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瓴資本「生物醫藥」布局有何變化 投資邏輯究竟是啥?

2021-01-12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 | 篤行

高瓴資本(HillhouseCapital)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資本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生物醫藥行業向來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投資了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百濟神州、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甘李藥業等數十家知名企業。

2020年,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哪些動作?哪些領域值得重點關注?本文通過梳理2020年高瓴資本的投資路徑,一探究竟。

(一)凱萊英(002821)

2020年10月,凱萊英發布公告,定增募資23.1億元已全部到帳,此次定增發行對象共有9家,其中,高瓴資本以227元/股的發行價參與此次定增,獲配440.53萬股,獲配金額約10億元,為最大買家。實際上,在凱萊英三季報中,高瓴資本已位列公司十大股東第九位,持股數量達14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0.6%。

凱萊英是我國小分子CDMO的龍頭企業,公司依託持續的技術創新,為全球大中型製藥企業、生物技術公司提供高效和高質量的研發和生產服務,助推創新藥的臨床研究和商業化應用。作為生物醫藥行業的「賣水人」,公司目前正以服務模式創新、強化技術環節服務為切入點,大力推進「輕資產」模式的創新藥臨床CRO業務,逐步建立「資本+CMC」、「資本+CRO」雙規發展模式,實現對創新藥項目的早介入、深綁定。

(二)健康元(600380)

2020年7月,健康元發布公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21.27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擬引入高瓴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高瓴資本擬以其管理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認購健康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

健康元業務涵蓋保健品、原料藥、中成藥、化學製劑、呼吸類藥品等多個領域。公司早年靠太太口服液打響了品牌,近年來重點布局呼吸類產品,2019年複方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首仿獲批、鹽酸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首仿獲批、布地奈德混懸液二仿獲批。2020年底,公司鹽酸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將對公司業績進一步產生推動作用。

(三)嘉和生物(6998.HK)

2020年6月,嘉和生物完成1.6億美元B輪融資,此次B輪融資吸引了國際頂級醫療投資基金和高質量的機構投資人。現有股東高瓴資本繼續領投,新的投資者包括淡馬錫、華潤正大生命科學基金、海通開元國際和CavenhamPE。值得一提的是,嘉和生物的大股東便是高瓴資本,HHJH與HMHealthcare均為高瓴資本旗下公司。

嘉和生物專注於腫瘤及自身免疫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目前有15條臨床管線,覆蓋PD-1、CD-20、VEGF、HER2、TNF-α等熱門賽道。2020年6月,公司與G1Therapeutics達成獨家許可協議,獲得lerociclib在亞太地區(除日本)的專有開發和商業化權力。lerociclib是一款潛在「best-in-class」的口服CDK4/6抑制劑,2020年12月28日該藥物臨床試驗申請獲CDE批准,擬開發用於治療HR+/HER2-轉移性乳腺癌。

(四)華蘭疫苗(A20641)

2020年3月,華蘭生物披露,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疫苗)為華蘭生物與香港科康共同投資設立的公司,其中華蘭生物持有華蘭疫苗75%的股權,香港科康持有華蘭疫苗25%的股權。香港科康擬轉讓其持有華蘭疫苗15%的股權,受讓方為高瓴驊盈(9%)和晨壹啟明(6%)。

華蘭疫苗為華蘭生物的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重組冠狀病毒肺炎疫苗、B肝疫苗等。2020年12月3日,華蘭疫苗向深交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材料,目前已受深交所受理。

(五)海吉亞醫療(6078.HK)

2020年6月,海吉亞醫療發布公告,公司擬全球發售1.2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1200萬股,國際發售股份1.08億股。公司已與基石投資者訂立基石投資協議,基石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OrbiMedFunds、TigerPacificMasterFundLP、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

海吉亞醫療是中國最大的腫瘤醫療集團,以腫瘤科為核心,致力於滿足中國腫瘤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公司於2009年開展業務,通過內生性增長、戰略收購以及醫院合作夥伴合作,建立了覆蓋全國的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院放療中心網絡。截至2020年2月,公司經營或管理10家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院網絡,遍布中國6個省7個城市。

(六)微創醫療(0853.HK)

高瓴資本2020年對微創醫療可謂情有獨鍾。2020年3月,高瓴資本斥資6.45億港元加倉微創醫療,持股比例升至6.61%。6月,微創醫療出資7.7億元參與微創醫療的定增項目。除了對母公司的投資,高瓴資本還多次出手投資微創醫療旗下子公司。4月,微創醫療旗下微創心通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戰略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清池資本、CPE等。7月,公司旗下專注於提供診斷、治療和管理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解決方案的子公司微創新律管理公司進行B輪融資,高瓴資本認購其中一半。

微創醫療是一家創新型高端醫療器械公司,已上市產品300餘個,覆蓋心血管及結構性心臟病、電生理及心律管理系統、骨科醫療器械業務、外科急危重症與機器人等十二大業務集群。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微創系企業資本運作頻頻,在2020年,包括微創心通、微創骨科、微創心律、微創明悅、微創電生理和微創醫療機器人在內「微創系」企業均選擇引入外部投資方。2020年12月,微創電生理同華泰聯合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於科創板掛牌上市。

(七)先健科技

2020年11月,高瓴資本通過場內大宗交易買入2.62億股先健科技,持股比例達6.05%。12月,高瓴資本繼續增持先健科技1.5億股,持股比例由6.05%提高至9.54%。先健科技是國內領先的心腦血管和外周血管微創介入醫療器械企業,公司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產品布局,覆蓋結構性心臟病、外周血管病、心臟節律管理等領域,並擁有全球首創的鐵基可吸收生物材料平臺,在多個細分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總結

從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的主要投資領域看,不難發現,四大領域受到追捧:1.創新藥;2.創新器械;3.醫藥外包CRO、CDMO;4,醫療服務。這四個領域有一個共同的特別,便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以腫瘤藥為例,近年來生物技術不斷推陳出新,PD-1、CART等創新療法持續問世,產品擁有明確的作用機理,在臨床上有真正的價值。

除了領域的選擇,高瓴資本第二個策略便是長期持有,高瓴資本CEO張磊在人大的畢業演講時提出:「做時間的朋友,需要極強的自我約束力和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instantgratification)的世界裡,懂得「滯後滿足」(delayed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早已先勝一籌。「之後,他也分享自己押注生物醫藥的長期邏輯,」醫療之外,其他領域很難找到行業性大機會,醫療項目成功率比想像中高得多,幾乎不用拼概率。醫療的投資周期可長達30-50年,我們對人體的認識才剛開始。「

第三個策略便是布局龍頭,恆瑞、君實、信達、嘉和等均是腫瘤藥領域的佼佼者,邁瑞、微創、凱利泰等均在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深耕細作,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凱萊英等在醫藥外包行業持續開疆拓土,海吉亞醫療正在腫瘤醫院領域揚帆起航。誠然,龍頭企業普遍科研實力強勁、資本雄厚、人才集聚,更有可能研發出重磅炸彈,創造出豐厚的利潤。有醫療方向的投資人曾經如此評價過高瓴資本:太有錢,全覆蓋。

選對賽道、長期持久、布局龍頭,或許這就是高瓴從2005年的2000萬美金,到目前數百億美金蝶變的秘密。

相關焦點

  • 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再次創造歷史
    據悉,作為百濟神州唯一的全程投資機構,高瓴認購了其中不低於10億美元的份額。這意味著,全球生物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股權投資即將誕生,而創造者正是高瓴資本。「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
  • 「國家隊」資本布局揭秘:15支醫療基金,近70個項目,重點投生物醫藥...
    動脈網整理了在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動作較多的「國家隊」資本名單及其參投的項目,擬解析「國家隊」資本醫療投資布局的邏輯。  第二類投資機構代表是由科技部、財政部設立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以下簡稱轉化基金),轉化基金又成立、運營了數支子基金,進行各行業的投資。在醫療領域,轉化基金子基金投資有蘇州邁瑞微電子、上海鼎晶生物醫藥、亨利醫藥、華健未來、納百生物等。
  • 巴菲特、紅杉均重倉的醫藥行業:上千億資本入場,但「慢錢」卻越來...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一年,紅杉中國僅在醫療健康領域收穫的IPO案例已經接近10起。很明顯,無論是一級市場的提早布局,還是在二級市場重倉殺入,都能看到資本力量對於醫藥產業這一板塊的堅定看好。然而,行業政策的趨嚴、市場環境的巨變,再加上不確定因素的突然襲擊,都使得在真正踐行醫藥投資這條路上,還有不少現實挑戰需要面對。
  • 跟頂級藥企學投資!禮來亞洲、復星醫藥、藥明康德等大佬投了啥?
    進入2015年後,醫療CVC投資開始了穩定增長期,並在2018年達到高潮,在2019年、2020年的資本寒冬期間有所回落。實際上,業務模式比較成熟的醫藥垂直PE/VC機構在投資新藥研發項目時,往往會考慮圍繞新藥研發的需求做布局,構建圈內生態去加速新藥研發進展,為推進商業化做準備。CVC在一定程度上屬於PE/VC的一種,市場化的內生生態布局也是一重重要邏輯。
  • 巴菲特建倉醫藥股,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會在哪裡?
    全球風口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偵察兵 11月17日,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持倉情況。截至9月30日,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組合中共有49隻股票,累計價值2288.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萬億元。
  • 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 生物醫藥技術研發商「恆翼生物」再獲盈科資本數千萬元追加投資
    【獵雲網北京】7月10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盈科資本在去年初對恆翼生物數千萬元投資的基礎上又追加了數千萬元的投資,此次投資表明盈科資本對恆翼生物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盈科資本該項目負責人表示,繼續加碼恆翼生物看中其頂尖的團隊背景,超強的新藥研發能力,以及豐富且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產品管線。完成對恆翼的投資後,盈科資本的生物醫藥資產將更加全面和優質。該負責人同時表示,投資的完成標誌著服務的開始,後續盈科資本將對恆翼開放既有的生物醫藥圈層,在資本、臨床試驗、渠道等方面給予恆翼全方位的支持。
  • 張晉元:疫情後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健康行業有較大利好
    張晉元:疫情後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健康行業有較大利好 2020年12月02日 15:28 來源:鳳凰網房產 鳳凰網房產訊:12月1日-4日,「錨定」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開啟,300
  • 【收藏】半導體投資底層投資邏輯
    寫在前面:2020年是半導體企業和半導體投資風風火火的一年,二級市場的高市值造就了一級市場的瘋狂,瘋狂背後應該是冷靜的思考和應對,通過2020年投資6個項目的歷練,最近思考半導體投資底層邏輯,跟各個企業和投資機構大佬共勉。   投資尤其半導體投資到底投的啥?
  • 復星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有何區別,有什麼案例?
    公司 復星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有何區別,有什麼案例?利潤增長:復星醫藥在抗癌症的生物仿製藥以及創新藥上已形成豐富的管線,未來的業務依賴內生增長的路線已經越來越清晰。同時,醫療服務板塊同樣會有較好的表現,例如對於佛山禪城醫院,目前有約1200張床位,12億元年收入,其模式可在旗下的25家醫院進行複製。
  • 資本這樣為醫藥企業破題
    醫藥生物行業與資本市場在這裡唱響了成果轉化與風險投資互動「好聲音」。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眾多生物醫藥公司茁壯成長,從行業的參與者、跟隨者,走向挑戰者、引領者,乃至於行業的佼佼者,邁瑞醫療、華大基因正是其中的代表者。資本為創新插上翅膀2018年登陸中國資本市場的邁瑞醫療,依然算是創業板的「新生」,但是其後來居上的態勢早已受到資本市場各方的關注和青睞。
  • 君聯資本王超:投資金融科技的邏輯
    君聯資本執行董事王超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成長周期、投資關注點以及監管環境等角度解析了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第二,細分領域,做投資的時候經常討論什麼樣的賽道能出來獨角獸,對於金融行業來講,整個金融市場規模很大,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足夠的空間,相關的頭部企業規模都相當大,所謂的賽道並不是問題,關鍵看它有沒有結合到先進科技來顯示它的潛力。中國經濟體量很大,金融行業基礎又比較好,構成了好的大環境和背景。
  • 華東醫藥、健帆生物的投資邏輯,還有哪些好公司值得關注?
    今天不分析財報,撕財報,四家公司一萬字也寫不完,所以今天只和大家談邏輯。上面四家公司其中有三家都是我寫過的,華東醫藥第一次寫是在今年的三月份,當時受到集採事件(阿卡波糖意外失標)的影響,當時市場反應過度,股價跌到了最低16元左右(精確復權後),並且市值在300億元左右徘徊了很久,所以我就連續寫了幾篇文章說華東醫藥被低估了,市場反應過度了。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前景預判,挖掘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漢理資本戰略投資兔子鮮生 這隻兔子有何不同?
    近日,漢理資本戰略投資兔子鮮生,作為生鮮電商自提模式的新力軍,兔子鮮生專注社區生鮮電商,聚焦區域,服務社區的品牌理念,在網際網路巨頭林立的社區生鮮電商領域,闖出了一條自己的特有道路。據兔子鮮生創始人李青介紹,本輪融資後,兔子鮮生將會在供應鏈升級,生態品牌門店拓展布局,大數據信息化升級,平臺用戶服務及市場營銷中實現彎道超車。在生鮮電商賽道上,雖然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湧入,兔子鮮生依然依託直營品牌生態門店,堅守品質生鮮的市場定位,堅持做有溫度的社區生鮮電商平臺,堅定品質服務的服務理念。
  • TOP投資人|後疫情時期,生物醫藥投資怎麼做?
    「我們過去經常講,生物醫藥投資是一種保障性支出,它是有公益屬性的,能夠增加社會福利。但是在過去,大家對這方面的認知度並不高。」 王海蛟對《陸家嘴》記者說,通過這次的疫情,人們對生物醫藥投資的社會屬性會有更深刻的認識。疫情下的思考:投資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
  • 盈科資本持續加碼明星生物醫藥企業恆翼生物
    近日,盈科資本在去年初對恆翼生物數千萬元投資的基礎上又追加了數千萬元的投資,此次投資表明盈科資本對恆翼生物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恆翼生物成立於2018年,擁有非常優質的研發團隊,其創始人為原豪森藥業資深副總裁,國家頂級計劃專家李元念博士。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如有興趣歡迎討論)潛在標的:我們逐一梳理了滬深交易所及港交所分別已受理審核的2713家A股輔導備案登記受理公司與360家港股上市申請企業,篩選出其中的醫藥醫療相關公司,以及數十家醫藥創新前沿未上市標的,我們認為可能是潛在標的來源;(如有興趣歡迎討論)投資策略:新是未來最大的投資邏輯。
  • 院士大咖齊聚羊城,共同展望生物醫藥未來發展趨勢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仕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11月16日,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生物醫藥創新投融資論壇暨全國創新生物醫藥投資聯盟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召開,意在探討「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產資融合聚焦發展趨勢」。
  • 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 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
    (原標題: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