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華裔諾獎得主錢永健: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

2021-01-19 萌犀科技

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據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未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


  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臨安,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 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


  錢永健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他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讓錢永健獲得諾獎的綠色螢光蛋白(GFP),是一種最早發現自水母身上的發光蛋白,如今已經被廣泛使用於標誌和指示生物體內的細胞活動。


  綠色螢光蛋白被喻為生物化學中的「北鬥星」。2008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報將綠色螢光蛋白的發現和改造與顯微鏡的發明相提並論:「綠色螢光蛋白在過去的10年中成為生物化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的引路明燈……成為當代生物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錢永健在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曾表示,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必出於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的環境是培育科學家的要件。以下內容摘自採訪實錄:



  錢永健:沒有。截至目前為止,我對於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等地的年輕科學家缺乏接觸,了解也相當有限。但可以確定的是,年輕人要懂得在科學研究中找到「釣魚的樂趣」,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確立目標,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享受個中樂趣。



  錢永健:我很小的時候,父母經常跟我說中文,也聽得懂一點簡單的對話,例如「你晚餐要吃什麼?」,父母總是叫我吃中國菜、學中文,但是我不喜歡中國食物。等我長大後,父母曾希望我娶中國人為妻,我也沒有滿足他們這個願望。


Q:身為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文媒體仍對您的華裔身份有所期望,能否說說您的看法?


  錢永健:我在美國出生、成長,雖然有中國血統,但也是一位美國科學家。中國的唐朝之所以強盛,主要是因為能夠包容不同的文化,不局限於中國本土文化。舉世聞名的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到美國從事研究工作之後,才獲得名聲與肯定,古今中外,有許多華裔科學家在西方取得科學成就。學術研究無國界之分,不需要拘泥於血統。


Q:這些年來,你如何堅持普通人看來枯燥的科學研究?


  錢永健:研究工作其實很有趣。可以發現新的東西,也是讓我「玩」下去的動力,就算在研究的過程中出現失誤,還是可以從錯誤中發現新的訊息,所以不要害怕失敗。


Q:您獲獎之後,是否會像一些科學家那樣投入一部分精力到科普工作去?


  錢永健:我不曾直接參與科學普及教育的推廣工作,但是螢光蛋白是高中生物課很好的教材,利用五彩繽紛的螢光色彩,可以吸引高中生對枯燥的科學研究產生興趣。



  錢永健:失敗和錯誤都是必然的過程,就算研究出了差錯,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遇到過一個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連續失敗了三次,直到繼續進行第四次研究的時候,發現了成功的契機。堅持下去,是邁向成功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堂侄、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 享年64歲(圖)
    原標題:錢學森堂侄、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去世中新網9月1日電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錢永健 資料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著名化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錢永健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讓錢永健獲獎的綠色螢光蛋白被喻為生物化學中的「北鬥星」。
  • 科學是否有國界?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獲諾獎,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
    2008年,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憑藉對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此消息一經公布,全中國人們都為此感到高興,以他為榮。在中國人的眼中,雖然錢永健是美國國籍,但他祖籍是屬於中國浙江省臨安市,也算是半個中國人。但沒想到不久之後,錢永健就公開表明: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是美國科學家。
  • 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 綠色螢光蛋白研究
    2008年,與美國日本2名科學家以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獲諾獎。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先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在美國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來源:《科學新聞》雜誌  記者 徐治國 文/圖  與錢永健(Roger Y Tsien)的對話緣於近日在德國南部小鎮——林道(Lindau)舉行的第59屆諾獎得主論壇。作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國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他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逝世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圖)
    資料圖:錢永健原標題:錢學森堂侄、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去世中新網9月1日電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Roger Tsien)於當地時間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 12年前,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當眾強調自己是美國科學家
    這句話曾經在12年前引起熱議,因為它出自錢學森侄子錢永健之口。對中國人而言,錢學森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國士無雙,他所做出的貢獻,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永遠銘記。拿到博士學位的錢學榘一直在美國進行航空研究,他發明多項專利,獲波音公司青睞。1949年,錢學森勸錢學榘回國,錢學榘有些顧慮,沒答應。兄弟二人自此天各一方,錢學榘與夫人在美國生下三子,最小的就是錢永健。因為父親喜歡畫畫,錢永健也受到了很大影響,他小時候就經常拿著顏料擺弄,尤其擅長用化學物質調配不同顏色。
  • 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錢永健意外離世 祖籍杭州
    讓錢永健獲得諾獎的綠色螢光蛋白,是一種最早發現於水母身上的發光蛋白,如今已經被廣泛適用於標誌和指示生物體內的細胞活動。在當年獲得化學獎的三人中,錢永健走出的這一步可以說是綠色螢光蛋白(CFP)開發歷程的「最後一步」。他的主要貢獻是在下村修和沙爾菲研究的基礎上,讓人們理解了GFP發出螢光的機制,令在同一時間跟蹤多個不同生物學過程成為現實。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引言: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最早是由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提出的。從理論上來講,科學知識與科技成果是沒有國界的,即科學是為全人類服務的。科學能夠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與改善人們的生活。科學是神聖且不容褻瀆的,科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的無私與公正。
  • 點亮科學的諾獎獲得者騎行遠去 錢永健騎單車外出離世
    錢永健生前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教授,該校8月31日發表聲明: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去世,訃告中寫道:「錢永健的工作點亮了科學。」錢永健是錢學森的堂侄,而其全家更是滿門科學家,難怪錢永健在獲得諾獎時坦承:「每人都會從父母身上繼承一點東西,我可能就是繼承了這種科學家的『基因』,註定了繼承家族的血統,從事這樣的工作。」
  • 湯森路透預測2015年諾獎得主 華裔王中林上榜
    該獎項通過對Web of ScienceTM資料庫平臺(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研究與發現平臺,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三大領域)中科研論文及其引文進行深入分析,遴選出在化學、物理學、生理學或醫學、以及經濟學領域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 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各領域值得關注的科學家有:來自化學領域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 Jennifer A.
  • 64歲華裔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錢永健在美國去世
    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該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Roger Tsien)於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  據《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當地時間8月31日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8月24日美國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但具體原因還未確定。  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他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
  • 錢永健64歲英年早逝,諾獎前三天饒毅介紹相關工作
    文|知識分子  熱情洋溢、足智多謀的華裔科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Roger Tsien),2016年8月24日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金縣去世,享年64歲。  錢永健博士生前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教授。
  • 「最美麗大腦」諾獎得主錢永健逝世,他曾如何給生物學 「上色...
    文章來源:科通社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於8月24日不幸去世,享年64歲。錢永健任職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於周三確認了他的死訊,他在美國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但具體原因不明。
  • 錢永健對中文「略懂」 曾回中國爬黃山、逛北京
    圖據香港文匯報   中新社舊金山十月八日電 通訊:他早就應該得諾貝爾獎——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的同事和學生訪談  中新社記者 劉丹  美國華裔化學家錢永健教授因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技術而成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之一,他的華裔同事和學生為此感到榮耀和驕傲。
  • 錢永健:我DNA來自中國 癌症研究是終極挑戰(圖)
    美國西部時間10月13日下午5時,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舉行了電話記者會。來自中新社美國分社、中國國內媒體、日本媒體的記者參與了電話提問。錢永健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的DNA來自中國,我還有不少親戚在那裡。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巴斯德為人類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德法戰爭,德國給他頒的獎項他沒有接受。在這樣的情形下巴斯德說出了這句話,科學雖然造福的是全人類,但是科學家有自己深愛的祖國。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56歲獲諾獎時說:我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無關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巴斯德為人類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貢獻16歲時,錢永健獲得「美國西屋科學天才獎」,這個獎項又被稱為「少年諾貝爾獎」。錢永健的天才之名頓時風靡全美,在中國也有不少人聽過他的大名,知道他是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20歲時,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學士學位,1977年獲得劍橋大學生理學博士及博士後學位。
  • 今年又有華人獲諾獎?機構公布諾獎預測名單兩位華人在列
    9月22日消息,每年湯森路透發布的2016年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得主名單已經出爐。自200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引文桂冠獎名單這次再推24位科研精英,值得注意的是,有兩位華人科學家位列席上。
  • 錢永健獲大獎接受專訪: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為在基因和疾病偵測領域做出的卓越學術貢獻榮獲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錢永健在自己位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實驗室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獎項,他同時對全球華人對他的關注表示感謝。他說,這個獎對他是又一個激勵。