人民幣,過往投資案例包括丹霞生物、聯影醫療、博奧賽斯、安諾優達、微策生物、華銀健康、鑫諾美迪、和合診斷、熱景生物等,其中熱景生物的IRR(內部收益率)高達484%(以上市首日開盤價計算)。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王海蛟並沒有停下手中工作,居家辦公的時候,他堅持通過網絡與電話持續跟蹤調研投資項目的情況,了解它們在疫情中的動向與所受的衝擊。讓他十分激動的是,作為一家醫藥生物投資機構,高特佳旗下的不少項目都在疫情中發揮了社會作用。

「我們過去經常講,生物醫藥投資是一種保障性支出,它是有公益屬性的,能夠增加社會福利。但是在過去,大家對這方面的認知度並不高。」 王海蛟對《陸家嘴》記者說,通過這次的疫情,人們對生物醫藥投資的社會屬性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疫情下的思考:投資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

在去年年底發布的「2019第一財經年度投資人TOP50」名單中,王海蛟是50位頂級投資人中最年輕的一位。第一財經《陸家嘴》在頒獎點評中指出,王海蛟團隊對於早期、成長期項目的支持覆蓋,有助於幫助該領域的創新創意發展成熟,並進一步融入高特佳投資集團的「產業鏈」和「生態圈」。王海蛟和高特佳投資團隊的上述努力,有利於激發醫療健康產業未來創新潛力,對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這一評價與王海蛟的投資初衷不謀而合。在採訪的過程中,王海蛟復盤自己的投資案例時,提到的不僅是項目的回報率,他更注重的則是這筆投資是不是帶來了社會效益。

「什麼是投資的社會效益?就是我們的投資不僅能夠帶動一大批就業,最重要的是降低了人們的醫療成本。」王海蛟說起這點時自豪滿滿,這也是他從投資中獲得的幸福感。

投資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當中,高特佳投資的不少項目都發揮了生物醫藥企業的社會擔當。在疫情防控期間,高特佳投資的聯影醫療向火神山醫院在內多家醫院提供了大量的CT、DR等影像設備,在國內疫情好轉之後,又開始積極援助伊拉克、歐洲等地區。

「武漢疫情的爆發最大的原因是,醫療擠兌導致重症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從而病死率較高。」王海蛟說,疫情過後,對醫院建設的投入將會大幅增加,同時將會引入社會資本,民營醫療將迎來鬆綁,也將會打開通往資本市場的道路。

在此次疫情期間,王海蛟也觀察到,與其它創業企業不同,高特佳投資的不少生物醫藥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是偏正面的,比如聖湘生物、之江生物、博奧賽斯等公司在疫情期間陸續獲得國務院審批通道的診斷試劑,一直從事國際業務的微策生物則在疫情全球擴散後開始向其它國家提供快速診斷試劑盒。

「對我們而言,長期的投資方向不會發生改變。」王海蛟說,經過此次疫情之後,將會有更多的資本關注生物醫藥創新和資源併購整合,這也是高特佳一直以來關注的投資方向。

「我喜歡產業中蓬勃的氣息」

十幾年前,在復旦大學攻讀生命科學碩士的王海蛟就面臨著十字路口的抉擇:是繼續讀書,在實驗室中成就一番事業;還是選擇另一條不太確定的創業路?

「三年研究生下來,我覺得實驗室的生活還是不太適合我,我更喜歡產業中蓬勃的氣息,於是開始投入工作。」王海蛟回憶道。

走出實驗室之後,王海蛟加入了一家診斷類的創業公司,從項目開發到市場、營銷,創業的艱難他幾乎都經歷過。在企業融資的過程中,王海蛟發現當時的醫藥投資存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

當時正值2009年到2010年期間,創投行業內的投資人還是以財務背景出身的為主,缺少懂技術和產業的投資人。當他們接觸到專業度高、且早期並未形成盈利收入的生物醫藥企業的時候,往往會因為「看不懂」而不願意給這類初創企業進行投資。

「當時我就開始思考,市場上那麼多擁有好技術的生物醫藥創業公司可能都面臨著一樣的困難。」王海蛟說,這讓他產生了做行業投資的衝動。

行業投資的念頭就這樣植根在他的心中,之後,他回到復旦大學修讀了MBA,為轉型做好知識儲備。

之後王海蛟離開了創業的公司,走上了投資人的道路。在這次的抉擇當中,促使他做決定的因素又是什麼?

「如果只是做一家平庸的公司,這並不是我的初衷。」王海蛟對《陸家嘴》記者說,當時公司在創業時候,雖然技術領先,但由於在產業化和推廣過程中落後於競爭對手,已經很難成為行業中的領導者,希望能做更多更有挑戰性的事情,而這也是王海蛟出走的原因之一。

進入投資行業之後,王海蛟用勤奮換時間,在最初兩年的時間內,他每年調研近300個項目,幾乎將中國的醫療產業摸個了遍。2014年,王海蛟加入了專注於醫療領域投資的高特佳,就像魚兒遇到了水,在這裡,王海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在高特佳6年的時間內,王海蛟投資了十幾個項目,涉及製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涵蓋了VC到Pre-IPo各個階段,累計投資超過60億元人民幣。

在機遇面前做好準備

王海蛟的第一個投資項目是博奧賽斯,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試劑及儀器,5年的時間這筆投資的最新市值增長了近8倍,投資回報倍數將近5倍,所謂的「厚積薄發」,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長達幾年時間的創業經歷讓王海蛟對國內診斷類行業的競爭態勢相當了解。

「行業銷售規模第1名到第10名都是誰我也了解,他們的優劣勢分別是什麼,我都做過深入的研究。」王海蛟說。當時的博奧賽斯年收入只有2000萬元,仍處於虧損狀態,在行業內排名相對偏後,但曾經的「業內人士」王海蛟卻看出了它的潛力。

「當時公司銷售規模雖然小,但與競爭對手相比,勝在產品齊整度高,正是需要資金支持的時候。」王海蛟說,另一方面,他也相當看好診斷類行業當時面臨著的國產替代機會,而博奧賽斯正好是一個不錯的標的。

2015年投資完成以後,到2019年博奧賽斯的年收入已經達到2~3億元,增長了十幾倍,利潤超過5000萬。

這筆投資給王海蛟的影響很大,在他的投資邏輯當中,他始終堅持兩點。第一,首先要找到一個好的行業。第二,就是要對行業深入研究,找準產業變遷的規律,了解行業競爭力的來源是什麼。

除了努力,王海蛟也不迴避運氣在投資中的作用。

「我們有一個同行就曾經說過,超過10倍的回報運氣佔的比例會很高。」王海蛟對記者說,作為一名專業的投資人,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讓大量的項目能夠不虧錢或者獲得穩定的回報,然後通過極少數的超過10倍回報的項目來提高整體回報率,這就是專業投資人的價值。

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寫道:「一次好運,或者一個超級明智的決定,可能比一輩子的努力都更重要。可是誰又能分得清兩者之間的區別呢?」

正視運氣在投資中的作用,堅持不斷努力修煉自己的專業性,等到運氣降臨的時候,你已經萬事俱備。

2019年9月30日,科創板迎來首家IVD企業,熱景生物正式IPO,當日開盤,熱景生物大漲188.56%,漲幅在當日一同登陸科創板的三家企業中居首。

王海蛟到上交所見證了這一幕。按照熱景生物上市首日開盤價,王海蛟這筆投資的回報高達3.63倍,以IRR484%創下了他個人的投資記錄。

在投資之前,王海蛟和他的團隊就對熱景生物做了充分的調研。熱景生物所處的快速診斷領域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熱景生物當時在行業排行第五,前景十分看好。在與熱景生物團隊多次接觸之後,王海蛟也對團隊十分滿意,創始人在快速診斷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務實好學,帶領的團隊也很優秀。在多重考察之下,王海蛟和他的團隊果斷地對熱景生物進行了投資。

談到熱景生物的成功時,王海蛟說:「作為專業的投資人,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挑出好的標的,避免壞的標的,然後等待一點點運氣的加持。」

後疫情時代的投資機會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2020年一季度按下了一個暫停鍵,很多生產、生活、投資在一季度幾乎都處於停滯狀態,疫情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作為生物醫藥行業的投資人,王海蛟在看到經濟層面停滯的同時,也看到了生物醫藥行業在後疫情時代將展現出來的新機會。

「短期來看,全國人民的衛生保健意識大幅提升,國家對衛生保健的投入將大幅加快,與疫情相關的領域會得到短期大投入。」王海蛟說,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創新技術和併購投資整合仍舊會成為醫療領域投資的主要方向。

後疫情時期,王海蛟表示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醫療細分領域。第一,網際網路醫療,線下就醫行為將出現網際網路化的趨勢。第二,醫療信息化和智能化。第三,疾控體系建設和能力加強。第四,民營醫療,未來醫療的多元化投入將會加強。第五,醫療器械領域,包括ICU急救設施、監護儀器和體外診斷試劑、以及獨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和第三方影像中心,這些領域在疫情之後也會受到相當多資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當下是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最佳時期
    我們都知道最近這幾年生物醫藥產業非常火熱,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他已經是到風口浪尖了,各路英雄豪傑都要投資生物醫藥產業。我們看到現在國內的醫藥產業包括生物醫藥的一些熱門靶點,如EGFR、VEGFR、PD-1/L1、CD20、TNF等,大家都湧上這些靶點,這些靶點會不會過於擁擠了?
  • 獵雲網2020「年度最具慧眼投資人TOP 20」榜單發布!
    三年來,XVC投資20餘個項目,包擴伊對、核桃編程、輕住、Weee!等。 黃寧 道彤投資創始合伙人 蘭丁醫學、大醫集團等多個明星項目的最早機構投資人, 利用深厚的產業經驗及廣泛的行業資源,為企業提供深度投後增值服務,陪伴及支持企業成長。
  • 張晉元:疫情後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健康行業有較大利好
    張晉元:疫情後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健康行業有較大利好 2020年12月02日 15:28 來源:鳳凰網房產 鳳凰網房產訊:12月1日-4日,「錨定」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開啟,300
  • 對話廣發基金經理吳興武:醫藥生物行業高估值是常態 看好三類投資...
    2020年,受疫情催化,醫藥生物板塊前8個月漲幅最高達到67%,疫苗、生長激素、防疫物資、高值耗材等幾個細分板塊漲幅居前,其中生物製品和醫療器械漲幅最高時分別達到132%
  • 廣州獲評「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 成為全球生物醫藥...
    南方網訊(記者/湯文詩 蘇夢茹 通訊員/穗商務宣)9月27日至29日,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創投大會」)召開,廣州市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獎」。論壇現場(通訊員供圖)「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綜合排名發布據悉,「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評價」項目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簡稱:RDPAC)、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簡稱:中國藥促會)聯合發起,項目選取我國當前布局生物醫藥
  • 探討疫情後生物醫藥產業重大發展機遇!山東青年科學家沙龍活動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9日訊 28日下午,第五期山東省青年科學家沙龍活動在濟南舉辦,本期沙龍主題是「後疫情時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變化與機遇」,以促進協同創新及科技經濟融合為重點,共同探討疫情後生物醫藥產業重大發展機遇。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
    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客觀上對整個醫藥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起到了正向的推動作用。因疫情觸發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呼吸機、治療藥品、檢測產品等呈現爆發式的需求增長。縱觀資本市場,醫藥板塊成一枝獨秀,醫藥企業股價不斷攀高,醫療類基金也博得滿堂喝彩。政策面上,隨著全國集採的逐步推開,醫改步伐的進一步提速,整個生物醫藥行業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緊隨的是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 醫藥生物行業下半年投資策略:投資主線,長受益+快復甦
    2.2.2 、生產端:整體提速,利潤彈性大總體而言,歷史上的重大疫情時期,醫藥行業增速整體提速,工業端利潤彈性大於收入,我們認為原因在於疫情時期,診療相關藥械需求大增,對應工業企業在享受需求量大增的同時,壓縮渠道費用,使得利潤彈性大於收入。
  • 巴菲特建倉醫藥股,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會在哪裡?
    其實如果真的搞懂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規律,還是有非常好的投資回報的,甚至很多投資回報會超過信息技術,這也是生物醫藥投資的魅力所在。 |從產業的角度看,到底哪些生物醫藥公司最值得投資呢?
  • 募投基金退出難 未名醫藥大股東重組後或與北大脫鉤
    上市後,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行,最低時曾跌至6元以下。2020年以來,因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同大多數生物醫藥公司一樣,未名醫藥的股價也出現了暴漲,股價最高時曾突破了34元,最大漲幅也超過200%。到期後,將通過被未名醫藥收購、掛牌新三板、出售給其他PE基金或上市公司等方式退出。投資人提供的材料還顯示,北大未名集團做出了兜底承諾:如最終收益低於9.8%/年,則由北大未名集團補足,北大未名集團實控人潘愛華為回購提供連帶擔保。一位國泰元鑫北大未名資管計劃的投資人也表示,「當初項目看上去還行,本質上就是『明股實債』。」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丨全景•卓識
    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客觀上對整個醫藥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起到了正向的推動作用。因疫情觸發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呼吸機、治療藥品、檢測產品等呈現爆發式的需求增長。縱觀資本市場,醫藥板塊成一枝獨秀,醫藥企業股價不斷攀高,醫療類基金也博得滿堂喝彩。 政策面上,隨著全國集採的逐步推開,醫改步伐的進一步提速,整個生物醫藥行業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緊隨的是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 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再次創造歷史
    連續八次投資百濟神州,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在一級市場的生物醫藥布局肇始於百濟神州。據悉,高瓴參與和支持了百濟神州公司從成立以來的每一輪融資,從2014年的種子期(A輪),到2015年的起步期(B輪),從2016年納斯達克上市,到上市後的定向增發,再到去年香港上市,高瓴是百濟神州在中國唯一的全程投資人。
  • 2020年高瓴資本「生物醫藥」布局有何變化 投資邏輯究竟是啥?
    文 | 篤行高瓴資本(HillhouseCapital)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資本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生物醫藥行業向來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投資了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百濟神州、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甘李藥業等數十家知名企業。
  • 盈科資本持續加碼明星生物醫藥企業恆翼生物
    近日,盈科資本在去年初對恆翼生物數千萬元投資的基礎上又追加了數千萬元的投資,此次投資表明盈科資本對恆翼生物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恆翼生物成立於2018年,擁有非常優質的研發團隊,其創始人為原豪森藥業資深副總裁,國家頂級計劃專家李元念博士。
  • 產業生態投資人王玥確認出席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
    大會將於9月23-25 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 4 號館舉辦(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 1000 號),關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衛生防疫等領域,計劃設置新一代信息技術展區、人工智慧展區、防疫技術成果展區、「一帶一路」國際成果展區、人才成果展區、國家雙創基地(廣州)成果展區等,同期舉辦未來科技峰會、成果拍賣、技術轉讓、項目路演等專項活動 10 餘場。
  • 徐佳熹獲金麒麟最佳分析師醫藥生物第二名(投資觀點)
    來源:新浪財經第一屆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全榜單(圖)金麒麟醫藥生物分析師:創新藥盛宴開幕 疫苗表現亮眼新浪財經訊 11月28日,預見2020中國分析師大會上第一屆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醫藥生物第二名:興業證券徐佳熹 孫媛媛、趙壘、杜向陽、張佳博、黃翰漾、東楠、彭維熙。2020年投資觀點:騰籠換鳥乃大勢所趨,探尋政策變革下的結構性機會。
  • 預告|聯想之星(上海)創業市集第1站——生物醫藥,泡沫過後的出路
    為搭建投資人與創業者的深度溝通橋梁,提供更加優質的投後服務,聯想之星(上海)將舉辦「創業市集」系列活動,集合行業頂尖人才與創投圈最熱話題,共同探討行業最新趨勢,發掘最新機會。醫藥和生物技術並列成為國內最熱門的投資領域,合計佔國內融資事件總數的40%。而2014年是全球生物醫藥領域投融資的重要轉折點。2014年起,生物醫藥融資開始高速增長,到2018年,該領域融資總額超過174億美元,是2014年的近十倍。生物醫藥融資在整體醫療健康行業中的融資佔比也從2014年的20%攀升至2018年的35%。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同一時期,美國僅為29%。 不過,2020年,疫情給無接觸支付方式帶來了改變的動力。除了蘋果利用Apple Pay外,谷歌也在本周通過補貼裂變的方式重新推出自己的Google Pay應用。除了支付方式,疫情讓矽谷科技公司和投資人開始考慮更多「無接觸」的創業新模式。在矽谷誕生的Booster可以被看作是「加油站界的Uber「。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推動行業提升...
    生物醫藥指人們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的醫藥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藥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診斷試劑(盒)、微生態製劑、血液製品及代用品等。生物醫藥產品可分為疫苗、診斷試劑、單抗、重組蛋白及血液製品。重組蛋白是指廣義的重組蛋白類藥物剔除單抗後的部分。
  • 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10場主題論壇同步召開,分別圍繞化學藥創新、高端製劑與改良型新藥、抗體藥物開發、細胞與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藥品註冊新法規、醫藥項目的BD、創新創業與投資等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展開探討。業界專家學者們以真知灼見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引,為坪山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