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健對中文「略懂」 曾回中國爬黃山、逛北京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錢永健對中文「略懂」 曾回中國爬黃山、逛北京


2008年10月09日 06: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圖據香港文匯報

  中新社舊金山十月八日電 通訊:他早就應該得諾貝爾獎——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的同事和學生訪談

  中新社記者 劉丹

  美國華裔化學家錢永健教授因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技術而成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之一,他的華裔同事和學生為此感到榮耀和驕傲。

  他早就應該得獎

  十月八日清晨六時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張瑾就給昔日的博士後導師錢永健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裡面只有一句話:「祝賀您!」

  只有一句話的這封郵件包含了許多張瑾想說的話。她告訴記者:「我和我們這個領域的同事期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羅傑(錢永健的英文名)早就應該得到這份榮譽!」

  和錢永健共事十三年的科學家姜濤對記者說,「羅傑得獎不是問題,只是時間早晚。我們關心的是他得幾個獎。」

  姜濤於一九九五年加入錢永健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錢永健前幾年研究的鈣離子螢光探針技術,是生理和藥物篩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在化學界開闢了新的領域。姜濤認為,僅憑這項技術,「羅傑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獎」。

  他是一個智慧而勤奮的人

  「他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同時異常勤奮。」錢永健實驗團隊的華裔學者對他如此評價。美國索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王磊曾經在錢永健指導下做了三年博士後,「羅傑是我見過的最有天份、最勤奮的科學家。他不僅對數學、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有深入廣泛的研究,並把這些學科很好地結合起來,還花費大量時間在實驗室作研究。」

  「他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總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和錢永健甚熟的姜濤說,「羅傑認為世界上沒有比科學研究更重要的事情。」

  「以開闊的心胸去接納他人,給他人最大空間發揮才能」,是華裔同事和學生對錢永健在學術研究上的另一評價。在錢永健實驗室工作了十三年的研究員熊慶說,「每個來到實驗室的人都帶著自己的想法和觀念。羅傑即使有時不贊同,但他也會聆聽,並和我們溝通,讓我們有空間發揮各自的智慧和創造力,這很難得。」

  他是一個簡樸、幽默、不拘小節的人

  在同事和學生眼中,錢永健外表實在很不起眼,「走在大街上,沒人認為他是科學家」。他平素不拘小節,也不在乎衣著打扮,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拎著頭盔進實驗室。即使在八日上午,學校為他舉行記者招待會,系裡接著開慶祝會,他也沒穿西裝,只是一件普通短袖上衣和長褲。

  在紐約出生、新澤西長大、略懂中文的錢永健幾乎不說中文,但有時蹦出來幾句讓華裔同事忍俊不禁。熊慶回憶說,實驗室裡的華裔同事討論枇杷這種水果怎麼好吃,「羅傑很好奇地插話,琵琶這種樂器怎麼可以吃。」

  博士後李文紅在做論文答辯時,錢永健一邊介紹李文紅,一邊用中文把他的名字寫在黑板上說,「你一聞到酒就臉紅,所以叫李文紅」。

  五十六歲的錢永健閒暇時彈鋼琴,愛好潛水,剛參加了聖地牙哥的半馬拉松長跑比賽。他和夫人沒有生育,有一位繼子。大約三、四年前,他曾經陪同母親和夫人回中國,爬黃山,逛北京。

編輯:宋方燦】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逝世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圖)
    ,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未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 錢學森堂侄、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 享年64歲(圖)
    原標題:錢學森堂侄、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去世中新網9月1日電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追憶華裔諾獎得主錢永健: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
    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未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  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
  • 錢永健家族史
    核心提示:錢武東知道記者來意後,馬上聯繫了北京的錢永剛——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健的堂哥,解放軍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 綠色螢光蛋白研究
    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先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在美國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錢永健獲大獎接受專訪: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他的科學之路看似順利成章,不過,和所有的人一樣,年輕時的錢永健也曾經面臨很多困惑。錢永健又說他經歷過很多次論文落選、實驗不成功的時候,但人越來越成熟時,便會學懂以更超脫的態度去看待成敗得失。喜歡簡單生活 望中國成科學強國錢永健喜歡簡單的生活,從不在乎衣著打扮,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但卻總是第一個進實驗室,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的人。
  • 錢永健:我DNA來自中國 癌症研究是終極挑戰(圖)
    美國西部時間10月13日下午5時,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舉行了電話記者會。來自中新社美國分社、中國國內媒體、日本媒體的記者參與了電話提問。錢永健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的DNA來自中國,我還有不少親戚在那裡。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科學家,如何評價
    他習慣性的帶著圓圓的小眼鏡,有著亞洲人的面孔,但是卻有著一口流利標準的美式發音,問他是否會講中文,他卻表示自己並不會講。他獲得了2008諾貝爾化學獎,全國人們都沸騰了,但是他卻急忙跟中國劃清界限,並且表示自己這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因而引起華人的憤怒。他就是背負盛名的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
  • 錢永健,你確實不是中國人!
    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的第二年,香港中文大學授予錢永健博士頭銜時,他說:&34;他說得不錯,他確實不是中國人!雖然科學無國界,但中國人民只記得曾經為中華民族做過貢獻的人。錢永健只是一個美國科學家而已,即使得過諾貝爾獎,也只是一個有一定成績的美國科學家罷了。他的覺悟就是如此,又何必苛求。錢永健,確實不是中國人,更不是中國科學家,只是一個美籍華人科學家,僅此而已!
  • 「最美麗大腦」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他曾如何給生物學 「上色...
    錢生於紐約 是錢學森堂侄  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三子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紐約,後來在新澤西州的利文斯頓市長大。或許從兒時起,錢永健就註定了要走進科學。除來自父親家族以外,錢永健母親的數位兄弟都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工程學教授。他在描述自己的職業選擇時也說:「我註定了繼承家族的血統,從事這樣的工作。」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來源:《科學新聞》雜誌  記者 徐治國 文/圖  與錢永健(Roger Y Tsien)的對話緣於近日在德國南部小鎮——林道(Lindau)舉行的第59屆諾獎得主論壇。作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國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他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 錢永健:中國人會尤其感到驕傲
    新華網華盛頓10月8日電 (記者張忠霞)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等3人榮獲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作為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希望他獲獎可以激勵中國的年輕人,「當然,我希望各個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受到激勵,但我知道,中國人對此會尤其感到驕傲」。
  • 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錢永健意外離世 祖籍杭州
    據錢永健所在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沒有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關注錢永健,不僅因為他是諾貝爾獎得主,更主要的是他跟杭州有關。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是錢王錢鏐的後裔。他有一個嫡親的堂叔叔,就是在國內享譽盛名的大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 錢學森家族:五個科學家,侄子錢永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搗亂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錢老迫不及待地等著他的妻子蔣英和妻子回國,但他被美國當局拒絕了。在被囚禁多年後,他得以恢復個人自由,最終踏上了歸國徵程。作為吳王錢留的後代,自古才華橫溢,這與他優秀的家風密不可分。在現代,錢家更為突出。先後生產了5個科學家,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錢學森的侄子,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直言:我在美國長大
    錢學森,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他,不僅為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奠定了基礎,還在飛彈、原子彈發射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最令國人欽佩的,當屬錢老的滿腔愛國情懷。值得一提的是,錢學森的堂弟錢學榘也是一名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他的長子錢永佑曾先後擔任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的生理系教授;次子錢永健更是優秀,於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 綠色螢光蛋白之父下村修去世,曾與錢永健分享諾貝爾獎
    為表彰對GFP的發現、表達和開發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下村修 (Osamu Shimomura,1928-2018) 、馬丁·查爾菲 (Martin Chalfie,1947-) 和錢永健 (Roger Yonchien Tsien,1952-2016)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他們三人。
  • 錢永健:為生物科學點亮一盞明燈
    留聲機  「錢永健的工作照亮了科學」——在錢永健生前任職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訃告上這樣寫道。  錢永健足夠耀眼——2008年,56歲的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化學獎。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離世 被譽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腦
    滿門科學家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州利文斯頓長大。他的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
  • 點亮科學的諾獎獲得者騎行遠去 錢永健騎單車外出離世
    滿門科學家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州利文斯頓長大。他的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錢學榘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後與錢學森帶著庚子賠款支付的獎學金到美國念書。1944年,錢學榘將妻子與長子錢永佑接到美國定居。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他為何會發表如此過激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