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健:我DNA來自中國 癌症研究是終極挑戰(圖)

2020-12-03 搜狐網

  美國西部時間10月13日下午5時,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舉行了電話記者會。來自中新社美國分社、中國國內媒體、日本媒體的記者參與了電話提問。錢永健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的DNA來自中國,我還有不少親戚在那裡。我們家是一個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的混合體。」圖為攝於10月8日的錢永健肖像照。中新社發張煒 攝

  中新社舊金山十月十三日電 題:「幸運是我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大原因」

  中新社記者 劉丹

  今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十三日說,幸運是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最大原因。

  美國西部時間十三日下午五時,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舉行了錢永健和媒體的電話記者會。包括本社、美國、日本和中國的媒體參與了電話提問。平素治學嚴謹、為人謙遜、行事低調的錢永健再次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特質。  

幸運是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最大原因

  在回答「您認為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時,自十六歲就勇奪被稱為「少年諾貝爾獎」的美國「西屋天才科學獎」,一生獲獎無數,身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的錢永健,輕鬆地用「幸運」兩個字終結了眾人的好奇。

  這位不喜張揚的學者進一步解釋說,全世界眾多優秀的科學家在各自領域裡做出了非凡、傑出的貢獻,他們的勤奮和奉獻代表著科學的精神,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而他只是幸運的那一個。

  被問及得獎之後有什麼不同時,他再次體現了樸實低調的一面:「除了突然多出來的記者會、拍照和採訪外,沒什麼不同。」  

我的DNA來自中國

  眾多記者對他的華裔身份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在回答「與中國有什麼聯繫時」,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錢永健顯示了他的幽默特色:「我的DNA來自中國,我還有不少親戚在那裡。我們家是一個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的混合體」。

  「姓錢的家庭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不說中文的錢永健用較準確的中文清晰說出了「錢學森」的名字。他絲毫不否認家庭的因素對事業的幫助。「就我自己的家庭來說,一個哥哥是史丹福大學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從小時開始,我們就經常有研究上的合作。另一個哥哥是電腦科學家。我認為父母的遺傳對我們有影響。」

  錢永健曾經陪同母親去中國旅行,「有很多快樂的回憶」,但也對中國的環境汙染憂心忡忡,「我知道政府和人民做了很多努力在改善」。  

癌症是我的終極挑戰

  因對水母進行研究和發現綠色螢光蛋白,錢永健與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沙爾菲分享今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錢永健曾經在獎項公布後的記者會上強調,癌症的研究才是他事業的終極挑戰。

  至目前為止,錢永健尚未有機會與中國同行進行合作。在回答本社記者提問時他表示,攻克癌症「非常非常困難」,現階段他正與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合作,有可能在將來和中國聯合進行癌症的研究。

(責任編輯:王雪)

相關焦點

  •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 綠色螢光蛋白研究
    2008年,與美國日本2名科學家以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諾獎。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先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在美國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錢永健:中國人會尤其感到驕傲
    新華網華盛頓10月8日電 (記者張忠霞)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等3人榮獲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作為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希望他獲獎可以激勵中國的年輕人,「當然,我希望各個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受到激勵,但我知道,中國人對此會尤其感到驕傲」。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來源:《科學新聞》雜誌  記者 徐治國 文/圖  與錢永健(Roger Y Tsien)的對話緣於近日在德國南部小鎮——林道(Lindau)舉行的第59屆諾獎得主論壇。作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國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他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 錢永健獲大獎接受專訪: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除了有著科學世家的背景外,錢永健積極鑽研對醫療有貢獻的科學研究,原來亦是因為有切身之痛的驅使︰「我們現在正在繼續進行一些生化方面的項目,這也是我一直致力研究的課題,同時我們也在進行癌症的研究,激勵我這樣做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父親患癌症去世,還有我的博士生導師以及其它一些親屬,所以,如果可以為癌症研究做些什麼,我會感到一絲安慰。」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逝世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圖)
    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未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 錢永健:為生物科學點亮一盞明燈
    留聲機  「錢永健的工作照亮了科學」——在錢永健生前任職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訃告上這樣寫道。  錢永健足夠耀眼——2008年,56歲的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化學獎。
  • 錢學森堂侄、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 享年64歲(圖)
    資料圖:錢永健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未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科學家,如何評價
    科學成果的研究最終是受益全人類的,但是研究科學的學者是來自各個國家的。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容易之一的諾貝爾獎,每次的得主不論是哪個國家的都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不小的影響力。他習慣性的帶著圓圓的小眼鏡,有著亞洲人的面孔,但是卻有著一口流利標準的美式發音,問他是否會講中文,他卻表示自己並不會講。
  • 錢永健對中文「略懂」 曾回中國爬黃山、逛北京
    錢永健對中文「略懂」 曾回中國爬黃山、逛北京 2008年10月09日 06: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圖據香港文匯報   中新社舊金山十月八日電 通訊:他早就應該得諾貝爾獎——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的同事和學生訪談  中新社記者 劉丹  美國華裔化學家錢永健教授因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技術而成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之一,他的華裔同事和學生為此感到榮耀和驕傲。
  • 錢永健家族史
    錢學森在回憶他的母親時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母親每逢帶我走在北京大街上,總是向著乞討的行人解囊相助,對家中的僕人也總是仁厚相傳。」「母親的慈愛之心給了我深遠的和連綿不斷的影響」。或許,錢學森的驚人天賦,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基因。2008年,錢家又出名人。
  • 「最美麗大腦」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他曾如何給生物學 「上色...
    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三子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紐約,後來在新澤西州的利文斯頓市長大。或許從兒時起,錢永健就註定了要走進科學。除來自父親家族以外,錢永健母親的數位兄弟都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工程學教授。他在描述自己的職業選擇時也說:「我註定了繼承家族的血統,從事這樣的工作。」
  • 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錢永健意外離世 祖籍杭州
    據錢永健所在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沒有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關注錢永健,不僅因為他是諾貝爾獎得主,更主要的是他跟杭州有關。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是錢王錢鏐的後裔。他有一個嫡親的堂叔叔,就是在國內享譽盛名的大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 追憶華裔諾獎得主錢永健: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
    以下內容摘自採訪實錄:  錢永健:沒有。截至目前為止,我對於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等地的年輕科學家缺乏接觸,了解也相當有限。但可以確定的是,年輕人要懂得在科學研究中找到「釣魚的樂趣」,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確立目標,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享受個中樂趣。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離世 被譽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腦
    滿門科學家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州利文斯頓長大。他的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
  • 點亮科學的諾獎獲得者騎行遠去 錢永健騎單車外出離世
    滿門科學家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州利文斯頓長大。他的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錢永健 資料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著名化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他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2008年,憑藉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研究,錢永健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2名科學家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錢永健的研究生涯才正式拉開帷幕。1980年錢永健發明了能檢測鈣離子的染料分子,次年改進了將染料分子引入細胞的方法。1994年,錢永健致力於研究綠色螢光蛋白,這種蛋白是在維多利亞發光水母體內提取出來的。研究發現,綠色螢光蛋白特別穩定,可用於細胞研究等多項領域。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錢永健的研究生涯才正式拉開帷幕。1980年錢永健發明了能檢測鈣離子的染料分子,次年改進了將染料分子引入細胞的方法。研究發現,綠色螢光蛋白特別穩定,可用於細胞研究等多項領域。錢永健發表了他的發現以後,在整個世界上都造成了轟動。2008年,錢永健獲得了代表科學研究的巔峰的「諾貝爾獎」。那時他才56歲,錢永健的發現造福了全世界。
  • 錢永健在發表諾貝爾獲獎感言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你怎麼看?
    從表面上來講,錢永健說的符合他美國國籍的身份,也說明美國在錢永健身上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有效果的。但是,不管錢永健如何聲明與中國無關,他血管裡流淌的血液終究還是華人的,他的基因已經決定了他的來處。很明顯,錢學森在中國出生長大,對中國懷有深厚的情感,從小也是接受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因此當時不管美國如何阻攔,開出多麼優厚的待遇,也無法阻擋錢學森的赤子之心。當時,錢學森的一個兄弟叫錢學榘,也就是後來錢永健的父親。當時因為某種原因錢學榘來到美國,就沒有再回國。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他為何會發表如此過激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