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紅杉均重倉的醫藥行業:上千億資本入場,但「慢錢」卻越來...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11月17日,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持倉情況。除了一如既往的重倉科技股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巴菲特首次大批量建倉醫藥股:新增持倉的六支個股中,醫藥股佔據了其中四席位置,分別為輝瑞(371.2萬股)、默沙東(2240.3萬股)、百時美施貴寶(2997.1萬股)以及艾伯維(2126.4萬股)。

顯然,在巴菲特「擴容」的股票池中,醫藥正在成為其押注的一個重點領域。在2020年美國《製藥經理人》發布的權威榜單全球製藥企業50強中,上述四家公司的排名分別為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八,以2019年的營業收入來計算,四家公司的平均年銷售額高達394億美元,巴菲特重壓醫藥股的力度可見一斑。

而在一級市場上,醫療健康產業也正在迎來密集爆發,尤其是行業頭部機構開始步入收穫期。典型代表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一年,紅杉中國僅在醫療健康領域收穫的IPO案例已經接近10起。

很明顯,無論是一級市場的提早布局,還是在二級市場重倉殺入,都能看到資本力量對於醫藥產業這一板塊的堅定看好。

然而,行業政策的趨嚴、市場環境的巨變,再加上不確定因素的突然襲擊,都使得在真正踐行醫藥投資這條路上,還有不少現實挑戰需要面對。不同的路徑模式,最終都指向一個共同的命題,即為被投企業創造價值,為LP創造豐厚的回報。只是,同樣一個目標下,真正有耐心長期堅持的「慢錢」卻越來越少。

上千億資本狂歡:有人歡喜有人憂

持續湧入的資本熱錢,逐漸增多的退出渠道,快速推高的企業估值……2020年,儘管經受疫情影響,但生物醫藥領域以及整個生命健康大領域的投融資熱度不減。

一方面,投資機構擔心錯過優質的項目。所以一旦有優質項目在市場上流出,各家投資機構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接,「搶」字成為了行業常態。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嚴謹的、細心的投資機構或許還會在盡力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投資決策之前的各種訪談甚至是Pre-DD,之後再發放TS,而一些風格更激進的往往開始拼速度,搶先進入成為了第一原則,至於標的的質量是否足夠優秀,或者是估值水平是否足夠合理,往往已經成為了第二甚至第三點考慮的要素。

也正因此,被投項目裡更為浮躁的情緒開始躁動。

「最近我們投的一些項目,就遇到了一些問題。企業認為自己符合上市條件,並且很有可能在明年上市,所以要的估值一下子就比之前高很多。」近日,一位資深投資人在一次行業大會中講道,如今一級市場估值二級化已經成為行業中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註冊制等利好政策的退出,企業端看到了更快IPO的可能,在融資時要的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問題。」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充分享受到醫藥資本市場迅速爆發所帶來的機遇。事實證明,在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下,一旦出現不利的信號,並非所有的企業都能有機會和資本一起走到最後。

例如近日,一筆早在半年前就已談妥的定增方案突然宣布終止,就讓骨科賽道龍頭公司凱利泰瞬間陷入了熱議之中。

按照此前公布的定增方案,凱利泰本應該以18.73元/股的價格向兩家知名投資機構淡馬錫富敦投資和高瓴資本分別非公開發行0.375億和0.21億股股票。如果交易完成,凱利泰將通過定增獲得超過人民幣10億元現金,而淡馬錫富敦投資和高瓴資本則將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凱利泰,並以股東身份在上市公司行使權力。

然而11月20日,凱利泰發布公告稱經協商終止此定增協議,原因是「鑑於當前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等原因,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過去半年,凱利泰確實「時運不佳」。業績下滑、股價低迷,但另外一個層面,行業認為即將開展的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才是最終摧毀定增協議的大殺招。

就在定增終止公告4天之後,一份名為《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的國家醫保局紅頭文件就在朋友圈中流傳,文件的落款時間,是2020年11月20日。

對於凱利泰而言,此次定增的終止不知是否真的如其公告所言,「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實質性影響。」畢竟,在當時籤署引進戰略投資者相關協議時,對於接下來將藉助淡馬錫富敦投資和高瓴資本的資源做何布局,凱利泰已經表述得非常清楚。

一、二級市場都有機會

凱利泰的定增計劃最終宣告結束,但身處其中的兩家關鍵投資機構卻都沒有停下自己在醫療健康領域進行投資布局的動作。

高瓴資本一如既往的將視線鎖定在自己更為熟悉的二級市場。就在宣布定增計劃終止的當天,港股主動脈覆膜支架龍頭股先健科技股價暴漲24.58%,隨後兩天持續大漲,三天累計暴漲近35%。24日,先建科技發布新聞稱:「獲悉高瓴資本和德福資本近日通過場內大宗交易受讓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於交易當天持有的先健科技全部股權。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和德福資本分別累計持有先建科技6.06%和6.00%的股份,成為先健科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

而淡馬錫則將視線投向了一級市場。18日,位於中國的全球性生物技術公司德昇濟醫藥宣布成功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者除了淡馬錫之外,還有博裕資本、經緯中國、紅杉中國、藥明康德風險投資基金等一批行業知名投資機構。

儘管企業名在行業裡還稍顯陌生,但德昇濟醫藥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陳之鍵在業內則是大名鼎鼎。其先後在美國NIH、禮來、GSK、強生和阿斯利康等頂級科研院所和多家跨國公司擔任全球高級管理崗位,上一個職位還是阿斯利康全球藥物開發高級副總裁及中國新藥開發部總裁。

資本市場就是這樣。好像一個標的錯過了,但總還是會有下一個。有媒體甚至計算過:以最保守的數值計算,2020年前三季度,醫療企業在一級市場的融資總額已近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僅僅只是一級市場的融資數額。而算上二級市場的各種持倉,醫療投資市場的量級顯然是巨大的。

做有耐心的資本

只是,在所有的案例裡面,真正能夠耐心陪伴的似乎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以簡單的投資數量作為衡量工作完成度的指標,將投出去金額的多寡來作為投資業績的直接表現。投資者開始逐漸失去耐心,具體的表現是:投資了一家企業,如果第二天就能IPO,絕不願意等到第三天。

事實上,回顧醫療健康行業的堪稱成功的投資案例,歸根結底還是那些投資人能夠真正陪伴企業一路成長、一路升級的投資案例。

在堅持長期投資、陪伴企業成長方面,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是一個典型代表。2020年一家名為新產業生物的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很快市值就攀升至600億。而這時人們才發現,紅杉資本早在十年前就作為最大的機構股東進入且持續持有。據業界估計,紅杉在這起案例上的回報就超過百億人民幣。

啟明創投所投出的甘李藥業也是一個例證。2010年啟明創投初次投資甘李作為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首筆投資,持有十年後一直陪伴到2020年甘李藥業上市,並成為其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所以很多時候,秉持「長期主義」與投資回報毫不衝突。只是能夠一直堅持長期主義的人寥寥。根據市場公開信息進行不完全統計,可以發現截至2020年9月,市場上單筆投資交易回報在10億人民幣以上的案例並不多。從案例數量來看,啟明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博裕資本、高瓴資本等屬於此類項目最多的投資機構。絕大多數投資機構,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回報或許還需要再多一些耐心。

相關焦點

  • 巴菲特建倉醫藥股,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會在哪裡?
    投資組合中科技股佔49.93%,金融服務業佔27.10%,消費行業佔13.29%。 目前巴菲特的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卡夫亨氏、穆迪、美國合眾銀行
  • 慢就是快!巴菲特教你真正的變富「捷徑」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經問巴菲特:你的方法其實不難,為什麼你如此富有,別人卻不和你做一樣的事呢?巴菲特回答: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慢慢變富,是面對財富的修養與修行。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A股漲幅位居全球前列,權益基金整體獲得44.82%的收益率,但媒體調查顯示,48.1%的股民年內是虧錢的。
  • 紅杉資本怎樣選擇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進行投資
    演講嘉賓: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陳鵬輝。 嘉賓簡介陳鵬輝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專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曾投資過華大基因、美中宜和、浙江貝達醫藥、昆明積大藥業,並主導過尚華醫藥的紐交所上市。
  • 揭秘醫藥股背後的機構行為
    不聊不看我,而是看聊不聊得懂,今天我們把話題縮小一下,看一下外資重倉的醫藥股,很顯然這輪牛市我個人的觀點是從2016年開始外資入場,外資加大入場比例之後我們看到茅臺等優秀企業外資持有比例越來越高,今天市場裡寧德時代、片仔癀等千億企業直接漲停,今天我們換一個角度,站在資金的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對待波動,有朋友說ETF漲這麼多了,哎你注意,ETF恰恰是最近我們看到助漲醫藥股的核心,而且是助漲醫藥龍頭股的核心
  • 資本故事10:麥道夫騙局&趙丹陽與巴菲特的午餐
    麥道夫騙局史上最牛的旁氏騙局旁氏騙局:——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是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
  • 紅杉資本陳鵬輝:醫療行業變化 投資新生態打法
    本次年會以「格局與革新」為主題,紅杉資本合伙人陳鵬輝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很高興今天下午跟大家分享一下醫療健康投資方面的一些心得。那麼在過去5年當中呢,在這個行業發生了很多起投資的事件。那麼從這個投資的風格和理念來說,這個行業裡面有很多基金,也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和投資方式。那麼有一點我到紅杉資本以後,我感觸最深的,一般我們說投資,一般是按照早期、成長期和晚期,那麼每一期有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理念。
  • 紅杉資本楊雲霞:對精準醫療依然樂觀
    本期《大咖論道》,基因慧邀請紅杉資本楊雲霞分享投資者的視角。  楊雲霞,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  【嘉賓簡介】楊雲霞,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 MBA學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科院臨床醫學碩士,曾就職於君聯資本醫療健康投資團隊
  • 紅杉中國的「焦慮」
    在兩起糾紛中,紅杉資本中國均為原告,被投企業則為被告。「圈內人」關注的原因在於PE/VC狀告被投企業從投融資雙方的利益訴求來看,都是一件非常難以理解的事。由於訴訟結果一般會造成兩敗俱傷,投資機構追求的目標是防止投資失敗,而非「破罐子破摔」。這導致我們極少看到VC/PE與被投企業產生訴訟關係。
  • 巴菲特選股方法曝光,僅買入1隻A股漲600%,11隻A股...
    巴菲特重倉三大行業從最新持倉的49股所屬行業來看,巴菲特近來動作比較明顯,尤其是第三季度行業分布有較大變化,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醫藥股持倉環比翻倍,雖然科技、黃金有所減持,但信息技術的持倉市值佔比位居首位,超過50%;其次依然是金融行業;另外,可選消費品和必須消費品持倉市值佔比均為4%。事實上,從歷史數據來看,雖然持股比重有所變動,但金融、消費品以及科技一直是巴菲特重倉行業。
  • 撿錢日報:黃金還能不能玩?醫藥還能起飛嗎?
    記得點擊#撿錢日報#訂閱,每天關注普通人可以參與的投資機會,穩穩噹噹賺點兒小確收益~ 大家好,我是和大家一起關注低風險撿錢機會的撿錢君。 撿錢的一周又開始了,早安,撿錢人!
  • 優質賽道牛基篇(三):醫藥生物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正是因為醫藥股穩定且高速的業績增長,造就了A股醫藥股的長牛格局。而且醫藥股具有科技和消費雙重屬性,這就註定了醫藥股屬於弱周期板塊,與經濟強弱相關性很小,為此機構投資者一直願意給醫藥股較高的估值。 從最新公布的二季度基金重倉股來看,醫藥、科技和消費領域是公募最愛。
  • 紅杉資本、中金資本出手:哄搶100億半導體項目
    5月26日晚間,比亞迪(002594)公告,旗下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半導體」)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由紅杉資本、中金資本、國投創新領銜A輪融資,Himalaya Capital 等多家國際知名投資機構亦參與認購,豪門雲集。據公告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投前估值75億元,本輪融資共計19億元,投資者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共計20.21%股權,公司投後估值近百億元。
  • 紅杉資本創始人唐·瓦倫丁去世,又一矽谷傳奇人物隕落
    以下是訃告內容:美國紅杉資本創始人、締造矽谷的領袖之一唐·瓦倫丁,今天在加州伍德賽德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他不僅塑造了紅杉,不僅在他的家人和朋友以及與他共事的人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也在許多紅杉資本投資的慈善機構那裡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而且在20世紀後期一些最重要的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領導者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 紅杉資本:沈南鵬的財富傳奇
    福布斯剛剛評出了2020年中國最佳創投人,把盟主之位給了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他要多牛,阿里、京東、頭條、滴滴、美團、拼多多、攜程、餓了嗎等等,他是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背後的大佬,他的朋友圈價值2.6萬億,馬化騰曾經這樣讚譽他。
  • 外資重倉卻被嚴重低估!A股鋰電池行業細分龍頭名單
    板塊上,軍工、醫藥近期兩大主線繼續調整,低位超跌的機場航運板塊全天強勢,午後在券商的主動性護盤之下,MINI LED、汽車電子、地產、等板塊紛紛回升,科技股亦有回暖。整體上,今日市場情緒殺到冰點後有所回暖,資金依舊是高切低的模式。截至收盤,滬指跌0.63%,報收3319點;深成指跌1.17%,報收13308點;創業板指跌1.98%,報收2635點。外資重倉卻被嚴重低估!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
    )北京】12月22日報導獵雲網獲悉,網際網路物流商城貨拉拉宣布完成5.15億美元的E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老股東跟投。本輪融資的投資機構均來自貨拉拉老股東。順為資本為貨拉拉C輪融資領投方;高瓴資本領投了貨拉拉D1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了D2輪,本輪為持續領投。目前,貨拉拉已經完成7輪融資,從創業之初的同城貨運平臺,發展成為一家業務涉及同城/跨城貨運、企業版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的網際網路物流商城。
  • Vol.145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創投|紅杉資本|a輪融資|b輪融資...
    這筆資金來自包括紅杉資本和NewView Capital在內的投資者。該公司的業務是基於其分發的個人家庭基因檢測試劑盒,根據客戶的DNA,讓客戶深入了解自己潛在的健康狀況和家譜。  2  生物醫藥    賽賦醫藥完成B+輪融資,用於搭建創新藥行業研發人才創業平臺  2020年12月29日獲悉,日前,一站式創新藥CRO平臺北京賽賦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賽賦醫藥」)
  • 矽谷傳奇人物紅杉資本創始人去世 蘋果、思科都是他投出來的
    圖片來源:紅杉資本官網據媒體報導,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中國的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發朋友圈悼念:「唐·瓦倫丁協助開創了一個行業,並成為矽谷的傳奇。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將被深深懷念!(Don helped to create an industry and becomes a Silicon Valley legend.
  • 借力紅杉資本,星巴克奇襲中國市場!
    星巴克中國牽手紅杉中國!他來了,他來了,他端著星巴克走來了。前日,那個「投出了半個網際網路」的男人沈南鵬帶著一杯星巴克,與星巴克的多位高管一同出現在公眾面前,官宣星巴克中國與紅杉中國達成合作。公開資料顯示,自1999年開始,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長達21年,目前,其在中國境內的門店已經超過4200多家。
  • 紅杉資本領投產前診斷公司Natera
    尤其是面臨像Ariosa Diagnostics和Verinata Health的競爭。Ariosa DiagnosticsAriosa和Natera一樣,在產前DNA診斷領域,均採用靶向區域測序的方法對染色體多倍性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